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妃捡漏攻略 第206章

作者:西兰花炒蛋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第243章 皇帝的心思很快就由传……

  皇帝的心思很快就由传教转移到南巡上面。

  昔年圣祖康熙帝有六次南巡,弘历处处效仿祖父,一回接一回的南巡,算下来他才南巡了三回,至少还有三回呢。

  因此,他说道:“朕已经定下明年南巡,内务府早已开始准备出巡的事宜。”

  康乾盛世,自康熙而起,至乾隆而终,国力强盛,经济富庶,再加上帝王个人的精力极其旺盛,所以才有南巡的盛,等乾隆之后,国力下

  降,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也就没有南巡的必要了。

  这次南巡对陆薇的意义又不同,以前她以不知名的普通嫔妃身份参与,平平无奇不出众,这一次是以皇后的身份参加,心里的感触复杂。

  弘历却称之为“衣锦还乡”,还说道:“你是江南的汉人,这次南巡江南的百姓们必定会高兴的欢迎你,说不定等咱们南巡回京后,江南各地还会兴建皇后庙。”

  陆薇吓了一大跳,“不用了吧,给观音、妈祖建庙就好了,给我建什么庙啊?不行,您到时候一定要给那些巡抚、都督下一道令,民间不得兴建什么皇后庙,劳民伤财,贻笑大方!”

  弘历看她都着急了,赶紧道:“哎,朕就是开个玩笑而已,没有什么皇后庙。”

  陆薇:“真的吗?”

  弘历一本正经道:“金口玉言。”

  陆薇放了心,她觉得越低调越好,衣锦还乡更不用提。

  也许江南的汉人里有人能因为她这个汉人女子做到皇后的位置自豪,但这样的人应该不会多吧。

  陆薇觉得自己算是心大的人,不然也不可能在后宫混到现在,但是!清廷最大的两个矛盾就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陆薇虽然是汉人,明面上的身份是抬旗后的满洲正白旗,满人不用提,一定不会认同她的身份;至于汉人,也许未必会认所谓的汉人皇后,更大的可能是陆薇两面都不是人。

  好在乾隆这个皇帝在位时间长,能力强大,他压得住所有人,所以陆薇能安心当皇后,但其他的就算了,毕竟管得住人家的行为,管不住人家心里怎么想。

  陆薇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次南巡,不管是江南那么的汉人文士们对她是赞是骂,只当不知道,她低调出行。

  她对皇帝道:“我还是像以前一样跟着您游玩,那些风头就不必出了。”

  弘历看着她笑道:“现在锦衣还乡变锦衣夜行了,你想太多了,不管是前明,还是大清,谁能叫百姓安居乐业,谁就是好皇帝,普通老百姓们根本不会管皇帝是姓朱,还是爱新觉罗。只有那种酸腐的儒生也指手画脚,然而他们除了指手画脚,也没别的能耐了,因为真有能耐的人早就考中科举,朕会看到这个人才。”

  陆薇想起了在她的封后大典上担任副使的汉人大学士于敏中,于是问道:“于大人是科举入仕的吗?”

  弘历颔首,“对,他是一甲第一名。”

  陆薇惊讶:“那他是状元!”

  可以啊,这人的考试能力真强,比自小号称神童的纪晓岚都强,而且他还挺会做官的;至于纪晓岚,这位真没后世影视剧中的同名人物那么好,他学识渊博,人品很一般,就是个极其普通的文人官僚,目前因罪贬在迪化当官(乌鲁木齐)。

  弘历摊手道:“所以你看,有能力的人自会走到朕面前来。”

  陆薇辩驳:“那也有没有考中进士的有才之士啊,也可能说他们的文章不得主考官的喜欢。我看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与写《儒林外传》的吴敬梓,就很厉害啊。”

  没想到皇帝直接道:“朕认蒲松龄是个人才,但那吴敬梓就不必说了,酸儒中的酸儒。主考官三年一换,机会是有的,能考中进士本身也是一种能力,那些考不住的也没甚好说的。”

  好吧,陆薇已经无话可说了,这古代的科举与现在的高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好说不能说啊。

  弘历拉着她的手,宽慰道:“好了,别想太多,朕最会识人,朕看你好,旁人必不会认为你不好。”

  怕是不敢认为不好吧。

  陆薇心里隐隐仍有一丝担忧,但愿明年的南巡像以前几次一样,顺顺利利。

  ……

  说起南巡,最高兴的人应该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后。

  她兴致勃勃同陆薇说起往年南巡的情景,最后感叹道:“只怕是我此生最后一次去江南了。”

  陆薇心里酸酸的,“老佛爷,您别说这样的话,等明年去了江南,以后一定还有机会。”

  太后摇摇头,“皇上或许还会出巡,但我不会再去了,我老啦!”

