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非小妖
百姓眼中的麻木都少了。
原来母亲做成了一件这么了不起的事!詹权在心里如此想着。
他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
忙碌之余,詹权把自己在南泽县的见闻和一些感想都记下来,寄回了京城。
转眼之间,他们在南泽县待了快一个月。
这些天里,詹权他们在附近的村子里发现了几户近亲成婚的。
之前詹权他们做过调查,姑表亲、姨表亲做得最多的是最穷和最富两种家庭。最富就以世家为代表。最穷就是那种穷得啥也没有了,家里的孩子嫁娶时出不起丝毫的嫁妆也付不起任何的彩礼,只能在亲戚里换换亲。除了最穷和最富的这两种家庭,在日子还过得去的一些百姓中,近亲成婚的现象反而不多见。因为他们日子都过得去,所以他们有往上爬的野心,要向外拓展人脉,总尽可能地试图找到更好的亲事。
当然,不是说处在最穷和最富中间的百姓就不做姑表亲、姨表亲了。只是对比来看,处在中间的这些百姓,他们近亲成婚的比例确实是最低的,真叫人松一口气。
走完几个村子后,在穷苦人中,詹权一共发现了三十七户近亲成婚的。
其中有二十四户都已经养育出了健康的子嗣,至少明面上瞧着都健康,手脚是健全的,脑子也没问题。之所以这些家庭都有健康子嗣,纯粹是因为他们生得多。妻子几乎每一年每一年都在怀孕,年头怀孕,年尾生产坐月子,转过年来又有孕在身。这么一年年地生着,哪怕多数孩子都有问题并夭折,但总能撞运气生出一个健康的。
无论舆论怎么传,这些有了健康子嗣的家庭应该都散不了,因为再嫁娶的成本对于穷人来说太大了。有了健康子嗣,那就好好过,未来再不叫孩子近亲成婚就是。
只有十三户到现在都没有健康子嗣。
这十三户中,又有十一户已经连着几代近亲成婚了,他们能生成健康子嗣的几率已经非常小。
南泽县将会是舆论的发源地。等到舆论兴起,这十三户的家庭很可能会散。哪怕为了谋划大事,一些牺牲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管这十三户人的死活。
詹权就想了个办法。
正好免费送鸡崽的铺子里人手不够用。因为送鸡铺日后还要以南泽县为中心,向着周边开设更多的铺子,人手再多都不嫌多。别的诰命夫人开了送鸡铺,她们的第一家铺子都开在族亲所在地,完全可以培养族亲,这样人手渐渐就充盈了。但南泽县这边的铺子是昌华郡主开的,她父母两边都没有族亲,这一招对于她来说就行不通。
偏偏这边的县令最靠谱,所以反倒是昌华郡主的送鸡铺进展最好。
想要开新铺子,他们就需要在当地招人,尽快培养起来。
詹权就把这十三户的妻子都推荐给送鸡铺了。
这些女人目不识丁,让她们去经营铺子,是为难她们。但若是让她们学着孵小鸡,或者小鸡孵出来后还要养几天,这里头也需要人手,她们都可以学着上手。只要这些女人品性上没问题,再勤快一些,她们就能一直干下去,也就有了稳定的收人。
这十三户都是家里穷得不行的,忽然有了这个机遇,一个个别提多珍惜了。
等到舆论传开,她们或是和离改嫁,有收入就有底气;或者和丈夫之间存在感情,两人只想这么过了,那手里有些钱,日后去族里过继一个孩子,也是一条出路。
至少在过继孩子这一点上,此时的人想得比现代人开。
因为此时的人看重礼法,只要族谱上你记在我名下,那你就和我亲生的一样。
这样安排下来,终于到了散播舆论的好时机,詹权觉得是时候行动了。不过,在行动之前,他们决定把丁县令的注意力调开,免得被这位前朝的探花发现什么。
“怎么调开?”下属问。
如果丁县令不是一个好的,他们设计让他摔一跤,叫他在床上养三个月腿,县令肯定就没法注意他们了。但这一个月时间,他们走访乡下,都能感觉出来丁县令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官。当年南泽这边闹水灾,丁县令亲自在乡间走访,想方设法重新修了水道,趁农闲时带领民众挖了很多沟渠,后来果然就再也没遭遇过那样大的水灾。
丁县令这样爱民务实的好官,保护起来都不够呢,怎么能伤他。
詹权忽然想起一件事,他刚离开京城时,太夫人万商知道他要去南方,太夫人当时说了一句:“南方?我听说南方有梯田,就是因地制宜沿着山坡开出来的田地,用来种水稻特别好。这样还能防止山体滑落,免得一场暴雨就把山下村庄给埋了。”
来南泽县转了一个月,詹权好似没有见过梯田。如果真有梯田就好了。要知道南泽这边多山,山下又多水域,耕种面积并不多,百姓们其实都穷哈哈地过着日子。
詹权看向下属:“你们听说过梯田吗?”
