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第304章

作者:天予昭晖 标签: 甜文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彼时,殷正茂提督两广军务,立刻调集水陆主力出击,林凤不敌,修书议和求抚,殷正茂不允,林凤率舰船逃往海外,登陆马尼拉湾的马里斯,击毙佛郎机驻吕宋总指挥,建立都城,自己当起了土皇帝。

  说起来,这里的佛郎机却不是葡萄牙人,而是西班牙人。他们本就是侵略者,占领吕宋(菲律宾)作为自己的殖民地。

  吕宋本就是大明的属国,林凤是明人,他能击退侵略者,还颇受吕宋当地民众拥戴,相处也算融洽。

  毕竟是在海外,那时朱翊钧刚登极不久,东边仍有小规模倭寇,西边在征剿僰人叛乱,北边还有土蛮侵扰,暂且分不出精力去管林凤。

  没多久,西班牙派兵攻打林凤,殷正茂趁机联合围攻,林凤率40余艘战舰巧妙突围,直抵澎湖,开始养精蓄锐,迅速恢复到150余艘舰船。

  此人实在,一直在广东、福建外海抢劫商船,再跑回澎湖,朝廷拿他无可奈何。

  这也是朱翊钧下定决心,要派兵围剿的原因。

  然而,这时候,胡宗宪却送来奏疏。

  张居正拿出一封迷信,火漆封口,朱翊钧接着烛光扫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封信未曾开启过。他接过来,直接打开。

  胡宗宪的奏疏写得并不复杂,他请求朝廷暂缓进攻澎湖和基隆,因为他想试一试,不战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代价解决这件事。

  曾经,他和徐渭联手,解决了海上两大倭寇集团——王直和徐海,用的是奇谋而非武力,他二人有这个本事。

  朱翊钧当年救下胡宗宪,不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派上用场,如果能够不动兵戈,解决掉林凤,顺利收复澎湖,那就再好不过。

  朱翊钧把奏疏递给张居正,后者看完,问道:“陛下以为如何?”

  朱翊钧道:“胡宗宪呈上这封奏疏,就说明他已经有了谋划,接下来是具体部署和执行。”

  “若是能不花钱,不费一兵一卒解决此事,那便最好。”

  “若不能,尽量减少花费和人员伤亡,那也不错。”

  这个想法与张居正不谋而合,于是,此事就这么决定了。朱翊钧只要一个结果,过程如何,由胡宗宪自己把控。

  他虽然被称作小世宗,但终究不是世宗,若有王本固这种不顾后果,一意孤行的官员,他绝不会手软。

  谈完了正事,朱翊钧笑道:“时辰太晚,外面风雪交加,城门也关了,先生今晚就在行宫将就一晚。”

  张居正站起身,正要告退,朱翊钧却一把拽住他的手,:“正好,我有好多话想跟先生说。”

  “……”

  这话的意思是,让张居正与他同塌而眠。

  他说得倒是坦然,就像小时候要抱抱那样。

  他们虽然是君臣,但朱翊钧三岁时,张居正就做他的讲官,这么多年,情同父子。

  他们实在太久没见了,写进书信的都是些重要的事情,一路走来遇到的趣事,朱翊钧还想着亲口说给他听。

  这孩子惯会撒娇,看着他弯弯的眼睛,乖巧的笑颜,张居正差点就点头了。

  但最终还是受尊卑有别的约束,退后一步,笑道:“臣略微思忖,想着还是先去把张简修训一顿。”

  朱翊钧大笑:“好好,先生是读书人,若要动手,我可以代劳。”

  张简修早早的睡下,此时好梦正酣,忽然惊醒,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发现窗户开着,以为自己着凉了。

第261章 朱翊钧躺在床上,……

  朱翊钧躺在床上,竖起耳朵,不一会儿,就听到张简修的一声惊呼:“啊,爹!”

  “你你……你怎么来了。”

  随后是张居正严厉的声音:“喊什么,惊扰陛下休息,我饶不了你!”

  张简修立即闭了嘴,接下来就是张居正训儿子,从不打招呼就带着姐姐离京,到湖广跟着朱翊钧跑了,自作主张,肆意妄为,目无父兄,胆大包天,回家之后必有重罚!

  张简修哼哼唧唧,越是求饶,张居正越是严厉训斥,最后不敢吭声了。

  在朱翊钧的印象中,张先生从来没有这么训过他。不过张懋修常说,张先生在家对他们一向严苛,不假辞色。

  如今听来,果然不假,可朱翊钧倒觉得,听着还挺亲切。

  于是,朱翊钧就在张居正训儿子的声音里,渐渐睡着了。

  次日醒来,他坐在床上,有些若有所思。出门近两年,他化名李诚铭,走遍大半个天下,自由自在,随心所以,可他仍感觉还有好多风景没有看过,嘉峪关以外的关西七卫、乌斯藏、川西、云贵、两广,若有机会,他还想去琼州府、澎湖、台湾看看。

  现在,他又重新回到了京师,即将做回那个被困在紫禁城里的帝王,满腹惆怅。

  做皇帝就注定了只能禁锢在皇城那一方天地里,但凡动一动出门的念头,就要被大臣群起而攻之,所谓自由,在登极那一刻就已经献祭出去。

  像武宗那样,是要被作为反面教材,载入史册。

  朱翊钧笑着摇了摇头,他又何尝不是,质疑武宗,理解武宗,成为武宗。

  不过有一点,他和武宗不同。

  若自由可以交换,牺牲一点他的,来换取天下更多人的,倒也不是不行。

  想了那么多,宫还是要回的,必须得回。

  王安进来为他更衣,早膳已经备好了,召来张居正、张简修和陈胤征都来陪他吃早饭。

  磨磨蹭蹭半晌,终于登上马车,起驾回宫。

  朱翊钧问张居正:“我母后一定很生气吧。”

  张居正抬眸看他,眼神中传递的意思是“这还用问吗”。

  “唉!”朱翊钧叹口气,“要不,我再去一趟蓟镇巡边,年后再回来。”

  张居正半张着嘴,像是怕他跑掉一般,一把握住了他的手:“陛下,万万不可!”

