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353章

作者:张佳音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方煦给赵家的长辈们也都准备了礼物,昨天就抽空和赵棉一起送了过去。

  今天,他又拿出一大包糖果,每个比他和赵棉年纪辈分小的,见面都抓一把。

  那糖,包装精致,还从省城带来的,明显比余秀兰买的散糖块儿贵许多。

  余秀兰看他一把一把地抓出去,没多会儿引来一大帮娃娃,肉疼地跟亲妈叨叨:“这得花多少钱……”

  刘三妮儿一脸喜庆,“小方头一遭来拜年,这是给小棉做脸呢,你别抠抠搜搜的。”

  余秀兰也高兴,“我就是心疼,又不是不识数。”

  傅杭是晚辈,当然也要尊重习俗,过来跟赵柯家人拜年。

  他对于师傅和方承也很客气,认认真真地道“过年好”。

  至于年长的方煦……

  傅杭也没那么小气,“方同志,过年好。”

  “傅知青,过年好。”

  然后,方煦给他也抓了一把糖。

  傅杭面无表情地与他对视:“……”

  逗小孩子呢?

  方煦神情温和,手还往前递了递,“傅知青?”

  傅杭皮笑肉不笑,“方同志留给村里的娃娃们吧,我就算了。”

  方煦笑道:“我虚长你几岁,见者有份。”

  长辈们都没察觉到俩人之间的气氛有不对劲儿,笑着叫傅杭接着。

  赵柯隐约察觉到点儿俩人的微妙氛围,虽然闹不明白缘由,可哪能让抢她姐姐的方煦占傅杭便宜,俩手一捧,“傅知青不好意思跟孩子们抢,我还小呢,给我吧,给我多少我都不嫌多。”

  她在维护他……傅杭看着赵柯,眼神控制不住地灼热。

  方煦玩笑也适可而止,给赵柯抓了满满一大捧。

  等孩子们都来过了,赵柯他们几人便结伴出去给村里长辈拜年。

  他们出来的算晚的,大伙儿基本上都拜过年了,只有小孩子们满村跑,赵柯他们在这条街刚看到他们,下一条街,又碰上了。

  孩子们拿了方煦的糖,对方煦热情的不行,每一次见到都要远远地喊人。

  方煦也都回应。

  傅杭平时对他们也很大方,看到孩子们“叛变”,便故意凑到赵柯身边诉委屈。

  小孩儿不就这样儿吗,有奶就是娘。

  赵柯能说啥,敷衍地哄:“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傅杭就又高兴了。

  而赵棉的对象正式上门儿,全村都跑到家里来凑热闹,围观方煦。

  妇女们更夸张,手里头花生瓜子磕着,乐呵呵地看方煦,嘴上调侃的话也不停。

  “这男同志,上回来我就瞧着有点儿意思。”

  “你也瞧出来了?”

  “赵棉模样这么俊,脾气这么好,男青年可不是相中吗?”

  “啧啧啧……瞅瞅,是不着急把媳妇儿娶回家去?”

  她们说就说,还故意挤眉弄眼。

  方煦头一回面对这么多妇女的调侃,有些拘谨,但也坦诚地承认他想早点儿跟赵棉结婚。

  “听说你不在省城的单位,那你们结婚,赵棉咋安排?”

  方煦道:“看她的意愿,我尊重她的工作和理想。”

  “媳妇儿不跟着你,你们不是得两地分居了?那日子咋过?”

  方煦:“也不一定她跟我走,有假期我们可以常去陪伴对方,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我调动工作。”

  赵村儿大队的妇女们面面相觑。

  要搁以前,她们肯定立马就反驳,哪有男人将就女人的,可现在,赵村儿大队能干的妇女多,妇女也都是能顶家立业的。

  于是,衡量标准就不太一样了。

  她们打听他的工资。

  刘三妮儿及时打断:“工资有啥好问的,少瞎打听。”

  大伙儿嬉笑着,住了嘴。

  然而乡下妇女见识虽然不多,却自有一套看人的准则。

  赵棉找这对象,中!