下属几乎都是北方人,不管是东北,还是西北,都从来没有听过梯田这东西,一个个茫然地摇着头。他们很难理解南泽百姓连巴掌大的地里都要种上庄稼的艰难。
詹权抽了抽嘴角。
因为万商一贯表现得靠谱,虽然詹权不知道梯田具体要怎么搞,但他还是找上了丁县令,认真地说:“我曾听人说起梯田,虽然不知道具体怎么在山坡上造田,但据说这个很适合南方,南泽这边多山多水,可种植面积不大,若能研究出梯田……”
丁县令好似想起了什么,忽然面色大变:“梯田?对对对,梯田!我曾在古书上见过梯田,但这些年竟是从未想起过,生生耽误百姓这么久!”他只觉得痛心疾首。
在真实的历史上,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梯田了。
而在这个游戏成真的历史上,如果丁县令年少时看了很多书,那他确实有可能在古籍上见过“梯田”这两个字。但无论丁县令怎么回忆,就只能回忆起来好似只是在一首小诗中见到这两个字,并不是什么农书之类的。他们依然不知道梯田要怎么搞。
但也算是有了方向,不是吗?
从这一天开始,丁县令就忙碌了起来。
詹权也忙。
丁县令在南泽县召集了好些种田的好手,打算一起研究怎么在山坡上造梯田,使得南泽县未来能拥有更多的可以种植水稻的水田;詹权则带人在暗中引导着舆论。
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京城。
家境贫寒的书生们依然能在匾额上镶了一只白兔子的书铺里找到抄书的工作。
农书到底是有限的,抄了够给技堂上课用的,暂时就不用抄了。书生们现在抄的是一本《常见草药集》,每一页介绍了一种常见的能在山上找到的草药,图占了大半页。若论文采,这个草药集没有任何文采可言,通篇都是大白话,介绍某草药叫什么,能治疗什么病,一般长在山里的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采摘,摘了之后怎么处理。
这些贫寒书生里有和宋钰交好的,正打算往工部使劲,大概是看多了类似的书籍,这些日子变得越发务实了。有一个书生就说:“这书应当不是给我们这样的人看的,而是给目不识丁的百姓看的。百姓拿到了这样的书,能真的去山里采到药材。”
一个村子里,只要有一个人能粗浅地认识几个字,他们就能读懂这个书了,然后再把书里的内容教给村里的其他人,其他人按照书上的图,就能去山里摘草药了。
很多问题,以前意识不到也就罢了;一旦意识到,就会觉得哪哪儿都不对。
他们之前抄的农书,教人怎么种田的,其实那书就写得很符合读书人的阅读习惯。真正看得懂这些书的人,比如他们这些书生,轻易不会去种田,哪怕日后去当了县令,应该也想不到要带着百姓沤肥撒种。而需要这些书的人,他们根本看不懂书。
所以,这类书就应该写得和《常见药草集》一样,才是对的啊!
为什么以前人们意识到不到这一点呢?
