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969章

作者:席祯 标签: 穿越重生

  横竖溜达,徐茵就带着小陶慢吞吞地溜达去了徐家的自留地。

  山腰往下走一段,再沿着别人家茶园往东走,约莫走上五六百米,仿佛在山上转了个弯,眼前出现了几丛高大蓬开、不成茶树样的茶树,这就是老徐家的自留地了。

  数了数,这样的茶树总共三十丛,分成三行,每行十丛。

  原本行与行、丛与丛之间留足了间距,如今又高又大,像太阳伞一样呈发散式生长,哪里还分得清间距,想去看看最上面一行的茶树,挤都别想挤过去。

  小陶说:“一会儿让保镖带把大剪子过来修,就是还得找个懂行的人指点才行,不然我们也不懂怎么修对茶树比较好。”

  徐茵捻了一片茶叶凑到鼻尖闻了闻:“没事,我知道一些。”

  她在古代的某个小世界种过茶,也是那时候学会了炒茶。尽管很久没碰了,但也没忘。

  小陶就以为她小时候跟在徐爷爷身边学会的,也没多想:“那我现在就喊保镖过来修剪?”

  “不急。先找把人字梯过来,采点嫩芽头回去。”

  几十年没打理的茶树,跟野生的没区别了,炒出来尝尝,也许别有一番风味。

  小陶打了个电话回去,不一会儿,装完智能监控的俩保镖就扛着一把铝合金伸缩人字梯、提着水壶、拎着两个藤编小茶篓过来了。

  梯子一看就不是老徐家杂物间里的工具,像是新买的。

  “应该是徐总派人准备的,杂物间里好多这样的新式工具。”小陶解释了句。

  徐茵由衷感慨:堂哥可真细心啊,连这些都考虑到了。

  有保镖在,徐茵在下边指点就行,教他们如何辨别茶叶芽头,如何采才不会弄伤芽头、损失茶多酚。

  采茶采的是茶叶顶端刚长出来的嫩叶。

  茶树熬过忍冬、来到春季,枝头末梢慢慢长出蒂头,然后长成鱼叶,也叫胎叶。

  经过鱼叶之后,发出的第一枚芽,还没长成叶子采下来属于茶中上品;

  若错过了没采下来,任其继续长成茶叶后还会冒出新芽,这就是一芽一叶。

  “怎样的茶叶算是一芽一叶?”小陶边听边提问。

  手里要是有本子,都想记下来,回去慢慢消化。

  她老家虽是农村的,但那边不产茶,对茶的了解仅限于喝,别的方面知道的还真不多。

  可徐总派她来徐小姐身边是让她辅助的,懂都不懂怎么辅助?得赶紧学才行!

  徐茵娓娓道来:“一芽一叶就是一个芽头带一片叶子,这类茶冲泡之后回味甘醇,虽比不上独芽挺直树立,但也是茶中珍品。”

  “有一芽一叶,是不是还有一芽两叶?”小陶举一反三。

  徐茵笑了:“是的,一个芽头带两片叶子,茶味浓郁。再往后还有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叶数越多,冲泡出来的茶无论色泽还是味道更浓郁,反之价格越亲民。最便宜的是带茶梗的老茶,我们年轻人可能喝不惯,老一辈反而很喜欢,觉得茶就得喝味浓的。”

  “跟酒一样?度数越高越带劲?”

  “哈哈!是的。”

第1379章 病弱女配提前养老(12)

  在徐茵详细的现场教学下,保镖终于学会如何辨认芽头了。

  一旦会辨认,采起来就快了。

  两位保镖先生一早上采了半斤。

  这速度不慢了,熟练工一上午也只能采三五斤。

  “走!咱们炒茶去!”

  老徐家的杂物间应该有炒茶的工具,没有就找村民借。

  桃李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个别家里不止一套炒茶工具。

  果然,没等她气喘吁吁地走到家,戴着斗笠还在太阳底下采茶的大婶就说了:“茵茵你采芽头下来了?家里炒茶的家什还在不?没有我让你叔把我家那套闲置的拿上来。或者你干脆拿我家去炒……对了,你会炒茶不?跟你爷爷学会了吗?”

  徐茵点点头:“我学过,我想自己试试。”

  “那行,有事你就喊一声,我们都在下头地里。”

  徐茵道过谢,穿过长长的茶园路,沿着石阶路往上走。

  俩保镖扛着梯子、拎着水壶茶篓,一个走在她前面,一个跟在她后头,健步如飞、呼吸都没乱过。

  她不行,走几步就需要歇一歇。干脆让保镖先走,这里安全得很,能有什么事?

  他们先回去布置炒茶家什,她像昨天一样,慢慢爬。

  小陶走在她旁边,摘下草帽当扇子给她扇风。

  这一来一回走了一趟,着实累得不行,趁喝水的工夫,喂自己吃了几粒养生丸,才没当场歇菜。

  这身体当真比影后世界那一世还娇弱。

  到家赶紧找躺椅歇一歇。

  小陶去厨房看宋阿姨炖的燕窝好了没,好了就拿过来。

  因为她胃口小,原本一顿的量,一次喝不完,宋阿姨干脆分上下午炖给她喝。

  金丝血燕价格昂贵,喝不完浪费多可惜。

  徐茵喝了一小盅燕窝,吃了一小块刚出蒸锅的淮山莲子糕,在躺椅上歇够了,问小陶:“方哥他们把炒茶的家什准备好了?”

