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浮笙闲
——子弟?
刘秀愣了一下,后世人所强调的重点分明应该是以经义入仕,他的关注点却忍不住落在那个最不起眼的字词上。
足够多的官僚……确实,大姓家族们开枝散叶,最不缺的就是人,因为有着足够的资源培养人才,所以同样不缺的就成了人才……后世人之前也好像说过这一点,在讲东吴内部矛盾的时候。
人、子弟、家族、世家。
有什么模糊而接近疯狂的东西在他的脑海中萌芽,而刘秀一时辨不清楚,更不敢将那此刻不曾成熟的未知直接道出。
他只是伸手,捏紧了自己的下巴。
【而东晋的门阀政治,其实就是这种长期以来世家大族坐大的趋势导致的最终成品,并非一朝一夕的偶然。
当然了,门阀政治能如此地空前绝后,司马家的个人努力自然也“功不可没”,属于是一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叠加,最终诞生的“特色产物”。
毕竟同样是九品中正制,人曹丕的本意也不是你们东晋那会的,全然看祖上光辉,一股子“我祖宗跟元帝南下的时候,就把我这辈子该干的活都给干了”的调调啊。】
曹操:啊?
他一时哑然,沉默着将后世人那句话再在脑中倒了一遍,确认了是自己儿子的名字没错,这才不得不承认那晋朝的政治竟然还学习效仿了他们大魏。
——不,这叫扭曲。
自我纠正了一下“错误”,曹操放空心神,强迫自己从知道的第一时间的恼火中走出来,问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曹丕他本意是什么?”
如果是好好的选拔人才,那要怎么样才会被晋朝人改成那个模样啊?
好在天幕确实想探讨一番这个问题。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或者说九品官人法,其本意是针对魏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一种应时之举。
汉末三国的战乱,使得人口流动不正常地增加,很多士人因为战争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察举制实施的一大基础,乡闾风评也就因此很难被政府查考,人才也由是难以被挑出。
所以,一方面为了将品评人物这种世风纳入政府监察的轨道,一方面为了适应士人迁移的新环境,曹丕选择在郡县地方设立了中正官这一职位,重建了人才选拔的标准,也让远离乡土的士人得以有了入仕的渠道。
他最初的标准,是以家世撰写簿世,也就是让中正官记得审查并记录下这个人的政治背景,然后以士人的品德和才学作为行状,确定品级。
原则上家世只是作为备案,方便曹丕了解这些被推举上来的人的背景,并不作为定品的标准。
从这一点来看,史书对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的评价,也并没有太过荒谬。】
曹操紧张的心绪稍微平复了下来:
还好,儿子没有犯糊涂什么的。确实是晋朝扭曲犯下的错。
他们老曹家没有糊涂蛋!
—
孙权啧了啧嘴:“原则上。”
秉持着自己被子孙恶心到了也不能让别人家好过的理念,他玩味地开始抠字眼:“既然都是原则上了,那么实际上肯定不会如此操作的啦。”
“毕竟一看背景,诶,全都是熟悉的人呀,那么自然而然就信重起来了不是吗?这家世这一项,不就在旁人眼中越来越重要了吗?”
周瑜看着他,有些欲言又止:
可是你自己难道不也是这样?
“所以至尊以后也不要对循儿胤儿他们宠爱太过了。”
斟酌了一会言词,想起孙权先前破防的模样,心下到底软了半截,周瑜开口的语气也就称得上和缓。
“毕竟至尊也不想看见东吴变成晋朝那副模样吧?”
孙权:……
有种自己内涵到了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错觉。
【结果到了曹芳的时候,或者准确说,是当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之后,成功掌握了曹魏大权的司马懿手上,事情发生了转变。】
曹操:……
很好。
也许是前面晋朝的含量并不算少,面对这个最终的结果,曹操只感觉自己竟然都生不出几分意外的情绪,反而平淡地接受了下来。
不止是司马懿的后人作妖,他本人也逃脱不了干系是吧。
他很平静地这般想着,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那他也不用纠结顾惜司马懿本人的才干了。
【他在州也增设了大中正一职,在加强中央对于选官权的把控的同时,因为坐镇中央的本身就已经是坐大的世家门阀,给予了世家大族操控选官权的权力。
随着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地方上的世家固然因此衰落下去,而中央豪门的势力,却一发不可收拾地壮大起来。
两晋时期,名门出身的名士,弱冠之年就已然凭借门第而得中正高品,成为了皇帝的近臣或者重臣的现象绝不罕见。
在可考的西晋入仕的192人中,凭借门第直接入仕的有56人。到了东晋则更为离谱,入仕的209人中,门第直接入仕的甚至上升到了118人。
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确立的本意已经荡然无存,称得上一句有名无实,成为了世家大族为自家子弟前途、家族利益谋取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第93章
“所以,这就是后世人对晋朝鄙夷的原因……之一?”
