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厨娘发家记 第37章

作者:一树山楂 标签: 布衣生活 美食 逆袭 基建 穿越重生

  先把肉末腌制一下去腥味儿,然后调一碗加了淀粉的调料汁,开始炒肉末。

  炒肉末万万不能着急,要用小火把肉末里的水分都炒出去,直到锅里飘出浓郁的肉香味儿,这时候把葱姜蒜下入,爆香后就可以加豆腐了。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尽量不翻动,否则豆腐太碎品相就不好看了。再下入之前调好的碗汁,就可以开始小火焖炖了。

  待锅里只剩下一点汤汁的时候,出锅,撒葱花增色。

  “你做得可是有点慢呢。”安子比方念真先出锅,自我感觉很良好。

  “做菜在精不在快,速度快只是加分项,尝尝味道再说。”方念真也很是自信。

  安子一看方念真做的那盘豆腐,就惊讶了一下,豆腐块不说完好无损吧,也几乎没什么瑕疵,方方正正都很完整。

  再反观自己那盘,虽然色泽也不错,但是豆腐还是不可避免碎了很多。

  两人互相尝了一下对方的菜,方念真笑而不语,安子沉默半晌,开口说道:“是我输了,你确实技艺高超。”

  “你想明白自己输在哪儿了吗?”方念真循循善诱。

  “技不如人,我的豆腐没有你的入味儿,卖相也没有你那个好看。”安子垂头丧气的,他的味觉还是挺灵敏的,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也很清晰。”

  “嗯,能承认自己的不足,心态还是挺好的。你做菜太急了,老是差一点。火候上差一点儿,还没等把肉腥味炒出去就下豆腐了;焖豆腐又差一点时候,豆腐表皮入味儿了,内里还没进味儿,咬下去当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安子又仔细尝了方念真做的菜,色香味俱全,咸淡也正好,真是没什么能挑出毛病的地方。

  “行,我安子心服口服,以后你让我做啥,我就做啥。”

  方念真没想到他还挺能屈能伸的,看来这孩子还是有进步空间的,“既然来了我这儿,就是我方记的员工了,我给你开工钱,不过第一个月只能实习,等你成正式工了,才给发正式的工钱。”

  安顿好安子,方念真总算又了了一桩心事。

  果然,有了安子,方念真轻松不少,虽然他做菜功夫还得精进,但是切墩不成问题,一把菜刀舞起来很是有模有样,“方记食铺”的上菜速度也快了很多,翻桌率也随着提高了。

  -

  “方掌柜,恭喜恭喜啊!又开了一家新店,生意兴隆!”

  方念真正在跟知晓拢账,听见声音抬头一看,是她的“固用牙侩”,帮她买了食铺和大宅子的那个。

  “哟,是您来啦!”方念真赶紧把他迎进来,两人寻了个附近没有食客的地方低声交谈。

  “方掌柜,你之前跟我说过想买地的事儿,地倒是暂时没找到合适的,不过有人要卖果园,不知道你可有兴致?”

  “多大的果园?种什么的?”

  “有二十多亩,主要种的是枣子和梨。要价两千多两,果园子里还有个小宅子,也是送了,实在是划算!”

  牙侩又补充道:“他家欠债太多了,卖房卖地的。这果园子经营也有年头了,战乱那时候是没怎么管过,可这园里的树争气,过后再修剪修剪,还照样结果,人家都说他家这园子有福气呢。”

  方念真一听这面积就知道,这桩买卖是成不了。

  她对新店投入得多,也不大放心,就不想把自己手里的现金流弄得太紧张了,想想上一次因为添置了大宅子,差点错过了盘新店的机会。

  “这亩数实在是太大了,我这儿… …真是不行,您太看得起我了。”方念真笑着回绝了。

  “行,那等日后您再赚点儿,要是对这果园有意向,再来寻我。”

  方念真送他往店外走,那牙侩嘴里还一边说着:“方掌柜啊,真不是我自夸,这么多年,我看人没怎么看错过,你以后真得错不了,这么年轻,独自撑起两家店,很是惊人了啊。”

  方念真被他夸得晕头转向的,牙侩的一张巧嘴啊,可真是厉害得很。

  随着外来商队的增多,新云州拔地而起许多新开的客栈、茶馆、小饭馆,方念真那个火锅店算是大店了。

  为此,郭知州还派专人,特意找了几个大店的店主作为代表开了个会,重新制定了一版“新云州商人守则”,也就是诸如诚信营业,不宰客等方面。

  守则里明确说明,以后每半年新云州会进行一次评选,一等商铺可以减免下半年的半成税收。

  “今日能坐在这里的商户,都是为咱们新云州贡献了不少税收的,望各位继续努力。”

  听到这句结束语,方念真才惊觉,自己的“锅里捞”税收都能排得上新云州前几了?

