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央
李令月在危机时刻,能够带着他们转移到另一个时空,且又能为另一个时空,带来如此神奇的变化?。
在吐蕃降军看来,即便李令月不?是天神,也与天神无异了。他们自然盼着李令月能够将吐蕃也纳入管辖之下?,好让他们的同胞也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一旦将这些人放回吐蕃,这些人会?是李令月最得力的助手,李令月和朝廷不?必担心他们背叛。
在听李令月说完这番话后,武皇道?:“此事就交由你来操办吧,朕会?派相应的官员与你接洽。”
对于李令月,武皇向来很舍得放权。她不?怕李令月贪恋权柄,只怕李令月还不?够贪恋权柄。
在武皇看来,李令月行事虽有章法?,但手段还有些稚嫩。如今趁着她能看顾得上,合该让李令月好生历练历练。
李令月应了声是。转眼间,武皇又与她提起了另一宗事。
“此次,朕处置了一批官员,自然要挑一批人补上。朕有意举办一次恩科,今年?,这恩科的殿试环节,便由你来负责吧。”
这也是武皇诛杀那些跟她作?对的大臣们时毫不?手软的原因之一。只要朝中不?缺干活的人,少一些跟她作?对的人,说不?得还是一件好事。
武皇让李令月来做这恩科的殿试面试官,也是有意要让李令月栽培属于自己的人手。经由李令月之手进入朝堂的,便与她多?了一分香火情?。
关于这一点,武皇再清楚不?过。她亲自提拔的人,用?着就是比先?朝旧臣要顺手些。
“阿娘,我没主持过殿试,若是将这事儿办砸了可如何是好?要不?,我就先?替您打个先?锋,具体?录用?何人,还是由您来定吧。”李令月道?。
“让你接这项差事,你只管接了就是。便是你选的人不?合用?,也可事后撤了。”
武皇表示,裁撤官员对于她而?言,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了,没有任何压力。
“婉儿曾数次协助朕处理科举之事,朕将她借给你。你若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只管问她。”
说完这话,武皇又对李令月语重?心长地道?:“此次恩科之中,你要格外留意那些青年?才俊。朕算是看明白了,与那些老朽之人相比,还是青年?才俊更容易接受新的想?法?。”
李令月总觉得武皇话中有话,她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
在与心腹爱将们协商过后,李令月很快便敲定了进入吐蕃的人选。
拢共五千余人,既有在吐蕃颇有势力之辈,又有那等长袖善舞之人,还有一些则是看着不起眼却极擅打探消息之人。
对于李令月而?言,数千人,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多了,不?好管理,吐蕃人会?通过这些人反向打探到大唐,尤其是她的情况。少了,则如泥牛入海,起不?到什么效果。
在为这些人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后,李令月终于派人将他们送回了吐蕃。
这些人一回到吐蕃,便忙不?迭地向他们的同伴们转述他们一路上的见闻。他们秉着七分真,三分假的原则,几乎将李令月吹成了真神下?凡。
紧接着,武皇也被他们吹了一波,说她能够生出这样一个女儿来,定然也不?是什么凡人。自武皇登基之后,大周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气象,这正是上苍给他们的提示云云。
他们的话,有些人信了,有些人则将信将疑。但人都是有从众性的,随着他们的话语在吐蕃越传越广,影响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
这时,那些回到吐蕃的人又暗自感叹,大唐太女手中有不?少良种,更有许多?他们用?得上的东西。可惜,这些好东西,她向来只给自己人。
要是他们也能跟大唐太女成为“自己人”,不?知会?有多?少好处……
这番话,听得周围之人人心浮动,恨不?得立刻将李令月撒出的饵咬在嘴里。
吐蕃人中,仍有一批重?臣坚定地认为大唐人不?可信,他们应该好生防着这些唐人。但有了回归吐蕃之人的大肆鼓吹,不?知不?觉间,吐蕃人分化?成了两拨……
日后,当大唐再次征战吐蕃之时,只需将坚决不?肯服从他们的这拨人打服就好。
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暂且按下?不?提。
……
却说李令月跟着上官婉儿一起操办科举之事,前后忙碌了两个多?月,才终于有了些眉目。
此时的科举程序还远远不?像明清那般繁琐,因朝廷急着用?人,待做好准备之后,从初试到殿试,拢共只花了月余时间。
本朝的初试内容为诗社?、草书、经学,主考官由各地的地方官担任。
通过初试者,可参加殿试。参加殿试的考生,需根据主考官所出的题目,当场作?一首五言/七言律诗,或是五言/七言绝句。
因这回李令月是主考官,各地的考题需要她来拍板,殿试的内容更是需要她来拟定。
她一面召集礼部的官员来出题,一面翻阅着过往几届的试题,思考着她该如何出题。
她家阿娘出的题目一般比较随性,多?是想?到什么便即兴发挥。
甚至有时候,直到士子们踏入大殿了,她还会?临场变卦,把原本拟定的试题给改了。
李令月第一次给人出题,自然要谨慎些。她秉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则,拟定了好几个题目,准备等到了殿试的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考题。
武皇得知李令月的想?法?后,嗤笑一声:“随性些就是了,这科举考试,本就是给你我甄选人才。自然是底下?的人想?法?子来迎合你我的心意,而?不?是我们去迁就他们。倘若你发现你选拔上来的人不?称其职,事后再寻个由头?将其贬下?去即可。”
“我只是想?着,我在考核关把控得严一些,稍后咱们付出的成本就低一些。”李令月道?:“若真是让那等德不?配位之人上任做了官,还不?知多?少百姓要因此而?遭殃。”
“对了阿娘,除了进士科与明经科之外,还有武举。这武举是您首创的,您当时的想?法?,也跟我讲讲呗!”
