作者:一口香
秦鱼边听边点头,吴燂说的,与云姬昨晚跟他讲的大差不差。吴燂所说的吴越之地,就是东夷君现在的封地一部分,也叫东夷越。
因为秦国在此地经营长江和海上航道十多年,东夷越早就被蒙嫣和渗透成秦国的土地了,因为秦国的强兵和先进坚硬灵活的大船,楚国一直对蒙嫣和没办法,东夷君也一直做蒙嫣和的傀儡,若是先前他甘愿做傀儡是为了夺得君位,那么得到君位之后,他就开始想要实权了。
此次蒙嫣和带着大船和军队被困瀛洲岛,让东夷君看到了夺权的希望,便和一直在寻找机会攻秦的春申君黄歇联手,欲将秦人从楚国和东夷越的土地上赶走,他们自己享受东夷越这颗已经被秦国养育的成熟的果实了。
不过,东夷越这里,除了蒙嫣和这个大将,还有不少其他将领和秦国派来的官员驻守,对东夷越有变的消息,秦国官方到现在都没收到消息,不知道是因为路途的原因,还是......
希望他们都还能留得性命在。
秦鱼继续听吴燂道:“......不过,我还从我的好友萧何那里得到了另一个消息,东夷君大肆调遣军队,除了攻战南武城的港口之外,还与楚军合军,向齐国而去了,似是要去攻打齐国。”
萧何?
这个名字可真是如雷贯耳啊!
吴燂居然跟萧何是好友!
哦对了,他记得萧何是江苏人?那的确和吴燂是老乡来着。
还有,萧何多大了?已经入仕了吗?
不过现在不是说萧何的时候,秦鱼问道:“楚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攻打齐国?”
吴燂猜测道:“或许是想趁齐国的
君王后过世的时机去兼并齐国的土地吧。”
自从楚国将鲁国灭了之后,楚国就与齐国在东北面大片土地接壤了,楚国对秦国用兵屡战屡败,但对上其他国家,还是很有底气和实力的。
齐国的君王后师在去年崩逝,楚国没在去年用兵齐国,而是选在现在,这时机选的怎么看怎么蹊跷,还是说,楚国对齐国出兵另有目的?
秦鱼问道:“你的好友萧何对此有何看法?”
吴燂顿了一下,回道:“萧何跟我一样,认为楚国对齐国用兵,是为了兼并更多的土地。”
秦鱼颔首,对楚国此次用兵,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做判断,既然现在想不明白,那就暂且搁下。
秦鱼另起话头,道:“听你说话,似是对你的好友萧何多有推崇,他是何人?是何年纪?有何特别之处吗?”
吴燂回道:“萧何乃是吴地丰邑人,年纪虽然比我小上两岁,但他才能远胜于我,不仅文书写的好,数算上也是天赋卓绝,识人看事更是眼光独到,我遇到拿不准的事情,经常去询问他,他总能给出中肯的建议。比如此次来秦国,他就非常认同我的决定。”
萧何居然赞同吴燂来秦国求前程?秦鱼可是还记得,历史上萧何因为律法工作做的好,好几次都被当地郡守县令推荐到咸阳做官都被他拒绝了,很明显的,他是看不上秦国的,不愿意为秦国效力。
现在六国还未统一呢,他居然鼓励自己好友来秦国求取功名利禄。
真是有意思。
这倒是秦鱼因为历史记忆想法偏颇了。
萧何现在才几岁?比吴燂还要小两岁,也就是十五六的年纪,这样的少年,书都还没读几本呢,对时局能有什么看法?
