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救我,爹爹救我! 第149章

作者:神仙老虎 标签: 天之骄子 种田文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藕粉是用油纸密封着的,分了很多小包,三郎拆开一包,给儿子冲泡好,又融了两颗冰糖进去。

  人是铁,饭是刚,宋景辰一闻见藕粉清甜的香味彻底忍不住,何况这些东西本来是他自己带来的,小孩捧起碗来咕噜咕噜喝个精光。

  三郎问他,要不要再喝一碗,宋景辰摇摇头道:“省着点喝。”

  想了想他又道:“爹,要不把这些藕粉给那些失去娘亲,又不能吃奶的小娃娃喝吧,说不准能多救一些人。”

  宋三郎却是摇头道:“平时可,现在绝不可。”

  宋景辰不解,“为何不可?”

  三郎耐心解释道:“现如今外面的百姓已经饿到去啃树皮,你说他们若亲眼看到唐兴德在县衙里大鱼大肉的吃会如何?”

  “会杀了他!”

  三郎点头:“所以,最好也不要让绝望中的百姓看到你喝的是什么,不该有的好心只会害人害己,你可以让他们一顿喝藕粉,却不能让他们顿顿都喝,既是如此,保持界限和分寸,莫要让自己背负太多他人命运。”

  宋景辰沉默不语。

  宋三郎摸了摸小孩的头,温声道:“这样吧,爹爹会命人做些炒面出来发给那些尚在襁褓中就失去母亲的婴孩,你觉得如何?”

  宋景辰点了点头,不由靠进三郎的怀里,呢喃道:“爹,我想娘亲了。”

  三郎搂住他,“爹知道,先睡会儿吧,爹抱着你。”

  宋景辰往他爹怀里拱了拱,似是要寻一处安全所在,将头埋进了爹爹的肘窝处。

  三郎摸了摸他小脑瓜。

  宋景辰呢喃道:“爹,我们不要让城里再死人了。”

  “好,爹爹答应你,尽量不要再死人。”

  宋景辰固执道:“不是尽量,是一定,爹爹要全力以赴。”

  “好。”

  宋景辰又道:“我也是。”

  “嗯。”

  小孩慢慢闭上失去往日活泼的大眼睛,惹人怜爱的长睫毛覆盖下来,根部浸出湿漉漉的潮意。

  宋三郎轻拍着儿子的脊背,等到小孩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这才把儿子放至旁边榻上,自己坐床头,拿起巴县的县志研究起来。

  没有什么东西比县志更能了解一个县的整体情况。

  宋三郎要求截至到今天晚上,无论多晚都必须把城中灾民按他所说分类登记出来,众衙役一直忙到晚上亥时末才算把灾民们统计完全。

  衙役们累得跟死猪似的,自打当差以来,还从没这么累过,不光累,关键还没有任何好处捞,一个个怨声载道。刘兴德的小舅子趁机火上浇油,挑拨众人情绪,骂京城来的钦差不把人当人,用人忒狠。

  尤其是晌午几个挨过揍的衙役更是没一句好话。

  可他们很快就骂不出来了,因为有比他们更便宜,更事儿少,还更卖力气的人,恨不能挤破头,争着抢着要干他们现在的活儿。

  翌日一大早,县衙大门外想要做他们“苦差事”的老百姓们都快挤疯了,他们看到宋三郎命人贴出来的告示后,口口相传,不消半天的功夫,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了这天下掉馅饼的好事儿。

  一天管三顿饭,关键还给一百文前,不是十文、二十文、是整整一百文!

