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 第27章

作者:岁既晏兮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女配 穿越重生

  无人敢应。

  校场里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的“尸体”, 隐隐有呼痛的呻吟声入耳。

  听到后者,周行训使劲挑了一下眉。

  他大步走到一边, 一点也不客气地那脚尖踢了踢那个装模作样的货,“起来!别以为朕不知道,刚才你躺得最快。曹老将军要是知道,非得拿鞭子抽死你。”

  曹和忠又假惺惺地惨呼了一下,却是笑:“他要是还能来抽我, 我非跪下来磕一个、谢谢阎罗王肯把人放出来。”

  人不要脸, 皇帝来了也没法子。

  周行训啐了一句, “我看没两年啊,你连刀都拿不起来了。”

  曹和忠应着“是是是”,却也不以为意。

  他倒也没那么懈怠, 但是和周行训对上,这明摆着挨揍事, 谁乐意做啊?禁卫拼命是想入帝王青眼、得到赏识, 他又用不着这个。早死的老爹挣下的战功,足够他在功劳簿上躺一辈子了,只要别想不开干出什么造反谋逆的事,别说他了、子子孙孙都没什么可愁的。

  曹和忠在地上躺着又装了会相, 瞧着周行训已经拿了水囊喝水,看样子短时间没有来第二轮的意思。他立刻头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 很利索地原地爬起来,笑嘻嘻地往跟前凑过去,“陛下许久都没这兴致了,是有什么好事?”

  曹和忠其实隐隐觉得,周行训来了长安之后,心情一直不怎么好。

  他也不太能形容出那种感觉,就是一种在对方身边跟得久了后的一种潜意识判断。这其实很没道理,入主长安、坐拥天下,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千秋功业,从此天下土地皆为之所有,美人财宝应有尽有,他完全没有不高兴的理由。

  他好像也确实挺高兴的,长安毕竟是历朝都城,繁华非魏州一隅之地可比,城里的新鲜玩意儿可多,够他玩一阵子了。再闲下来就摆个宴席,在宽阔的宫殿内大宴群臣。席间乐工技艺精湛、舞姬姿容曼妙,曹和忠侍立在一边,看着这位撑着脸看着下面的歌舞笑,那笑容不知怎么的、就叫人瞧出一脸索然无味的意思在。

  曹和忠想不明白,只能将之归咎为“当了皇帝的人确实不一样了”。

  不过今天这次,倒是让人恍惚回到了这人还是魏王的那会儿、行军驻营都不够他消耗精力的,非得随机选几个倒霉蛋“切磋切磋”。

  这好似回到过去的恍惚感让曹和忠都禁不住放松了不少。

  若是搁在以往,他可不敢在周行训跟前这么贫。

  他这会儿甚至敢追着问上一句:“陛下不若赏个脸,也和臣说说、让臣跟着一块乐呵乐呵?”

  周行训给了他一脚,笑骂:“滚滚滚!老老实实躺你的去。”

  阿嫦的话也是他能听的?

  敢拿这个当乐子,他好大的胆子!

  周行训这么想着,脸上的笑却禁不住更灿烂了一点。

  他确实很高兴,一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终于还是露出了行迹,那模糊又沉闷的影子从黑暗中显露了一点轮廓。

  他仍旧看不清楚那东西的全貌。

  但是没有关系。

  只要能够碰触、能摸到,管它是什么鬼神魑魅?早晚有一天会被他扯出来撕碎了踩在脚底下!!!

