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萨摩耶小阿哥 第217章

作者:半个水瓶 标签: 清穿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康熙虽然清楚大臣们的套路但是不会提醒胤礽,这是皇帝和百官的博弈,若是胤礽不能压服,那就说明他这个皇帝也不适合大权独揽。

  意料之中,胤礽也是个强势的皇帝,他会被大臣们说服,但是不会被包含私心的人迷惑。

  地位稳固的皇帝都希望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希望在他的手里国家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可大清领土广阔,周边小国无不臣服,国库也是一年比一年富裕,胤礽因此就盯上了教化之事。

  他有心在京城建一座大学堂,包容万象,为了鼓励官家子弟和百姓前去就读,他干脆把自己一应儿子侄子塞过去。

  康熙的儿子就生了两位数,孙子更不得了,现在他自己都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了。

  还在读书年纪的都被塞去了京师大学堂。

  其中就有老四家的弘时、弘历和弘昼,这二人是天地之差。

  弘历好学,甚至还有余力回府接受先生的小灶,弘时虽然听话,但是成绩一般,弘昼则顽皮偷懒,被胤禛打了几次哭唧唧的认错最后还是改不了。

  更何况胤禛眼见着兄弟们的儿子都在京师大学堂念书,每个月还有排名公布。

  弘历一直保持在前十,弘时比他们高一级,成绩在五十名左右,而弘昼每个月都在一百名名开外。

  同届一共就一百二十个学生啊!

  起了攀比心理的胤禛把两个孩逼的厉害,连好学的弘历都跑去大哥弘晖院子里哭了一次。

  要知道同届一百二十个学生年纪可不一样,弘历在里面算年纪小的,但是一直保持前十还需要有家里先生的辅导,十分不容易。

  胤禛苛求多了,最后惹得弘晖来找胤祈求助,能不能几个弟弟接去熙王府待几日,也能缓缓脑子。

  胤祈一听每日这几个孩子要写的东西就是头皮发麻,心有戚戚的他找到了四哥说是给几个孩子补补骑射。

  胤祈的能力有目共睹,胤禛立即就同意,他还道:“弘昼最会偷懒,你只管下狠手,该打打该骂骂。”

  心虚的胤祈胡乱应了,他连忙把几个孩子接走。

  弘昼抱着十五叔的大腿就开始哭诉这段日子过的多么不容易连弘历都一个劲点头,他拿着烤羊排猛吃,一看就是在家被管的狠了,至于弘时,他倒头就睡。

  胤祈一看这几个可怜的娃,他大手一挥,领着几个孩子就去了庄子上骑马打猎。

  疯玩了两天后,叔叔带着侄子们在大炕上睡的香甜。

  胤祈迷糊间感觉有光,他一揉眼睛,就看到弘历小小的身影在桌子前借着油灯看书。

  他起身扒开抱着他手臂的弘昼,将弘昼塞到他哥弘时怀里,弘时睡的迷糊搂着弟弟继续睡。

  他俯身穿鞋,走过去,小声道:“弘历,还在看书?”

  弘历一惊,回头看是胤祈才拍拍胸口,“十五叔,我就是,就是有点害怕回去阿玛会查我背书。”

  胤祈摸摸他圆圆的脑袋,四哥也是,把孩子都逼成什么样了。

  他看了一眼弘历看的书,“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十五叔,十五叔的师傅可是状元。”

  弘历高兴一笑,“十五叔你真好,其实我听说十五叔以前是文神童,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只是后来打仗才没有继续钻研这些。”

  小孩小心翼翼从书里面翻出一张纸来,“十五叔,您能帮我看看这首诗吗?”

  弘历眼里含着期待的光芒,胤祈虽然有点心虚,但是在侄子面前还是十分要面子的。

  他接过纸张,只见上面写道:

  冬夜偶做二首,其二

  冬夜昔漫长

  睡眠何其少

  每日做功课

  稍稍休片刻

  诗兴始于发

  足娱此一夜

  愿功课消减

  盼阿玛不斥。

  简单来说就是晚上睡不着突然来了灵感写一首小诗,一晚上都很高兴,希望没有功课,阿玛别骂我。

  胤祈看之前有点心虚,看之后他充满自信。

  “弘历啊,你年幼能写出此诗已经不容易,照十五叔来看,你很有作诗的潜力啊!”

  弘历大喜过望,他眼圈一红,没想到十五叔这么认可他。

  每次阿玛看他写诗都会斥责,他想不明白阿玛为何不懂得诗句之美,只让他专心读书。

  小孩泪眼汪汪,“谢谢十五叔,还是你懂我。”

  胤祈摸摸鼻子,这么鼓励弘历,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至此之后,弘历充满自信,他每日勤奋写诗,偷偷藏好,每个月送给胤祈品鉴。

  胤祈对着侄子当然是大夸特夸!

  直到被去府上做客的胤祉看到这些诗,年纪上来的二伯父心软了,“其实写的也还挺好。”

  胤禛:“.......”

