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375章

作者:御井烹香 标签: 布衣生活 励志人生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他自言自语,在空白的信纸上,落笔写下了自己的回复。“又该拼起来了。”

第782章 上头一句话,下头跑断腿 云县.金主任……

  “行, 那就这样,农业支援团,技术老师十人, 田师傅三十人, 这份名单定下来,我盖印了啊——注意,小张,盖印就不能再轻易改了。”

  “您盖,我们这名单确实都定下来了——您看后续什么时候签字据方便些,我们这里也好安排场地,再有就是这段时间培训班的各项费用——”

  “费用还是按老规矩, 年底结算,对了, 去年的分红,财务那边上周已经入账了,你记得叫出纳过来领支票。签字据的话, 我这边争取下周好吧, 下周三或者周五, 跑两天,把各方面的合同都一起盖章了。不光是你们这边, 还有修路队也得盖章,再有船运那边合同也多,请公章流程还麻烦,能集中一两天内盖掉就一两天内盖掉。”

  “好, 那就等您这边通知了,下周我就不出外差,安排他们在学校附近上文化课好了。”

  农业学校后勤张主任站起身子, 干净利索地道别,“金主任辛苦了,留步,留步,不必远送了,咱们自己人——校长还说要找您一起喝茶呢!瞧您,这阵子突然横插这么一杠子,又瘦了……还是要多吃多进补些为好,年纪上去了,更该注意蛋白质的摄取……”

  “我就这样,胖瘦都快,这阵子是加班多了,闲下来能好一些,你和你们于校长说,让他给我留着好茶,下个月吧,下个月我去找他——”

  到底还是站起身送了一段,看着张主任在楼道里和他挥手道别,转身下了楼梯,开拓委员会金主任——现任敬州府尹金逢春之父,从前的临城县县尉,这会儿买地开拓委员会常务主任,也是有些疲倦地拧了拧眉心,转身一拎茶壶,又空了,忙快走几步,打开通往秘书室的门,“小李,泡壶凉茶来,我这又上火了,哎哟,嘴里两三个大泡!”

  说着,便急匆匆地茶杯自己下楼去洗手间洗涮——这小楼的水塔都是后装的,当时建起来的时候,主楼就没有茅房,还是后来几经争取,才在院子角落建了一男一女两个茅房,外设一个自来水池子,条件在买地诸多衙门中绝对不算好的,但工作却十分繁重,加班是家常便饭,金主任甚至在办公室里都设了一张床,最近半个月他除了去澡堂之外,基本就是不离开办公室半步,直到此刻,才看到了一丝回家的曙光。

  好在别的部门差不多也是一样忙碌,这才让人的心理稍稍能平衡一点,金主任上完茅房出来,涮了杯子,在空地上来回做了几个健身操的动作——这还是从体育课上学来的,什么跳跃运动、伸展运动,和金刚功比要动态得多,还真别说,闲了舞弄几下,肩背都能舒服不少。上楼回到办公室里,小李已经烧好热水,泡了一大茶壶的凉茶,“这几天热得厉害,快入梅了,我嘴角也起了燎泡,喝点凉茶就好了。”

  他是广府人,对凉茶非常信仰,也不知道是否心理作用,金主任也觉得喝了凉茶好得快些,听到小李提起天候,他顺口说,“天气热了,就叫采购那边买点凉茶药材回来,给大家都泡上吧,还有绿豆多买点,绿豆去湿,好东西,夏天必定涨价,这会儿买些回来,还能多喝点,至少喝到入秋没问题。”

  从他和农业学校后勤小张交谈到现在,里头有四五门子的话,多少都和钱有关——和田师傅等人签的合同,肯定是关于待遇和责任的约定,这是和钱有关的,给办公室同僚争取的凉茶福利也要花钱,花的还是委员会自己的日常小金库,至于小张说的,培训班的各项费用,是指农业学校根据委员会的要求,增开人参种植培训班,招募药材方向田师傅的各项支出,包括学员们的住宿,教师们的课时费。