加之现在的秦国,可比历史上的秦国疆域扩大,更是富强了不止一倍两倍,萧何更是从记事开始,就生活在秦国和东夷越的双重统治之下,他从小在秦国建立的学室里上学,学的也都是秦字和秦律,日常听的说的也都是秦国哪里又颁布了新政策,海上大船又运来了什么新鲜事物,新稻种的推广进度和又新建了几所学室等等积极向上的时事。
要说他对秦国有什么感情,那也是归属感更多一些。
好友吴燂既然有门路到秦国咸阳
这边来寻求出路,更是许多平民出身的人羡慕的存在,萧何自然也是支持的。
秦鱼笑道:“既然你对这个萧何的评价这样高,何不邀请他一起来咸阳读书?你或许还不知道,渭水学宫这里是有奖学金制度的,这是对无力读书深造的学生一种奖励,只要你书读的好,文章写的好,不仅能得师长看中推荐,还能发家致富呢。”
吴燂轻咳一声,道:“这个我倒是知道,不瞒君侯,萧何就因为文章写的好,月月从学室里得奖金,他们家早就脱贫致富了......”
秦鱼:......
吴燂继续道:“......我听萧何说过,他会从学室毕业之后报考渭水学宫,学室的先生也很看好他,也已经给他写了荐书,就等咸阳这边下发学子举荐名额了,不管有多少名额,萧何总能占一个的,是以,萧何早晚都要来咸阳,倒是不用我特地邀请他过来了。”
秦鱼:......
秦国为了从下面郡县乡里选拔人才,不论是已经成年为官做吏的还是未成年正在学室念书的,都可以通过乡三老、县官员、学室先生等有名望的人举荐入仕,朝廷这边也会每年给下面郡县发放选拔名额,要求今年这个郡、县必须举荐上来多少高质量的人才来,这是要做为郡守、县令等一项考核标准的,是以各地郡县在抓基层教育这块非常卖力,因为如果没有举荐上来足够的人才,是可以通过学室里学生的成绩来弥补的。
从学室里毕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官吏选拔考试优中选优,竞争入仕。
自认才华超人一等的也可以来到咸阳自荐——这个途径都是六国人选择的比较多——若你运气好被君王看中,那你就能一步登天了。
总之,在秦国,只要你想,只要你有,你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施展你的抱负和才能。
年轻的学子若是想要深造,最容易也是最好的途经就是从学室里一路升级,考到渭水学宫里来。
渭水学宫建立之初,就是为秦国官吏系统培养人才的,只要你考进了渭水学宫,就等于半只脚迈入秦国的官场了,就算最后不入官场,也可以留在学宫或者下放郡县里的学室任教做先生,体面又高薪,并不比做官差。
既然萧何已经有打算了,秦鱼也不再强求
,即便强求,以萧何现在的年纪,也只能读书学习,成不了几十年后运筹帷幄的萧何,他又跟吴燂了解了一些楚国基层情况之后,便进宫了。
秦鱼因为才出公差回来,按例他是有假期供修整的,他便没有参加今日的大朝会,等他进宫的时候,朝会早就散了,但重要官员大臣们还没散去,正好被秦鱼叫过来一起开会,听听各部门都在干些什么,可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没有。
其实秦鱼是想从侧面了解一些基层和中央的消息,看看能不能寻找一些可以联想到楚国和齐国的灵感。
治粟内史说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当年燕国为了自救,说动秦国出兵攻打赵国,燕王喜派遣使臣蔡鸟来秦国用燕国的河间十地游说刚当上秦国丞相的吕不韦,吕不韦在先王子楚的允许下收下了河间十地作为自己的私人封地,也如约出兵去攻打赵国援助燕国了。
按说河间十地作为吕不韦的封地已经算是秦国的土地了,但坏就坏在吕不韦倒台太快了,从他答应收下河间十地到他倒台,也才几个月的时间,河间地里的庄稼都没成熟呢。
现在已经是五月末六月初了,夏收已经差不多结束了,那么问题来了,河间十地现在到底算是秦国的,还是燕国的?
如果算是秦国的,那么这河间的十座城池,要怎么收税呢?
这可真是一个好问题!
秦鱼突然灵光一闪,楚国出兵攻打齐国,是不是也是为了这河间地来的?