  来开会的这几位店主中,只有方念真是女子,其他人也不免好奇,不是没听说过“方厨娘”的好手艺,但是现在看来,她对于经营之道也是颇有心得。

  祥鹤楼的店主郑诚是个老者,约莫有五十多岁了,他以年长自居,还发表了一番“讲话”。

  “众位有志之士,今日齐聚于此,也代表着咱们新云州的主心骨……”,后面啰里八嗦又说了一堆,方念真不耐烦听,什么就“主心骨”了?还把自己看得挺高,真拿自己当盘菜。

  她也不惯他的臭毛病,站起身就说:“在下店里今日还有大事,必须得回去了,失陪。”

  说完也不顾郑诚的脸色,转身就出府衙回了店里。

  有了方念真起头,其他人也纷纷效仿,推辞说有事,都离了场。

  那祥鹤楼生意也没见得有多好,怎么就有资格抢占“新云州商业头一把交椅”了?

  就凭他郑诚年纪大?

  郑诚气愤不已,他一向是个自诩清高的人,没想到这些人这么不卖他的面子,尤其是那个方念真!一介女流,还想分一杯羹?笑话!

  郑诚气冲冲地回到祥鹤楼,和手下吐嘈着:“就那个劳什子方厨娘,就凭她那投机取巧的三脚猫功夫,我看她能得意几时!大菜都做不成几道!”

  方念真可不管那么多,眼看就要冬日了,她的食铺也是时候该推出点特色了。

  不如正好借着“锅里捞”的热度,把麻辣烫抬上来吧!某种意义上,麻辣烫也算是“一个人的小火锅”了。

  说干就干,方念真连夜调了好几种麻辣烫汤底,最终还是定下了“浓郁芝麻酱骨汤底”。

  用猪大骨熬制,加入少许的辣锅底,汤里泛起几星红色的油花。

  麻辣烫,还得有“麻”!新云州这边对“麻”的接受度还是很好的,方念真都自愧不如,可能和这里过去的饮食习惯有关系。

  在辣椒没有被方念真普遍应用前,新云州的本地人主要就是靠吃“麻”来获取刺激,驱散严寒,所以方念真放了重一成的“麻油”。

  为了更有吃麻辣烫的氛围感,方念真找木匠搭了个木架子,上面摆上盆,里面装了各种菜和丸子,还有木夹子,如此就很完备了。

  但是关于麻辣烫的定价,方念真却犯了难,她本来是想选择“按斤称”的计算方式,但是这样,又要多加一个人工,用来专门称菜,毕竟古代没有电子秤,电子秤多方便呀,往上面一放,重量就显示出来了。

  又仔细想了一阵儿,方念真记起她曾见过另一种收费方式,就是制作固定的容器,按份收钱,食客能装多少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她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甚至营销方案她都想好了!

  说干就干,“方记食铺”的东南角就多了个放各种“没煮熟的菜”的架子。

  “诶,小二,那是什么?”

  “客官,这是我们店里即将上新的‘麻辣烫’,您要优先品尝一下吗?第一批食客有优惠呢!”

