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3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满意的点头,范颖总算会思考了,虽然这次的思考还是赞同她,反对赵宽。

  她道:“陈县令没有以工代赈的经验,虽然我与他定了章程,但没有实际做过,还是不免手忙脚乱,所以我们给他打个样儿。”

  “如今坞堡内收留的难民不少,靠他们完全可以建起一个县城,何况还有我们的支持呢?”赵含章告诉他们一个特别好的消息,“程叔父打算带赵泽等人留下帮忙。”

  范颖替赵含章高兴起来,“恭喜女郎又得良才美玉。”

  赵宽则是复杂不已,他这两日天天被先生说教,心都生了胆怯,但一听说先生要留在此处,竟然不跟他们走,他心里还是失望不已。

  以后又是他一人直面赵含章和铭伯父了。

  唉~~

  县衙的位置赵含章和陈荫已经选好了,并不在坞堡之内,而是在外面。

  因为坞堡很小,之后他们肯定要扩建的,加上她有意将县城往山的那边靠,让那座山成为新宋县的后门屏障,所以她县衙选在了外面,到时候再把坞堡囊括在内。

  陈荫一开始不太乐意,但在看到赵含章计划建设的东西外只能答应了。

  因为她要建的东西是真的很多呀。

  县衙隔壁是官员们的住所,隔了一条街则是县学,在县学周边是学生和老师们的住处……

  总之是很庞大的建筑体系,他这小小的坞堡根本盛不下,更不要说还有居民区和商业街这样的地方。

  陈荫答应了,赵含章便带着人去照着图纸去划地盘,直接把县衙和县学给划出来,“先建这两块,拿石灰来,把地圈出来便动工。”

  陈荫应了一声,但其实有点儿懵,不知道该先做什么。

  还是赵宽和范颖有经验,先是找来工匠测量,确定好以后一边用石灰划线,一边让人在不远处搭建木棚,好给做工的人歇息。

第403章 想法碰撞

  他们一开始是吩咐士兵,然后以工代赈的公告贴出去,开始有人报名参加,他们便开始用坞堡里的人。

  报名参加的人多,但观望的人更多,直到去干活的人不仅能真的吃到一日三餐,还拿到了工钱。

  观望的人再也忍不住了,呼啦啦冲上去围住领了工钱出来的人,“怎么还有工钱,不是只包吃住吗?”

  对方紧紧的攥住手里的铜钱,脸上却得意洋洋的道:“使君说了,这世上孤家寡人少,拖家带口的多,我们出来干活的自然能吃饱喝足,但家中弱小可怎么办呢?所以使君便让人发我们工钱,只要做得好,每日都能拿到五文到十文不等的工钱。”

  他乐呵呵的道:“使君还让人在县衙附近的木棚里开了粮铺,价钱不高,只要拿着做工的条子去,每人每旬都能去买一斗粮。”

  一斗粮足够他妻儿吃一旬了,省一些还能剩不少。

  有人一听,立即挤出队伍,拔腿就朝招工的工棚而去,其他人反应也不慢,见有人先跑了,纷纷跟着一起跑。

  日暮时分,本来已经决定收摊的招工棚也要离开了,看见这么多人跑来,便停下了脚步。

  有在附近巡逻的士兵立即带刀上前,不等人靠近便喝道:“干什么的,冲营重罪!”

  附近便是他们大军的驻地。

  难民们停住了奔跑,却还是在往前走,只是大声道:“我们来应征报名的!”

  “对对对,我们也要报名建设我们的新县城。”

  士兵们一听,紧绷的神情一松,回头看还坐在工棚里的赵宽等人。

  赵宽微微颔首,他们这才放人过去,不过依旧凶巴巴的喝道:“都排好队,谁都不许挤,若是不听话,直接抓了做苦力!”

  大家立时不敢往前拥挤了,想要拨开前面的人插进去的也老实了。

  赵含章远远的看着,微微点头,扭头和听荷道:“你识字,你也去帮忙,让人把火把点上,人既然来了,那边一起收了。”

  “是!”