  人参种植培训班的主要教师马正德、何二狗,都会得到一笔不菲的讲课费,主要因为培训班的工作量是在原有工作量之外的,这笔钱当然要由委员会来出,否则,什么都给农业学校出,农业学校哪来的经费?贴钱办事,不可能尽心。

  除了这些大项的开支之外,还有很多细项,哪怕是教材费、电费、粉笔费,日积月累都是不小的支出,这里有花头吗?可能是有一点的,但金主任认为,水至清则无鱼,自己这里一纸公文,农业专门学校便也是跟着通宵达旦的折腾培训班,不给上下经办人员润滑润滑,他们心里能没有怨言吗?只要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便是了。

  他是做县令出身,在抓大放小,把握尺度上,拥有丰富的经验——狠抓这种经费报账的精力,拿去和田师傅们多谈谈合同的条件,还能省下更多呢,别看开拓委员会主任,一副位高权重,进出银钱成千上万的奢遮架势,可也就只有金主任自己知道其中的辛酸了。

  求人!这是开拓委员会最主要的工作——尤其是求各种专门学校,让他们挤出人手来,这一度曾经是开拓委员会唯一的工作,因为这个委员会主要的职责就是码盘子:做算数,计算出开拓任务需要多少人手,再向各方面摇人,看他们能供给多少……

  一般来说,计划数和供给数都存在极大的差距,比如说,广府道的田师傅,金主任亲女儿,金府尹写信来要人,但农业专门学校那里,整个广府道就只能先供给200个田师傅,他们还要去各地观察农情,最少经过一年的调研,才能拿出普遍的种植方案来。再算上他们下到村里能培养出的学生,新种植技术在广府道的扩散,至少是要用三年做一个周期。

  但这能符合各地主官走马上任前的设想吗?只看金逢春就知道了,她对敬州农业的设想,至少需要在敬州府内就铺开两百个田师傅才能实现,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农业专门学校又不是养鸡场,两个月就产出一批合格的肉鸡,专业老师不说,便是田师傅也有培养周期的,面对各地委员会的要人,他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率只能如此了,再求快,那学员质量就要降低,他们也不敢砸了买地农事的金字招牌啊!

  到处要人,到处无人,这种焦虑,贯穿了开拓委员会的整个工作内容之中,是完全的主旋律,金主任上任之后,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要预算,改变支付结构,总算是能让工作勉强继续下去——

  之前的开拓委员会主任,年纪太轻,思路太直接了,只想着招不到人,就提高给外差人员的待遇,补贴、出差费、危险津贴什么的,让人人想去出外差,就能解决用人荒。金主任来了以后,直接挪预算,第一个承担了专项培训班的费用,凡是针对某个开拓项目特别设立的专项培训班,考核合格率达标的话,费用都由委员会出;

  第二个就是向上申请,报了新的预算出来,给各部门设立了预期目标,比如农业专门学校这里,如果田师傅去了辽东,把人参的产量提上来了,那么产量每提高一个档次,他们就可以获得一个档次的分红,时间长达十年,刚才张主任来,金主任和他提到的分红,就是川蜀一带,万州的柑橘产业提高产量所得到的产业分红!

  有了这两条政策刺激,专门学校的积极性明显要提高得多了,不但积极主动地牵头举办定向培训班,而且很注意收集买地下一步扩张地点的农业情报,收集储备人才。就说这次人参培训班的焦点老师马正德吧,他自己恐怕都不知道,他入选农业专门学校,多少是占了户籍优势,白山已经算是辽州靠北的地域了,那边的汉人住民相当少,在买地这里,纬度比马正德一家更高的移民不多,马正德便算是有高纬度种植经验,又能说会写,可以把自己的心得总结下来的稀缺人才了,因此,即使他在低纬度农业种植上没有突出的优势,也还是被录取进专门学校——在这突如其来的辽州开发任务中,这个伏笔可不就起到大作用了?

