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 第42章

作者:一品红楼 标签: 穿越重生

  少年直愣愣地道,“方二狗。”

  乡下人图的是取个贱名好养活。

  张祯:“......二狗,我有话跟大家说,你能帮我把所有人都叫到这里来么?”

  方二狗:“能!”

  说着撒腿就跑,几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少年也跟去。

  ——

  这天晚上,在张祯的主持下,大王庄推举出了新的庄头。

  是一位叫周有金的老者,懂得看晴雨,知时令,最会侍弄庄稼。

  沉默寡言,为人和善,庄里很多人都服他。

  张祯问了几句,也觉得这是个种田的行家。

  略一思忖,道,“老人家,像你这般会种田的人,大王庄还有哪些?”

  周有金忽然变成庄头,如同天上掉馅饼,又是忐忑又是欢喜,还受宠若惊。

  听得她问,赶紧想了一想,谨慎地道:“朱老汉、李四麻、方大郎、姚瘸子也种得好。”

  还加了一句,“都是本分庄稼人。”

  张祯便叫这几个人上前,让他们说说自己种田的心得。

  几人结结巴巴地说了,张祯还算满意。

  虽然她前世没有种过田,但爷爷不忘本,很关注农业频道,她也听了些现代农业的常识。

  不过,只有理论,没有实践。

  简单来说就是脑子学会了,手不会。

  想要粮食大丰收,具体操作还得看这些经验丰富的种田好手。

  “几位老人家,明日随我去看皇田,如何?”

  周有金、朱老汉等人自然忙不迭答应。

  浮云道长真是好人,不但抓了许老旺一家,帮大家报仇雪恨,还对他们这些庄稼人以礼相待。

  她的眼里有他们。

  不像别的贵人,眼睛长在头顶上。

第51章 民以食为天,种田不但是学问,还是攸关存亡的大学问

  宝镜川之所以叫宝镜川,是因为这儿有个小湖泊,湖水清澈,如同一面镜子,当地人叫它宝镜湖。

  山岭之间的这一溜平原,就有了宝镜川的名字。

  王允等人所献良田围绕在湖泊周边,水利很方便。

  周有金自豪地道,“咱这地儿,从来没有旱过!”

  方大郎也道,“前几年,长陵县的人还到我们这儿挑水喝。”

  因有宝镜湖,他们的收成每年都比其它地方要高,要不是许老旺家盘剥得太狠,日子本不该如此艰难。

  张祯也称赞道,“是块风水宝地。”

  此时已进六月,田里自然不会空着,栽种的都是稻谷。

  一丘丘良田规划得当,稻谷秧苗的翠绿映在水田里,平添几分亮色,远远望去生机勃勃。

  靠近些,便能闻到稻叶特有的清香。

  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霍红儿深吸口气,只觉这些年来的郁结都散了,张祈则有了写诗作赋的冲动。

  张祯可没他们的闲情逸致,走到田埂上细看稻谷生长。

  周有金沉默地跟在她身后。

  方大郎连连示意,他才憋出句话,“道长若是早来几日,还可看到我们插秧。”

  张祯笑道,“今年看不到,明年一定来看。”

  华夏培育稻谷的历史源远流长,东汉时期就摸索出了插秧这种技术,既能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能有效促进秧苗的生长,利于增产增收。

  周有金很吃惊,“明年?道长明年还来?”

  像浮云道长这种神仙般的人物,就该呆在金玉做的房屋中,来一次田里都是自降身份,明年怎还来呢?

  张祯:“不只明年,后年,大后年都来!”

  秧苗长势良好,中途若不遭虫遭病或发生其它的意外,可以预见会是一个丰收年。

  但这种丰收肯定达不到她的要求。

  她的目标很高,这将是一个浩大漫长的工程,再快再顺利,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若不顺利,有可能十多年。

  她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当晚回去,让周有金儿子儿媳做了好饭菜,请朱老汉、李四麻、方大郎、姚瘸子等人饱餐一顿。

  怕他们拘束,并未与他们同桌。

  饭后道,“大将军欲设课农司,委贫道主理此事。贫道想延请诸位入司,不知意下如何?”

  这是她昨晚才想到的,还没和吕布商议过。

  但她相信吕布会同意。

  合作这些时日,这点信心她有。

  “课农司?我从未听过,管的是什么?”

  问话的不是周有金、方大郎等人,而是好奇宝宝张祈。

  张祯微笑道:“所谓课农司,管的自然是农事。种田也是一门学问,需精研之。”

  这种说法,众人从未听过。

  方大郎迟疑道,“种田也是学问?!”

  张祯肯定地点头,“是。你们通晓这门学问,种田便比别人好。”

  方大郎有些激动,“这,这怎么能是学问呢?”

  他们这些泥腿子,咋能跟“学问”扯上关系?

  张祯:“民以食为天,种田不但是学问,还是攸关存亡的大学问!”

  张祈认为妹妹说得很对,赞同道,“没错,管子也曾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故农者,天下之本也!”

  张祯一笑,又问道,“诸位意下如何?”

  周有金这次抢着答话,苍老的脸上似有红光,“道长这么看得起老朽,敢不从命!”

  张郎君说的那些文绉绉的话,他听不太懂。

  但他能听懂课农司是大将军想要设立的,是朝廷官署!

  他祖坟冒青烟了能入官署!

  朱老汉、方大郎等人也忙着表态,想法和周有金差不多,都觉得这事儿光宗耀祖,极有面子。

  张祯又跟他们说,每月有俸禄,具体多少,她回去请示大将军再告知大家。

  众人欢喜不尽。

  他们也是能领俸禄的人了!

  但欢喜之中又有忐忑。

  领了俸禄,肯定就得干活,他们干什么活呢?

  光一句精研种田太过笼统,心里完全没谱。

  张祯也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掰开了揉碎了,跟他们讲解课农司的职责。

  主要是三件事。

  其一,改良耕种技术、种子、农具、肥料等等。

  其二,传授经验。

  其三,配合朝廷劝课农桑。

  每半年考核一次,表现优良者另有赏赐。

  若有突出贡献,不但重赏,还上表朝廷授官。

  如果一年之内无所作为,则清出课农司。

  听她讲完,几人都表示一定要干出点名堂。

  ——被清出去?多丢脸啊!

  张祯:“贫道静候佳音!”

  华夏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几乎都能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

  还有人专门研究农学,例如西汉时的氾胜之,编著了华夏最早的农书《氾胜之书》。

  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张祯觉得不够。

  她想让课农司成为农科院似的存在。

  虽然现在看不出成效,也不知能走到哪一步,可有些事情急不得,需要慢慢来。

  想在秋天有所收获,就得先在春天种下种子。

上一篇:长嘴小反派的亲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