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兰花炒蛋
常熟县令等当地官员为了讨好奉承皇帝以及皇后,耗资巨大修建陆氏宗祠。
可这钱从哪里出呢?
本地望族以及乡绅们有钱,但一毛不拔,常熟县令不敢得罪地头蛇,只能以各种名目向常熟百姓收缴。
等于说这座豪华的大宗祠全是从常熟百姓身上搜刮的。那老妇人的丈夫儿子都被拉了壮丁去干活,丈夫更是因此在过度劳累而死,不止老妇人一家,常熟很多百姓家皆如此。
总之,陆家修宗祠简直是堪比秦始皇修长城的暴举。
当然,这是事件的表面,但修一座宗祠虽然花费高,总有限度,不至于闹得老百姓活不下去,要铤而走险到皇帝面前告御状。
实际上呢,明面上修陆家宗祠,实际上这些个官员仕绅们借此机会没少为自家牟利,光是县里的一位县丞这两年就在虞山起了一座大别墅,人家几乎没花人工费,需要人干活了,直接派衙役去征人丁,打着名目就是为陆皇后家修宗祠。
当然也有免除差役的法子,交钱即可免,所以常熟县令暴富啊,上任不过三年,已经积累了好大一笔家私。
常熟县闹成这样,江苏省的抚、督等高官未必没有耳闻,也提了人过去询问,那一听说是为陆皇后家修建宗祠,行,都没人敢说话了。
陆氏一介汉人民女,登上皇后之位,传言废后那拉氏就是被她拿下马的。
那拉氏是八旗贵女,先帝亲封的侧福晋,而且还生有嫡子,然而却完全不是陆氏的对手,可见这陆氏就是妲己西施之流。
对这样的人只能讨好,不可得罪,抚、督二人便按下此事,当作无事发生。
所以,事情演变到现在,外人都以为常熟是凤凰之乡,有福之地,孰不知常熟老百姓早已对这些贪官污吏痛恨至极,连带着认为陆皇后也是一丘之貉,二者没什么区别。
皇后都被骂妲己了,但皇帝肯定就是纵容外戚犯事的纣王了,虽然没人敢明面上这么骂他。
陆薇在听福隆安汇报完所有的事情后,简直无语至极。
这才真正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常熟县的这些个官员们当真生财有道,而且若不是这老妇人敢豁出性命告御状,等他们好好地送走了皇帝一行人,没准儿皇帝还会给他们升官。
弘历的脸色非常难看,常熟县的那些官员乡绅们理当处置,那布政使、苏州织造等人是吃闲饭的?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无人密奏给他这个皇帝。
该杀的杀,该贬的贬,皇帝一点也没留情面,顺带着又给常熟县免了两年税。
如此一番雷厉风行的手段下来,再加上舆论造势,圣明天子的口碑总算是屹立不倒。
但陆薇在家乡人眼里算是没什么名声了,哪怕皇帝特意颁了一道圣旨声明她与此事无关,但总归是沾惹上这种事情里,民间的闲言碎语是免不了的。
而且这圣旨颁的跟《大义迷觉录》有异曲同工之妙,陆薇原本以为雍正帝在这件事上犯傻,现在有点明白他的苦衷了。
至于那座恶心的陆氏宗祠推也不是,留也不是,徒增尴尬。
苏州之行虎头蛇尾结束,御驾继续沿运河南巡,经嘉兴海宁之后,到达杭州,驻跸在孤山行宫,停留数日。
第248章 皇帝来杭州后的第一件……
皇帝来杭州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游西湖,而是登观潮楼检阅水师,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阅军,只不过阅的是水军。
阅水师另有一番奇景,此地又不同,还可以欣赏浙江之潮。
以前几回南巡都没机会看这种正式的阅兵,这一次皇帝专门带上太后与陆薇。
陆薇算是亲眼目睹了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海潮起伏、水军演习的壮观情景,那种激荡很难用言语描述。
演习水军过后,皇帝紧接着与他的心腹杭州将军、织造等人密谈;之后再见当地的官员、乡老等等,先把本地的吏治摸清楚,以免再出现在苏州时发生的闹剧。
从古至今,贪官污吏屡治不绝,但若当皇帝的重视这个问题,对于吏治的清明肯定是有好处的。
把这些事情都办完后,皇帝才真正开始有闲心游览西湖,外加最重要的吟诗作赋。
这位是真对吟诗作赋爱得深沉,每回到了他喜欢的地方,必须要作诗,就跟现代人旅游必发朋友圈一样。
在京城时题材灵感可能还没那么多,南巡的话每天至少一首,一次南巡写的诗就可以组一本不薄的诗集。
他的那些诗,除了上书房的那些老夫子们,这些年陆薇就是后宫阅读第一人。
其实吧,别把皇帝的诗当作诗,把它当作每日的心情分享来看,还是蛮有意思的。
西湖二十八景,龙井八景等等,整个大杭州,人文历史无一不美。皇帝灵感无限,除了作诗,还题字,他乾大爷处处都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痕迹。
不得不说,要不人家怎么是古代好运又长寿的皇帝呢,人家除了精力旺盛,游玩的
心情是很不错,不像陆薇,虽然每天也在跟着大部队一起游玩,但她的心境实际上没皇帝调节得那么快。
来杭州□□日后,某日旁晚皇帝令孙太监来请她。
陆薇过来皇帝的寝屋后,皇帝催她赶紧用膳,“等会儿带你去一个好地方,别耽误了时辰。”
行吧,陆薇都听他的安排,两人用过膳,更衣,上了车,不知行了多久,竟是到了六和塔。
六和塔原是吴越王弘俶时期建的镇海潮塔,几经战乱摧毁,又几度重建,这座塔的造型古朴,所处的位置较为偏僻,远不如同样在西湖之畔的雷峰塔有名。
皇帝数次南巡,除了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时来过一次六和塔,之后就再没来过了,而雷峰塔他可以每次必去的。
六和塔临钱塘江,初春晚上的江风习习,吹到人身上还是有些寒意,陆薇都不知道这皇帝大晚上为什么要来这里。
这座塔是佛教僧人所建,塔名“六和”也取自佛教“六和敬”的意思塔内当然有很多佛教元素,石壁上刻着佛经,还绘有相当漂亮的壁画,这些壁画颜色鲜艳,俱是些飞天羯毗、花卉禽鸟、伎乐舞蹈等等。
陆薇非常喜欢,停住看了片刻,皇帝就笑话她,“朕记得在五台山时,你去到那些喇嘛庙就害怕,怎么现在倒不害怕了,这塔又高又深的,就不吓人了?”
