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第221章

作者:天予昭晖 标签: 甜文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张居正建议,朝廷应该制定严格的考成制度,来对官员进行考核,提高办事效率。

  在固邦本中,张居正开篇就提到攘外必先安内:“自古极治之时,不能无夷狄盗贼之患,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乱,民不聊生,然后夷狄盗贼乘之而起。盖安民可以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其势然也。”

  只要国内百姓安居乐业,不总想着翻盘朝廷,即使外有夷狄之患,也不足为惧。

  要想国富民强,首先是节俭,其次是严惩贪腐,推行新政,开源节流。

  这里他也给了朱翊钧两个建议,第一是吏部选拔官员的时候,必须考察实干能力,还要有一颗爱民之心。第二是严惩贪官污吏,抄没家产以充军饷,巩固边防。

  “拟旨。”

  第六曰饬武备,这一项是张居正最大的担忧:“臣之所患,独患中国无奋发励激之志,因循怠玩,姑务偷安,则虽有兵食良将,亦恐不能有为耳。”

  打仗不仅需要粮饷和良将,还需要上下一心的意志和勇气。

  看到这些话,朱翊钧便想到他在《清明上河图》中所看到的景象,皇帝在风花雪月,大臣结党营私,士兵玩忽职守。

  对于如今的大明,张居正竟也有同样的担忧。

  “故臣愿皇上急先自治之图,坚定必为之志,属任谋臣,修举实政,不求近功,不忘有事,熟计而审行之,不出五年,虏可图矣。至于目前自守之策,莫要于选择边吏,团练乡兵,并守墩堡,令民收保,时简精锐,出其空虚以制之。虏即入犯,亦可不至大失。此数者,昨虽已经阁部议行,臣犹恐人心玩遏日久,尚以虚文塞责。”

  朱翊钧叫申时行:“拟旨。”

  张居正每言一事,都会给出建议,并乞求敕下,朱翊钧让申时行连拟六道谕旨,带回文渊阁。

  张居正也没想到,他的奏疏刚进上,这么快,圣旨就下来了。

  要求百官少说废话,多做实事,朱翊钧身为天子,自然要以身作则,先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办事效率。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

  这也是张先生交给他的。

  之前,高拱也上了一道《新政所急五事疏》,给他立规矩,教他如何做事,话里话外只有一个目的——让皇帝当个吉祥物,把权力都交给他。

  张居正却不一样,切实的与他详细陈述朝廷存在的问题,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最后还给出了解决方案。

  前者让他方案,后者让他心悦诚服。他自然也不能辜负张先生,只要说得有道理,他都会听从。

  不仅如此,这封《陈六事疏》太长了,饶是朱翊钧一目十行,也看了好久,把申时行留下来拟了六道圣旨,生怕他回去错过了饭点。

  于是,专门让尚善监做了两道菜,给他送过去。

  这可把申时行感动坏了,下次进讲的时候,专程给他磕头谢恩,这还不算完,没过几日,又写了封谢恩的奏疏。

  朱翊钧心里还挺奇怪,不就一顿便饭,至于跟他这么客气吗?

  后来,闲聊之中,他将这是说给了另一位讲官余有丁,才从后者那里知道了缘由。

  余有丁是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与申时行、王锡爵同为一甲三名,状元申时行,榜眼王锡爵,探花余有丁。

  嘉靖四十四年殿试,朱翊钧跟着李春芳去凑热闹,听到诸大绶向同考官推荐归有光,此人正是余有丁。

  嘉靖后期有一位内阁辅臣,名叫袁炜,是申时行、王锡爵和余有丁的坐师,凡是世宗让大臣写青词,袁炜便将三人叫去他的私宅,让他们代笔。稍有不如意就恶语相向,肆意辱骂。

  更有甚者,他自己入值西苑,就把三个人反锁起来,房里只备笔墨纸砚,不备饭食,直至第二日晚,袁炜回去才放出三人。

  到了朱翊钧这里,才耽误这么一会儿,就担心他没饭吃,特意让赏赐御膳,可不把申时行感动坏了。

  听到这件往事,朱翊钧颇有些惊讶,他印象中的袁炜,虽为内阁辅臣,却不管旁的事,只专心作青词哄他皇爷爷高兴,要不怎么叫“青词宰相”。

  没想到,此人私底下竟如此刻薄。

  余有丁又道:“袁阁老还给臣起了个外号,叫余白丁。”

