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26章

作者:御井烹香 标签: 布衣生活 励志人生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一匹壮年驮马驼个两百斤是极限,再加上马儿自己的重量,三五百斤也是有的,近千斤的重量,便是此时最重的‘运载单位’了——刘老大接受新词的速度也很快。这种马把土路压出痕迹很正常,原本对水泥路他也有这样的顾虑,怕走多了要压坏,此刻听说水泥路加了什么钢筋之后的承载重量,便知道自己实在是多虑了,一千斤和六十万斤之间何止是百倍的差距!

  “不过,既然许县这里的人流量更大,而且车载量也大,道路条件又比较好,没太多山路,以后肯定会更繁盛的,修这条路的时候恐怕要加上竹筋。”陆大红对他们解释说,“竹筋就是实在没有得钢筋用的时候,用竹子来做网格,格在路基里,再浇灌水泥,会更稳固。只是临城县产竹子的地方不多,我们的竹子造房子都不够用的,别说造纸和修路了。彬山和临城县到底是山区,开发难度是有些高的,人手也实在不足。”

  许县就不同了,福建道北部的山脉都以虎夷山为主,彬山便是虎山的分支,临城县、彬山和云县都算是虎山深处的城镇,三者虽然呈三角形分布,但彼此往来交通其实只能走山脉平缓处天然生成,后经修葺的驿道,所以临城县和云县虽然直线距离就几十里,但往来多数要从彬山中转,这是因为直线上有许多山峦,上山下山的更难走,更耗费时间。而虎山到了许县这里,山势便平缓多了,只有一点余味,许县周围尽是丘陵,农业上还是以梯田为主,还有不少林地,因为砍伐运输方便的缘故,是福建道北部天然的林场。从前这里多数是砍树,顺流而下放到海边,阴干后运到泉州或是广州的船场,给渔民商户造船使用,百余年来因为海禁的关系,林场固然还在,但也只能是转入暗处,亦有不少逐渐式微荒废。买活军拿下许县之后,除了许县的煤矿之外,还能得到竹木上的资源,这对他们的补益是很大的。

  许县的地理,的确是要比临城县和云县都更好得多了,从这里再走几十里缓路,便是浙江道和江西道接壤之处,在繁盛时商队往来络绎不绝,甚么特产都要,甚么钱粮都有,便是天下已糜烂到这个地步,三省间常年盘踞着规模或大或小的蟊贼大盗,也还是有商队冒死贩货。这些商队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和买活军做生意么?

  他们还在许县的时候,就千方百计地打探买活军的底细,买活军一入城,一个个全剃了头,拿银子换了筹子来买货,现在都正往码头运货——这条路再难走也就十几里,再拐个弯就有码头了,那是衢江支流,从衢江去江西道和浙江道都很方便,走船实在是比走陆路要快得多。

  盐贩们和他们不走一条路,因为买活军要掌握的是三省交界处的村镇城寨,他们的势力范围也没扩展到船运那么远,多数还是走陆路。他们慢慢地走了一天,到了向晚时分,大多行人都拐到码头那条路去了,而他们继续顺着官道往前走,没走多久就觉得路比之前要坚硬好走,没那么泥泞了,牲畜的粪便臭味也少了很多。按刘老大的说法,这是因为商队都走水路,这条陆路走的人并不多的缘故。

  “今日人多,耽搁了脚步,大家要快些了,从这里往前二里,有个驿站,我们……”刘老大看了陆大红一眼,犹豫一下还是说,“我们惯例都是在驿站后头一处空地打尖的,小陆你看——”

  陆大红道,“不用特意照顾我。”她对外头的一切都很好奇,又问刘老大,既然不愿和官面上的人照面,为何还要在驿站附近打尖,是否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

  刘老大便仔细地解释给她听:要歇宿在驿站附近是很自然的,因为那里多有方便清洁的饮水,而且后头的空地有很多商队歇宿,地都被火烧硬了,潮气较少,歇宿在上头不容易生病,蚊虫也要少一些。出门行路蚊虫也是很大的问题,现在虽然还是二月里,但苍蝇已经有了,等到三月初,蚊子、蜈蚣、蝎子……惊蛰后百虫滋生,驿站周围也种了很多艾草,可以取用了焚烧来驱虫。