  更何况,阿嫦还递给了他一把“刀”。

  “刷啦——”

  周行训从一旁武器架上抽出一把长刀,就着手虚空挥了一下,刀锋破空划出一道锐利的响声。

  余光瞥见远处御射的箭靶,他心念微动、手指勾着刀柄后的环轻巧地换了握法,再手臂用力、竟生生地把那柄长刀用掷匕首的手法掷出去了。

  刀身高速划破空气发出极为尖锐的啸鸣,校场上横七竖八躺着的这一地的人都忍不住随着这动静看了过去,却只看见一道晃过眼底的残影。

  直到“笃”的一声,刀锋直直贯穿靶心又深深没入其中。

  为承接箭矢制造的靶子无法承受长刀的压力,刀刃贯入带来的惯性让细小的裂缝瞬间蔓延了整个靶面,整个靶子都四分五裂,失去支撑长刀当啷的一声砸在地上。像是被这动静唤醒,场中这才有隐隐约约的吸气声传来。

  曹和忠本来也想吸气的,但是听到那一声声惊呼,他非常自持身份地憋住了。

  憋了好半天,才缓缓把那口气吐出,轻轻咬着后槽牙暗自嘀咕:这还是人吗?!幸好他刚才躺得快!

  心底这么大呼庆幸,曹和忠脸上却禁不住带上了笑。

  他看向场中的周行训。

  凛冽刀锋带来的寒意仍旧笼罩在他的身上,恍惚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少年将军跃马于前,那凛冽锋锐地一往无前的气势几乎能割伤人眼。碰上这样的对手,有几个人不会胆寒?拥有这样的主君,又有谁会质疑胜利?!!

  情绪随着那回忆而来的画面翻涌,曹和忠忍不住想要说点什么,但是还没等开口,就见周行训已经收敛起刚才抽刀掷出时的气势。

  他像是不知想起什么,原本凛凛的眉眼一点点柔和下去,唇边也不自觉地带上了笑意。

  曹和忠盯着那笑看了一会儿,不知道怎么的一阵牙酸胃疼,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虽说这么妄评君上不太好,他真的觉得周行训这笑得怪恶心的。

  让人有种拳头硬了的感觉。

  手指不自觉的握拳,余光瞥见那一地“死尸”(已经有人攒了点力气爬起来,正你搀我扶地把同僚往旁边拖),曹和忠那突然发热的头脑总算冷静了点:打不过。

  但拳头好痒啊……

  不行、这是皇帝。

  不等曹和忠这边天人挣扎出个结果来,倒是周行训先开了口,“你知道郑家吗?”

  曹和忠被这声唤得回神,愣了一下才问:“陛下是说,荥阳郑氏?”

  周行训点了一下头,又自然而然地接上,“你知道郑家这一代有什么出息的子弟吗?郑谒之好像有两个儿子?都还没出仕?”

  曹和忠被问得一脸懵逼。

  他哪里知道这些?他们这些武将和世家不说老死不相往来吧,但也委实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好像也不能这么说,他是尿不进去,但是有的是人愿意用那个镶金的夜壶。

  就比如说“联姻”,周行训打入长安以后,手下将领和世族联姻的不在少数,甚至还闹出过休妻再娶高门贵女的事。曹和忠觉得那些人是有病吧?还上赶着去捧人的臭脚。

  这么个膈应人的事一出,曹和忠对自个儿的婚事也兴致缺缺,偏偏武将这边没什么适龄的姊妹女儿,以曹和忠现在的身份,娶老婆只能从世家里挑,他觉得腻歪、也就一直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也因为这个,大半年间,他回趟家跟做贼似的,一不留神就被老娘拎着耳朵一通臭骂。

  总之因为这些破烂事,他避着世家还来不及呢,上哪知道那么些内幕?

  迎着周行训那“要你何用?”的目光,曹和忠简直憋屈。

  但这是皇帝,他再憋屈也只能咽下去,问:“陛下要是想知道,那臣这几日下了值去打听打听?”

  周行训这才像是勉强满意地点了头。

  他也是在刚才突然想起来,阿嫦那天到最后也没说举荐什么人的。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阿嫦没说,他这边去问就是了。

  卢氏那边不论,郑家才算是阿嫦的娘家。

  都是自家人,何必那么见外呢?