  “您已经出宫两年了,朝中大小事务,还等着您决断。”

  “您出宫这些日子,太后一直寝食难安,两年来,憔悴了许多。”

  “现在,朝中大臣都知道您回銮,已经等候在午门外,随时准备迎驾。”

  “……”

  朱翊钧惊了,反握住他的手:“都……等着呢?”

  张居正点点头:“是,文武官员听说陛下回銮,天还没亮,就冒着大雪入宫。”

  张居正早料到他归心不似箭,以防他突然改变主意,提前通知诸位朝臣,准时迎驾。大臣知道了,皇太后也必定也知道,朱翊钧再怎么不想回去,也得跟着回去。

  他松开手,又叹一口气。张居正轻拍他的手背,意在让他放下逃跑的心思,自己来这一趟,就是为了盯着他,还是老老实实跟着自己回宫吧。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的侧脸,见他鬓边多出许多白发,看来,他离京这两年,先生殚精竭虑,操劳过度。

  他本就体弱,也不知现在身体怎么样了。

  朱翊钧又想起母后,必定也是为他操碎了心。

  进入北京城,下了一晚上的雪,终于停了,太有透过云层,洒在宽阔的长安大街上。

  朱翊钧掀开帘子往外张望,年关将至,街上仍旧车水马龙,商贩、百姓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马车停在午门外,果然有大臣已经候在那里,倒也不像张居正说的那样,文武百官都到了,毕竟年底了,诸司衙门还有许多事情,但六部九卿及皇亲勋贵都在。

  朱翊钧从马车上下来,抬起头,迎着阳光,半眯着眼看看巍峨的黄瓦红墙。

  虽然北京的紫禁城是仿造南京而建,但南京的紫禁城内,随处可见树木花草,多少带了些江南灵秀婉约之气,北京紫禁城更加恢弘肃穆。

  朱翊钧迈步上前,两旁的大臣纷纷跪下磕头,三呼万岁。

  “起来吧。”朱翊钧走到最前方,一转身,居高临下看向他的臣子,“今日大家早些回去休息,养精蓄锐,接下来有你们忙的。”

  “明日御门听政,朝会照旧。”

  说完,他给旁边一人递了个颜色,便径直进了内廷,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大臣。

  皇上这状态,不像出了趟远门,像是巡视京畿,查出一堆问题,准备清算。

  接下来不就过年了吗,还要忙什么?

  内廷,皇太后带着潞王和两位公主,以及几位太妃,正在乾清宫外的广场,探身不断往宫门外张望,直到看见那个挺拔的身影,还有些恍惚。

  是她的儿子回来了吗?快两年不见,怎么长高了那么多?

  在大臣面前,朱翊钧端出帝王的威严,此刻见了母后,他快步上前,

  一把握住太后的手:“母后怎么来了,应该我去慈宁宫给你请安。”

  皇太后仰起头,细细的看他,从眉眼到鼻子再到下巴,发现他不但长高了,还壮了不少,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看来出门没吃什么苦,反倒乐不思蜀了。

  思及此,皇太后收起对儿子的思念和关心,抽回手,冷声道:“先进屋吧。”

  说罢,她就由宫女搀扶着,转身走向乾清宫。

  潞王和瑞安公主,一人一边依偎过来,拽着他的袖子叫哥哥。

  潞王说:“哥哥,外面好不好玩?”

  朱翊钧说:“好玩。”

  潞王仰起头,满眼期待:“下次带我一起好不好?”

  朱翊钧露出慈爱的笑脸:“今日的功课做完了吗?”

  “……”

  另一边,瑞安公主拉着起朱翊钧的手:“母后其实很想你的,每天都要念叨你。”

  朱翊钧摸摸她的脑袋:“我知道。”

  一抬头,旁边还有个小妹妹。栖霞公主年纪虽小,但却很懂事,乖乖地站在母妃身旁,就那么看着朱翊钧。

  没有父皇的庶出小公主,在宫中的日子自然不能与瑞安公主相比。

  朱翊钧走到他的身边,将小姑娘抱起来:“两年不见,都长这么大了,有没有开蒙读书?”

  栖霞公主靠在他的怀里,轻轻摇头。

  朱翊钧说:“那不行,小姑娘怎么能不学习,哥哥明日就给你安排。”

  皇太后走在前面,见他许久没有跟上,回过头,不耐烦的轻斥一声:“还不快进来!”

  进了乾清宫,朱翊钧一眼就看到守在门口的陈炬。两年不见,看起来更加老成持重。

  朱翊钧有好多话要跟他说,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哄好母后,于是,他只是拍了拍陈炬的肩膀,便进了殿内。

  皇太后气他不告而别,曾经在无数个夜晚想,等他回来,必定罚他到太庙跪上三天三夜,再向天下颁布罪己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