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角开花
非常的多。
知晓刘挽出了事儿,无数人在那儿打听消息,想知道刘挽到底怎么回事。
刘挽这一天没有出头,太医一个接一个的往宫里跑, 一个又一个的人神色匆匆离开。
对, 他们是的打听不到未央宫的消息不假, 只要见不着刘挽, 这些人怕是心里不定怎么高兴,怎么盼刘挽出事。
“继续。”刘彻愿意听一听刘据的话, 想知道在刘据那儿, 如何看待眼下的局面, 接下来该如何行事才能妥当。
“二姐先前曾跟他们放过话, 如果他们之中的哪一个胆敢乱来要,胆敢不择手段的乱了科举,二姐并不介意用非正常的方式一样一样的还给他们。是以满天下的人都生出畏惧,不敢轻举妄动。因此, 纵然外面议论纷纷, 其实他们更害怕的是这些消息是假的,或许是二姐在筹谋算计他们。”刘据这句话一出来,刘彻瞬间望向刘据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不错不错,人心方面刘据也是有数的,正因如此,此时的刘据道出的这些话, 无一不证明了刘据是动过脑子后才说的, 并非张口既来。
“畏惧能让人不敢妄动, 无论他们畏惧的是父皇, 亦或者是借助父皇之势的二姐。只要他们生畏, 父皇便可以借机达到目的。父皇所要的也只是结果,朝局安定,以及科举的结果顺利的出来,不会再生别的变故。”刘据同样也分析出刘彻的诸多盘算,以道明他其实对刘彻的种种心理,种种谋算都非常的有数。不说,仅仅是因为先前不需要他张这个口。
刘彻再望刘据的眼神越发不一样了。
好,真是好!
他觉得刘据不像自己,对一个不像自己的儿子,刘彻是各种的挑刺,以平息心中的不满。但是,就像刘挽曾直言不讳说过的话,像不像的有什么关系,重点在于刘据在最后到底能不能安定天下,让大汉走向更繁盛的道路。
想做到这一点,最起码得懂得人心,君王之心,朝臣之心,民众之心。
只有当刘据都了解这一切,他就会知道该怎么样利用各方的人心,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心,在这一点上刘挽学得非常的好,也做得相当的漂亮。
正因如此,才会让刘彻对之赞不绝口,对她喜爱之极。
而刘据,在刘挽的对比下,年少时显得懦弱,渐长时过于安静,既没有聪慧外露得远胜于刘挽,也没有像刘挽一样自小筹谋,能为刘彻分忧。
不要怪刘彻偏心,这样的事情不管是换成谁来,都不可能喜于刘据而不喜刘挽。
再说了,刘彻纵然是不怎么满意于刘据,这一切难道不是因为在刘挽的对比之下而已?
对第一个儿子,刘彻寄以希望,刘据的出生让刘彻终于放下心中一直压着的大石,他终于真正的后继有人。
天下诸侯虎视眈眈,那些年里,看着刘彻没有一个儿子,他们无一不盼刘彻生不出儿子,当时刘彻面对多少人的质疑,又被多少人怀疑没有本事。
一个男人生不出儿子,那是莫大的耻辱,更别说刘彻是皇帝,大汉的皇帝啊!
江山传承要是在他的手里断送,他如何对得起刘家的列祖列宗?
正因如此,刘彻承受的相当多。而当刘据出生时,刘彻喜不自胜,他抱着刘据的时候心中的大石终于可以放下。
江山传承有望,大汉不会后继无人,他焉能不喜欢这样一个的儿子。
喜欢,也寄以厚望。
像刘挽曾经在刘据年少时说过,刘彻将刘据的性命看得比他自己都要重。因为刘据代表的是传承,是大汉的未来,刘彻是断不可能让刘据生出半点的意外的。
爱时是爱,宠的时候也是真宠。但恰好也正是因为刘据背负的是大汉的江山,刘彻才会对这个孩子要求越来越高,很是以为他其实可以做得更好,比刘挽更好。
可惜,结果并不尽如刘彻之意。
和刘挽一比,世间有多少人不会逊色。
在刘彻的眼里,刘挽是长得这样的好,他也希望刘据能长得比刘挽更好。寄以太多的希望,结果在不尽如刘彻之意时,刘彻才会总挑刘据的刺。
不过,因为刘挽在,刘挽既然懂得刘彻的心,知道刘彻是在因为对刘据寄以厚望,才会一次又一次的给刘据施压,希望刘据能够做得更好,自然,刘挽会稍稍的将刘彻的希望不断的降低下来,比如最简单的一样,刘彻别总说刘据不像他。
像他怎么了?像不像他真的就那么的重要,最重要的分明是作为一个太子,一个储君,懂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懂不懂得如何掌控人心,利用人心?心里有没有百姓,有没有以大汉为重?