毕竟,楚国曾和赵、魏联合出兵攻打燕国,目的就是兼并燕国的土地,楚在南,燕在北,楚国总不能想要兼并燕国辽东之地吧?这可隔着整个燕国和渤海呢,但如果楚国打的一直都是燕国河间之地的主意呢?
河间这个地方,可是和齐国毗邻,楚国攻打下鲁国之后,又和楚国相邻了,楚国对河间地有什么想法,那可是太正常不过了。
秦鱼只觉豁然开朗,在坐的都是秦国的重臣,秦鱼当下不再犹豫,拿出舆图来说了自己得到的消息和顾虑......
事实证明,秦鱼的顾虑是准确的,因为两天之后,咸阳这边等到了东夷越那边的求援,再过十多日,咸阳这边也收到了齐国和燕国的求援。
楚国在控制了秦国在东夷越的驻地和航道之外,还发兵攻打齐国,兼并了燕国的河间之地,齐国和燕国共同像秦国求援,请求将共同攻打楚国,夺回他们失去的土地。
这三处求援,让秦国上下进入了备战状态。
这是秦王政即位以来的第一场对外战争,只允许胜利,不允许失败!!
第217章 平东瓯越和闽越
七月上旬的会稽县早在六月初的时候就已经收割完二茬水稻,按照往年,正该是收拾土地,种下第三茬晚秋稻的时候,否则,错过七月上半月的农时,在下半年气温降低之前,三茬稻该结不好穗,没有收获了。
秦国的海船从南面海上寻找来易栽种易成熟的稻谷,通过精耕细作,能让东夷越的土地上结出一年三熟的水稻,只会稽沿水这一带一年出产的稻谷,就能养活大半个东夷越,再加上海船、江船从齐国、楚国、秦国运来的各种稀罕物产,会稽县这里的百姓们,生活是一年比一年的有滋味了。
不过,今年会稽县的百姓很有些惶惶不安,因为东夷君要对秦国开战了,从各地征了许多粮草和壮丁,其中他们会稽县是重中之重,因为他们会稽县屯有最多的粮草,他们会稽县的儿郎也最强壮。
壮丁的缺失和惊慌失措的心绪只能让庶民们收获完二茬水稻,已经无力也无心种植三茬水稻了。
东夷君为什么要对秦国开战,庶民们弄不明白,他们只能日夜发愁哭泣,他们好好的家园,说散就散了,说不定哪一天说没就没了。
浙江入海口早就有东夷越的重兵把守,秦鱼只好从浙江上游富春江登岸,走陆路去甬句东(舟山)群岛,和那里的秦国海军会和。
秦国的海船不仅建造的大,续航还非常持久,东夷君海上作战奈何不了秦海军,就只能把守大港口,不让吃水深的海船靠岸补给。所以,短时间内,秦国的海军除了在海上飘着外,几乎没有受损。
蒙嫣和不在,她手下的将领就有了军队的节制权,如果秦国这边没有新的王令下达,或者派遣新的将军来领导他们,这些海军将领们就有权自主决定是战、是逃、还是和。
秦鱼人在路上,新的命令却是八百里加急早就送出去了,是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和海军们会和,然后带领他们从海上用兵灭掉东夷越,将长江以南正式纳入秦国的版图。
但在灭掉东夷越之前,他还得先去东夷越的邻居东瓯越和闽越去一趟。
若只是领兵作战,秦鱼并不是非得要亲自走这一趟不可,实际上,若论领兵打仗,秦鱼几乎就是个累赘。
但他有必须亲自走一趟的必要。
拜秦鱼十年如一日的开发南越之地所赐,南面沿海东瓯越(温州一带)和闽越(福州一带)这几年也是迅速壮大,人口和粮草囤积都有稳定的增长,东夷君对秦国用兵,除了北面联合楚国之外,南面他还联络了东瓯越和闽越为友军,共同攻秦。