曹操沉吟着陷入思考,本出口的猜测到了话尾还是给自己留下了些许余地。
可是这个猜测在得出的同时就足够引起他的深思,让他反复咀嚼揣摩着背后透露出来的意思。
“皇帝和世家共治天下,这当然相当荒谬。”
他跟着脑海中的思绪,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案几。
没有一个大权在握的实权皇帝可以容忍下这样的局面,甚至不需要真正的实权,他看刘协的时候,都能够在他时而没有遮掩完全的眼神中看出一份隐忍着的情绪。
在第一次看见那种眼神的时候,曹操就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
哪怕是自登基以来都没认真掌握过几天真正皇帝所该拥有的权柄的刘协,在发觉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被人所客观威胁到的时候,他的反应也是足够强硬的。
结果那群东晋皇帝?门阀政治都出来了,该不会皇帝的威严和地位连刘协都不如?
这怎么不算彻底的荒谬呢。
“但是,豪强的发展……”
他难免有些困扰,为着所谓的上升渠道和阶层流动性:官宦世家的出现,他们看得实在太多了。
旧的势力不合人意,那就扶持一帮新人。用后世人的话来说,就是新的世家取代旧的世家,反反复复,权势显赫的人物各有不同,但归根到底,每次都有新的家族崛起。
毕竟他们需要人才,需要拥有足够知识和才能,足以治理一方乃至于国家的人物。
很遗憾,这样的人,背后十有八九都要有一方势力的支持。
“那么后世人是怎么控制这种情况发生的呢……?”
没有人回应,室内只有曹丞相一人沉默的遐想。
【话题好像扯开太远,我们先把时间线往前面回拨,回到曹操的时代,那个三国还没真正建立起来的时代。】
众人:……
谢谢,后世人你要是不提,我们都已经默认你要开始讲那晋朝了。
“那曹孟德有什么好看的。”
孙权原本心情复杂地想要听一听那东晋到底还能闹出什么样的笑话来,到底有没有把他的建业给玷污了(顺带正在思考,自己未来到底是把哪座城的名字改成建业了)。
结果冷不丁就被天幕给带回他们已知的过去,于是到底有些兴致缺缺起来。
【我们之前讲到曹操遭报应了成功被背刺,差点一蹶不振投靠袁绍,好不容易才重新调整好心态,准备和吕布重新作战。
在这个时候,他做出了可能是对整个曹魏政权来说,最意义非凡的一个决策:
奉天子以讨不臣。】
刘备:……
他曹操那狼子野心,还好意思称呼这个决策叫做奉天子?
【比起后世人更为熟悉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我其实还是更偏向于上面那个说法。
因为后者负面的2十有八九,稍微有点掩盖了曹魏政权政策的实质。
毕竟,话说的难听点:都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那个局势了,光是裹挟一个献帝,真的能够号“令”诸侯吗?
人蜀汉东吴哪里听过曹魏的“令”了?】
“倒也不必这么严苛,”刘秀对待后世人这言词上的挑剔,表现出了一种淡定的宽容:“本意还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负面情绪多一点挺好的,他觉得行。
毕竟讨不臣这个说法,想到后面曹魏代汉,多少就让光武皇帝心理默然无语。
你难道自己不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不臣吗?
【这个决策,我们用后世人的眼光其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给予了曹魏政权一种“大义”,一种正统性宣称。
借助献帝的名头,曹操的南征北战很长一段时间都称得上师出有名。曹家之所以能够取汉而代之,也是因为先将献帝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所以奉天子这个说法,确实就是说着好听而已,不臣的名头,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帽子”。
但是他们本身需要的就是这种“说着好听”的“冠冕堂皇”,需要这种表面上的自我抬高。用讽刺意味太重的后者称呼,反倒失了点政治装腔作势的韵味。】
曹·冠冕堂皇·装腔作势·操:……
后世人的评价,有些时候真的很难让人接住,实在不知道到底是在夸人还是在骂人。
五味杂陈.jpg
【在确立了这一条方针之后,曹操平定四方的征战也跟着顺利起来。
他先后消灭了李傕、吕布、袁术等人的势力,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溃袁绍,更是为他一统北方势力奠定了基础。
正当他连战连捷,春风得意,废三公复丞相,一时之间壮志豪情,兵锋自北境一转而南下,满心期许着平定天下的梦想的时候。
他的野望,被赤壁的一场大火,中断了脚步。】
天幕上的画面突然一滞,随后自一角燎起明光,继而倏忽间赤红吞没了画面,跃动的火舌舔舐尽原先的景象。
好一场轰轰烈烈的火啊——
上一篇:穿成反派恶龙的最强毛绒绒
下一篇:被人外AI狂热迷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