  “其实一般的商队,领队也有掏钱去驿站里住的,对驿丞多少也是补益,虽说住不得正房,但哪怕是在大堂歇宿,也能有一处遮风挡雨的屋檐,那驿站后头还有马厩,驴子牵过去更安全,挨着马厩是一排长廊,虽然照旧是泥地,但至少可以挡雨,比住驿站外也要更方便些。”

  刘老大说,“但其余的商队可以过去,我们贩私盐的便要有些眼色,稍后咱们过去时看看,若是驿站里没有什么外地来的大人,便住进去也无妨,若是已有官吏入住,还是要识趣些,别仗着有钱便碍着了官大人的眼,招惹出是非来。”

  虽说众人身份已洗白,但盐队出门在外还是低调些为好,刘老大又说他推测驿站是有客人住的,因为“这里过河便是江西省的地界了,许县出事也有十余日,消息往江西省去,那里和我们接壤的丰饶县难免要派人来探听消息,但也不敢十分往里走,应当就是住在这许丰驿里。”

  这都是长年累月在外行走的江湖老手才有的洞见,陆大红也觉得收益良多,浮现出受教后的感激之色来,刘老大看了越发喜欢,正要再说些江湖上的讲究,便听到队伍前头传来三长一短的哨声,众人听了都是面色一变,走在队前的小耳朵喝停了驴队,众人在暮色中等了一会,便见到派到队前探路的汉子解大胡子——这外号现在十分名不副实,因为他已被迫剃了——气喘吁吁地来向刘老大禀告,“老大,出事了,许丰驿门半开,但闻不到马味,倒是有草料沤烂的味道,驿丞不知去哪——只怕是遭了强人!”

  陆大红在一旁听着又学到了一招——原来探子不用走近,闻也能闻出不对。

  许丰驿是归许县管的,所以许字在前,若是驿丞有病有事,也要往许县报信,请人去接应了再走,便是有急病也应如此,而如果是弃官而走,连马也一起带走,那就该要带走干草,这时节马在路边无草吃,压根就走不了多远,刘老大低声道,“这曹驿丞平时一向是琐细的,他若要带马走,怎么舍得在槽里加许多草?无马,草却在食槽里沤烂了,一定是出事了!”

  众人都是走老了江湖的,彼此默契深厚,听闻此语,各自去驴上解了兵器,陆大红也掏出一柄乌黑油亮的火铳,双手擎在身侧,令众人不由更为刮目相看——这帮私盐贩子在许县也算是有钱人了,但也还从未接触过火铳。

  因为她有火铳的关系,刘老大便不请陆大红留下照看驴子了,而是示意小耳朵留下,让陆大红跟在自己身后,众人分先后散开,在暮色中缓缓接近那矮小的驿站,北风呜呜吹过,门扉被吹得在风中摇曳,不断拍打土墙,解大胡子侧耳聆听,低声道,“门后无人……”

  他抽了抽鼻子,“但有尸臭味。”这里的风向把屋里的味道吹了出来。

  众人的脸色更加难看,解大胡子闪身入内,随后又吹了两声短哨,刘老大留下两个兄弟在门外望风,其余人一拥而入,只见屋内桌椅凌乱、血污横飞、蚊蝇乱舞,屋角横倒着一具死尸,看装束正是驿丞,但已肿大发臭,至少死了有三日以上了。

  这驿站并不大,众人绕开血迹,仔细搜查,连地窖都打开看了,并无人躲藏在内,这才回到屋中,刘老大面色十分难看,对陆大红道,“应该是外地流窜来的盗匪,乘着城中纷乱,下山杀人夺财,连米袋都取走了。我刚去看了后院,干草垛乱成一片,但似乎没少太多,只怕他们弄走马是要杀了吃肉!”

