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163章

作者:豆角开花 标签: 女强 基建 穿越重生

  见到刘挽时,张骞大致也从旁人的嘴里得知刘挽的身份。

  “陛下,长公主。”梳洗装扮后的张骞依然瘦弱,气度同先前已然判若两人。

  “这是朕的二女,一向最喜欢听各种新奇古怪的事儿,正好让她一道听听西域,长长见识。”刘彻提上一嘴,张骞岂敢置喙,亦知刘挽听只怕不是随便听听的。

  刘挽在刘彻的身侧,同张骞微微颔首一笑,算是打过招呼。

  张骞并不绕弯子,且与刘彻说起此行的经历,大月氏国他见到了,可惜他们占据了一片新的土地,远离匈奴,并不愿意再起刀戈,联手对付匈奴一事,大月氏国并不同。

  此事是让人失望的,好在张骞一路并非无所得,他碰上大宛,龟兹等等不少国,这些国和大汉一般深受匈奴迫害,日子过得都并不好。

  匈奴不仅从大汉处夺取相应的粮食以供自身,从各国处同样没少抢夺他们的粮食。

  恨,各国是恨匈奴的,无奈匈奴强悍,他们都不是对手,故而都只能忍气吞声。

  张骞倒也同其他国家提及一道对付匈奴的事,只是没有国答应下。

  匈奴的强悍一回一回的让各国吃尽苦头,对匈奴的畏惧刻入西域各国的骨子里,想让他们对抗匈奴,他们不敢。

  刘彻并不算意外,大汉哪怕至今难道不是依然有人主和?

  单论刘彻建起朔方城的事,多少人在背地里反对,好在刘彻坚持己见,认定朔方城非建不可,事情才得以继续推行下来。

  “无妨,没有他们,朕照样能灭匈奴。”刘彻并不算太失望,他早在多年不闻张骞的消息时就有了心里准备,或许终此一生,只有大汉对付匈奴。

  哪怕只有大汉坚定不移走这条路,刘彻也知道自己非走不可。

  张骞心中有愧,此番出使的主要目的是联合他国对付匈奴,终是他无能,没能劝说其他各国和大汉一起对付匈奴。

  “若没有你,我们到现在怕是依然认为,西界不过临洮,玉门之外并无他国。你,让朕知道,原来西域之地竟然如此广阔。”刘彻说到此处,目光闪烁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光芒。

  刘挽心里默默的给亲爹补上一句,广阔的土地很是诱人,自当都归于大汉最好。

  “臣虽没能达成同大月氏国合盟对抗匈奴一事,却也深入勘查过西域不少地方。臣以为,或许对来日的大汉有用。”张骞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稍稍想证明一下自己并非那样的无用。

  刘彻重重点头道:“你此番出使,有功,朕特封你为太中大夫。”

  张骞扣谢,感激万分。

  刘挽马上抢一步补道:“能否请太中大夫写出来各国奇闻及地理位置之后给我送上一份。”

  一脸好学求开眼界的刘挽眼睛亮闪闪的同张骞提出要求,张骞一顿后道:“长公主不弃,臣自无不愿。”

  “如此多谢太中大夫。”刘彻刚封了张骞的官,刘挽称呼起来毫无压力。张骞反倒有些不自然。不过又另外说起了此番前往各地无意中得到的各种大汉境内的农作物,刘挽第一时间伸手,“太中大夫交给我。我会让人培植。对了,太中大夫知道都该怎么种吗?”

  啊啊啊,刘挽一直在等张骞回来,冲的是啥,正是张骞带回来的农作物。小钱钱,小钱钱又在向她招手了?

  张骞一脸的错愕,给刘挽?