南越这块地,从一开始扬的就是安平侯的名声,因为正是有了安平侯,才有了洞庭郡,才有了长江水道,才有了海船,才有了数不清见都没见过的粮食瓜果牲畜布帛,在这里,什么秦王、东夷君、楚王的都不好使,这里的百姓和豪族们认的是安平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望十年用于一朝,为了能尽量减少秦国出兵作战的损失,现在,就是秦鱼要发挥自己安平侯名声作用的时候了。
他要说服东瓯越和闽越归秦,切断东夷君的援军,彻底占领东夷越,让东夷君领兵孤悬于外,无路可归。
能顺利结盟最好,若是不能,秦鱼就只好支持当地豪族、部落酋长自立,平掉东瓯君和闽君,暂时先将这两地势力打散,等日后空出手来再来收拾了。
落日西斜,秦鱼一行暂时在会稽山脚稍作修整,起灶做饭支撑帐篷这样的活用不上他,他就登高望远,站在小山头上遥望远处的城池聚落和农田。
民居里有炊烟升起,农田里秧苗却是插的稀稀落落的,大半地方都是空的。
秦鱼叹道:“可惜了,战争害人啊。”
吴燂作为南方人,见惯了一年四季都是满满当当的稻田,见到如此“荒凉”景象,不免愤愤:“都怪那个东夷君横征暴敛,杀鸡取卵,让庶民们都要活不下去了。”
庶民们活不下去倒不至于,但用“杀鸡取卵”这个词来评价东夷君,却是恰如其分。
秦鱼:“希望东瓯君和闽君能配合些,不要再多生事端。”
南孙:“或许他们会狮子大开口,让君上允诺给他们更多的好处,比如送给他们海船、截留海货等。”
吴燂抚摸着剑柄,杀气腾腾道:“不如我去取了东瓯君和闽君的人头,一了百了。”
秦鱼摇头道:“东瓯越和闽越都是部落酋长制,东瓯君和闽君只不过是这两个地方部落最大的首领罢了,杀了他们两个,会有其他人顶替上来,杀是杀不完的。”
吴燂:“那要怎么办?难道真要让他们得寸进尺?”
秦鱼:“自然不是。我来之前,大王给了我封君权,到了这两地,我会聚集他们那里所有的酋长来谈话,让他们归顺秦国,如果如我们所料,东瓯君和闽君不配合,那你就当场杀掉这两个人,然后我会当场封君,让他们自己乱斗,谁胜出谁就是新的封君。”
吴燂:“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是《晏子春秋》中的一则典故,是春秋时候晏子给齐景公出的一个主意,仅仅用了两个桃子酒除掉了齐国三位功高震主的勇士的故事。
众所周知,秦国封君的含金量可不是楚国、齐国这些国家的封君们能比的,秦国治下土地又非常富有,只封君中的食邑纳税这一项,就让人眼馋的滴血。
秦鱼以此为饵,不愁这些越人部落的豪强和首领们不心动。
而且,在还是奴隶社会的越人部落,最大的部落首领死了,他们原本就要角逐出新的首领的,新的首领还有秦国的封君可以做,谁不想要?
秦鱼:“这是最坏的打算,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时间,能不走这一步最好。”
南孙:“希望如君上所愿。”
事实就是,这世上的事,从来都是向最坏处发展的。
东瓯君和闽君自认他们这里地处偏远,秦国国土集中在关中、巴蜀地区,秦国要想经营海上贸易,还得靠他们这些东面沿海的越人们保驾护航,若是他们一个不高兴,秦国就算在这里损兵折将,那也拿他们这些越人没办法。
瞧瞧吧,东夷君还不是说闹就闹起来了?东夷君还有秦国的丽君做妻子呢,他们可是什么都没有的。
仅仅这次他们联合从秦国海船上和港口里截留下的货物珍宝,他们子孙几代都享用不完,这还只是秦国海上商贸的九牛一毛,他们都不敢想象以后能从秦国这个庞然大物上获得多少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