  此时众人已将驿丞尸体拖出屋子,暂且放到了驿站后方的林子里,要说掘土安葬也只能等第二天了,盐队带的火把不多,禁不起耗用,而且众人走了一夜也累了,冬日地硬,也不可能摸黑挖坑。出门就遇到凶案,大家的心情都不太好,刘老大道,“今夜轮班守夜,恐怕这些强人在县里有耳目,乘夜再来,大家都警觉些。”

  众人都是默默点头不语,因为害怕强人再来的缘故,也不敢生火做饭,在后院井里吊了冷水上来,灌满水囊,又略微洗涤手脸,就着冰冷的井水啃了些干粮,各自抱着武器歇息去了,陆大红轮守下半夜,她天生就能控制自己的睡眠,虽然无人来拍她,到了下半夜却自然醒来,正好换班。和小耳朵一起坐到还有尸臭的大堂门后,刚坐下就听到远处传来异响,仿佛是野兽在咕噜嘶叫,又有咬嚼之声,小耳朵低声道,“是狼来了,在吃曹驿丞!已吃了许久!”

  此时夜已极深,云多星少,几乎看不见人脸,合着那咬嚼之声,恍惚不似人间,若抛开私下的那些玩笑,小耳朵在外人面前一向是个极腼腆的青年,仿佛还带了些天真,此时却对狼吃腐尸的景象司空见惯一般,话里甚至还有几分高兴,“陆大姐,我们可放心些了,若是贼人来了,狼会先被吓跑的。”

  陆大红点了点头,“好,那你要不要再休息一会。”

  小耳朵的确年纪还小,十分渴睡,再说守夜也不能多说话,含糊应了一声,便垂下头去,不久传来轻轻的鼾声,陆大红听到风声渐弱,便将门微微推开一扇,往外看去,对着那黑漆漆的山峦轻轻点头。

  ——这便是‘外头’的样子。

  这便是离开了买活军之后,这无比广袤却又无比残酷,无比饥寒的天下,此刻的样子。没有出来以前,陆大红也很难想象,原来‘外头’是这般的样子,但此刻她来了。她来代替六姐,亲眼见证、亲自浸入,亲自嗅闻着,‘外头’这冰冷的尸臭。

  但六姐来了。

  陆大红相信,天下不会永远都这个样子。

第58章 人命的重量

  这一夜侥幸无话, 翌日天刚放亮,众人便起来了,一道出去驱赶了还留恋在林中不肯离去的几头狼, 将驿丞的残躯收回来,几个汉子都在脸上扎了脸巾, 将其浅浅埋葬于后院——等闲时候, 狼是不会下山的, 既然昨夜不巧下了山, 便会惦记这些没吃完的肉, 葬在林子里会被刨出, 在后院浅埋,只要锁好了门,狼也翻不进后院来, 日后驿丞的亲人还能将他收敛安葬。

  昨夜将驿丞抛弃到门外去, 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因为后院有驴, 像这样已经腐臭的尸体是不能和动物或人待在一起过夜的, 这些盐贩已有了防疫的意识, 害怕这会传染疫病。今早的安葬则是尽自己的良心, 刘老大等人在这驿站常来常往, 和曹驿丞有些交情。不惜耗费了一个多时辰出力做这样的事, 也可见他们的江湖义气。

  由于已经平安过了一夜,众人胆气渐壮,再说这是冬日,始终吃冷食, 又接触了尸气, 更怕害病, 几个人去挖坑时,另一批人便从林子里砍下枝条,烧火热灶,把井水烧开饮用,大锅上头放了蒸盘,熥着光饼、酱肉——这酱肉也是陆大红为他们争取配发来的‘军粮’,往常盐贩子出门在外很难吃到荤腥,此时闻着浓香,对陆大红更为亲近,见她手里拈着铅笔,在桌上伏案写着什么,不免好奇询问,陆大红道,“我在写日记,回去要给六姐看的。”

  这些人目前还都只能通读拼音,对简化字认得不多,陆大红便拿起纸张念给他们听,“我分析这应该是外地过路的盗匪做的,因为周围的山村虽然也多匪徒,但都是本地人,和驿丞常来常往,有时还需要驿丞给商队带话,杀人抢劫的收益远远抵不过失去相识驿丞的损失,而且驿站中的存储也并不多。只有外地的过路匪,穷凶极恶毫无顾忌,这才会辣手犯案。他们得手后也不会久留,要说入山藏匿,恐怕顾忌很多,而且要入山很难带马,既然带了马,还是想走官道,但却也很难再往许县方向走——路太差了,走得慢,可能会折道去衢江码头,过河去浙江道,那里更富庶,路应当也会好走一些。”