  谁都不能超脱自然规律之外,老了就是老了,眼会花,耳会聋,腿脚会不好使,太后的身体在老人里算是不错的,但是毕竟年纪太大了,南巡好几个月,舟车劳顿,老人家受不住。

  陆薇低声说:“您不去,我也不是。”

  太后摸摸她的头,仍旧拿她当小孩子看待,“傻姑娘,你陪我耗着做什么。”

  陆薇摇了摇头,“我日后还要在地宫陪您呢,您千万别嫌弃我。”

  她以前就说个这个事情,那时候太后总是一笑置之,但这一次她沉默了许久,最终道:“好,我答应你。”

  如果可以,太后最佳的埋身地是在清东陵,伴着皇帝儿子的裕陵,她没有丈夫缘分,生前母子相依为命,死后依然想在一处。但为了皇帝的正统性,她还是得与先帝一起葬在清西陵。

  太后平生喜爱热闹,原本她想着与裕贵太妃死后作伴,但两人关系早已破灭,现在的裕贵太妃对她来说,只是先帝遗留下来的一个普通的嫔妃,她是不可能再与裕贵太妃同葬了。

  太后再看看陆薇,她陪伴了自己几十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亲生母女也就这样了,既如此,她们母女死后葬在一处,岂不是更好?

  陆薇的喜色溢于言表,“您终于答应我了,那您什么时候去跟皇上说?”

  当然是越快定下来越好啊。

  陆薇虽然不相信人死有魂,但也不愿意日后看着自己的坟墓被盗,尸骨淹在水里,混作一团,还分不清谁是谁。

  而且皇帝的裕陵地宫布置得就跟喇嘛庙一样,她反正是受不了,皇帝这几年时不时向她推介佛法,实在接受无能啊。

  太后看她那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笑道:“此事不急,待我找个合适的机会就会跟皇上提,放心好了。”

  陆薇对老佛爷是一百个放心,事到如今,她的一桩心事终于了解,可以开开心心地准备过年了。

  ……

  南巡出发的日子就定在正月十六,过了上元节就出发,在这之前宫里热热闹闹地过年。

  紫禁城的年味很重,但每年过年都是那些流程,过多了就觉得平常了。

  宫里最热闹的一项活动就是看戏,畅音阁从初一到十五天天都唱那种歌颂太平的承制戏,以前大家都耐着性子听,这回太后不耐烦了,她没去畅音阁听大戏,而是从景山官学叫了一出小戏在寿康宫小戏台演出。

  清宫有两处学戏的地方,一处是南府,另一处是景山官学。因皇帝近来年爱听戏,因此不仅有太监学,连那些八旗子弟也会客串几出戏。

  从景山来的那十几个戏子里,既然太监,也有八旗子弟,太后问领班的,最近在排什么戏。

  领班的恭敬道:“回老佛爷,奴才们最近在排《梁祝》。”

  《梁祝》悲剧收尾,大过年的唱这戏不太吉利。

  太后蹙眉,问陆薇:“你有什么想听的?”

  陆薇忙道:“不如就听《梁祝》吧,只让他们别唱后几回就行了,可以唱《十八相送》。”

  她真的巨喜欢《十八相送》,活泼可爱的祝英台与呆头鹅梁山伯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

  在路

  上,祝英台各种撩拨梁山伯,不停地暗示他自己的女儿之身,“可叹梁兄笨如牛”啊。

  太后听她说喜欢,便也道:“那就唱十八相送吧。”

  戏子们下去装扮时,皇帝不巧过来,看这要唱戏的光景,打趣道:“额娘听好戏,只想着薇薇,却不记得朕。”

  陆薇不等太后说话,就说道:“皇上只爱听《升平宝筏》这种腾飞驾雾,飞檐走壁的大戏,我们这种情情爱爱的小戏,必定是看不到眼里。”

  弘历听了她的话,笑道:“原本朕打算走的,现在非要听一听了。”

  听就听呗。

  这次祝英台的演员是以前没见过的新人,年纪不大,唱腔婉转动人,双目顾盼神飞,美貌动人,而且神情又机灵又调皮,把老实人梁兄逗得团团转,陆薇是越听越爱听,连太后也频频点头。

  等这出戏唱完,却是皇帝率先问那祝英台:“你是何人?”