  这就是群策群力的优势所在,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必然是擅长通过机制、政策来激发合作方的主观能动性,说白了,就是能搞钱、肯分钱,合情合理合法地让合作伙伴的手头都宽裕,这样的人做什么事都会顺利,能创造的劳动成果也更大得多。

  一味追求清廉,直接就想着,把钱都给去外差一线做事的人,其余合作方不过是完成被交代下来的工作,做得好是他们的本分……那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会在时限许可的范围内拖着办事、敷衍随意的办事,只取到规定的下线便心满意足了,难道你一个开拓委员会的常务主任,还能把所有合作方都统统开除不成?不给些额外的好处,谁会宵衣旰食、通宵达旦地为一个平级单位的需求心甘情愿地加班?

  为官几任,这些心得虽然上不了台面,说起来似乎是在指责买地的官吏不得道统精髓,不能心甘情愿地为道统的实现奉献一生,但却又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情世故,金主任自己的女儿是有理想的,他每常给金逢春写信时,都是语重心长的叮嘱:有理想的人毕竟稀少,有理想的人,如何通过这些手段,把没理想,做这份工只为了谋生糊口的人给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就很容易出成绩,很容易往上升了。

  也还行,不到三十岁,也不是彬山出身,又是官宦子女,已经是一州之长了,而且还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敬州……逢春要是能把敬州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镇住了,解决好了,再下一步,应该就是省道级别的职位了,很可能会继续升任农业方向的省道级主任,如果被调去管工业,那更是要大用的标志……

  金主任想到家族的骄傲,唇边也不禁挑起一丝笑意,随后又在心底记了一笔:回去给孩子写信时要提醒,男女方面还是要注意,跟着六姐走,向她看齐,六姐什么时候结婚,再考虑个人问题,这种最紧要的时候,可不能随便怀孕生孩子,买地没有夺情一说,大家都要休产假,地位越是重要,越不敢生孩子,生怕一个产假回来,自己的位置就被人取代了去,这种忧虑是不分男女的。

  也是因此,买地这里的上层官僚,亲戚关系大多都十分简单,彼此的往来也很少有以孩子为主题的社交活动,虽然发迹至今已经十年,但居然很少出现第一批高层官僚互相定娃娃亲,以姻亲关系形成联盟的现象,高层官僚多数都是单身或无子状态,也算是买地一景了。

  金主任也是,都这把年纪了,膝下几个儿女居然只有一人成亲,还是最没出息的次子,他也是看开了——没出息的就多生几个,在家好好带孩子,由他们两老养着,多养几个,以后不行就送去给两个大的做嗣子呗,换句话说,做到了不敢生孩子的位置上,就算没有自己的亲生子,难道还能没人送终不成?

  没孙辈,这是家族旺盛,子女成才的表现啊!便是在昔日的同窗同乡之中,也不知有多少人暗中羡慕,说金家运气好,在临城县做官,趁早抱上了买活军的大腿,一家都跟着飞黄腾达了——

  人到了这个年纪,其实就是活在别人的嘴里,旁人的夸奖,只要一想就让他嘴角上扬,不知不觉间疲倦尽消,又有了工作的动力:怎么说呢,在买地做事,是真没有在敏朝的逍遥,不分官吏人人工作都是繁重,可这种劳累还是能直接看到成果的,能提供的成就感,也比在敏朝为官要强得多。

  再者来说,金主任现在的官位虽然看似低调,不过是常务主任,和县尉比好像还退了一步,可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他经手批出去的钱财,规划的预算,数目有多么的庞大,便是不说物质生活的提升,光说工作中的成就感,他也得发自肺腑地说一句:投买是真的不亏啊,不,不该说不亏,这些年来,感觉越发强烈,应该说是赚了,大赚特赚甚至是血赚才对……

  虽然加班的时候,也多次想要辞官回家带孩子,甚至还常说,自己都快五十岁的人了,为何要如此拼命。可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仅仅是一盏凉茶,金主任就又精神抖擞了起来,一边在心里想着晚上该如何同女儿写信,告诉她辽州开发的事情,或许能给女儿治理敬州带来一点机会,一边又把几份名单仔细地看了一遍,这才让李秘书复写几份,“往各处都送去备案,秘书班、档案库,还有军需后勤处,哦,对了,敏朝使团那里也送去备案一下。”