  对此案的凶手,众人或多或少都有猜测,但却未有陆大红分析得如此清楚明白,仿佛眼见一般,处处都严丝合缝。连刘老大都听得入了神,点头道,“是是,是是,确然是这个道理,和我想得一般。”

  其实若这么说,从尸体的腐烂程度来看,连昨晚不生火都是过于谨慎了,刘老大又解释说,“但或许他们也没有走远,只是杀了马当口粮,在附近苟且潜伏着,想要再抢后来的客商。昨夜若点灯烧火,怕他们在这里留了些机关,夜里黑灯瞎火的倒是不便应付。”

  既然昨夜没有来,那么大概便是走远了,天亮后盐队人多,便不再顾忌盗匪。众人都知道陆大红今年不过十五岁,十几年来第一次出远门,见她见事如此清楚,各都服膺,他们从陆大红身上逐渐感受到买活军的不凡,对陆大红身后的六姐也多了一丝敬畏。

  有热水,饼子也是热的,众人吃了早饭,几个挖坑的兄弟回来,大冷的天热得满头大汗,用热水洗手洗脸,痛吃了六个光饼,两大方酱肉,众人又陆续到林子里去上茅厕——这一次他们很恭敬地请陆大红先用,还派了两个人给她看守着——便准备上路了,刘老大临走之前还在驿站前的路口叠起石子做了标记,这是为了方便后续也走这条路的盐队兄弟。

  陆大红和他们不同,从身后的背包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大盒子——这背包她是从不离身的,虽然在外头缝了蓝花的包袱布做掩饰,但众人都知道是六姐的配给,也十分眼馋,这背囊比褡裢、包袱都要方便许多。陆大红从那黑色盒子中抽出一条银色的细柱,又在空地上走来走去,按下几个按钮,凑在唇边说,“大红呼叫总台。”

  黑盒子里传来刺耳的‘刺啦’声,过了一会,有个年轻女声突然传了出来,“总台收到收到。”

  众人无不骇得目瞪口呆,小耳朵刚趴在驴上绑绳子,此时怕得要从驴鞍上滑落下来,只有刘老大很镇定,甚至还微带好奇,张大了嘴仔细地看——他听马百户说过,买活军有一种东西可以相隔很远传声,只没想到十余里都能互相传话。而六姐对陆大红竟宠幸至此,把这屠龙器给她带在了身上!

  “许丰驿驿丞被杀,死亡时间七天以上,应当是外地匪,许丰驿无柴无煤无粮,需要来往商队自带补给,说完了。”

  “知道了,还有别的事吗?说完了。”

  “从许县往码头和许丰驿的道路急需整修,没别的事了,我关机省电,说完了。”

  陆大红说完之后,便收起银色的细柱,又拨弄了几个机簧,珍而重之重新将此物收了起来,跟她来的男买活军解释道,“这次我们走得最远,六姐便把此物带上了。”

  这个男买活军姓候,所以很自然地便有了猴子这个外号,十分和气跳脱,浑身使不完的劲似的,前前后后什么都看,什么都学,彬山那边不太用毛驴的,他一日走下来却已对驴性很熟悉了,也早和盐贩子们打成一片,称兄道弟,人又热心,早上自告奋勇去挖了坑,这会儿看着劲儿还很足。有他居中斡旋,第二日大家走得要更热闹一些,这里一路上就他们几个行人,不像昨日那样首踵相连,说什么都被旁人听了去。大家一面走一面谈笑,手里都拿着刀,时不时就要劈砍道边横生的草木。没人走的路没那么烂,但这是南方,一条路走的人不太多,一旁的草木便会逐渐蔓延过来,所以速度实在也说不上很快。

  走了两个时辰,大约走出了十里路,他们卸货让毛驴吃草料,自己歇了歇,怀里掖着的小水囊外头都包了毛皮,此时还有些热气,各自喝了点热水,又吃了几个光饼,便重新上路,往这驿道边的一条小路向着山上走去,这条路就更不好走了,崎岖狭窄,毛驴的步子迈得很慢,全靠领头的老毛驴,都跟着它的蹄印在走。——这就是老驴的作用了,这批驴子有些没走过这条路的,没有老驴在前头带路,便会迟疑不前,甚至是挣脱缰绳逃跑,因此商路也要精心的呵护运营,一条商路如果数年没有走过,少了这些老伙计带路,路上就会多出不少挫折,跑一头驴,便能追回来,那途中被甩到地上的货,损失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这些盐贩和陆大红谈了一上午学习的意义——陆大红告诉他们,自己的本领都是跟着六姐学出来的,并且表示了认字之后,书写的作用,说书写能够整理思绪、培养思路、巩固记忆,还谈了学算学的用处。这些盐贩对扫盲班的态度已热衷了许多,但在山路上他们不再谈笑了,一来上山路走得气喘,二来他们都很警惕地听着山林间的动静。“昨夜的狼平日都在这片林子里,日落前要进村,否则今晚又不太好过。”

