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4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点头表示赞同。

  王四娘悄悄松了一口气,不那么紧张了,继续道:“荆州之乱是因为群龙无首,我二叔不理政事所致,既然我和阿兄继任,自然要改变此风气,先收拢流民,安抚百姓,想办法赈济灾民,再分田耕种,使他们有事可做,这样就不会四处流浪攻打坞堡和县衙。”

  剩下的,基本可以依照豫州和司州的建设路线来走,细节上或许有不同,但大方向上可以借鉴经验。

  赵含章只垂眸思考片刻便道:“好,我举荐你做荆州刺史。”

  赵含章起身给她倒了一杯水,道:“你要知道,去了荆州就和现在不一样了,在我身边,我可以保护你;但在荆州,你得保护别人。”

  王四娘目光炯炯的盯着她道:“我知道,我都知道!”

  她举起杯子,郑重道:“使君,我在荆州等着你。”

  等着你从荆州到江南。

  赵含章嘴角一挑,和她碰了一杯,将杯中水一饮而尽。

  赵含章哈哈大笑道:“去见王世兄吧,你们准备准备,过两日就可以启程去荆州了。”

  “是。”王四娘放下杯子,躬身行礼后退下。

  王四娘离开,赵铭这才拿着一本书从一座巨大的屏风后面转出来,他看了一眼矮桌上的两个杯子,一脸嫌弃,“我这明明有酒,你非得倒水,寒碜不寒碜?”

  赵含章道:“我下午还要骑马出门呢,不能饮酒。”

  “也不知道是打哪儿来的坏毛病,谁说饮酒就不能骑马的?”赵铭盘腿坐下,微抬下巴道:“荆州位置特殊,陛下肯把荆州给你?”

  “不给我,他也拿不着呀,”赵含章道:“现在荆州和江南,皇帝能控制哪一个?所以这事只要王澄答应,琅琊王氏不阻拦便可。”

  赵铭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道:“王澄那里不难,此人孤高自傲,没有心肺,王仪风和王玄只要开口,他肯定让位,但琅琊王氏,只怕不愿,尤其是琅琊王身边的王导,要是举荐王玄为刺史,机会还更大一些。”

  赵含章却道:“四娘比王玄更合适,不仅在于她的脾性和才能,更在于她对我的忠诚。”

  如果有一天王氏和她,两者只能选其一,王玄一定会选王氏,但四娘就不一定了,赵含章有很大的把握,她会选她。

  赵铭只是看了她一眼,没有再反对,“你打算怎么说服陛下?”

  直接说呗,她和皇帝已经成了一对好君臣,好朋友,这样的事自然是直接提了。

第763章 上折举荐

  荆州混乱,对朝廷和皇帝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现在幽州和冀州旱灾,乱事频出,本来就需要荆州这样的产粮大州支援,荆州这一乱,皇帝和朝廷的压力更大了。

  王澄是王衍在东海王时期选定的荆州刺史,并不是皇帝的人,就算王澄说自己支持皇帝,皇帝和朝廷敢信吗?

  何况王澄不仅不说,连做都不做,去荆州三年,成功把荆州作乱。

  所以,皇帝早就想换了王澄,朝中的大臣们,赵仲舆等人更想换。

  但琅琊王氏虽然失去了一个王衍,却依旧根基深厚。

  现在郓城的琅琊王氏没几个,但天下各州,各地,琅琊王氏的子弟却都占据重要的位置。

  王敦现在是光州刺史,王含亦在光州,王导在徐州,是琅琊王的心腹好友,年轻一辈的更是散于各地,远的不说,王衍的一双女儿不就在赵含章麾下效命吗?