  “还有女金代表团……他们现在是谁做主?艾狗獾吗?还是前任大妃?大贝勒?我记得,第一批上船来买的女金人已经到了吧,艾狗獾那边有说起吗,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第783章 辽州来客 云县.大妃 见微知著,有味……

  “额娘, 这是城里最好的院子了,别看地方不大,但云县这里没有宫殿, 房子也不敢建得太好——连六姐可汗都住在宿舍里呢,百姓们也不敢过分, 你看西边那些院子,就是敏朝使节团的地方,他们代表了敏朝的皇帝,也只能住小院子, 不敢把几个院子连成一片……我在西郊也相看着,如果能搞到院子,你也能搬去那儿住。”

  说来也是巧, 或者说这本来就不是什么稀奇事, 正当金主任念叨着女金代表团的时候,艾狗獾也正准备和母亲、大哥提起这个开拓垦荒团的人员名单,只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些生活琐事得向亲人们交代,“你带着囡囡就住在这, 大贝勒的住处也留出来了,从这过去两个院子就是了——也想安顿在隔邻的, 但没办法,这片是老住宅区了,住所很紧张,就这两个院子, 还是主人犯事了腾退出来的。”

  “中间那几个院子都是有人住的,也算是本地的大人物,是戏社的叶家他们一帮人, 等咱们这安顿下来,会见了之后,多少带些礼物登门拜访一下,交上朋友好处多,就算不和咱们往来,也不能得罪了。”

  “你在这时日久,听你的。”

  大妃爽快地说,她和狗獾的相处有点像是亲戚——并非亲生母子,反而有点儿生疏客气,这大概是因为大妃宫务忙碌,狗獾是被保母养大,年纪很小就分宫独居,开始为父亲办差的缘故。虽然两人在政治上是天然的联盟,但却少了那份骨肉相连的感觉。“这个就是船上他们说的自来水塔吗?”

  自来水塔这四个字,她说的是汉语,虽然带有口音,但已经相当流利了,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批上船过来的女金人,都是牛录、福晋中所选拔出来,比较聪明伶俐,身份也较为高贵的主子,他们在路上就有人教授汉语,晕船不是很严重的话,一路的航程过来,简单的日常汉语就都会说了,当然,何时学会认汉字,这个是不好说的,毕竟其中大多数人连本来挪用的鞑靼文字也都是看不懂的,能认得拼音都算是异常机灵,对方块字的识别,这根本不在祖宗传下来的技术之中。

  “是,这是自来水塔——下头连着的就是厕所了,这院子里有两个厕所。”

  艾狗獾忙带着母亲参观了起来,这是两进的院子,第一进的厕所和浴室是连在一起的,在西北面占据了一面角房,设计得也比较有趣,一共有四个厕格,两个浴室莲蓬头,洗浴的格子居中,分了两边,往外是厕格、洗手台,出入的门口,这样就有了男女洗漱间的区别,上头用拼音标注的女金话‘haha’、‘hehe’——也就是男女的意思,这一行字油墨还没有全干,显而易见,是今天才想到标注上去的。除此之外,还有已经存在的标注,用方块字和拼音标注的汉语说法,‘男’、‘女’。

  “城里不像是老家,如厕是必须在厕所里的,随地便溺若是被抓住了,要罚苦役天,若是孩童便溺也要责罚,被抓去关在笼子里,锁在厕所前头示众半个时辰的都有,尤其是男童,一定要注意管教,绝不能让他们冲着墙角便溺,这是没有丝毫情面可讲的。”

  狗獾一边带看,一边也是仔细解释,尤其是注意地看了被母亲拢在身边,满脸病容,时不时咳嗽几句的弟弟几眼, “所以,城里不怎么流行开裆裤,便是在农村,也有些地方开始讲究起这个了。憋不住的,就包尿布——布倒是比老家便宜得多了,百姓也有富裕出做尿布的。”