  赵含章翘了翘嘴角,人多力量大,这么多的难民,加上他们的大军,建一座县城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县城已经规划好,第二天,新招收的难民们便跟着全军一起到了野外。

  县城将在这一片空旷的土地上建起,因为匈奴自七月入侵,一直到现在才退,所以地里没来得及种冬小麦。

  四五个月的时间,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小腿还长了,因为冬天来临,草木有些枯黄。

  赵宽等人将人分成一队又一队,一队一百人,由他们下派队主进行管理,而队下又有什,一什领十人,完全按照军队的管理方式来。

  十队为一营,这是赵含章规定的,如此可与军队的幢分开。

  每一营的营长都是赵含章指派,范颖也领了一营,所以她的队伍里多为女子。

  他们要从手底下选出能干的副营长,之后他们便是离开,这些人也有人管理。

  而他们之上便是新宋县的县令陈荫。

  陈荫没想到自己一个新上任的七品小县令竟然一跃成为了六品偏将和六品刺史记事的长官。

  哦,虽然是暂时的,但依旧有点儿打飘,有种站不到实地的感觉。

  赵含章似乎成了甩手掌柜,但她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可不少,陈县的消息,各地的消息源源不断的朝这边送。

  她每日大半的时间在处理公务,不断的命令从这里下发,着令各郡国及下辖县赈济安抚百姓,收留四处流浪的难民。

  同时,她还给目前被苟晞掌握的郡国发出命令,让其郡守抽空来陈县述职见她,若不能相见,也要赈济安抚百姓。

  她不知道能不能收回这五郡国,但总要试一试,若不成,她现在也不想和苟晞发生争斗,这一次只是试探。

  试探五郡国的态度,也试探苟晞的态度。

  这种事情是很耗费心力的,这让赵含章觉得有些疲惫,但每次走出营地,看到外面热火朝天的建设,她的心情又好起来,心神一松,又能开开心心的去面对外面那些纷争了。

  新宋城以飞快的速度在建成,四营近四千人在同时建设,两营负责基地建设,两营则负责筹备和运送物资,他们分成几波,要去山上砍伐合适的树木晾晒,还有去采集石头的。

  因为需要的砖石过多,最后赵泽还朝着旧宋城出手了。

  成为三营营帐的少年被告到赵含章面前,面对赵含章,他理直气壮地道:“既然已经有了新县城,那留着旧县城还有何用呢?”

  他道:“那不过是伤心地,留着也无用,不如物尽其用,还能省掉我们不少人力物力,何乐而不为呢?”

  陈荫却是很有情怀的人,道:“那是不少宋人的家乡,便是在下也不忍宋城变成一片真正的废墟啊,下官恳求使君留下旧宋城。”

  赵宽也道:“前日之过,今日之师,留下旧宋城不仅让离乡的游子有心灵归宿,也让后人吸取今日的教训,再不使胡人南渡才好。”

  赵泽觉得他们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你们只在基地里挖地基,却不知我们在外面多辛苦,要开采矿石需要去很远的地方,还要运送,旧宋城离得不是很远,砖石也是最好挖的,从那里挖,我们至少能剩三分之二的人力和物力,为何要舍近求远?”

  他道:“反正旧宋城已经是一片废墟了,那挖空和不挖空有什么区别呢?”

  陈荫嘴笨,说不出所以然来,反正他就是觉得不对,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赵含章。

  赵宽道:“你已死去,但尚有残衣遮体,但现在我却把你的残衣也剥干净了,你认为你的家人会不会恨死了我,想将我分而食之?”

  赵泽就一脸严肃的道:“宽族兄,我的死亡是胡人所为,但你是我的兄长,若我的残衣能救你一命,我自是不会怪你,我想我的父母家人也不会,反而会很欣慰,我死了,还能救你一命,焉知这不是我的功德呢?”