  还有王戎之子王兴,听说现在是弘农郡宜阳县的县令。

  所以他们想换掉王澄,但换不掉。

  王澄样样不好,但有一样极好,他的名望很高,在文坛被推到了顶点,从前只要有文章点评一类的事,王衍都推崇他,只要他点评过的文章,王衍都不会再点评。

  所以他虽然在荆州不干人事,但天下士族骂他的人却没几个,也就荆州当地的士绅暗搓搓的恨他,毕竟板子是落在他们身上的。

  当今天下,就算是赵含章和苟晞,也不能说换了王澄的刺史位就换掉,不然苟晞也不会一直龟缩在兖州,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咸服;赵含章早顺势南下收了荆州。

  也就王澄此时愿意辞官离开,而且接任的人是王仪风和王玄,不然,荆州得打下来才能换掉刺史。

  赵含章上书皇帝,言明荆州刺史王澄身体不适,而荆州事务繁多,又恰逢有叛军作乱,所以请求更换荆州刺史。

  赵含章推荐王仪风,表示她是王氏之后,自幼聪慧,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且她坚如磐石,又有仁慈之心,当为一州刺史。

  王仪风之前做过洛阳县主簿,后又在赵含章身边当掾史,官位最大的时候是从七品,现在一跃被举荐为州刺史。

  哪怕现在是乱世,朝臣们也觉得赵含章的推荐太大胆,连赵仲舆都心中腹诽,但依旧要替赵含章找补。

  “陛下,赵刺史还举荐其兄王玄为荆州司马。”

  朝臣们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道:“何不让王玄为刺史,王仪风辅佐?”

  “王仪风还当过主簿和掾史,王玄却是从未出仕,未必能管理好一州军政。”

  “可王玄有大才,名望颇盛,他可是能与卫玠齐名的人。”

  “哼,不以才德取才,只看名望,荆州就是因此才大乱的,论名望和才气,王司空还说王澄天下第一呢,他管好荆州了吗?”贾疋冷哼一声道:“朝廷取用官员就应该似赵刺史一样,为将者看重武才,治民者看重文才品德,仁人爱民,各自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这样天下便可太平。”

  赵仲舆立即应和道:“正是,赵刺史既举荐王仪风,必是因她有治民之才。”

  皇帝想了想,转头叫来内侍道:“去大将军府问一问大将军的意思。”

  朝臣们就沉默下来,等着苟晞的回话。

  苟晞又把自己关在大将军府里不出门了,每天从他家围墙下经过都能听到里面的乐声和歌声,皇帝小事基本上可以自己做主,大事还是得派人去和他商量。

  大事要是不和他商量,即便诏令发出,他得知后也会追回,重新议定。前几天,皇帝下诏书安抚幽州和冀州百姓,呼吁两州的官员和士绅们一起抗灾,为此他免去了幽州和冀州两年的赋税。

  此事当时是朝堂上商议后定下的,诏书发出,结果才半天送诏书的人就被苟晞的人押回来,他不同意直接免去两地两年的赋税。

  直接免税,只不过是幽州和冀州的官府不向郓城运送该上缴的赋税而已,他们自己肯定还是会和百姓收缴赋税。

  他认为皇帝此举不能惠及百姓,所以不同意。

  诏书出京后被追回,皇帝大失面子,君臣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此后再议大事,皇帝都要派人去大将军府询问一声,以免再在百官前丢脸;

  而苟晞足不出户便让心思浮动的朝堂安静下来,本来暗搓搓想要投奔皇帝的人不得不权衡利弊,又安静如鸡的待在了原地,没敢背叛苟晞。

  身体是留在了原地,似乎该是苟晞的人就还是站在他那头,但人心离散。苟晞如此侮辱皇帝,自己又沉溺声色不理政务,早就大失人心。

  今日贾疋这番话不仅是在说王澄,也在骂苟晞,当官不理朝政,不如回家种地,站着茅坑不拉屎,跟苟晞之前骂过的王衍有什么区别?

  等苟晞回话还需一点时间,皇帝便和他们议论起其他政事来,比如他比较关注的夏至祭天。

  赵仲舆就为难的道:“陛下,祭台已经修筑大半,但余下所需的金丝楠木和杉木至今未到,所以……”

  皇帝抿了抿嘴问道:“为何还未到?”

