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第353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唯一不好的便是今年天气暖和的有点晚,越往京城走,天气竟然还是带了些寒意。

  骑马快走,竟然会觉得冷得慌。

  纪元每次上马,都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马上要会试,身体不能出问题。

  说起来,进京赶考也是道坎。

  他们这些身体素质还行的,倒是能骑马过来。

  身体一般的肯定要坐车,甚至还要坐船。

  而且建孟府到京城,差不多十天的路程,这已经算是近的。

  相比更远的云贵,朝廷甚至允许他们次科再考。

  一般来说,新科举人要是不参加第二年的会试,朝廷甚至会有处罚。

  而云贵那边的学生,特许他们等到三年后的会试再来。

  为什么?

  因为山高路远啊。

  他们的求学之路会更加艰难。

  如果拿云贵的考生跟京城的考生比。

  基本是一个天一个地。

  后者就在家门口考会试,无论心态还是体力,都会是最佳的状态。

  可纪元他们也不能说什么。

  因为对比乡试其他人,纪元他们已经算幸运的。

  就拿去年的秋闱乡试来讲。

  纪元白和尚他们,就在府城上学。

  而乡试也在府城,他们等着考试即可。

  不用长途奔波,也不用临时找地方住。

  可从下面县里乡里来的考生们,他们就要提前准备,提前出发。

  那些考生的艰辛,想必也不好说。

  纪元自认为,自己已经占了乡试的便利。

  如今骑马去京城考试,反而比很多人好多了。

  纪元的心态好,连带同行的其他人心态也不错,还学着他把自己围得严严实实。

  跑一圈出出汗,也比脸上冻的麻木要强。

  一连好几天,大家都是如此。

  不少人也暗暗佩服。

  纪元小小年纪,竟然真的吃得了这种苦。

  骑马赶路可不是平常的游玩,是真的辛辛苦苦骑着马跑很久。

  也就是马累了才会歇歇。

  他跟着他们这些二十多三十多的人一起跑,半点都没叫苦,这般坚韧,也远超同龄人了。

  他们这六个人里,只有纪元他们三个是新科举人,其他人都是考过几次的。

  见纪元他们年纪虽然小,倒也不错,还说了自己的经验之谈。

  原来举人去考会试,其实最次也会分到一个职位。

  所有举人参加会试之后,会分为主榜跟副榜。

  主榜,就是大家知道的前三甲排名。

  副榜的考生依旧是举人,但是会按照排名分职位。

  “要说前十几年,考上副榜之后,也能让吏部安排职位,可如今不成了。”

  “如今三甲的举人都等着吏部安排位置,若上了副榜,一般会被安排到各地当教官夫子。”

  “一般都是县学之类的地方,所以要是不小心没考上主榜,落第去了副榜,那就赶紧离开,或者当作不知道吏部的任命。”

  这也是可以的?!

  眼前这位举人的意思就是,去考会试,都会有榜单。

  主榜不用说,这些都是进士了。

  若是落第,那也别担心,礼部还是会给你们排名,按照名次高低给你们分职位。

  可现在职位不够怎么办?

  那就去当老师。

  府学的老师是别想了,去县学当吧。

  一般的举人,基本自视甚高,怎么可能甘心去当县学的夫子。

  可去考会试,进了副榜,就一定会被安排。

  那怎么办?

  快跑。

  就算人还在京城,也要装作不知道吏部的任命。

  说句不好听的,每年落榜举子那么多,大家基本都是这么做的。

  吏部的这个任命也落不到实处。

  而且都是举人了,都有官身,这点事情,吏部多半懒得计较。

  要说这项政策其实是很好的。

  既然没有官职,你们就去当老师,填充下面的县学,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可看到正荣县县学能有一个举人夫子就如此高兴来看。

  很少有举人会“自降身份”,会去县里教学。

  约等于研究生毕业,分到了非常偏僻的村小?

  反正这些举人肯定是不去的。

  多数举人都会回乡继续备考,等到会试再过去。

  纪元忽然想到殷博士。

  殷博士之前会试落榜,难道也是被分了教官的差事,按理说是不可以不去的,但还是到了好友林大人所在的正荣县当夫子?

  原来是这样。

  不过多数举人的选择也可以理解。

  能考上举人,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放在早些时候,直接做官了。

  便是如今,如果愿意去偏远一点的地方当县令也是可以的。

  可大家的想法多是准备再考。

  他们考科举,可不是为了吃苦的,读书已经够苦了,其他的苦还是不吃为妙。

  吃了干巴巴的饼子,又喝了些水,众人再次上路。

  路上也确实遇到同去京城的考生,大多都是坐着马车或者牛车,也有些直接走过去。

  甚至路过渡口的时候,还有坐船的。

  天下书生云集之处,果然不一般。

  越往京城走,风貌越是不同。

  北方的山石多高耸带棱角,就连树木也是高而笔直。

  一直到二月十四,路程终于跑了大半。

  大家决定在此地的驿馆歇一歇,后面还有四五天的路要走。

  幸好他们平时走得快,稍微半天,也不耽误事。

  此地的驿馆已经住了几个进京赶考的书生,有些书生上吐下泻,眼看的水土不服。

  幸好他们提前赶路,否则还不好调养。

  仔细问了才知道,他们竟然是渡海而来,是海岛上的学生。

  一南一北,来一趟确实不容易。

  他们甚至是在秋闱之后便出发,终于到了京城周边。

  歇息半日,还有些举人饮酒解乏,看着便疲惫不堪。

  不过也有乐观的人道:“现在正值春日,路上还好走,乡试前可是酷暑难耐,那路才难呢。”

  “是啊,那会只能上午跟傍晚赶路,如今已经可以了。”

  纪元更加明白。

  他们身处府学前去乡试,是有多幸运。

  也怪不得县学夫子们一定要让他们去府学读书,现在想来,也有这一层的缘故。

  那罗博士同他讲,若此次落第,直接在国子监读书,是不是也想到这一层?

  如今看来是有的。

  举子赴考,前途难料。

  并非一句空话。

  可就算有这么多险阻,还是无数人趋之若鹜。

  谁让当了进士,便是正式进了官场,以后的前途更是不用说。

  要说赶考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自己村里,县里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