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85章

作者:雁起卿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庄清梵和谢东和这些人不但是第一批就开始参与建造的熟练工,还是手握图纸的技术工,是必须请到的人员。

  当然,工钱也是相当可观的。

  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些手艺人,他们不参加生产队的日常劳动,而是每个月交给生产队30块,当作买工分的钱,然后自己出去找活干。是亏还是赚,得看他接了多少活。

  现在这里的行情是这样,一个技术成熟的泥水匠师傅,日薪是三块。

  像庄清梵这些手里握着独门技术的,工资还会翻倍。

  庄清梵这次出去干活不累,就是比较费脑子一些。

  他除了做设计,还要监督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谢东和的工资比他的差一点,但是比泥水匠的要好一些。

  两个人早出晚归,在外面奔波了近两个月,才慢慢有一些空闲。

  姜棉之前一直想要一个土制烤炉,但总是被种种原因耽搁了。

  庄清梵一直记得这事儿,眼下得了空闲,拉住谢东和就准备动工。

  谢东和是个吃货,听说要建烤炉,两眼放光,心中雀跃道:“这是不是说以后又有新的好吃的了?”

  楚婴一听就敲他,“炉都没做就想着吃。你不是跟我说你的厨艺快要出师了吗?正好,做好了烤炉给你一个露脸的机会,做一个来尝尝。”

  谢东和不敢再多话了,乖乖去搬砖。

  等烤炉做好,姜棉试着烤了好几样吃食,像烤面包,烤鱼,烤鸡,等等,每一样尝试都很成功。

  谢东和还想做烤鸭,姜棉没满足他,因为她没怎么做过。她以前要吃的时候都是在外面买的,自己家没有那种专业的烤炉,而且离她住的地方不远就有一家烤鸭店,味道还很不错,她的空间里还囤有那家店的货呢。

  虽然这种烤炉也能做,但她就是不想做,觉得不正宗。

  谢东和遭了拒绝也不失望,反正能烤的又不只是鸭子。依然兴致盎然地练习新技法。

  那天烤了一盘排骨后,吃完了晚饭,谢东和心满意足地拉着楚婴先离开了。

  庄清梵没走,在门口坐了一会儿,然后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沓钱交给姜棉。

  姜棉有点讶异,问道:“哪来的,这么多钱?”

  庄清梵帮她压了压头顶上的几根乱毛,说道:“建沼气池挣的。本来前几天就要拿给你的,有两个生产队的工钱昨天才给,就迟了一点。”

  姜棉觉得她和庄清梵还没结婚就提前体验了婚姻生活的日常,就好比现在,家里出去挣钱的那一位,钱一到手就上交了。

  她把钱数了数,两百多块,有点惊讶,“这么多?”

  庄清梵,说道:“一个泥水匠大工一天就要三块钱。这个不干,还可以找另一个。像我这种的,我不给他干,也就没人能干了。还不允许我多拿两块?”

  是这么个道理。但姜棉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那你是不是要收徒弟了?”

  沼气池不是茅坑,它有一定的危险性。

  不但建造过程需要专业知识,使用过程要注意,维护起来也要具备专业的知识。

  再过一年多,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就要离开了,总不能到时候自己走了,留一个危险隐患给人家,那不是他们做的事。

  庄清梵:“这件事我前一阵子就已经跟李队长说过了,应该差不多这几天会有人来学习了。不过我没说是收徒弟,就是来学一下这个沼气池的维护的。”

  现在的师徒关系还是太过于正式了,庄清梵也没打算收什么徒弟。

  他之前就有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姜棉那里还有很多资料。但沼气池的第一个份图纸是陆二舅画的,这事儿还是有人知道的。

  他们的底细别人不了解,如果误以为看一下图纸就能学会,或者认为这个特别容易学,以后都是麻烦。

  他的目的是带出几个以后能维护的就好,至于更深一步的,能学到那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

  没过几天,李国强就把人选出来了。

  包括一开始就跟着他们一起干活的泥水匠,一共是四个人。

  那两个泥水匠可以说是半个熟练工了。李国强当初选他们也是有让他们跟着庄清梵学习的考虑,他们的年纪也不算太大,还没到30岁,性格比较憨厚,但是脑子灵活,会转弯,否则也不会没到30岁就能当泥水匠的大工。

  另外两位年轻一些,十七八岁的样子,听说都是初中生。也许是家里人看着庄清梵干这个能挣钱,所以才让他来学。

  学这个的人确实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则连图都不会看。

  闲的时候庄清梵就教一些理论,工程来了就带他们去实践。

  两位男同志时不时地出去,姜棉楚婴这边突然也忙了起来。

  先是李国强找她们,说生产队的那些饲养员的饲料配不好,猪要么不爱吃,要么吃了也不长,让姜棉和楚婴两个去教一教。

  姜棉也没推辞,生产队的猪养好了,他们也有好处,而且李国强还跟她们许诺了一人一条猪腿的奖xvzl励。

  两个人刚把铃木生产队的人教会,其他生产队的人也来请。

  但猪的饲料配方是要随着体重的增长而改变的。

  如果姜棉她们自己不想停下来的话,她们可以一直这样忙到年底。

  但姜棉和楚婴都嫌烦,老是往外跑人也累,虽然人家请她去都不是白去的。

  她们最后想了想,决定以后就不再出去了,就在铃木生产队的集体养猪场那里,每次配饲料之前就让李国强通知想要来学习的人过来,□□。

  1976年,在姜棉从后世的历史书上看到的所发生的事件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很多载入史册的事情都在这一年发生。