  一点都不见外的周行训把这事安排下去之后,就暂时抛到了脑后,他这会儿有别的事做。

  虽然那日从卢皎月那里问出了科举制度的一些基本形制,但周行训并没有大手一挥、直接推行。他隐约意识到自己将要对上是怎样的庞然大物,莽莽撞撞地碰上去只会撞得头破血流。

  周行训从来不是那么蠢的人。

  正相反,当有目标、有想做的事时,他能成为最耐心也最细致的那个猎人。

  他开始三天两头地往政事堂跑,拿起那些他以前觉得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的奏表,一点点从字里行间透露的消息梳理着如今的朝堂的关系。

  宰相们虽然诧异于皇帝的突然转性,但是到底只能默默接受。反倒是对周行训有点了解的杜广融快坐不下去了。

  这位要搞事!

  绝对是搞大事!!

  但问题是他居然一时半会儿看不出这人要搞什么事。

  杜广融顿时觉得自己杯子里的茶都烫嘴了起来。

  好在这个时候,东北边突然传来消息,博州节度使暗中藏匿财物、囤积粮食。搁在太平年景,这举动或许会被认成贪污受贿之类的罪名,但是打了这么些年仗,就算是对局势再怎么不敏感的人也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是想造反!

  堂内目光一时都似有若无地落在周行训身上。

  造这位的反,是不是有点想不开?离这位陛下攻入长安还不到两年呢,这就“忘了”,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直视圣颜到底是冒犯,堂内的众人只是瞥了点余光过去,就飞快又收回,私底下互相交换的视线却没有间断。

  有人默不作声地往南边努了努嘴,有几个还目露疑惑的人顿时生出点恍然来。

  ——因为南吴来使。

  疯马的事就发生在宫中,或许还能瞒住,但是那马仆劫持皇后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有心人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

  南吴使团的人劫持了皇后,可是周行训非但没有出兵,反而把南吴使者全须全尾地送了回去。

  这实在让人忍不住在心底生出点计较:他到底是不想出兵、还是不能出兵?

  周行训和伪赵对峙那么多年,虽说最后拿下来长安城,可是自己也是元气大伤。只是当时周行训的大军来势浩浩荡荡,宛若携天地之威,实在无人敢略其锋芒,周边藩镇上表称臣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

  如今时隔一年多,终于有人回过神来,想做这得利的渔翁。

  周行训眯着眼看了一会儿,突然笑了出来 。

  他抬头,斩钉截铁,“朕要亲征!”

第24章 帝后24

  “朕要亲征!”

  周行训这话一出, 刚才默默交换眼神的诸位宰相顿时坐不住了,纷纷出声劝谏,“陛下三思啊!”“陛下如今万金之体, 怎能亲临战阵?”“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这一声声话里的恳切与担忧都快溢出来了, 看起来比周行训本人还担心他安危的样子。起码此时此刻,他们也确实挺真情实感的。

  真以为三姓王朝是那么好混迹的?每一次的改朝换代, 都是一次生死之关。

  到他们如今这个年纪,实在不想再去体会一遍那连夜辗转难眠、战战兢兢、食不下咽之感了。

  立刻就有人给出意见, “马公纬势力皆在博州,陛下只要下旨,将其调离任上,其势力党羽不攻自破。”

  “此言差矣。”这提议却遭了反驳,“昔年梁时, 庄宗皇帝知沧州节度使有异心, 命其调任西北, 反倒因此逼反了沧州,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不得不防啊!”

  “臣以为王张二公所言虽有理, 却不然。如今形式尚未到如此危机之时,祸患才刚刚萌发, 陛下不若下旨, 严厉斥责其所为,令其知君主之威、反思己过。”

  “不妥!马公纬气量狭小,若是因此怀恨在心、岂非埋下祸根?我观如今正是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之时,可募勇士与使者同往, 趁其领旨之时斩而杀之,再宣其罪过, 以示明正典刑。”

  “一派胡言!如此小人行径,何以称‘明正’二字?!陛下煌煌正统、天命之尊,怎能行此刺客作为?!如今天下安定、威加海内,正是厚恩抚下之时,陛下不若加封赏赐,以示宽厚。”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

  叽叽歪歪、嘁嘁喳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