武皇要通过武举来选拔人才这件事本身,李令月倒是不?难理解。
大唐疆域广阔,周边的邻居们一个个都不?怎么安分,时有异动。
武皇杀了一批功勋武将,对外战事上不?免有些捉襟见肘。
她想?要培养出一批新的人才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武举的考试内容总共有七项,分别是:靶射、骑射、步射、身高相貌、言论、举重?。
别的项目,李令月倒还能够理解,唯有“身高相貌”这一点,让李令月看了之后,颇有些疑惑。
她当然知道?她家阿娘有些颜控啦,不?过,若是选拔戍边的将领,完全可以把这一条给拿掉吧?
武皇却坚持道?:“参加殿试的士子,都是要走到你面前来的。你若是不?对身高相貌加以限制,到时候,出现在你面前的一个个都是歪瓜裂枣,可有你哭的时候!”
她话虽这么说,但毕竟这一届的主考官是李令月。
李令月一面对着武皇应是,一面还是偷偷将这一条给去掉了。
这直接导致,进士科、明经科与武举三科的人前来参加殿试时,人数比往年?暴增了数倍。
看来,样貌普通但本事不?差的人,还真是不?少啊!
李令月为自己增加的工作?量而?哀嚎着,心中却并不?感到后悔。她对下?属们的相貌没什么要求,或者说,她工作?的时候,在她看来,下?属们长什么样,都没有差别。
比起样貌,她更在意下?属的才能以及品性。
这与武皇有些的不?同。武皇向来是看脸,看能力用?人的领导。至于下?属本身的私德,她是不?大看重?的。
深夜了,当李令月将明天将要参与进士科的士子名单整理好后,她发现了一个眼熟的名字。
宋璟。
此人与姚崇并称“姚、宋”,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
如今,姚崇已步入朝堂,先?前在储位之争中却选择站在李贤那一边。
宋璟却还未步入朝堂。
也不?知,此人她是否可以争取到手。
第094章
太?女率大军回归,是不久前发生?的事,如今,洛阳城与长安城上?上?下下,还流传着太?女得天眷顾,身边有鸾凤护持的传言。
再加上?太?女作为今岁恩科的主考官,亲自更改了取士要求,使得许多其貌不扬或是身高达不到标准的士子们有了入朝为官的希望,不少考生?都对太?女心存好感。
即使有些人总拿性别一事抨击当今圣上?与太?女,但对于今岁参加恩科的这?些士子们来说,还是他们自身的利益更为重要。
只要他们能?够得到重用,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并不在乎掌权之人究竟是何人。
考虑到一些士子出自寒门,为了读书赶考,便已倾尽家中钱财,在李令月的建议下,武皇授意手底下一名颇有经商才能?的女官开了一座客栈。
在兴办科举之时,这?座客栈只供考生?们居住。考生?们在客栈中一应花费减半,几乎只收个成本?价。待放榜之后,若考生?们若要在客栈内继续逗留,一应花销恢复原价。
客栈中一应吃穿用度虽算不得有多好,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其低廉的价格,让一些手头拮据的考生?们也能?安心备考。
此举一出,自然又让武皇笼络了一批士子之心。
因着这?家客栈出了好几个状元郎,寓意极好。平日里没有科举考试的时候,一些读书人也愿意专程来这?家客栈住一住,蹭蹭状元们的喜气。故而武皇非但没有因为补贴士子们而亏损,反而赚了不少。
今年举办恩科,许多考生?们自然也选择入住这?家客栈,其中就包括了宋璟。
宋璟祖上?是北魏、北齐的名宦,他当然不至于因为读书赶考而手头拮据。
他选择入住这?家客栈,仅仅是因为不想闭门读书,想在殿试之前,与其他士子们进行一些交流。
待他来到大堂之时,恰好听?到一名说书人说起那日太?女回城的故事。
士子们都已经习惯了每日下午听?上?这?么一小会儿?故事,此时,他们听?得如痴如醉。
与仙神?相关之事,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更何况,太?女身上?的种种异像,可是全洛阳城的百姓们都看见了。
他们这?些没来得及看到异像的人,自然免不了想了解更多的细节。
宋璟也寻了个位置坐下,开始听?故事。
其实,太?女回城的情形就那么短短一段,可为了吸引客人们的注意力,说书人添油加醋了不少。
许多桥段,宋璟听?着都觉得假。不过,在这?过程中,他还是不免对这?位太?女产生?了些许好奇之感。
他本?来早几年就该出仕的,只是,他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时,恰好赶上?李弘病逝,武皇诸子们夺嫡。
为了避免被卷入这?场风波之中,成了炮灰,宋璟索性选择外出游学,推迟入仕时间。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他再入朝为官。
那时,宋璟没有想到,最终杀出重围的,竟会是武皇的幼女,而非排在她前头的三名皇子。
据说,这?位太?女年纪轻轻,就在边关率军击退东突厥叛军和吐蕃大军,颇有太?宗皇帝遗风……
据说,这?位太?女不仅有着与武皇肖似的美貌,行事作风也颇有武皇的风范,武皇曾多次公开表示“令月类朕”……
宋璟不觉得,他的同僚们揣摩太?女的为人纯属八卦。
对于他们来说,太?女可是他们接下来的主考官。
揣摩太?女的心思,而后对太?女给出的题目进行对答,是他们在殿试中取得好名次的关键所在。
可惜,当他们向这?名说书人打?探消息时,发现这?名说书人知道的信息也相当有限。
士子们只能?自己?根据得到的信息进行讨论。
“不管怎么说,太?女既然放宽了录取条件,将?身高和样貌方面?的限制去掉了,她应该不是一个严苛之人……”
“既然她爱打?仗,又颇有太?宗皇帝遗风,她的喜好是不是可以参考太?宗皇帝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