因为写书的看书的人心里从来都没有这个书是为广大百姓而作的概念吧?
有人特意去请教书铺掌柜,问这些书会送去哪里。掌柜说:“你们都知道送鸡铺吧?我们东家也参与了。这些书抄好了,日后都会送到送鸡铺里去,分发给民众。”
书生们抄书时就更用心了。
唯恐草药画得不好、字迹不清楚,到时候耽误了百姓。
他们甚至两两配合起来,你画得好,你就专管画画,我写得好,我就专管写。这样一来,画可以画得更精准,抄写也可以抄得更有效率,每天都能多抄录两三本。
安信侯府。
万商如今视思玉为政策研究秘书,詹权的信寄过来,把上面写了当地见闻的页数挑出来,总要叫思玉也看一看。思玉读了信后,忽然抬头目不转睛地盯着万商看。
万商被看得一愣,忍不住问怎么了。
思玉说:“戏文里常喊县令为老父母,要我说,老父母应该是您这样的吧。同样是阻拦幼儿玩火,有些父母会恐吓孩子,说玩了这个会死;有些父母却会教导孩子,火是什么东西,冒然碰到会有什么害处。这样的两种父母,他们教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孩子都不去碰火了。但前者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恐惧;后者却教会了孩子思考。”
世上缺乏公平。权贵很难用平等的目光去注视百姓,正如大多数父母很难用平等的目光去注视孩子。所以世上多是第一种父母。万商恰恰就是极其罕见的第二种。
而这就是万商身上永远叫思玉为之感动的地方。
第95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思玉忽然喜欢上了观察万商。
这种“观察”不是指像蘑菇一样蹲在阴暗角落,然后使劲盯着万商看,而是更为广义的。思玉会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思量, 太夫人做了某件事, 她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世上除了一个思玉,暂时没有人会这么仔细地去揣摩万商了。
即便宋钰都不会。
自从宋钰公开了“身世”, 他就一直很忙。他不像思玉这么有时间。
因为思玉的观察和沉思,她理所当然地“看”到了更多东西。别人看送鸡铺,只觉得是一帮诰命在行善, 没什么值得警惕的。哪怕送鸡铺现在还担着一个在民间破除迷信的职责,大儒们最多就是觉得这对开启民智有益,不觉得这里头能藏有某种深意。
思玉却觉得送鸡铺明面上是在破除迷信, 其实是在引导民众思考。
而当民众学会思考, 当底层百姓都在思考,在未来的第一个百年里, 他们可能只是不会轻易被神佛之事骗了;在未来的第二个百年里, 他们可能会开始思考权贵为何会是权贵、平民为何会是平民;在未来的第三个百年里……那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思玉已经不敢往下想了。
思玉决定为自己所思所想守口如瓶。
阅读着詹权从南泽县寄回来的信, 万商本人可能真没多想,最多就是在心里计算着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这场从南泽掀起的舆论风暴才会席卷全国, 想着自己别的准备工作能不能跟上, 使得诸事尽量稳妥。但思玉却仿佛看到一阵又一阵的无形浪潮。
它们开始慢慢汇聚、逐渐形成,正在为一场几百年后的变革蓄力。
被思玉夸作是“老父母”,万商连忙摆手:“我这才哪到哪啊, 南泽县的那位丁县令, 从老二寄回的信来看,才真称得上是老父母。他还是一个治水的人才!前段时间是不是听说东河那边又闹了水灾?东河几乎是年年治理, 但一直未见成效……”这种时候万商就觉得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还是太少了,不知道百工坊能不能把水泥苏出来。
哦,说到这个百工坊,现在还担不起“百”这个字。