  赵宽:……

  赵含章仔细的思考起来,她道:“赵泽说的不错,但赵宽和陈荫的想法也对,我们不能让游子无乡,但活人更重要。”

  赵含章的决定是在旧县城里立一块碑文。

第404章 心太急

  碑文是赵含章亲笔写的,写得很快,胸中似有万千悲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从进入陈县开始,她看到了太多的流离失所和生死离别。

  尤其是驱逐匈奴之后回到陈县,沿路看到的惨状,更让她沉默和悲伤。

  她知道,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乡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哪怕它已是废墟,依旧想要它存在。

  何况,它的确很有意义,当它伫立在那里,离乡回来的游子看到,就会想起曾经在里面的快乐日子,想到它是如何变成今日的废墟,总能激励他们努力,努力的去保护更多自己在意的地方和人。

  前一日的苦难,终能成为今日之师。

  赵含章从自己的感受,和事情起因写起。

  “永嘉二年七月,匈奴汉国南侵,豫州首当其冲,而宋城在豫州之东,汉国分兵三路南下……百姓十不存一,为生存不得不逃离故乡,至今日,驱逐匈奴于豫州之外,然而民生凋敝,宋城已成废墟。”

  “含章决定另选县址,重建宋县,因所需木料石材巨量,冬日寒冷,春耕在即,故需加快时间,含章斗胆,让人拆除旧县城,以资新县城。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愿宋县上下百姓都能走出悲痛,取前日之教训,以为今日之师,从今日起,努力耕作,努力生活,强身健体,保卫故乡,再不使外敌入侵……”

  赵含章写完了碑文,检查无误后交给陈荫,“找几个工匠,找块大石头刻上,赵泽,你带人去旧县城拆东西吧,捡能用的用上。”

  赵泽和陈荫躬身应了一声“是”。

  赵宽看完了碑文,眼眶微湿,和赵含章行了一礼后也跟着退下。

  赵含章平缓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伸手将左手边堆积的公文拿过来摊开看。

  这是汝阴郡各县和她求赈济粮的公文,凡是被匈奴占领过的地方都很艰难,不说人,至少财物是不会给剩下的。

  匈奴汉国这一次从豫州卷走了大量的财富。

  这么多东西,不拿回来,她心难安啊。

  赵含章略一思索,便提笔给汲渊写信,道:“您一直准备着的商队可以往并州走一趟了。”

  收到信的汲渊一边叫来伍生,一边整理出不少的信件、公文和消息给赵含章送去。

  他也认为他们应该往并州走一趟了,不仅可以和匈奴汉国做一些生意,也能和刘琨联系上。

  这一次豫州能驱除匈奴,刘琨亦有一份功劳在。

  在赵含章联合苟晞大反攻时,刘琨请动了鲜卑的军队,一起向匈奴汉国发起进攻,连下对方五座城池,来了一出围魏救赵。

  也正是因为刘渊感受到腹背受敌,他才退得这么干脆。

  刘渊匈奴大军一撤,刘琨就带着鲜卑的军队后撤,将那五座城池中的汉人全都救回晋阳,差不多给刘渊留下了五座空城。

  赵含章承刘琨的这一番情谊,战事结束后便给他去信感谢过,刘琨也回信了,双方一直想要加强经济和政治上的往来。

  刘琨算是东海王一系的人,但他许多想法和东海王背道而驰,可以说,他更加愿意承认皇帝为正统,维护的是大晋的统治。

  他希望苟晞和东海王能够和睦相处,共同辅佐皇帝治理好大晋,然而这样天真的想法,连赵二郎都知道不可能吧?

  所以他想要联合更多的人,迫使东海王和苟晞和平谈判,共同合作,说白了,他就是披着东海王的皮,其实是在给皇帝拉赞助。

  只不过这都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不论是东海王、苟晞还是皇帝,他们都不想共存。

  赵含章也不赞同他的政治主张,但欣赏他的手段,真要赵含章点评,这位刘琨可比闻名遐迩的名士王衍更名士。

  汲渊叫来伍生,将商队出使的事交给他,“除了在刘琨面前,在外不要提女郎的名号,我会选一队兵马护送商队,便当做是商队的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