  大家不做声地走着,汗珠顺着脖颈滚落,脚下是嶙峋的碎石和长满了青苔的泥土,每一步都要稳之又稳,陆大红眺望山势,心里想道,“地这样少,路又难走,却始终不肯下山,这应当是隐户聚居的村落。”

  她曾听六姐说过,很多官家小姐的志向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大红非常喜爱看书学习,不过她同时也很务实,觉得这简直就是梦话,和游记小说中记载的不同,出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即便对于她这样身体健壮又有武艺在身的军人来说,旅途仍然无聊且危险,山林中是有狼的,而且那狼肯定吃过人,所以草木发出的悉悉索索都会让人一下紧张戒备起来,偏偏路又走得慢,给精神上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好在狼群昨晚也吃了人,所以并没有饥饿到来打这么一大群人的主意,路上也没有什么变故,他们在夜幕落下之前看见了山坳里的小村落——一二十间土屋零零散散地遍布在山坳中,村墙自然是没有的,没有瓦,都是茅草做的顶,也没见到牛,周围零散地开垦着梯田和茶田,应当是很早就有人在做活时瞧见了他们的身影,村长已经在村口久等了。

  盐队的到来对村落自然是件大事,村长倒不认识刘老大,但吴老八是老走这条线的,彼此很热络地用土话问候了,这里距离许县直线或许甚至没超过十里,但方言的口音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陆大红混在盐队里仔细地听着,分辨着土话中的含义,她可以间或听懂不少单字,串联起来也能猜出八成意思,寒暄过后吴老八便开始介绍自己带来的盐和布,并问着村里的茶和山货收获如何,有没有木头、竹子卖。——马上就要春耕,村民们自然是没有余粮来买盐的了,盐队也不爱收粮食,路太难走了。

  这里好在是南方,即便是冬天也还有猎物可以打,村长带着他们到一间大土屋前落脚,回身又叫着让人去招呼了一番,过来的村民都很瘦小,眼神混浊,他们中甚至许多人没分辨出陆大红的性别,全是一门心思地奔走着搬货换盐,陆大红知道他们这些人多数都有夜盲症,入夜后便不怎么能行动了。

  村子里几乎没有老人,村长四十岁上下,已经是村内最老的一个人了,所有人的穿着都相当褴褛,有些甚至只能说是破布条的集合,没有胖子,一概精瘦,陆大红目光所及之处,没有见到任何铁器,她心里有数了:逃民聚居,非常的原始,这里的人因为身份不能见光,和外界沟通很少,梯田的出产不多,也不能用牛,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出产太少,连盐都吃不起,猎物也很难套到,但没盐又没有力气。老年人根本没有足够的米粮活下去,女人——虽然能够生育下一代,但村子里的人太穷了,恐怕连远期利益都难以顾及,只能顾着眼前的利,这村子里女性一定非常少。

  她出发一起和谢六姐开了几次会,针对数种可能做了预案,如今心下有了判断,便对吴老八道,“吴哥,你和他们说,我们买活军到了许县,现在许县不收丁口钱。”

  吴老八现在很信服陆大红,闻言忙翻译了过去,陆大红听着他是如实讲述,没有添油加醋,心底给吴老八加了一分。见那村长也先是一惊,又摇摇头露.出不信的神色,又道,“他们这个村是许县分出来的,定有些亲戚在山下的,应该听说过我们买活军的做派,告诉他可以去问问亲戚,还有,我们买活军正招人种田做工,不收人头税,一亩田没打到三百斤,我们分文不取,三百斤以上的收成才是我们的。”

  她试着用许县土话来说,村长半懂不懂,吴老八翻译得也吃力,村长勉强听完了,便肆意地大笑起来,指着吴老八用蹩脚的官话说道,“吴哥哥,你这个孺人!”

