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第279章

作者:天予昭晖 标签: 甜文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莫云卿挨个向他介绍一遍,朱翊钧只对三个人影响深刻。一个叫顾宪成,一个叫朱国祚,还有一个叫董其昌。

  董其昌是莫云卿的师弟,跟随他的父亲学习书法。据说是几年前乡试,董其昌文章写得虽好,却因为字不够漂亮,排名在自己侄子之后。

  董其昌深受刺激,发誓要练好书法,再上京考进士。

  一开始,自己练颜真卿的《多宝塔帖》,后拜师莫云卿的父亲莫如忠,改临摹王羲之的法帖。

  这次朋友小聚,他也带来了自己近期的书法作品,朱翊钧跟着看了一眼。

  虽然只练了短短几年,与莫云卿的字比不了,却已然能看出书法大家的潜质。

  顾宪成就更有意思了,他今年考了

  应天府乡试第一名。

  朱翊钧在德安听讲学,何心隐对程朱理学冷嘲热讽,李贽更是大肆批判。

  顾宪成不同,他对程、朱二人推崇备至,认为朱熹是继孔子之后集儒学大成之圣人,周敦颐创建理学之功不在孔孟之下。

  他还批评王守仁“无善无恶”之说是来自佛学禅宗,并反对不学不虑的见成良知说。

  不管是倡导心学,还是反对心学,倡导程朱理学,还是反对程朱理学,朱翊钧都会认真听他们的见解。

  但就跟茶馆里听书一样,听完了,并不忘心里去,也不会影响他什么。

  不过,他发现不管是何心隐还是顾宪成,但凡不是只追求艺术,而是在思想境界上有所追求的人,都很钟情于讲学和议政。

  不对朝政点评一番,批判一下权相,体现不出他们这些思想家的独到之处。

  事实上,他们既不了解朝政,也未见过自己口中的权相。这仿佛是个热门话题,只要敢聊,敢说,就能获得流量。

  最让他感兴趣的人是朱国祚,此人与他同年,十八九岁的年纪,却是几人当中话最少,也最沉稳的。

  无论顾宪成说什么,纵使他眼神中表达不赞同,也不会出言辩驳,只是安静的听着,仿佛这一场聚会,于他而言,只是个意外,而非他本意。

  相比而言,朱翊钧倒是对此人更感兴趣,问起他功名之事。

  朱国祚只说参加了今年的秋闱,没中。

  这倒也没什么,朱翊钧安慰他,毕竟他年纪还小,好事多磨。

  一旁的冯保忍不住在心中感叹,此时的江南地区文化之鼎盛,名士云集,别的地方远远不及。

  随随便便一场聚会,未来的状元、阁臣、东林领袖、书画家、收藏家聚齐了。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诗词相和,又吩咐书童铺纸研墨,开始即兴创作。

  莫云卿年长,又是东道主,再加上字的确写得好,颇受追捧。

  朱翊钧到酒楼吃个饭,莫名其妙被邀请加入一场聚会,不曾想,盛情难却,也半推半就写下一幅行书。

  他的书法自然是极好的,不比此时的董其昌差。众人本来没有对这个莫云卿临时拉来的少年当回事,见了他的字,又赞不绝口。

  离席之时,有人实在喜欢朱翊钧的字,想留下做个纪念,朱翊钧只说自知拙笔,不该在莫先生面前班门弄斧,赶紧让张简修把他的字收了。

  皇帝御笔,哪儿能随意流落人间?

  朱翊钧准备离开,莫云卿却仍是对

  他依依不舍,那份亲切感,也不知打哪儿来的。

  外面天快黑了,他邀请朱翊钧到府上做客,朱翊钧以赶路为由婉拒。

  从二楼下来,大堂中央的戏台上,有歌女怀抱琵琶,吴侬软语听得叫人沉醉。

  朱翊钧忽的轻笑一声,说道:“琵琶四斤。”

  他的声音不大,但也飘进了楼上凭栏而立的二人耳中。

  莫云卿和袁福徵对望一眼,看向楼下,人已经走出酒楼,往城外去了。

  此时正值秋收时节,江南乃鱼米之乡,朱翊钧沿途看到农户收割稻谷,便忍不住凑上前跟人搭话:“老乡,今年收成如何?”

  老乡笑得合不拢嘴:“好啊,好得不得了!”把沉甸甸的稻穗儿推到他眼前,“瞧瞧,若年年如此,老百姓何愁吃不饱饭。”

  朱翊钧问:“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

  农夫估算了一下:“我瞧着,晒干了怎么也得有个二石以上。”

  说到这里,他又笑得见牙不见眼。

  “往年呢?”