  这一百文对洛京城那边的老百姓来说算是最低收入,但对巴县的百姓来说简直不敢想象。

  一众符合年龄条件的青壮,将县衙大门围得水泄不通,民间从来都不缺能人、聪明人,他们缺的是一个好出身,好机会。

  场面太过混乱,宋景茂命人高喊:来者不分先后,则优录取,众人什么时候排好队伍什么时候开始登记,若无人肯排队,那就都请回吧。

  最后这句话管用,不多会儿的功夫,混乱的人群就自动排成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

  宋景茂见众人排好了队,这才缓身坐下,使人逐个上前。

  前来报名的人里还真是三百六十五行,农夫、屠夫、工匠、铁匠、木匠、说书的、唱戏的,干什么的都有。

  宋景茂灵机一动,直觉工匠、铁匠、木匠,甚至泥瓦匠这 些匠人说不得抗旱的过程中用得到,遂一一登记在册。

  另外这说书,唱戏人亦要登记,一些政令宣传,经他们之口更容易传播开来。

  当然,一些会些拳脚功夫又机灵的更是需要重点记录登记,自己一行人只带来四个护卫,倘中州真要发生什么暴乱,这四个人还要留下全力保护辰哥儿周全。

  自己和三叔得提前谋划,寻些自保之力。

  县衙内,宋景辰本就一路劳顿几乎没怎么好好睡过踏实觉,昨晚又作恶梦醒来好几次,每次醒来都吓一头汗,跟宋三郎说他梦见好多尸体,好多骨头,好多的血,太可怕了。

  小孩自幼生活在父母的宠爱之下,他只见过死去的小蚂蚁,小虫子,唯独没见过死人。

  甚至就连杀鸡他都没亲眼见过,骤然看见那白的脑浆、红的鲜血、干涸荒芜的土地,以及城中饿得奄奄一息似人又似鬼饥民,从京城那等繁华享乐之地,一下进入到人间地狱,毫无过渡。

  这对一个温室中娇宠的小孩来说是巨大的心理冲击。

  宋三郎几乎一宿没睡,心疼得不行,搂着小孩,不住轻拍安抚,直到天朦朦亮,或许是闹腾一夜,孩子精神太过疲惫,终于是枕着他爹的胳膊睡着了。

  这一下就是睡到了半晌午,他醒来时候,屋子里没人,三郎出去外面指挥赈灾,留了护卫在门口守着。

  宋景辰从床榻上一骨碌爬起来,自己穿好衣裳,洗漱一番,出来屋门正要前边去找他爹,忽得听到一阵吓人的狗叫声。

  宋景辰不由循着声音回头张望,看到有人牵着一头小牛犊子似的,膘肥肉壮的大黑狗从花园角门一闪而过。

  唐兴德养的这敖犬不能光拴着,每日早中晚必得溜上一圈儿。

  宋景辰的眼睛不由眯了起来:好一个人不如狗!

第166章 小宋大人

  宋景辰朝着花园角门跟过去, 门口护卫忙跟上去,拱手道:“小公子这是要去往何处?”

  宋景辰朝他摆摆手:“你忙去吧,我四处溜达溜达。”

  “大人命小人不得离开公子身边半步。”

  “嗯,那你就听你家大人的。”

  宋景辰知道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爹爹小心些也无坏处, 任由护卫尾随, 径直朝后面小花园走去。

  穿过通往花园的小角门, 宋景辰一眼就看到刚才那条凶猛的敖犬被人拴在不远处假山旁。

  这会儿那条狗正在进食内,硕大个脑袋一头扎进狗盆里大块朵颐。

  远远地,看不清楚吃得什么, 宋景辰快走几步正要凑近,进食的敖犬听到陌生人脚步声, 忽地停止进食,双耳竖立,警惕地抬起头来,一对三角眼目露凶光, 呲牙咧嘴朝着来人发出阵阵低吼。

  宋景辰被唬大一跳, 在距离敖犬丈许的地方停住脚步, 好凶的恶犬。

  只顾着喂狗的黄彪听见动静冷不盯抬头,看到宋景辰, 不由脸色一变,忙用力拽住狗链子, 同时将身体挡在了狗盆前。

  之前唐兴德一怒之下处理掉狗嘴里偷肉的张三, 他却忘了这敖犬除了他自己还有小舅子黄彪,就只认张三一人。

  不得已, 只能由黄彪暂时照看着。

  黄彪自是认得宋景辰,忙点头哈腰地陪笑道:

  “小宋大人, 您怎么到这院儿来了,这敖犬可凶得很,万一要伤到您可如何是好,小的万万担待不起。”

  小孩觉得“小公子”镇不住人,便要县衙里众人称他为小宋大人。

  宋景辰扫了他一眼,朝他身后的狗盆子努努嘴,“你刚才喂它吃什么,拿来我看。”