  他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和陆大红对话的,毕竟从他的话里听来,村长毫不怀疑地把陆大红当成了吴老八的太太,而且对吴老八带女眷出门的行为颇是不以为然,吴老八慌忙要争辩,却被陆大红止住了,她从怀里掏出一小包盐,展开给村长看,慢慢说道,“这是我们买活军的盐。”

  她猜得没有错,这样的村落吃买活军的精盐完全是浪费,这帮私盐贩子从买活军这里趸了精盐,都是往丰饶县这样的县城去发卖,这些流民村,他们若来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在附近的统治力,顺便消化从前那些杂质青盐的存货。村长望着雪白的粉末,笑容逐渐凝固,他不可置信地转向吴老八,吴老八连连点头,陆大红示意村长把手捧过来,在他手指头上倒了一点,村长舔了一口,眼睛顿时瞪大了,陆大红道,“这包我送你的。”

  她又从怀里掏出个小油纸包,打开给村长看了,是一捧雪白的糖粉,村长根本就不识得这是什么,还当又是一包盐。陆大红让他取一海碗热水来,“叫村里的女眷孩子都过来喝糖水。”

  热水是早有的,预备了这群私盐贩子来要喝要用,但村长显得很迟疑,似乎拿不准主意他该不该听懂,直到吴老八重复了一遍,这才连忙去舀了一大葫芦,陆大红把糖粉都抖落进去,搅和了下,自己喝了一口,村子里的孩童也都被叫了过来,这村子一共就二十多间屋子,成人数十,孩童就三个,女眷只有可悲的两人,看着都憔悴瘦削、衣衫褴褛——陆大红甚至觉得一个女眷的衣服很眼熟,刚才好像见到一个村民穿过,也就是说,她平日里是没有衣服穿的,只能和丈夫轮着穿唯一的一件衣服。

  这些女人看不出年岁,从外表来看,都是苍老得走路要扶,神色也很畏惧,吴老八用临城县的土话失望地对陆大红说,“第一次见到村里的女眷,没想到这么少。”

  陆大红倒觉得这很合理,村子的规模是受梯田规模的限制,而如此低下的生产力,连自己苟活都成问题了,生育、赡养这些奢侈的需求便完全无法顾及了,她觉得这座村寨至少在如今的生产力和人口规模下,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许县和临城县都需要大量人口去开发那些适合开发的土地。最好请村里有威望的农户去买活军地盘里看看,随后可以通知六姐准备搬迁人口进许县了。

  至于她被掳掠的风险……看来也不存在了,这里的生产力低到孩子都养活不了,也就缺乏抢女人的动机,看来至少在这座山里,她的危险不大。这些村民常年营养不良,武力上也很难和私盐贩子抗衡。而且丰饶县的盐队也很久没来了,一个女人的诱惑再大也比不过稳定的食盐供应商。

  “山里还有别的村子吧?”

  她把甜水先递给了跑来的孩子,都是男孩——女婴在这种生产条件下根本不可能有耗费粮食的资格,孩子们在村长面前很守规矩,他们都很瘦小,肚子大,四肢瘦弱,这是长期饥饿的表现,五六岁的年纪,看着和三四岁差不多,话也说不太清,陆大红觉得他们也很可能活不过一个寒冷的冬天,或是一场不太好的收成。即便是这样也要进山,理由无疑是很显然的,那就是在山下会死得更快。这就是‘外头’的日子,所有人都在死,或快、或慢,谁也不知道死到什么时候才能算个头。

  这些像小野兽一样的孩子对外人都很畏惧,他们动作很慢,胆战心惊地喝了一口热水,眼睛蓦地便瞪大了,若不是村长眼疾手快,一把拿住了葫芦,便几乎要把葫芦瓢打翻!