  只是这句话,就说明艾狗獾已经不是南下时的那个傻小伙子了,对于百姓的生活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在盛京老家,一般孩子出生之后,百姓人家里根本没有余钱去做尿布,多是用炒制过的熟土来做尿布,这种行为在北方是很普遍的,很多汉人也这么办,不好说是谁学谁,汉人管它叫做‘穿土’,若是冬天,用炒热筛过的土装个布袋,把孩子装在布袋子里,也有人用土来填小摇篮的,孩子便溺,直接就被沙土吸收了,只要定期更换沙土就行了——便是再穷,土也还是能用得起的。

  长此以往,北面的风俗就是用土来做尿布,当然,建州发家之后,狗獾等人就不太接触到如此的民俗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所见到的幼童自然都是能用得起尿布的。大妃心里有数,狗獾必定是来买之后才了解到用布困难的知识,也才明白为何惯于给孩子穿开裆裤。

  只是,一来没有想到,买地的物价便宜到百姓都能给大孩子用尿布……那种能满地跑的孩子,至少都是两岁了,便溺量大,尿布用量不小,算起来北面的家庭就算不穷困,扯起布来只怕也是心疼,而买地居然能制定这种规矩,还推行了下去,就可见南面的物产有多么丰饶了……

  二来,也是没想到谢六姐居然如此讲究,似乎对她来说,在公共场所接触到屎尿,是一件让人恶心的事情,而买地的规矩居然如此严格,甚至幼童还几乎不知事时,就已经开始接受训练了,这对于大妃来说,有点儿难以想象,她微微动容,“牲畜的粪便怎么办呢?规矩如此严格,百姓能适应吗?”

  “牲畜进城也都要兜粪袋的,若是溺了,立刻就要撒土盖上,不使得它到处乱流,每天都会有清洁工去铲土的——所以这里的马车都要带一大袋子沙土,一见到马儿站定了,立刻就准备着。包括停车场那里,也是都备了土的,随时随地的取用,而且城里现在基本很少进牲畜车。”

  艾狗獾这么一说,大妃和身边众人,立刻也想起来了,她们进城之后,满街看到最多的是两轮车,那是人力——马车、牛车之类的虽然也有,但好像都集中在港口货运区,再往里走,不是靠双腿,就是靠两轮车了,还有一种木制轮车,主要是用来在城里运货的,上面堆满了货物,一个人在旁边牵着车把走,货多的时候,另一个人在后头扶着推。

  和一般的两轮畜力车比,多了一个轮子,用它产生的力来取代牲畜,这是别处没有见到过的,艾狗獾说,这种车能够节省畜力——多一个轮子会贵一些,但怎么也比一头牲畜的卖价和平日的吃食便宜,而且又没有处理便溺,来回停车的麻烦,因此这种人力轮车在城里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只是速度相对缓慢,不如两轮快。因为木框架比较沉重,再装上货就不容易蹬得快,有时还只能扶着走,若是载人,那才好踩一些。

  因为有了这样的载人工具,买地城里也不见轿子,大妃虽然没去过别的汉人城池,但也意识到这肯定是独特的景象,经过狗獾这么一解释,她才明白其中的缘故,至于小儿子囡囡,却是早已对这种新奇的载具好奇万分,很想要一辆来玩了。

  当然,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女金人对孩子的教导向来严厉,就算是大汗幼子也有严格的规矩要遵守,规矩森严、令行禁止,这是建州女金之所以壮大的根本原因。但也因为规矩森严,人人不敢出格,盛京的商业非常式微凋敝,说到人口的稠密,也压根无法和云县相比。

  而也是因为她有过参政的经验,大妃非常的困惑,买地的百姓为何这么守规矩,说不随地便溺就不随地便溺——要知道哪怕是以盛京的人口,老汗的威望和八旗将士的服从来说,也绝不可能做到在盛京推行这种规矩,她压根就想不到百姓怎么可能会去遵循。屎尿又不会说话,夜深人静偷偷地随地遍溺,或者顽童尿了就走,这叫人该怎么抓呢?