  方煦得到了她们的认可,便会得意地看向赵棉,讨夸奖似的。

  赵棉则是会回应他一个鼓励的笑。

第185章 (捉虫)

  赵四爷给赵棉和方煦找好日子。

  北方最农闲的时候, 就是秋收到春耕这之间的一段时间,现在,或者再等一年。

  谁都不想赵棉匆匆忙忙地结婚,方煦和于师傅也不想。

  而且, 社员们出门参加婚礼不现实, 赵棉想在村里办一场婚宴, 让看着她长大的乡亲们也都见证她人生新的开始。

  最后两家人一商量, 好事不怕晚,等一年就等一年, 也好仔细计划一下两个人接下来的工作, 就定在年底, 先在赵村儿大队办一场, 再回省城办一场,至于方煦单位的同事,就小夫妻俩单独去招待。

  聘礼什么的,于师傅和方煦爸爸都很大方, 别人结婚该有的赵棉都有, 看赵棉和方煦的意思,如果两个人想要折合成钱票,他们也都没意见。

  而方煦随赵棉,他自己工作这几年的工资也都给赵棉,这一年的时间,他们可以慢慢商量。

  他们全家这么有诚意, 余秀兰和赵建国实在挑不出什么不是。

  赵柯也只能在心里对赵枫道歉:敌人太难搞, 没法儿捣乱, 她要是敢捣乱, 内战就要爆发了。

  余秀兰同志单方面战她。

  于师傅一家虽好, 赵柯却不想让人觉得姐姐是攀高枝。

  人活在现实里,就得适当地现眼,会少很多麻烦。

  于是余秀兰跟于师傅一家说赵棉嫁妆的时候,赵柯插了嘴:“这些年,我姐对家里付出很多,我和赵枫沟通过,我姐结婚的压箱钱,我们给凑整一千块。”

  方家三口人很惊讶。

  他们看中赵棉的人品性情,看中赵家的家风,甚至看中赵家姐弟尤其是赵柯的前途,当然不会在意其他的,但赵家竟然能拿出一千块给女儿当嫁妆,放在城里都少有。

  赵棉反对:“我不要这么多嫁妆,也不用你和小枫给我准备嫁妆。”

  赵柯没跟家里商量过添钱的事儿,突然来这么一出,余秀兰和赵建国也懵了一下,但既然赵柯当着方家人的面开口,俩人肯定不能驳赵柯的话。

  余秀兰立即附和:“这是他们俩对姐姐的心意,你就别推了,以后姐弟互相扶持,感情好比啥都重要。”

  赵建国也道:“小棉,不要想太多。”

  于师傅一家不好就嫁妆插言,都没出声。

  赵棉善解人意,不想在方煦他们面前争执,暂时默认下来。

  两家和和气气地商定好方煦和赵棉的婚事。

  而离开方家人的跟前,余秀兰拽走赵柯。

  赵枫的津贴不多,大头肯定是赵柯出。

  赵柯的钱大部分都从余秀兰手里过出去,现在都压在村里,一时半会儿抽不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够一千块的。

  都给赵棉,赵柯和赵枫能分到的就少了。

  更闹腾的孩子肯定更得父母的关注,三个孩子,余秀兰和赵建国难免管赵柯和赵枫更多。

  不过他们都不是偏心的父母,有些话得说清:“一千块钱咱家能掏出来给你姐,等你和你弟结婚,咱家可不见得能再拿出这么些钱了,你俩可得想好。”

  赵柯故意幽怨道:“你应该问问我姐想没想好,我俩想得挺好,结婚哪有在家轻松?如果姐能永远和我在一起……”

  “你俩是想得美!”

  “你不信你问赵枫,他肯定也想大姐一辈子不嫁人。”

  一辈子不嫁人哪成?余秀兰翻她一眼,“滚蛋!”

  赵柯滚蛋了,回头还要劝姐姐别推辞这个钱。

  赵棉的嫁妆钱,就是两家人私底下说说,外人不知道,但赵棉的婚事定了,赵村儿大队仅剩的两个土生土长的大龄女青年——赵柯和赵芸芸,更加显眼了。

  妇女们闲着没事儿凑在一起,都在议论这俩“老大难”花落谁家。

  赵芸芸比赵柯还大一点儿,但要论起找对象困难,全公社没闺女比赵柯难。

  傅知青?

  妇女们摇头。

  “剃头挑子一头热,悬。”

  “瞅着不好惹,就是个纸老虎,真成了,得被赵柯压得死死的。”

  别人?

  谁敢介绍啊?几乎没人提给赵柯做媒,连现在养出气色的春妮儿都有人问呢。

  妇女们越研究越觉得,赵柯就是顶难啃的骨头,还是赵芸芸有聊头。

  有人打听到李荷花跟前,“你家芸芸,有没有信儿啊?”

  李荷花:“……”

  还真问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