  赵仲舆道:“金丝楠木是从蜀地采购而来,本应月初时到郓城的,但因为荆州叛乱,押送木材的队伍被困在荆州,一时不得出。”

  “杉木则是桂林郡运送,一路顺着水路到荆州,此时也被困在荆州不得出。”

  一旁立即有官员道:“陛下,从长沙、衡阳采购的粮食也被困在武昌和江夏一带,现在不仅幽州和冀州在等粮食赈济,郓城的粮食也要从荆州运送的。”

  现在荆州作乱最严重的地方就是武昌郡和江夏郡。

  粮队被困在这两地,过段时间他们连官员的禄米都要发不出来了。

  光靠兖州的夏收是不够的。

  有官员道:“兖州各地已经在收割小麦,看各地郡县上报的数据,今年兖州也受气候影响,亩产比往年要低一些。”

  所以荆州很重要啊,那可是东西南北交通要道之一。

  皇帝抿了抿嘴道:“让他们想办法从豫州和徐州走,先绕过武昌和江夏。”

  他道:“荆州之事尽早解决。”

  从西和西南而来的商旅可以先绕到蜀地,再过豫州,从南边和东南来郓城的则可以绕到徐州。

  这样一绕,的确可以到达郓城,但成本也要高很多。

  皇帝心中不悦,认真的思索起赵含章的提议来,王仪风和王玄兄妹俩真的能够安定荆州吗?

第764章 互喷

  苟晞也在迟疑,最后还是同意了下来,王氏并不是软柿子,赵含章想要通过王氏掌控荆州,谁知最后王氏会不会反过来影响她的豫州?

  苟晞一答应,朝廷就开始下任命书。

  任命书送到陈县赵含章手中,她不由笑了笑,让人去叫王仪风和王玄过来。

  赵含章将任命书递给他们,道:“我会给你们一支亲兵,由他们护送你们去荆州,到了荆州,他们也会保护你们安全,还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开口。”

  王玄不言语,王仪风道:“使君,我想从西平学堂和陈县学堂里选一些学生带上。”

  赵含章点头:“可以,选吧,只要他们也愿意去,你就把他们带上。”

  实际上,赵含章也会让人做他们的工作,尽量说服他们跟王仪风去荆州。

  她已经将荆州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自然要用自己的人。

  王四娘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一口气从西平学堂和陈县学堂选了三十个学生带上,其中有十八个人姓赵,除了四个是赵氏子弟外,其余十四个全是改姓赵的孤儿,因为表现优秀,学习成绩好,这才改姓的赵。

  赵含章的赵,而不是赵氏的赵,相比于赵氏,他们更忠于赵含章。

  除此外,王四娘还和赵含章多要了一支军队,两千人,从赵家军里抽出来的,自带军粮、武备;

  赵含章甚至还分给她一支商队,让她可以加强和豫州司州的合作。

  王玄:……这哪里是去荆州上任,这分明是分家嘛。

  不,是儿子,哦,还是不对,是女儿被母亲分出去打天下呢。

  王玄忧愁不已,王仪风不能理解他的纠结,“阿兄,这有何纠结的,你就说吧,苟晞和含章你选谁?”

  不等他回答,王仪风已经道:“自然是含章了,苟晞现在那狗样连阿父都比不上,阿父以前虽也不理政事,却不是因为沉溺声色,该上朝还是要上朝的,对陛下也勉强算恭敬。”

  王玄:“你别说了,阿父听见你这样比不会高兴的。”

  王仪风不理他,继续问,“皇帝和含章你选谁?”

  还是不等王玄说话,王仪风就道:“当然还是含章了,陛下要是能治理好天下,也不会四年了还没有一点进展。他年岁轻,可以慢慢的耗,但天下百姓已经耗不起了,这天下,除了含章所治的豫州还算安稳外,哪里还能容百姓活命?”

  “阿兄,你夙来潇洒,处事果断,怎么两年不见,却优柔寡断起来了?”

  王玄叹气道:“不是我优柔寡断,而是你也太果决了。你选定了三娘,不代表族里其他人也会选她。”

  “那又怎样?”王四娘微抬着下巴道:“谁的拳头大听谁的,阿兄,只要我们手握荆州,那族里也得听一听我们的意见。”

  王玄半晌无言,最后道:“这一点你和赵含章倒是挺像的,你们不愧是一同长大的姐妹,罢了,你既选定了她,那我助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