  询问的视线落在刘彻的身上,张骞显然在等着刘彻的指示。

  刘挽一个公主,哪怕再得刘彻宠爱,这些农作物关系重大,张骞不得不慎重。

  “给她。具体该怎么播种收获,你都跟她讲一讲。农家的人在她手里,不会糟蹋的这些东西。”刘彻自然不会错过刘挽那亮闪闪的眼睛,也知道刘挽肯定是又有了新主意。

  别的人办事未必靠谱,在关系重大的农作物这一事上,刘彻从来不怀疑刘挽。

  一个心心念念都是怎样才能让百姓吃饱的人,不会舍得糟蹋农作物。

  “是。”张骞错愕不已。乖乖听话的将从各地带回来的种子交到刘挽手里。

  一包一包的种子,张骞都跟刘挽解释,那里面是哪一种作物,又该怎么种植。

  看得出来张骞是个有心人,刘挽同样也是有心人。

  后世评价张骞甄选,认为张骞带回来的这些农作物,绝对是都是通过张骞精心挑选,认为最好才带回来的。

  听张骞说出葡萄、核桃、蚕豆、香菜等等等等。刘挽可以想象把这些东西种出来,她得赚上多大的一笔。然后再考虑推广。

  总而言之,先赚一笔有钱人的钱,然后再考虑如何惠及百姓。

  “葡萄是可以酿酒的。”张骞想了想,特意叮嘱一句。刘挽重重点头,这事儿她知道。一旁的刘彻在听到可以酿酒时,眼睛瞬间亮了。

  “父皇放心,等葡萄种出来,我一定在第一时间让人给您酿酒。”作为一个聪明人的刘挽,哪里用得着刘彻开口。葡萄酒用来宰人,最合适不过。

第249章 教她狠心

  刘挽麻利的拿了种子准备走人, 不想让刘彻喊住。

  此时的张骞已然把重要的事儿说完,刘彻不着急的让人回去歇着,歇好再来细说。

  “有何想法?”把刘挽单独留下,正是因为刘彻有话要说。

  刘挽眨巴眨巴眼睛, “我和父皇想到一处。既然国外有国, 何不大兴贸易。正好父皇让我往朔方去, 不如顺便开通一条商道, 互通有无,也未必不能成为对付匈奴的一个办法。”

  刘彻眼中流露出赞许, “以大汉的军队护航, 能办成吗?”

  “有何不可。”刘挽坚定的回答。匈奴一味强抢侵占, 早已引得天/怒人怨, 一时没有人出手不代表他们不想出手,如张骞所说,怨恨匈奴的人并不少,不过是势不如人, 他们不敢轻易出手罢了。如果有人起头, 有人证明他们可以对付匈奴,甚至可以战胜匈奴,想必不会再有人愿意一直由匈奴欺压下去的。

  抬眼望向刘彻,华夏礼仪之邦,世界的中心,正是由丝绸之路开启的。

  丝绸之路的建立, 让人知道, 原来在西边有那许多的国家。世界的大门向大汉开启, 属于华夏的文化开始传播世界, 黄金之国, 多少人心之向往的国都,都是由汉武帝开启的!

  刘挽作为一个后来者,亦为有幸能够见证和参与而激动。

  “好。你知道为父的心思,朔方城,你须亲自走一趟,张骞也须随你走一趟。朕在想,是不是可以派他再出去一趟。联合各国,无论他们帮不帮大汉,须得保障他们不会成为大汉的敌人。想要完全打通商贸,匈奴还得打。眼下的路并不通。”刘彻喜欢此时刘挽的自信,但凡论起大汉能不能强大,刘挽从来没有怀疑过。

  “父皇英明。”刘挽喊的这一句话亦发自肺腑。

  刘彻是一个睿智英明的帝王,正因如此,才能令强汉为后世所推崇怀念。

  纵然刘彻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作为一个帝王,龙凤猪三位,无可与之比肩。

  “准备准备,你手底的事能交出去的都要交出去。你这一去短时间内回不来。”刘彻欣喜于刘挽的肯定,同时,刘彻不得不让刘挽将手中的事情安排好。

  “先前你举荐墨家的那些人,无论是安容处也罢,盐务也好,能用上他们的只管用。由你督察。”刘彻既然需要刘挽去朔方一趟,甚至开创一个新的商道,他不得不让刘挽将一些事情交出去,然大权依然要握在刘挽手里。

  刘挽无论是在开办安容处的事情上,亦或者是在盐务上,都把规矩定好了,如今一切算是步入正轨,每三个月的考核制度,刘彻觉得很是不错。既然如此,刘彻想让刘挽继续执掌,反正刘挽有查查的办法。

  刘挽瞪圆眼睛道:“父皇真是信得过我。”

  刘彻意味深长的扫过刘挽道:“朕只怕你心太软,何时你改了心软的毛病,朕自会放心。”

  对此,刘挽不以为然。

  心软心软,刘挽真不觉得自己心软。

  一个个一副她被人拿捏的样子,谁拿捏住她了?

  她分明待人客气。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她不想多管。

  况且,人的想法各异,是她想改能改的?