  对着老四控诉的眼神,胤祉心虚的扭过头。

第144章

  最开始没有人意识到皇帝的心思,即使是争的最欢的胤禔都没想到过他心心念念想要拉下来太子,最大的帮手不是他手底下的八旗军功贵族,不是心细如发的八弟,而是看似坐在高台上的皇阿玛。

  当天裂开一道缝隙的时候,每个人是惊慌的,是兴奋糅杂着恐惧,整个人说不出的激动。

  脑子在飞速运转,该怎么不被牵连,又该怎样在皇阿玛面前年脱颖而出。

  当一段时间过去,脑子好用的几个皇子才终于慢慢回过味儿来。

  胤禛对着自己幕僚回忆道:“原来从那时起老爷子就起了废东宫的心思。”

  那时候,是康熙四十八年巡幸塞外。

  康熙一反常态的将太子、直郡王、三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十七阿哥、十八阿哥带着一同出巡。

  意外的不是后面几个名字,而是康熙竟然将太子一同带去了蒙古。

  这是违背常理的,从前都是太子留在京城监国,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例如太子生病等,那也是留下几个皇子给太子打下手,若是太子病的严重,康熙还会担心取消原定行程,亲自守着太子。

  唯独这次,康熙吩咐需要给他拿主意的连夜送去蒙古,小事由六部尚书以及四阿哥八阿哥共同处理。

  乍然获得小半个监国权力的胤禛和胤禩还有些蒙,半夜都跟幕僚研究老爷子是什么意思。

  待到往衙门里一坐,折子一递上来,两人这才明白,这不过是个空壳子而已,送到他们俩手里的都是鸡毛蒜剥皮的小事而已,真正要紧的事一早就送到蒙古去给巡幸塞外的皇帝了。

  皇子中少了个胤祈,他既不在京城也不在康熙身边,而是带兵在青海打仗呢。

  去年,准噶尔部屡次骚扰边境,大汗策妄阿布拉坦沉默的态度代表了一切,手里宽裕的康熙当即催动整个朝廷的力量。

  大清和准噶尔部的战争延续几十年,从上一代的噶尔丹到这一代的策妄都不是什么声优的灯,他们觊觎的是不仅是回疆、西藏、漠西蒙古等,觊觎的更是大清的富饶土地。

  任何一处被准噶尔部控制都会导致大清多加一层顾及。因此康熙决意铲准噶尔部。

  备战时,佟国维宝刀不老,从一个拄着拐棍的老头一下子变成了精神矍铄的老不死的,为了给胤祈争这份兵权那可是豁出去老脸不要了。

  如今朝上一些年轻人可是天赋惊人,岳钟琪、佟佳庆复、瓜尔佳阿隆、王用宾等人均是年轻一代数得上名号的将领,可惜的就是以他们的资历还不足以挂帅。

  年羹尧虽打仗不错,如今也在四川总督的位子上干的好,但是他本身是文官出身,叫他负责粮草最好不过,挂帅就多出一分怀疑。

  人人皆知这是个机会,各家都动了心思为自家儿子争取一一,甚至早早开始了站队,推测起主帅人选。

  毫无疑问,有两个人是最有希望的,一位是十四阿哥胤祯,另一位是十五阿哥胤祈。

  岳钟琪是这些年轻将领中能力最强的,他是岳飞的一十一世孙,倒霉的是如今他出身有个说头但是朝堂上没个靠山。

  他曾经和年羹尧共事过,心里清楚年羹尧是有些傲气在的,但是为人还算不错,在军中很受将士们喜欢。

  毕竟是年羹尧可是正儿八经考上进士的人,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但是他虽为同进士,但是并不是因为他成绩如此,而是他中进士的那年康熙下令大臣子弟皆置三甲。

  其实就是为了寒门子弟多一些机会,毕竟这些大臣子弟已经进入殿试了,剩下的无非就是名次问题,无论他们名次如何有家中长辈帮忙总是比寒门走的官路顺畅。

  而年羹尧就是因为是大臣子弟所以位列三甲,但是因为他成绩很好被点名入翰林院学习。

  这人是个文武全才,文路武路都精彩,康熙十分欣赏年羹尧,年纪轻轻就安排了重要位置,而年羹尧也没有辜负康熙的期待,做事十分细致谨慎。

  岳钟琪想,他要是年羹尧的话,他可得比年羹尧还傲。

  征准噶尔部最好的两条路,青藏、河西走廊,绕不开年羹尧这位总督,年羹尧人虽不在京城但是名字已经送到了御前。

  而他,人在京城,但是此时还找不到路子呢。

  岳钟琪带兵打仗的能力绝对是一等一的,但是混朝堂看人眼色的能力就有些弱了。

  且他老爹如今也退了,他总不好叫自家年纪一大把的老爹出来给走动,况且他爹也是在外地当的武官,回京也没几个人脉。

  他在兵部衙门门口猫了好几天也不敢上前去找那些大人说话,每次鼓起勇气迈步过去,还没到人眼前就有些尴尬。

  这开口可怎么说呢,大人,下官是岳钟琪,南巡的时候我在门口给皇上请安的时候您跟我说过话的。

  还是大人您安,您还记得下官吗?

  他琢磨了好几天也是拉不上关系,整个人都蔫了。

  那些老头子们自然是瞧见了这位年轻将军的心思,换做平常还会温声招手叫人过来说几句话。

  但是这时候嘛,他们自己都争的厉害,那还有心思去提拔什么年轻将军呢,大清最不缺的就是年轻将军。

  岳钟琪未来会很牛,但是此刻,他还没有证明自己。

  人际交往上欠缺一些的岳钟琪琢磨来琢磨去打算去找自己以前的上官打听打听。

  “不用了,我给你办妥了。”岳夫人慢条斯理的道。

  岳钟琪愣住,“办妥什么了?”

  岳夫人翻个白眼,“就知道叫你走关系是难上加难,兜里揣着两千两银子你都送不出去,还是得我出马。”

  “我托了代将军的福晋找了她家六姑奶奶做说和,搭上了佟国公家的老姑奶奶,她家三小子如今给十五阿哥当亲兵,我送了一座镀金佛像过去,求人家帮忙给十五阿哥说说。”

  “回头有信儿了,你就去王府给王爷请个安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