  作者有话说:

  做伴娘好累呀~不过婚礼真得好动人啊呜呜,一直强忍泪水(哭唧唧)~

第38章 胡家的馒头铺

  食铺里原本是小五做跑堂, 如今新店“锅里捞”那边生意正好,方念真把小五调去了那边做“领班”,领着手底下一群服务员, 小五高兴得很。

  如今“方记食铺”店里的小二, 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叫阿青。

  听到小二介绍新菜式“麻辣烫”, 这名食客有些犹豫,他是一个书生, 这次是和同窗约好了,来方记共品美食的,二人都是爱好没事的老饕。

  今日轮到他请客,本意是想点三个炒菜。可“麻辣烫”这名字听着就吸引他,他平时也是嗜辣之人。

  此时,从后厨上来了一碗香气极为霸道的菜肴, 书生的鼻尖都不由得耸动了一下。

  麻麻辣辣的小味儿“嗖”地一下就窜进了他的鼻腔里, 连带着嘴巴里都生了口水, 想必这就是小二口中的“麻辣烫”了

  这名书生只见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儿把这碗麻辣烫端到角落里无人的桌子上,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这小胖子就是店里新来的小厨子——安子,他对方念真新研制出的麻辣烫简直爱到发狂, 如果不是这麻辣烫的锅底需要半日的熬制,安子恨不得早餐也吃麻辣烫。

  方念真一看,哟,这不是活广告嘛!

  反正安子现在也就是打打下手,并不十分忙碌,就让他午、晚用餐高峰的时候, 端一碗麻辣烫到前面吃, 一定要把麻辣烫尽快推给所有食客, 麻辣烫利润厚着呢,还省事。

  如今已经快要初冬时节,新云州天气已经快要从“凉飕飕”变换到“冷”了,这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是寒冷天气里最好的选择。

  阿青见面前的客人看了安子吃饭,似乎有些意动,就更加努力推销起来。

  “客官,您可听说过咱们这条街上的‘锅里捞’火锅店?咱们这麻辣烫就是一个人的小火锅,您瞧,这后厨前的小桌案,上面摆的就是和‘锅里捞’一样品质的火锅蘸料呢!”

  书生向小二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有,芝麻酱、辣椒油等等足有七八样,他是去“锅里捞”吃过的,也知道那家店和这里的方记食铺是同一个老板。

  “这麻辣烫一份多少钱?”书生开口问道。

  “一份十七文,客官您看这儿,这个小竹篓,您随便装,只要不洒不掉地上,能装多少装多少。”阿青拿着一个像舀白酒的细长勺子似的小竹篓,又拿了木夹子,递给了书生。

  书生一脸不敢相信,“竟还有这样的?真是新奇,那岂不是谁装得多,谁就能吃得多?”

  阿青咧着嘴:“客官您说得太对了!”

  这时,这位书生的同窗也来了,两人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儿,忽然爆发出一阵笑声,“行,今日就来比一比,学问上总是差你一截,吃饭我还比不过你吗?”

  二人就如同比赛一般,用尽浑身解数使劲儿往小竹篓里塞想吃的菜,甚至还用手往实了压了压。

  后厨传菜台前专门有几个写了编号小盆,阿青将小竹篓里的菜倒出来。

  “这位客官,您的菜是一号,那位客官就是二号啦。咱们要吃什么辣度?就请到调料台前自行加辣椒油。”

  二人搓搓手坐到桌子前等待,“这麻辣烫倒是新奇有趣,就是不知味道如何。”

  “方厨娘出品,应当不会不好吃吧。”

  煮麻辣烫可比做菜快多了,方念真专门开了个灶,锅边挂了几个铁篓煮菜,汤底沸腾片刻,麻辣烫就煮好了。

  阿青按照编号将菜端到了调料桌前,“二位客官,您们可以自行调整味道了。我们店里的麻辣烫不加任何调料也好吃,只是有人爱辣,有人喜酸,微调即可。”

  书生和他的同窗就按照自己的口味加了些调味料,端回自己的位置上。

  盛麻辣烫的大碗是宽口窄底,底部加厚的,就是为了让食客端起来不烫手。

  阿青给二位上了筷子和勺子,这两位书生就开始品尝了。

  “唔,可真烫阿,不过这汤真醇厚,喝着不错。”

  “嘶,我好像辣椒油加多了,还挺辣,不过很是过瘾!”

  “看看,还是我装的菜多吧,你不行,”

  “下一次再来!我还不信了。”

  ……

  方念真见食客对这个都挺感兴趣,想着要不干脆搞个“麻辣烫装菜大赛”好了。

  不过得延后两日,因为胡家的馒头铺要开业了,方念真打算去捧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