  这就纯粹侮辱人了,袁炜于国事上没有本事,自己靠迎合皇帝高升,对于门生也没有任何提拔,反而压榨他们替自己做文章。

  朱翊钧觉得,他比李春芳可恶多了。虽然李春芳也让徐渭帮忙写青词,但至少先付了银子,是徐渭自己不肯配合,把泥菩萨都惹出了三分火气。

  等余有丁退下之后,朱翊钧让太监把今日的奏折拿上来,他打算批过之后,就用午膳。

  事实上,现在的奏章,他也是看过之后发往内阁,和高拱当时的要求差不多。

  只是,他自己可以心甘情愿那么做,别人却不能这么要求他。

  朱翊钧刚看完奏章,准备伸个懒腰,陈炬在一旁提醒他注意仪表,他反而把动作做得更夸张了些,全身放松下来,深深叹一口气:“舒服。”

  皇上到了叛逆的年纪,也是一身反骨。

  朱翊钧站起来,正要吩咐太监传膳,刘守有却从殿外进来,向他躬身抱拳:“陛下,人已经入宫了。”

  朱翊钧眼中欣喜之情满溢:“快快,让他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提到马自强是王锡爵的房师,这里又提到袁炜是坐师。区别在于,房师是会试的分房阅卷官,坐师则是会试主考官。

  明朝时期,这些首辅的亲信都是自己的门生,也就是当主考官时选的进士,比如徐阶和李春芳、张居正、殷士儋,严嵩和赵文华,高拱和韩楫。

  张居正就比较倒霉了,他的门生,刘台、傅应祯首先跳出来攻击他,他一手提拔的申时行、王锡爵、于慎行,后面两个都背叛他(申时行中途跑了),关系一直不错的同年王世贞,等他死了,开始编他的黑料,诋毁他,和曾经说一起入阁拜相,匡扶天下的高拱,最后反目成仇倾尽心血培养的小皇帝最后抄了他的家,逼死他儿子……

  总结:只有冯保和戚继光对他是真爱(张居正死后,冯保、戚继光和刘守有都被万历清算,当然,说是被张四维清算我个人觉得也行)。

第178章 殿门外进来个高大……

  殿门外进来个高大的身影,熟悉却又久违了,一身布衣也难掩他的英武与俊朗,反而带一点沧桑的气质,显得他更有魅力。

  “与成!”朱翊钧欣喜若狂,三两步就跑了过去,什么帝王的威仪全都抛到了脑后。

  掐指一算,陆绎受他父亲陆炳的牵连历经已经一年多了。

  朱翊钧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赦免陆绎。但那时候高拱把持朝政,陆绎就是让他赶走的,绝不会同意赦免他。

  后来,朱翊钧好不容易把高拱赶走了,张居正又告诉他,他是皇上,这件事不应该由他提出来。

  于是,借着皇帝登极大赦天下,张居正联系俞大猷、张瀚等曾经受过陆炳帮助的官员,上疏乞求赦免陆绎和陆綵。

  皇上怜惜他兄弟二人,又念及陆炳曾挽救世宗性命,不仅赦免了他俩的罪,还官复原职。

  陆绎接到圣旨,便立即从浙江回京,知道朱翊钧一直惦记着他,到了京城直接就进宫面圣。

  他离京的时候,朱翊钧还是皇太子,回来已经是皇上了,赶紧跪下来行大礼:“臣参见陛下。”

  他刚弯了个膝盖,就被朱翊钧一把扶住了手臂:“与成免礼。”

  他又看向一旁的陆綵:“你也起来吧。”

  “谢陛下。”

  朱翊钧有很多话想问陆绎:“你在浙江好不好?”

  “学会种地了吗?种地难不难?”

  “我给你的银子够花吗?能不能吃饱?”

  “有没有带遇儿去西湖玩耍……”

  说到这里他才想起来,陆绎好像还有个儿子:“对了,遇儿呢,你先送他回家了吗?”