  “往年?”农夫额头出现几条沟壑,叹一口气,“唉,那些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水,大旱之后就是蝗灾,洪水之后就有瘟疫,粮食减半是常有的事。”

  “别说填饱肚子,能活命就不错了。”

  江南地区算是在遭受天灾最少的,旁边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日子更难熬。

  朱翊钧问:“这两年怎么样?”

  提起这两年,农夫又脸上喜笑颜开:“这两年光景好,没灾没害,干了就下雨,涝了就出太阳,你瞧瞧,这粮食长得多好。”

  “感谢老天爷!”

  此言一出,周围的农夫农妇个个双手合十,仰头望天,跟着他钎城的念:“感谢老天爷!”

  朱翊钧满意的点点头,转身走了。心道:“谢什么老天爷,谢你们的万岁爷才是。”

  走出去没两步,看到田坎上坐着个人,走近一看,还是个熟人。

  那人一边和田间劳作的农户说着什么,一边埋头记着什么。

  朱翊钧打眼儿一瞧,乐了:这不是又遇上熟人了吗?

  他走过去,就在那人身旁,席地而坐:“想不到,你小小年纪,不仅对算学感兴趣,对农耕也有兴趣。”

  此人正是之前朱翊钧在德安有过一面之缘的徐光启。

  徐光启抬起头来,看到是他,也笑了起来:“李兄,你怎么来松江府了?”

  朱翊钧说:“我闲来无事,四处游历,正好途经此地。”

  他看一眼徐光启手里的小册子,问:“记的什么?”

  徐光启把册子拿给他看,上面记的正是各家各户今年的收成。

  徐光启说道:“这样的册子我还有几十个,记录了他们有多少亩田,用的什么样的秧苗,插秧前后分别做了什么,粮食产量如何。”

  朱翊钧笑道:“你不好好读书,记这个做什么?”

  徐光启合上他的小册子:“这可比读书重要,我都记了两年了,每月都来。”

  朱翊钧好奇道:“你要做什么?”

  “我打算多记录几年,看看哪些农户亩产的粮食最多,把他们的经验总结起来,选出良种,让其他人也按照这个方法种。”

  朱翊钧点点头:“确实,听起来比读书有意义多了。”

  徐光启又道:“接下来,我还打算统计水旱虫灾,对各项救灾措施分析利弊,寻找可以备荒充饥的野菜。”

  朱翊钧问:“这是你研习算学的原因吗?”

  “是,也不全是。”徐光启说道,“算学很重要,人人都用得上。最起码,上缴田赋,买卖粮食,不被人欺骗愚弄。”

  朱翊钧听着听着,觉得不对劲:“怎么上缴田赋还会被骗?”

  “那可不,农户不识字也不实数,不都由那些粮长说了算。”

  粮长就是官服指派的富农,收取田赋,再统一上缴衙门。他们往往会在其中做手脚,谋取利益。

  朱翊钧说:“以后不会了。”

  “嗯?”徐光启没听懂,“什么不会了?”

  朱翊钧说:“你说的情况以后不会再发生。”

  徐光启打量他:“你怎么知道不会?”

  “因为我是皇帝……”朱翊钧停顿片刻,补上后半句,“他表哥。”

  “……”

  “皇帝的表哥”这身份听起来很唬人,实际没有什么用,不如一个有实权的地方官。

  “唉!”徐光启叹一口气,“说不得,说不得明年我就不能时常出来了。”

  “怎么了?”

  “我爹叫我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朱翊钧笑着摸摸他的后脑:“考功名也很重要,考上了功名,才能施展你的才华,做你想做的事,对不对?”

  作者有话要说

  琵琶四斤,在第 70 章

  崽:这片土地由本仙君照着,年年丰收不是梦。

  董其昌和朱国祚都做过朱常洛的讲官。

  隔壁小七那个文,提到过清初三大词人之一朱彝尊,朱国祚就是他的祖父。

第237章 徐光启疑惑的看着……

  徐光启疑惑的看着他:“做了官之后,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

  “只要是造福于民的事,就可以。”

  “真的吗?”

  “真的,”朱翊钧拍着胸脯向他保证,“皇帝……的表哥从不骗人。”

  “好!”徐光启忽然就有了读书的动力,“三年之后,我就去参加乡试。”

  其实,三年之后,他也不到二十岁,是个有朝气蓬勃,心怀理想的少年。

  “对了!”朱翊钧忽的想起来,“给你看个东西。”

  朱翊钧让王安去马车上取来个包袱,打开来,向徐光启展示里面的土疙瘩。

  “这是什么?”

  “土豆。”朱翊钧说,“没准儿能成为你所说的备荒充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