  “狗栽的种子!”这孩子很快被扇了一巴掌,却压根不觉得疼,眨巴着嘴眼也不眨地望着那葫芦,如果不是大人当面,几乎便要立刻推开两个同龄人,争抢着再多喝几口。生物本能便是如此,糖这样的好东西在一瞬间便无疑重塑了这孩子的世界,陆大红不怀疑,为了争抢这一口甜味,他是可以上手打人的。

  剩下两个孩子们的表现也没好到哪去,若不是村长连声喝骂,他们能喝到呛住,两个女眷强些有限,半点没有让给孩子的意思,而是贪婪地啜饮着烫口的甜水,陆大红并没有和他们多交流的意思,等水喝完了便对村长说道,“如果你们不搬去许县,以后生了女孩子也可以卖给我们买活军,我们要女孩子做活。养到五岁就买,一个女孩子五十斤盐。”

  任何事情,倘若一方表现得过于积极,描绘的远景特别美妙,便会让人本能地生出疑心,陆大红这番话反倒让村长放下了戒备,他不顾陆大红是女眷,理论上来说,他的耳朵似乎天然是不能接受女眷声音的,而是忙追问吴老八,“五十斤盐,当真吗?”

  吴老八斩钉截铁地说,“她的话就是我的话!”

  气氛一下就被打开了,吴老八连篇累牍地对为村民们描述买活军为天下带来的改变,六姐赐下的仙种,丰富而廉宜的铁器,大片无主的田地——以及最重要的,不收丁口钱,没有徭役,没有摊派,而且再也没有地主了。

  不知不觉间,村民们几乎全都聚到了村长屋前,在昏暗的火把光下听着吴老八的描述,陆大红不断让吴老八别描述得太逼真,要往苛刻里描补几句,否则农户们恐怕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这听起来实在是太好了,好到背后不藏着什么阴谋都实在说不过去。

  当晚他们吃的还是自带的干粮,卤肉、光饼、热水,毛驴们吃的是村里打来的草料,盐只卖出去了几斤——往常走这么一趟,十几斤还是能卖得掉的,这一次销售额的缩水,主要是因为村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农户都决定,在春耕开始之前往许县走一趟看情况,所以便不必买太多盐了。

  “就算只有一半是真的,也足以去看一看了。”

  “更何况他们有糖水喝。”

  “主要是那种丰产的六姐稻。”

  “他们有糖水喝。”

  这一碗糖水起到的效用超出了私盐贩子的预料,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要动身的时候,这村子里绝大多数人家都决定往许县迁徙,他们的凭据便是那碗白糖水,“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份量,能给我们一碗糖水喝的姑娘,还贪图我们什么呢?必定只有好意。”

  不管买活军前路如何,不论在许县等待他们的是龙潭虎穴,又或者只是暂时的安稳,对这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村民来说,这次冒险让他们赌上了身家前程,甚至很可能有去无回,如果耽搁得久了,错过春耕的时节,今年的冬天便难以过去了,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自己的生命。

  但他们依然勇敢地为了陆大红的馈赠走出了深山中的村落,陆大红倒不觉得这些村民们淳朴仗义,有多么相信自己,她只是觉得他们的日子实在是过得太苦了,以至于在这村人的认知之中,自己的份量也不过就是一包糖粉而已。能拿出这包糖粉的人,是一定不会骗他们的,哪怕是就这样死了,在死前能多喝一碗甜水也是好的。

  一村人命,便只值这么一钱白糖。这就是当今世上,人命的重量。

  陆大红在心中为今日的日记起了个标题,又慎重地加了一行备注,“以后会越来越值钱的。”

  她越发地产生了一种焦渴,此时此刻,她仿佛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些遍地的挣扎在生死之间的生命,她想要获得一种力量,能够对他们大声地呼喊——快去许县吧,快从山里出来吧!

  我们这里有糖水喝!

第59章 翻山越岭

  这无名的隐户小村, 并不是深藏在虎山支脉中的唯一一座村落,由于地势的限制,虎山中的聚居点相当分散, 一个村落最多也就只能容纳二百多人, 人数再多, 四周适合耕种的土地就不足了, 也因此, 这座山中的聚居点星罗棋布, 填满了每一座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坳。这里的逃民普遍也过得很苦, 很多村庄不但没有铁,连陶器瓷器都没有, 普遍使用木器和石器,这也让他们的生产效率相当低下,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为在外间被苛捐杂税、村霸乡匪逼迫得存身不住,但逃入山中后发现自己的家庭也只能在饥饿中慢性死亡。