百工坊里如今只有不到十名工匠,有木匠,有铁匠,各人的专长都不一样。他们是自己投奔来的。问起投奔的原因,都是日子不怎么好过,正好听说了宋钰写的那篇骈文,知道安信侯府的太夫人是个良善可靠的好东家,便大着胆子来侯府自荐了。
万商起先特别兴奋,以为自己撞了大运,说不得能“捡”到几个可以改变时代的发明家、创造家,后来见过这些自荐的工匠后,发现他们其实就是一些平平无奇的工匠而已,并不是墨子那种在先秦时期就能在著作里写下针孔成像的跨时代的顶级人才。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啊,我们都是平凡的大多数。”万商倒是也没觉得气馁,更不会迁怒工匠们,还是好声好气地和他们聊了聊,检验了他们各自的技术后,就把他们送去了五溪铺。不过不是把他们送去技堂里,而是新成立了一个叫“百工坊”的部门。
叫万商觉得欣慰的是这个时代的工匠就像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便是最平平无奇的工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也是强的,哪怕缺点创造力,但技艺上一点都没掺水。
万商鼓励他们去搞发明创造。
所以五溪铺如今也算是教学和研究双线并行了。
但教学也好,研究也罢,都是需要经费的!五溪铺越来越烧钱了。
金宝珠擅长打算盘,帮着万商分担了不少管账的工作,看五溪铺就如同是看一只可怕的吞金兽。她虽然没正经管过生意,但毕竟在商人家庭里长大,耳濡目染地受过一些熏陶,给万商提了一些建议,试图为五溪铺找些路子,让吞金兽自己能赚钱。
不久前,技堂的苍大夫为了能更好地给学生上课,编了一本《常见药草集》,这事被万商知道后,先征得苍大夫同意,叫人把书抄录了,打算过些日子就把《常见药草集》散出去。不说此举又刷新了苍大夫他们的认知,她这个教案竟然也能出书?竟然能在五溪铺之外,教更多的人去采摘药材?往大了说这算不算是“名扬天下”了?
反正这件事给了技堂和百工坊很大的激励。
而当金宝珠知道这事后,忍不住第一时间跑来找万商,兴匆匆地说:“既然《常见药草集》这般有用,我们完全可以成立一家自己的书坊,百工坊里那些师傅先用起来,叫他们做一些雕版……等书卖出去了,五溪铺那边就算是终于看到回头钱了。”
万商轻咳一声:“《常见药草集》不能卖、只能送。因为它面向的是最底层最穷苦的那些百姓。这就和鸡崽一样,难道百姓不知道养鸡能改善家境吗,别的不说,一天一个鸡蛋也是极大的实惠了,但在我们送鸡崽之前,百姓家里养鸡的其实不多。”
原因很简单,因为哪怕是买鸡崽的那十几二十文钱——送鸡铺的五文钱押金只是为了叫百姓认真养鸡,其实一只鸡崽不止五文钱——对于最穷苦的那些百姓来说都是不小的开支。鸡崽又不确定能养活,他们不敢冒险。《常见药草集》也是一样,只要这是收钱的,那百姓就算知道按照书里写的去采药能赚钱,他们也不敢尝试。
而因为《常见药材集》关系到万商的后续计划,所以盈利真的就不要想了。
万商安慰金宝珠说:“日后还有别的赚钱机会……何况五溪铺虽然烧钱,但咱们府上日常的吃穿用度并不奢靡,各方面都还支应得开,到年底肯定有不少结余……”
还远不至于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地去养五溪铺啊。
金宝珠如今在万商面前很敢说话。她这叫谏言。
她道:“咱得多为以后想想,如今来投奔的工匠还不算很多,但太夫人您又是为庄师傅请功,又是为苍大夫出书,日后肯定会有人源源不断来投奔,五溪铺就更费钱了。说句不好听的,您在一日,五溪铺都千好万好,可若未来的不肖子孙小气呢?”
金宝珠自然是盼着五溪铺好的,因为那是太夫人的心血。要是五溪铺能有个正经的来钱路子,都不求它多赚,只要能自给自足,哪怕是为了祖宗规矩这一条,不肖子孙都不敢轻易把它关了。如此,它就能长长久久办下去,叫人永远都记住太夫人。
没过几天,金宝珠又兴匆匆地来找万商。
这次还是打着开书坊卖书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