  “至于说百姓是否听话……百姓们是最听话的,甚至还有开放自家的厕所,给路人用的,不收钱的都有——就是孩子,略懂事一些也都被教导了,上厕所要回家,在家里的马桶上,包括买地的托儿所,现在也流行起来训练孩子控制排便了,一般孩子两岁上就能保证回家便溺。”

  艾狗獾的回答让大妃吃了一惊——现在的孩子养得粗糙,四岁还是说尿就蹲下尿的也非常正常,甚至在建州宫廷里这都不算是晚慧的,买地这里却是两岁多就这么懂事了?这买地的规矩就如此能调理人?还是汉人还真就比女金人聪明?京城的汉人也是如此?

  至于其中的原由,却又非常简单了:“买地这里的便溺都是可卖钱的,虽说不多,但日积月累也不无小补,每日都有粪车前来担走,到城郊堆肥厂去发酵,农家肥料也是如此——其实乡村的道路土壤之所以干净,也是因为千百年来农户的堆肥习惯,只是城里没有农户,从前也没人组织收粪,故而百姓们也就腌臜糊弄,倒搞得城里污秽不堪,甚至还不如乡间了。”

  “有了个堆肥厂,遵守规矩有好处,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不守规矩,那要被罚,虽然罚得也不多,但丢的是脸面,如此一来,何愁做不好事情的?就是清洁工,撒土和尿,把那尿泥也能卖给堆肥厂,这是他额外的收入,衙门是不管的,他又如何能不把事情做好?别看只是道路干净这一条,没有方方面面的配合还真难以做到呢!”

  可不是吗!对于长年累月生活在辽州,所见过最大的城市就是盛京的这些女金移民来说,和粪便共处,已经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事情了,孩子尿急了,直接就撒在炕边地上,满大街都是马粪牛粪,被百姓们捡拾回去,冬日里作为燃料的补充。农奴也好,贫穷的女金人也罢,到了冬天和大牲畜睡在一起取暖,猪、马、牛……一起睡在干草上,隔了不到几步路就是大坨大坨的粪便……

  对他们来说,如何在城市的公共区域摆脱粪便,这完全是一个未曾设想过的话题,他们甚至完全无法设想这其中的难度——对一个主要交通工具是畜力的大城市来说,摆脱粪便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可以说简直是神迹了!也就是在艾狗獾仔细的解说下,他们才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也不由得长吁短叹地赞叹了起来,又是非常新鲜地围着洗漱间打转,还来不及见识房间里的电灯,只是在院子里就被震慑住了。

  至于大妃呢,她看着儿子发亮的双眼,矜持而略带自得的语气,也是无声地叹了口气:儿子已经完全被收复过去,成了买活军的活死人了……他不是作为女金人的一份子,羡慕着买地汉人的繁华,而是站在活死人的立场上,向女金的亲戚们夸耀着买地规矩的巧妙和严密,活死人的开化与文明……

  这才几年啊?买地同化人的功夫,实在是不可小觑……

  带着这份说不出滋味,庆幸之余却又略有酸涩的复杂心情,大妃跟着儿子简单地参观完了这两进两层的院子:头一进的两层,设了会客厅、厨房、洗漱间,客房、书房、办公室、锅炉房,还有可以用来宴客的大开间。

  后一进院子则要幽静得多,屋子也只有一层,明显是主人家的居所,正房是个开间,西向接着厕所,东向接着浴室,左右两侧的厢房明显是预备给儿女们住的,也难怪狗獾另外给大贝勒找了住处——这种院子的设计,明显就不是给大家族准备的,若买地只供给这样的房屋,就说明城市里压根不打算给聚居的宗族准备住处,就是要强迫他们分家呢……

  屋舍之中,属于买地的新奇物事,以及延伸而出的特有规矩,足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的了,囡囡已经俨然完全为新住处所折服,彻底沉醉在兴奋之中,忘却了船行的痛苦。大妃也是好生领略见识了一番,把买地的生活和自己的想象进行了一番对照,不过,毕竟时间有限,赞叹买地的好处,可以放在之后,母子两个还是很快说回了正题,谈到了辽州的事情。

  “你们这艘船,是在协议达成之后第一批南下的船只,衙门到现在都还没有公布协议的细节,听说的不过是些小道消息……就是有传音法螺,说得也不够仔细。”

  此时已经是端午过后了,买地的天气已十分炎热,走了这么一圈,大家都是一脖子的汗,艾狗獾让跟着他一起帮办此事的小厮们,去教新来的从人们使用水塔,排队洗漱,自己和母亲在堂屋议事,一边问,一边给大妃递来了一杯薄荷甘草饮子——毫无疑问又是买地的新饮料了,这薄荷加白糖的滋味,哪里是苦寒北地的百姓日常所能想像的!