  四个保镖,为首的叫方武,人如其名,是国家武术队退役的,其他三人和他是同门师弟,之前都在徐氏集团安保部工作。

  安保部门招员工,优先考虑退伍军人和退役武术队员,这是徐爷爷创业初期就形成的习惯,一方面信任他们的身手,但更主要是欣赏他们的气魄。

  原身以前不喜欢身边跟着保镖,唯恐被同学、老师说闲话。

  徐诚毅偷偷安排人保护她,被她发现后大吵了一架,甚至气急败坏地指着徐诚毅鼻子骂“你不监视我会死吗?”之后徐诚毅就不敢擅自做主了。

  这次是他提议后,堂妹没反对,才欢天喜地安排的。

  徐茵:“……”

  她没反对吗?

  哦,她只是不在意。

  加上这破身体,空有一身永久神力使不上,干点啥都气喘吁吁的,多几个人方便打下手不是?

  这不,方哥带着师弟已经把后院屋舍里堆满杂物的炒茶灶腾出来,清扫干净,把几口炒茶的锅子洗干净一字排开晾着,就等徐茵指挥怎么炒了。

  专门用来炒茶的灶一共三个灶眼,依次架上三口锅,分别是生锅、二青锅、熟锅。

  桃李村的村民炒茶有一句口诀: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

  小陶一听就理解了:“就是说,第一口锅里炒的时候动作幅度要大,让茶叶满锅打转,尽可能接触锅面,是为了让茶叶受热均匀吗?”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徐茵道,“因为一开始茶叶有水分,炒慢了或是聚在一起炒,容易造成受热不均,导致有的炒干了有的还潮着。”

  徐茵洗干净手,等锅热了以后,演示了一遍。

  在生锅里快速翻搅约莫两分钟,眼见着手里的茶叶变得柔软、叶色趋于暗绿,迅速扫入第二口锅。

  二青锅的温度要比生锅低一些,炒制时需要“带把劲”,因为要在炒制过程中,把茶叶揉按成片、或是揉搓成条,简言之就是要给茶叶塑形。

  一般来说,嫩芽尖都是按成片,老茶叶搓成条。

  以前炒茶她从来不会感到累,这次不行,即便有永久神力加成,这破身体依然吃不消连续几分钟的“高强度”劳作,待茶叶结束二青锅的炒制,被扫入熟锅,徐茵气喘吁吁地退到一旁,让其他人接上。

  她需要缓一缓。

  熟锅的温度比二青锅还要低,主要起进一步给茶叶塑形的作用。因此工序较为简单,就是反复揉捻茶叶,使其杀青失水、条索紧细,直到茶香散发出来,就可以出锅了。

  徐茵一边指导一边坐在旁边喝水休息,小陶、方哥几个人轮番上阵,把采回来的半斤茶叶炒了出来。

  炒好以后还不到半两。

  不过给大家分一分泡来尝尝还是没问题的。

  李大爷提着一只老鸭上来的时候,徐茵正坐在天井的树荫下一边跟大伙儿聊天一边喝茶。

  其他人喝的是刚炒出来的绿茶,其实刚炒好的茶喝起来口感不会太好,且对胃的刺激比较强,但大家出于新鲜嘛,抢着想要尝尝亲手炒出来的茶叶,于是泡了一壶,一人一小杯品茗一番自个的劳动果实。

  徐茵担心胃受不了,不敢喝,她喝的是名医堂老中医给她开的药茶。

  “徐小姐,这茶喝着真不错诶!”方哥端着茶杯啜了一口,眼睛亮了,“比我们办公室里那罐茶叶喝起来清香多了!”

  小陶也说:“我觉得也很好喝,我以前不怎么爱喝茶,就算喝也是喝奶茶,但这杯茶我觉得很好喝。”

  徐茵忍不住笑:“那是你们带着滤镜在喝它,自己炒的茶,喝起来感觉特别好是不是?就跟自己种出来的菜一样,吃起来特别香。”

  “不是,是真的很好喝!”

  “虽然有一点点涩,但你不是说了嘛,放半个月以后就没涩味只有醇香了。我们要不要去把茶树上的嫩芽都采下来炒成茶啊?以后想喝随时都能喝。”

  徐茵正要说啥,李大爷进来了,听他们在说炒茶的事,闻了闻他们泡的茶:“哟!闻着还可以啊。是老徐家那几株茶树上采的嫩芽尖炒的?闻着挺香。”

  小陶挺有眼力见地给他倒了一小杯,请他尝尝。

  李大爷呡了一口:“挺好挺好,不苦涩。”

  连村里的老大爷都这么说,那还等什么!

  留下方哥保护徐茵,其他人无惧烈日,都跑去采茶了……

第1380章 病弱女配提前养老(13)

  徐茵请李爷爷坐下说话。

  却见李爷爷摆摆手:“不坐了,今儿礼拜六,我小儿子带着孙子说要过来吃饭,多半是家里没菜了,想过来摘点。这不我上村长家买了两只鸭子,一只给你。”

  说着,他把手里的老鸭递给小陶。

  “村长家每年都会养上一批鸭子,老的都养了好几个年头了。我抓的两只都是三年以上的老鸭,你拿去炖汤。老鸭汤滋补,喝了对身体好。你看你瘦的,难怪听小张媳妇说,你往老徐家自留地溜达了一圈,就累得脸色发白、嘴发青,吃太少了,多补补。”

  “我说你个老李头一口气买两只老鸭干啥,以前你儿子回家也没见你这么大阵仗招待,合着是给茵茵送来的。”

  随着一道粗犷的声音,村长两手各提着一只鸭子走了进来:

  “给茵茵吃的用你掏钱买吗?直接上我这里抓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