  那人回道:“奴才和珅,正红旗包衣,目前在咸安宫官学读书,今日因唱祝英台的那位旦角生病,故而顶替他来唱戏。”

第244章 后世影视剧的印象太过……

  后世影视剧的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让人对和大人的外貌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就乾隆那颜控的范儿,和大人怎么也得是一枚令人惊叹的美男子啊。

  此时的和大人尚处于少年时期,明眸皓齿,雌雄莫辨,他是那一群戏子里最出色的。

  而且他第一次面圣,御前答话,口齿伶俐,大方得体,很令人喜欢。

  肉眼可见皇帝对他未来的最佳“CP”十分感兴趣,和他说了许多话,再说下去估计和珅就得来他身边当跟班了。

  陆薇故意问道:“和珅,你今年多大了?”

  和珅回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奴才今年十五岁。”

  这还真是个初中生的年纪,现在看着挺纯良的,谁能想到他日后能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大魔头。

  年纪太小,就是当初的傅恒也没有这么小就开始当差,看来还得老老实实再上几年学。

  陆薇又问:“你父亲是谁,祖上有谁?”

  和珅一一回答。

  家族还可以,小有战功,祖上还留了一个可以世袭的爵位。

  陆薇笑了一下,“原来是行伍功勋之家啊,不错。你戏唱得这么好,我原本以为你出生梨园世家!可这唱戏总不是终生之业,你日后有什么打算?”

  尽管皇后温言细语,和颜悦色,和珅心思敏锐,总觉得皇后并不太喜欢自己,于是小心翼翼回道:“奴才自小喜爱读书,日后希望能以科举入仕。”

  陆薇挑眉道:“你出身行伍人家,本宫以为你会效法父祖之志,为大清守土开疆呢。”

  和珅拱拱手,朗声道:“娘娘说的不错,奴才幼年时曾有父祖之志,只是这些年却又转变了想法。皇上洪福齐天,大清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奴才更喜读书,愿为文官,为皇上效命。”

  哦,边境安宁,这都好几年没有战事了,现在这个时候文官确实比武官更有作为,而且还能顺带着把皇上吹捧一番。现在的和珅年纪虽然小,但已经渐渐掌握拍马屁的精髓了。

  皇帝倒很吃他这一套,微笑地勉励他好好读书,可见对他很满意。

  陆薇在心里嘀咕,时势造英雄,这和珅出现的时候正好,但凡他早出身十年二十年,他在皇帝跟前根本排不上号。

  她与皇帝轮番同和珅说话,太后看戏却有些看乏了,让李太监给戏班子众人发赏银,遣他们离开。

  和珅留恋地看了皇帝一眼,依依不舍离开。

  等人都散了,弘历问陆薇:“你看这和珅怎么样?”

  陆薇道:“只见了一面,而且他年纪轻,看不出什么贤愚。皇上觉得如何?”

  弘历笑道:“朕看他不错,可惜就是年纪太小,不然倒可以来朕身边做个侍卫。”

  一旁的太后笑出声来,“侍卫?皇上,这侍卫太文弱了吧,他那模样气度扮起祝英台来比女子还娇柔。唉,由不得人不担心,大清入关才百年,八旗子弟竟然已经这般文弱,日后怕不是骑不得马,拉不动弓吧,这和珅的祖辈好歹还是以军功起家的呢,想不到后代竟这模样!”

  不愧老佛爷,这话说得真好!

  皇帝被老娘的一番话说得讪讪的,他年轻的时候喜欢武将,遇到个喜欢的小少年,那都是勉励人家往武功上发展,傅恒如此,明瑞亦如此。

  现在么,连准噶尔汉国都给灭了,四方蛮夷无不臣服,辛苦了半辈子,逐渐有了“刘皇叔”之志,享受享受怎么了?谁想到被太后一句话给点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