  “盛京那里,现在究竟是怎么个说法,通古斯、老女金地、科尔沁的局势,究竟如何了?四贝勒他们可动身了?确定南来的族人到底有多少,该怎么样来……”

  艾狗獾这里,喝了一大口饮子,也是连珠炮般地发问了起来,“来了以后能做什么?这些事,买地这边,可曾给您什么明确的说法了么?”

  这番话说得又急又快,看来,儿子的性子到了买地之后反而更急了,这也说明买地这里办什么都很快……甚至比建州还要更利落,更快一些。可买地的局面,可要比建州大得多了!光是云县的场面,就不知道是盛京的几倍了……

  压下了心底对于买地的管理能力,不断的咋舌,大妃也是收拾心情,拍了拍儿子的手背,和颜悦色地道,“好孩子,不心急,额娘缓过这口气,慢慢和你讲。”

  她喝了一口饮子,清了清嗓子,“就先说科尔沁吧,说实话,科尔沁格格还真不是省油的灯,两个格格,把科尔沁部闹得天翻地覆,让台吉们又惊又怒,吃了个哑巴亏……”

第784章 科尔沁出格格! 云县.艾狗獾 两个格……

  “哑巴亏?是了, 那个胆大妄为的科尔沁格格,必定是让台吉们措手不及了!”

  无需大妃过多解释,艾狗獾也能琢磨出科尔沁台吉们的茫然——自古以来,哪有几千里外, 一个人微言轻的小格格, 一句话便能影响到草原局势的事情!草原上的事情, 难道不都是靠台吉们会盟来给出答案的吗?

  若是能达成一致, 大家的立场自然统一, 若是实在无法调和,那各奔前程, 分裂成几部, 或者反目成仇,开始争夺草场的也有, 可不论如何, 自古以来都是兵强马壮者说话管用, 就算是盟友建州想要拉他们入伙, 也得派使者来和他们好生商量, 甚至还要邀请几个有威望的台吉去朝觐, 向他们展示建州的力量……怎么科尔沁的局势, 就因为去探亲的格格, 在察罕浩特的几句话, 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呢?

  这里才刚知道敏廷出兵,建州崩溃、盛京陷落的消息, 台吉们才刚聚在一起, 还没想好之后是依附敏朝,还是林丹汗又或者是跟着建州西迁呢,忽然间又收到了建州方向快马传来的报信:在盛京的买活军谈判团, 收到了科尔沁格格的传信,听说科尔沁有意内附买活军,因此买活军现在向科尔沁派遣使者来询问真假,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带来了敏朝和建州联合组成的护卫队……

  同样是谈判、会盟的一员,买活军人数虽少,但却能把辽州军和建州女金差使得团团转……强弱之势,就算没有一语提及,岂非也已昭然?虽说草原汉子,性子鲁直,但也不乏有脑子好使的,科尔沁台吉们讶然发现,草原局势似乎还真不能如他们自己的意愿——

  和林丹汗比起来,科尔沁弱小,要么是依附林丹汗,要么是依附建州,他们选择了依附建州,可现在,科尔沁格格在察罕浩特,都能给盛京传出消息来,毫无疑问,林丹汗也得看买活军的脸色做事了,建州更是不必讲,稍微了解一二,就知道他们去了卫拉特和通古斯之后,还要依靠买活军和他们做买卖……

  如此一来,依附于谁,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虽然护卫队的官吏们要脸面,但话里话外的暗示,也足够台吉们琢磨的了。赶来会盟的各地台吉,互相问好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新消息,陆续证实了西边的改变——东侧不必说了,和建州一起接受买活军的贸易封锁,日子过得苦,消息也不灵通,可西侧邻着察哈尔、喀尔喀的台吉们,的确感受到了察罕浩特的新风气,确实是受到了买活军的影响,可见买活军的能耐有多大了。

  “但此事难道就如此顺当吗?”