只要刘据能够做到这一些,将来这天下交给他,错不了。
如今,刘彻算是在收获了。
毕竟现在刘据确实已经在刘挽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的做出最有利于大汉的选择,这一切,在这一刻,让刘彻感受到了!
刘彻的眼神,刘据怎么可能毫无所觉,他在心里暗暗吐了一口气。
这些年,无数人拿他和刘挽比,不断的提醒他,刘挽在他这个岁数都做成了多少事,怎么得到刘彻的夸赞。
刘据不能说心里不急。可是刘挽也非常清楚的告诉他,急是没有任何用的,比,这个世间只要还有人在,就不可能不比。
随他们比了去吧,不用害怕。
刘据不用像刘挽,也不必非要像刘彻不可。
相反,刘据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证明自己不需要像刘彻,也不需要像刘挽,他能找出一条最合适自己的路,走下去,走好了,也可以为大汉而谋。
暂时无论外人说些什么,刘据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学着如何的强大自己。
唯有真本事在身,才能在将来不管面对多少的问题,又将面对多少的质疑,他都可以稳稳的立住。
不用刘据出头的时候,刘彻或许只会对刘据有一个想法,这么一个儿子也不知道被刘挽教成什么样了。
随后,怎么样?当需要刘据出面处理某些事情的时候,就是刘彻开始验收成果的时候。
刘据啊,当时也曾问过刘挽会是什么时候?
刘挽给刘据的答案是,随时都有可能。所以,刘据不用去想为什么他没有出头的机会,只要在需要刘据出头的时候,刘据可以将一切做好,做到极致,那么就是他得到刘彻认可的时候。刘据一直悬起的心,终于也是在这一刻落下。
“殿试的日子已经定好了。”在这时候,刘彻的声音响起,也让刘据明白,原来方才刘彻的一问完全是对他的试探,从始至终,刘彻根本没有打算不开殿试,可是如果刘据不是想明白这其中的关键,一但附和,刘彻必然是对刘据失望无比的。
这一个想法划过脑海,刘据立时惊出一身的冷汗,在这一刻,他才意识到,在他面前的父皇是有多么的让人无法捉摸,又是怎么样的让人畏惧。
人心,刘彻在利用人心,他想看到的何止是外头的那些臣子而已,其中何尝不是也包括刘据。
于危急之时,更有利于刘彻将人心看透,也会让刘彻明白,他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另外,放出风去,让人觉得你二姐另有筹谋,朕倒要看看,有多少人敢动。”刘据说得没有错,底下的人对刘挽的畏惧,因刘挽的聪明,也因刘挽的强势。而且因为一系列的事情,让他们都对刘挽的聪慧,甚至是步步为营而不由自主的多想。
诚然,刘挽没有出现,加上宫中的异样,世族会欣喜,可是一但有别样的声音传来,相信都会不由自主的多想,到底是怎么的一回事,会不会刘挽又要盘算别的招对付他们?如果真是,那他们该怎么办?
本来想顺势闹一闹,最好能把科举的事真给搅黄了,如果是刘挽布的局,世族敢动吗?
事实证明,刘挽的震慑力还是有的,至少殿试照常开启,而且在殿试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胆敢挑刺。
刘据是又长了见识了,原来畏惧真的能让他们不敢妄动,纵然只是一些不确定的事,因刘挽的聪明,能力,也足够让他们望而生畏,绝对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殿试顺利的举行,期间刘据代替刘挽该做的事,立于刘彻之下,将一应事情办得井井有条。
有人注意到这一点,随后又有些不确定了,刘挽是要将科举的功劳举手相让于刘据吗?
嘶,这么大的功劳啊,揽的可是天下无数庶士的心。将来这些人在朝堂之上立了足,他们必将对那样一个为他们铺好锦绣前程的人感激无比,这一切刘挽都不在乎吗?
可惜,他们的答案得不到任何的回应。而殿试之上,刘彻收获刘挽一系列的操作流程,状元,榜眼,探花,这些都有。可惜,刘彻并不认为这些人的文章见识,有资格成为大汉的第一个状元。
用刘彻的话来说,“朕等一个不世之才,朕会钦点他为大汉的第一个状元,也将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个状元。”
第453章 想想你自己
这样一个状元的含金量高吗?