  这样的逃民村落, 女眷是相当稀少的,也几乎养不活新生儿, 这些稀少的女眷还被严密地保护起来, 免得引起村落之间的争端。吴老八这些私盐贩子对村落中的女眷数量一无所知,便是因此,村长一旦发现他们的行踪,便会通知村民前来迎接, 同时也让女人们在自家内藏好不要出来, 这倒不是害怕盐贩子打她们的主意, 而是怕这些盐贩子到了下个村落, 闲谈间走漏了风声, 招惹来两个村子间不必要的摩擦。盐贩子们也无法从晾衣杆上发现女人的痕迹,这里的男男女女穿着的衣物自然在颜色和样式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反正都是一样的褴褛。

  由于村落规模虽然不大,但密度还算高的缘故,盐贩子一天一般能走两到三座小村,落脚时他们也会闲谈最近生活上的变化,村民们都围拢过来,请盐贩们谈谈外头的事,盐贩在山里的地位很高,不但因为他们能带来维系生命必须的盐,也因为他们见多识广,是这帮村民最重要的消息来源。

  买活军入主许县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当然还有陆大红赐予那实实在在的好处,她用白糖水就骗了好几百人下山,不过最让村民们痛心的还是曹驿丞的逝世,这个驿丞不是大善人,从未周济过乡间隐户,但他允许隐户们到驿站去做些小买卖,而且也会代为给货郎传话,转达山民们的需求。这一点恩惠已经让山民们感激不尽了,毕竟虽然告上去也未必会有人管,但告发隐户其实仍是每个官吏的职责,曹驿丞想要告发还是能找到理由的。不管是不是出于懒惰,他毕竟没有告发。

  现在曹驿丞死了,谁给货郎传话呢?他们这样的荒僻山村,如若货郎不来,买卖东西就极不方便了,山上没有地方沤麻,也买不起织机,那么除了盐以外,布总是要买的,盐队也不是时常来,那些一次只能买得起一点盐的人家,都得指着货郎每个月来的那么一两次带盐。有些村子住在山里更远处,买货的方法便更曲折,要先托人来山口的村子里传话,下个月再来一次,若有货了,再和山口村长买,少不得还要被吃一点差价。

  因为这个缘故,这座山中大家都穷得很平均,靠山里的村子,被外界骚扰的机会小,而且深山鸟兽更多,土地相对更肥沃,但他们多打的粮食几乎都要拿来付商业上的差价。陆大红一路调研过来,结论都是大同小异的,以许县现在的情况,这座山里的村落既没有太多的战略价值,也没有经济价值,完全可以大范围搬迁到许县去。

  当然,在山里留些住户自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用处,譬如杀死曹驿丞的恶贼,或许便不是从这座山流窜进来的,因为众多村落都没有见到陌生的行人经过,至少他们在山上讨野菜时也没发现什么人迹,而且这座山主要接壤的江西道这几年还算安稳,虽然陆续仍有流民入山,但没有听说闹大匪——农户被逼得活不下去,入山成为隐户这是很正常的事,会骑马、有铁器能杀人,这个恶贼从前在社会上应当是有一定的身份,这样的人家在江西道还不至于被逼得落草逃窜,连本地都呆不住,要逃到外地来。

  这样的村子,喜事不见多少,丧事倒是年年都要办的,而且相当的敏感,很不便谈论——没有铁器,光靠套子和石器来捕获野兽,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虽然住在山里,但肉食却也珍贵,饿死的人,胳膊腿都只有芦柴棒子粗细,那也就罢了,若是受伤了呢?若是被野兽捕食了留下的残躯呢?这是不能细究的。

  盐队的人不问这些,只问收成,众人也都是叹息居多,这些年来冬天越来越冷,在山上感受更深,鹅毛大雪逐渐不再罕见,而夏天又更热,雨水也多,蚊虫就多,或许也有稻种退化的关系,如此极端的天气影响下,年年都在减产,日子的确是逐渐过不下去了。

  如果没有谢双瑶,在彬山落脚的北方流民很可能也会这样,逐渐缓慢地死在深山之中,除却骸骨,留不下丝毫痕迹,历史不会记载这样无声消逝的人命,他们甚至自己都算是认命了。——在境况还没这么坏的时候,还能接触到铁器的时候,拿起镰刀锄头,或许还能从和他们一样的人手里抢来吃的,但当时良心还在,等到良心不在的时候,连造反作乱的能力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