  但对于他们这些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机,没有网络,窝在这个小村庄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来说,时间在忙碌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快到年底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有余粮,也正是送礼的好时候。

  这一年里,不管是男同志那边,还是女同志那边,来送礼的人都不少。

  大家都知道他们几个合伙开饭的事儿,不管是送给他们四个当中的谁的,所有的礼都被送到姜棉这边来。

  很多礼不是想不收就能不收的,比如送给庄清梵的,那肯定是他所带的那几个人的家属送的。不收别人还担心你以后教导不尽心。

  当然,收了别人的,姜棉他们也会回礼。

  东西收得多,大部分都是吃的。一时之间吃不了,就要想办法保存。

  姜棉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意因为收礼而忙碌。

  那天姜棉正在晒豆干,庄清梵手里拿着一封信过来,眉里眼里都含着笑,他走到姜棉身边,高兴地说:“我爷爷平反了。”

  姜棉听了手里的豆干差点甩掉,心里不由自主地“砰砰”跳,虽然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但还是控制不住地激动,“什么时候的事?爷爷回京了吗?”

  庄清梵把手中的信递给她,“已经回去了。家里的房子也还回来了。”

  两个人都很高兴,决定晚上好好庆祝一番。

  ◎最新评论:

  打卡

  时间过的很快,已经76年了,马上要恢复高考了

  撒花

  求加更

  打卡

  -完-

第79章 又一年 · ?

  [  庄爷爷的信里没有提及陆小舅的老师回城的事,说明庄爷爷回城的时候,陆小舅的老师还是在农场的。

  ?]

  庄爷爷的信里没有提及陆小舅的老师回城的事,说明庄爷爷回城的时候,陆小舅的老师还是在农场的。

  不过既然政策已经下来了,像陆小舅的老师这样的必定也是会回城的,只是早一点或迟一点而已。

  姜棉虽然了解历史的走向,但还是有点担心还没能回去的陆小舅,正想着要不要写一封信去问一下。

  庄清梵看出了她的犹豫,便宽慰她,“小舅的老师什么风浪没经过?不至于看到别人走了自己就想不开。他和我爷爷是差不多的性质,我爷爷回去了,他应该也差不多了。单位不同,反应的快慢不一样,办事的速度有先后而已。这点事情难道还怕他们还看不明白吗?我们就安安静静地等消息好了。”

  这些姜棉不是想不到,只是当局者迷而已。既然庄清梵也这么说了,那她就等着。

  万一他们就在近期也返城呢,信寄出去还在路上,他们就收不到了。

  写信的事就这么放下了。

  到了年底,地里的活虽然少了,但各种年琐事不少。姜棉一忙起来,也就没时间想东想西了。

  铃木生产队今年又是丰收年,不但粮食丰收,养殖业也丰收。

  因为粮食增产了,生产队里有余粮,养猪养鸭的数量就可以相应增加,这样一来,产生的肥料又增加,反过来又可以让粮食增产。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且集体猪场采用了姜棉用的那套养猪的方法,住着发病减少了,长肉速度快了,以前养了足足一整年的猪,都到不了200斤,现在不到一年时间就超过300斤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喜事儿,让李国强走起路来都带风。于是大手一挥,决定到年底杀两次猪来分肉。

  第一次是在小年的前一天。

  姜棉和楚婴去领肉的时候,一路上都是带着笑脸主动跟她们打招呼的人。

  到了分肉的时候,李国强指挥分肉的人给姜棉她们割一个猪后腿。

  姜棉看了看那个巨大的猪后腿,说道:“如果可以,就割前腿吧。”

  旁边围观的人群里有人撇撇嘴,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觉得姜棉傻呗。猪后腿可比猪前腿大不少。

  也有人觉得姜棉是心善,不忍心把大的拿走。

  其实姜棉没想那些,一是猪前腿的肉可比猪后腿的肉嫩,比较适合她想做的菜,二来,她们一个人就占了一个猪大腿,对比太明显了。

  她并不觉得自己吃亏,在后世,猪前腿的肉可比猪后腿的贵多了。

  只是现在的人,一年到头都难得吃几次猪肉,有肉吃就很高兴了,哪里还分哪个部位好吃。

  至于那些天生嘴巴叼的,一千个人中都出不了一个。

  姜棉一个人就领了一条猪腿,其他三个小伙伴还有肉呢。几个人加起来又是好几斤。

  羡慕的人有,但说酸话的却没有了。就连那几个跟姜棉有过过节的知青也不吭声。

  正如李国强说的:“别老是光想着别人分那么多肉,别人吃苦的时候你就算没看到,也能想到。不会动脑子就卖力气,有一样做好了你也能分到大块的肉。干活的时候光想着偷奸耍滑,分肉的时候又想拿大块的。不如干脆躺着等天上掉下来给你吃好了。”

上一篇:塔罗狩猎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