  艾狗獾本能地感觉到,事情不会如此简单的,他对察罕浩特的变化也是略知一二,“喇嘛教在林丹汗国已经遭受重创了,小喇嘛们纷纷还俗,牧民们也不再给寺庙供奉,而是信奉起了买地的各部嘎拉巴,去年开始,买地这里还特别招收一批汉人学生去学鞑靼语,从事‘科普创作’方向,这是要从根子把喇嘛教连根拔起,科尔沁的喇嘛教,算是吐蕃在北疆的最后一点根基了……”

  “卫拉特也还是有些人信奉喇嘛教的,草原广大,喇嘛教也并不是完全销声匿迹了。”

  儿子能想到这一点,让大妃十分欣慰,她的个儿子中,大儿子艾小小性格粗暴,不受她的喜爱,小儿子艾囡囡年纪尚幼,禀赋还没有完全显露,只有艾狗獾才干最强,眼光最佳,被她寄予厚望,果然,在买活军这里历练了几年,眼光越发老辣,虽然现在职位尚低,但已让人很期待起他的将来了。

  “不过的确,科尔沁部素来虔信,对红教的供奉非常丰厚,大喇嘛们怎甘心忽然因为一句传话,便要引入买地的嘎拉巴?尤其是和察哈尔、喀尔喀接壤的部落,其中有对红教非常虔信的台吉,更是极力反对,认为这是对上神的亵渎,而且,倘若因为一个小格格的戏言,便决定了科尔沁各部的命运,台吉们的脸往哪里搁?难道大草原上也要出一个买地一样的女主吗?科尔沁格格也没有满都海可敦出众的武功,也没有生下林丹汗的黄金血脉,她凭什么来做科尔沁的主呢?”

  随着大妃的叙述,艾狗獾眼前,仿佛也出现了那从未真正见识过,却又非常熟悉的画面:在昏暗的帐篷里,一群矮壮汉子盘腿坐着,个个穿着盛装,甚至有些还戴着高高的尖顶帽子,帐篷里一股浓郁的油腻味儿、脚臭味儿,汉子们彼此之间怒目相视,飞快地争论着什么,时不时还有人直接上手就摔起布库来了……

  “只是借口。”

  他摇了摇头,“故作愚钝,其实还是为了掩盖真实的反对原因——要么是极为信奉红教,反感买活军带来的变化,要么,他的兄弟一脉已经在附近的大寺庙里当了上师,他也准备把自己的儿子送几个过去,做大喇嘛的把握也高……”

  所谓的大寺庙,一般都是好几个部落联合供养,才算够格,如果寺庙式微,供养人要回了自己的草场,那么,对于大喇嘛这一脉的台吉来说,无疑是利益上的损失,对于一些脑子固执的人,和他说一百遍养羊带来的好处都是没有用的,他只会执着于自己认可的道理。这是在和草原部落打交道时常见的感受——说不通道理,这些人简单纯朴,却也异常的固执,很难去改变他们的认识。

  “是啊,虽然聪明人能够明白他们的心思,但是,他们就是不答应,这该怎么办呢?还是很难争执出结果来,科尔沁的人对买活军相当的陌生,虽然也受到千里传音的威能震慑,但还不足够让他们臣服。”

  “大家吵成一团,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一个台吉敢表态内附买活军,却也没人能拿出更好的主意,不愿去卫拉特,不愿臣服林丹汗国,有些人想要自立门户,有些人想要依附敏朝,可敏朝的态度十分冷淡,不敢在买活军嘴里抢肉吃……”

  说到这里,大妃也不由得换上了有些钦佩的口吻,“眼看着科尔沁就要分崩离析时,你嫂子,四贝勒福晋,科尔沁家的哲哲站了出来,她说服了侄子吴克善,一家人就要站在一起,卓力克图旗第一个表示愿意归顺买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