  黄彪心里暗暗叫苦,唐兴德特意交代过他,不能让姓宋的一行人看到他们给狗喂肉吃,为此他遛狗之前还特意确认过宋家两个大人都在前边衙门忙呢,一时间倒忘记还有个小的呢。

  幸好是小的,小的好唬弄,黄彪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弯腰端起狗盆,笑道:

  “小宋大人有所不知,这敖犬对我们家老爷有救命之恩,我们老爷一向爱重,这不是今儿上午小的在粮库那边弄回几只被鼠夹逮住的老鼠,扔了也是浪费,干脆拿来喂狗。”

  骗谁呢,宋景辰信他个鬼,却是装作受不了的样子,边往后退,边嚷道:“ 拿开,拿开,离我远些。”

  黄彪见将人唬住,心中得意,又将狗盆放了回去。

  宋景辰则一甩袍袖,扭头就往外走,脚步蹬蹬,一副气冲冲模样。

  黄彪只当小孩被他刚才的话恶心坏了,却不知宋景辰心里想的是要取“唐兴德狗头”。

  只是想归想,唐兴德乃朝廷命官,即便要治罪也须依据大夏律法与程序。

  爹爹虽有尚房宝剑亦不可随意先斩后奏,更不可滥用杀人,除非是皇帝陛下规定的几种特殊“从急”情况。

  关于这一点,爹爹已经同他解释得很清楚,这尚房宝剑绝非话本子里所讲那般“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痛快得不得了。

  不能快意恩仇,可就任由唐兴德狗官同他的恶犬这般大吃大喝逍遥自在,外面的百姓连土都吃不上,也实在不能忍。

  宋景辰一开始想着是把狗宰了吃肉,气死唐兴徳那狗官,转念一想又觉得只有幼稚的小孩子才会如此做——不可取。

  不过是一条畜生,它懂什么,即便把他宰了,也伤不到唐兴德分毫。

  宋景辰脑子里自动过滤三十六计,最后釜底抽薪四个大字在小孩脑海中占据放大。

  对,就是要断了唐兴德的口粮,让狗官也尝尝忍饥挨饿的滋味。

  可是如何才能断了他的口粮呢?

  宋景辰又犯了难,继续捋《三十六计》,这次一无所获。

  小孩不由又想起他爹在鸿门宴上拿捏范盛那一招。

  那么,唐兴德这狗官最怕什么呢?

  狗官唐兴德这两天真是怕了宋三郎,宋三郎拿账本做要挟,逼他号召城中粮商富户捐粮。

  之前宋三郎要他统计城中的粮商富户他就有不好的预感,果然是在这儿等着他呢。

  唐兴德也不是个傻子,表面上积极配合,暗地里搞破坏,各种替宋三郎拉仇恨。

  城中的粮商富户倒是召集来了,这会儿正聚集在县衙大堂前议论纷纷。

  片刻后,宋三郎一身隆重的钦差官服从后堂阔步出来,钦差所穿官服乃是皇帝特赐,一身纱绸藏蓝官袍,腰系镶金玉革带,袖口绣有精致繁复图案,纹路细密,色彩鲜艳,威严尽显。

  三郎身高九尺,气度本就不凡,再配上腰间的尚方宝剑,上位者的气势与压迫扑面而来。

  方才还议论纷纷的人群不由噤声,齐齐向宋三郎躬身行礼,“我等见过钦差大人。”

  宋三郎站在堂前中央,朝众人拱手回礼,平声道:“诸位不必多礼。”

  言毕,他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掠过,开口道:“今日召各位前来所为何事,想必唐县令已经同诸位说清楚,本官就不再赘叙。”

  微顿,宋三郎朝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缓声道:“本官奉皇帝旨意,前来中州督办赈灾事宜,还要仰仗诸位士绅与本官同心合力,共同救巴县万民于水火。”

  “外面诸位乡邻父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本官一路看来,着实不忍,以致食不下咽,寝不能寐。”

  说到此处,宋三郎话音一转,目光看向众人,“诸位都是生于厮、长于厮的巴县人,想必会比本宫更加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