那是非常的高!
古往今来啊, 科举一开,此事必传于后世,而这第一个状元,也将随之载入史册。谁不想成为史书上另开一篇的那个人?
想, 不过是因为不能而不得不舍而已。
刘彻也是个坏心眼的, 他求贤若渴, 世人皆知。
可是呢, 他也想让世人知道,他所求的是真正的人才, 一个有足够的见解, 也能急大汉所急, 更能为大汉解决问题的人才。得不到, 他连状元他都不点了。
这个事还真没办法让人挑毛病。
宁缺勿滥不对吗?
一个皇帝有一定的追求有问题吗?
完全没有问题。
没有状元的结局,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但也并不代表刘彻在这一回的科举之中一无所得,至少在殿试之后刘彻得到的是五十九个可用之才, 而这里竟然有半数是女郎!
是的, 女郎。
如果说科举考试让他们愤怒,女人参加科举这个事尤其让他们都无法接受,他们不明白的是,女人怎么可以参加科举呢?
无奈出头的人都被自家的母亲打得那叫一个抱头鼠窜。
到最后,再没有人敢吱声了,无一不得不看在自家母亲和妻子的面子上, 不敢和任何人表露出不同意。
不巧的是, 如今在朝堂之上被取的女进士, 有不少都是上了年纪, 成家立业, 儿孙满堂的人。
换句话来说,她们既不需要看丈夫的脸色,本身也有足够的阅历,完全可以全身心的拼搏事业,而她们所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机会,何其难得,在先前的朝代中,允许女子出仕为官的有吗?
是以,当科举之制开启的时候,以为有空子可以钻的女子们,毫不犹豫的选择加入,而且不给任何人机会阻拦。
儿子想拦,他们知道孝字怎么写吗?
十月怀胎生下他们的母亲,不过是想一展所学,也算为国分忧而已,他们难道就容不得?想想她们多年对儿子的教导,说出不合适的人,知晓一个母亲的不容易吗?他们是想逼当母亲的人去死?
这样的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谁敢担,谁敢?
反正如今站在朝堂之上的女子们,无一人敢拦她们。
那么其中略显得年轻的女郎们就特别的显眼了。
五十九人为进士,三十人为男子,女子二十九人,其中年长老成,三十岁左右的女子又占了二十人,剩下的九人,年轻貌美的不在少数,她们和一旁的年轻儿郎们一比,年轻的儿郎们怎么那么少呢?突然让人觉得,这世间的女子当真那样的厉害吗?
刘彻其实对这样的结果也很是意外。毕竟此番取为进士相貌出众的女子不在少数,刘彻在一瞬间突然觉得,额,这真是出人意料。
比起其他的年轻女郎,陈顺陈四娘在其中算是不上不下,但架不住她有一个祖母是馆陶大长公主。她这样参加科举,竟然还能参加殿试,更没被涮下来,尤其的让人不得不意识到,陈家难道是要开始起来了吗?
不过,陈家当真没有人了吗,竟然让一个女人出这个头。
不不不,等等,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馆陶大长公主是觉得自己差不多了,因此要提拔起一个可用的人,撑起陈家的门户吗?
可是陈家当真没有一个男的能顶事儿吗?推一个女人出来?最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更是,陈顺,陈四娘,她竟然还真成了。
额,随着科举取得进士之名的人数定下,陈家上下都为之庆贺,一度让人不禁的怀疑,陈家到底是一群什么人,谁家像他们一样,一个女人考中进士都能为之高兴的?
陈家不管,毕竟,刘挽也醒来了,只是刘挽的状态相对并不怎么好。听闻结果后,刘挽第一时间对刘彻赞许道:“父皇了不起,海纳百川,用人唯才,当世第一个人也。”
刘彻对刘挽一醒来打听外面的情况,见面即对他这个当爹的赞许有加,属实不知如何接话的好。
有像刘挽这样的吗?她当真不知自己一倒下意味着什么?
“你倒是还有心情笑。”刘彻气不打一处来?
“不然呢?父皇在努力,我也在努力,我想活,无奈天不让我活。我呢,并不想和天这样虚无飘渺又捉不住的东西斗,太浪费时间。有这功夫,多做一些实际的事,为天下多谋福,难道不是更好吗?”刘挽非常的坦然,为了活着,刘挽并非没有作过努力。
然而世间的事,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也不是所有的筹谋都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