  他一口气问了那么多问题,陆绎就是想回答,都插不上嘴。说到陆遇,陆绎才摇了摇头,神色有些黯然:“没有。”

  朱翊钧忽然想起来:“是了,你家宅子已经被我父皇没收了。”

  “没关系,你现在回来了,我把宅子还给你就是了。”

  陆绎心中百感交集,他没想到,一年多过去了,朱翊钧仍是那么惦记着他,嘘寒问暖,担心他吃不饱,担心他没地方住,还关心他儿子。

  旁边刘守有拿手臂撞了他一下:“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谢恩。”

  陆绎这才躬身抱拳:“谢陛下赏赐。”

  朱翊钧笑了笑,余光却看到殿门口露出半个小脑袋,一双大眼睛转啊转,好奇的打量着殿内,很快就有太监上前,惊慌失措的想要把他带走。

  朱翊钧却冲他招了招手:“遇儿,来,进来。”

  陆遇小跑着来到陆绎身旁,紧贴着父亲,抬起头看着朱翊钧:“哥哥我记得你,你是太子。”

  “不可对陛下无礼!”陆绎一把捂住儿子的嘴,轻斥道,“快跪下!”

  陆遇很少见到父亲如此严肃的时候,听话的要跪,却被朱翊钧扶了一把:“免了免了!”他又摸摸陆遇的头,“遇儿长高了许多。”

  陆遇贴着陆绎站好,伸出四根手指:“我四岁了。”

  这孩子其实有些认生,又总忍不住仰起头看向朱翊钧,因为这个穿龙袍的小哥哥长得太好看了。

  朱翊钧又看向陆绎,这一年多来发生了好多事情,从父皇生病到驾崩,再到高拱欺负他年幼,被他赶走,他都想和陆绎说说。

  他想,一年多来,陆绎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经历,想要告诉他。

  不过,想到他带着一家人风尘仆仆的赶回京,一定很累了。来日方长,朱翊钧先放他回去好好休整几日,再进宫报道,继续在御前做他的大汉将军。

  陆绎正要退下,忽然想到,他和陆綵能官复原职,全是因为皇上怜惜,他还没有谢恩,便带着陆遇和陆綵跪下来,向朱翊钧磕头:“谢陛下恩典。”

  朱翊钧以为,陆绎回京,怎么也要休息三五日,隔日一早,他天不亮起来练功,却看到陆绎穿着一身锦衣卫的常服,腰间挎着绣春刀,守在他寝殿外时欣喜不已。

  “家里都安顿好了吗?”

  陆绎点头笑道:“让陆綵去收拾,臣……”说到这里,他还有点难为情,“臣想着早日回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朱翊钧皱起眉头,对他这个说法有些不满:“就只是报答我的恩情?”

  陆绎从善如流的改口:“离京一年多,没想到这么快能回来,更没想过还能侍奉陛下。”

  朱翊钧又笑了:“那你有没有想我呀?”

  “每日都想。”

  朱翊钧忽然出手,丈二长的木棍已挥至陆绎眼前,他击退数步躲避,朱翊钧飞身上前,木棍从他头顶批下:“让我看看,你的武艺有没有荒废,还能不能胜任大汉将军。”

  陆绎侧身躲开,硬是用手臂挡了这一棍。他手臂肌肉绷紧,以内力支撑,像是铜墙铁壁一般,将朱翊钧的力道弹回去。

  朱翊钧落地,木棍横扫,攻他膝盖,陆绎以轻功跃起躲开。

  眨眼的工夫,二人已经过了数十招,朱翊钧步步紧逼,陆绎只是躲避。

  可他没想到,这一年多来,朱翊钧武艺精进如此迅猛,招式迅捷,内力强劲,只是躲避,他根本招架不住,只能拔刀,与他酣畅淋漓的打一场。

  刘守有站得远远地,一边叹气一边摇头:“这个陆与成,刚赦免了他的罪,他就敢对着皇上拔刀,不要命啦。”

  又转头对一旁的骆思恭嘱咐道:“你可不要学他。”

  两个人从院子里打到院子外,最后,还是陆绎败下阵来,朱翊钧收了木棍,瞪他一眼:“下次不许让着我了。”

  陆绎摇头苦笑:“是真打不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