  她但凡有此本事,第一个想改的定是刘彻。

  可惜,刘挽自问没那个能力。

  她要用人,难道不应该寻找彼此的平衡点?

  火/药,不错,刘挽动了心,一直不催,刘挽甚至没有参与过火/药研究的事,她被安夫人提醒得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有那样杀伤力大的武器,刘彻会因为她的劝阻不对外使用?

  武器的强大一定会改变整个时代,尤其是火/药的出现。

  刘挽本来觉得有了火/药往后对付来犯大汉的人都要容易得多,至少打匈奴不会再那么累。

  她想让大汉的人能死少一些,再少一些。

  可是,她不能无视的一点是,火/药一但当真研究出来,天下做主的人并不是刘挽。她但凡敢拦着刘彻开疆辟土,刘彻容得下她?

  刘挽陷入了两难,太多的顾忌让刘挽头很大,最终,刘挽选择不管不问,且听天由命。

  火/药的想法她提出来了,如果真有人研究出来,是天命所指,大汉得此利器而所向披靡,如果研究不出来,是这个时候所不允许。

  想来也是可笑,她推动许多科技的发展,最后竟然又交给天来决定。

  刘挽害怕,害怕火/药当真研究出来,她会成为千古罪人。

  如果武器用来保家卫国,刘挽绝不会有所犹豫。可是如果用来占据别的国家,刘挽不能接受。关键的问题在于刘彻,刘彻在知晓天外有天,国外有国后,他想名垂青史,开疆辟土,他会做到何种地步?

  刘挽记得关于刘彻的一个记载,刘彻看上汗血宝马,为了得到汗血宝马,曾派大军前往那一个拥有汗血宝马的国,企图灭之,将汗血宝马全都带回大汉。

  刘彻是一个霸道的皇帝,凡是他看上的东西他非得到不可。

  兵戈起,苦的不仅是大汉的百姓。

  如果这样心软不能为刘彻所容,刘挽并不打算改。

  “你啊。”刘挽脑子闪过无数的念头,刘彻瞧得分明,想让刘挽改掉心软,不可能。

  刘挽争取道:“父皇既然说我此番前去怕是不会太快回来,我的兵我该带上才对。否则让她们留下来将来还能是我的兵吗?”

  是的,去哪儿刘挽没有意见,前提是她的兵她要带上,断没有放着便宜别人的道理。

  她好不容易才养得像些样子,谁想抢她的兵她都不同意。

  刘彻瞧着刘挽那副你要是不答应我绝不同意的态度,最终点头。刘挽高兴的笑了。

  “去忙你的吧。”刘彻头痛,刘挽不在也好,他该派个人管管各家的人了对吧,免得他们一个个企图影响刘挽。

  刘挽立刻告退。张骞带回来的种子,播种的地方,时间,她得去传达到位。

  可怜卫青在刘挽走后被刘彻召进宫,刘彻也将让刘挽随他去朔方的事告诉卫青。卫青错愕无比的同刘彻对视,全然顾不上刘彻是帝王。

  “陛下,泰永毕竟还小。”刘挽才十岁,十岁的孩子让她往朔方去,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吗?卫青希望刘彻收回成命。

  刘彻沉着的道:“朕知道你的意思,此事朕若有更好的人选都不会选择泰永。唯有泰永能真正的为朕分忧。朕,不允许任何人从中作梗。”

  表明态度的刘彻啊,让卫青无法再劝。

  非刘挽不可。别的人刘彻信不过。卫青能如何?

  “泰永如今最大的缺点是心太软,软得连诸子百家都以为能拿捏她,朕要你教她狠心。”刘彻另有一桩事须得交代卫青,卫青须得做到。

  卫青劝道:“陛下,泰永是女儿身,心软并无不可。”

  “她若是寻常的女儿家,心软并无不可。但她不是。”刘彻提醒卫青不要忽略最重要的一点,刘挽虽为女儿身,她不是寻常的女儿家,断然不能以寻常女儿家来论之。

  “将来她若是心软,朕怕她要为此丢了性命。”刘彻正告卫青,他当父亲的为的从来都是刘挽的将来,按眼下的趋势,刘挽管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断不可能少。

  平常时候刘挽心软无妨,手握大权的刘挽心若太软,不知会有多少人会利用刘挽。

  卫青张张嘴,想说刘彻大可将一些事收回去,别让刘挽管太多事。

  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上一篇:首辅的屠户悍妻

下一篇:美人与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