陆薇点点头,“不止不吓人,而且还很好看呢!这儿的佛与五台山的佛还是有所不同的。”
弘历叹道:“你能这样说,可见你还是没有慧根。天下的佛都是同源的,本质不变,最重要的是修心,别被外相所迷惑。”
陆薇瞪着清澈的眼睛看他。
真的太不好意思了,她在唯物主义世界观下长大,信科学与玄学都信不了佛。
弘历想起来这里的目的并不是要给她说佛法,他拉着她走,“上楼吧,别耽误了时辰。”
他已经两次说别耽误了时辰,耽误了什么时辰?陆薇心里纳闷极了。
六和塔内部的台阶呈螺旋状上升,越往上越陡峭,陆薇即使被皇帝带着走,但一口气在这么陡峭的台阶上爬六七十米高,她的小腿都在打颤。
然而很快她就没心思关注身体的不适,因为她耳边听到“轰隆轰隆”如雷鸣般的声音渐行渐近。
陆薇惊喜道:“这是钱塘江的涨潮声!”
两人登至到最高层回廊,举目望去,在一轮圆月之下,钱塘江的潮水一波连着一波怒吼般奔腾而来,翻起几丈高的白浪。
陆薇完全被眼前的情形震撼住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过了好一会儿,她喃喃道:“皇上特意带我来看钱塘潮,对了,我怎么忘了今天是十五!”
弘历含笑问:“喜欢吗?”
陆薇使劲点头,“喜欢!”
眼前是汹涌澎湃的海潮,耳边是奔腾的潮声,大自然的奇幻之景,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倒是弘历有些惋惜道:“八月十五的海潮是最大的,听说有排山倒海之势,如千军万马奔腾,胜今日十倍,可惜了。”
“不可惜,”陆薇连连摇头,“可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
弘历想了想,念了苏东坡的一首佛偈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陆薇道:“我想的是另外一首,平生不修善果,……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弘历笑道:“殊途同归,见山还是山,说你没慧根,你又能参透其中的深意。”
陆薇忙道:“这是鲁大师临终偈语,不是我参透的。”
弘历看着她,柔声道:“朕知道,《水浒传》嘛,你看过,朕也看过,你说最喜欢鲁智深,鲁智深在此听潮信,而后圆寂。不然你以为朕为什么带你来这里?往常你总说这世上的自然之景太过美妙壮观,个人的那点烦恼对比之下,实在算不了什么,今日看钱塘潮信,心情是否会好点?”
“啊?”陆薇讶然。
这皇帝南巡可忙了,没想到他竟然会注意到她的情绪。
弘历继续道:“常熟的闹剧,已经发生了,但朕也已经处理过了,何必再为这件事耿耿于怀?这是别人的错,你不该去想太多,更不要归罪自己,郁气伤身,你别让老佛爷与朕为你担心。”
论强颜欢笑,掩饰自己,陆薇再厉害比不过原来的富察皇后,弘历与富察氏做夫妻时,彼此都是少年人,富察氏善忍,年岁越长,弘历越觉得他在情感上忽视了富察氏,那时候太年轻,他没法去体察她内心的痛苦,以至于她郁郁而终,英年早逝。
他看现在的陆薇,不愿意她落到先皇后的下场,当皇后远比当嫔妃要承担得更多,有时候心大一点反而是好事。
三百年后的钱塘潮信与现在应该没什么不同吧,都是这么壮观美丽。
看着眼前的美景,陆薇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我知道了,但是皇上,我有一件事想请求您。”
弘历道:“说吧,朕答应你。”
陆薇:“皇上不问什么事吗?”
弘历看着她的眼睛,“朕相信你。”
陆薇道:“那陆氏宗祠,我不喜欢,但现在估计也不好推倒了,陆氏祖宗也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不如一分为二,前面做陆氏宗祠,后院做育婴堂,专门收养被遗弃的小孩儿,抚养他们长大。”
常熟县那帮子人借着陆家的名头不知做了多少恶,陆薇只想尽一点自己的能力,她最不缺的就银子。
弘历似乎明白她内心所想,笑道:“最好这银子也要你来出,朕没意见,这育婴堂如何管理,你自己去拟章程吧,朕不干涉,但可以把福隆安借给你用。”
陆薇笑道:“好,我自己的事情自己来。以后但凡有什么事情涉及到我,也都让我自己来处理吧,不然我总是害怕。”
弘历:“你怕什么?”
陆薇答道:“我本是平民出身,最知道一句话‘灭门的县令’,我最害怕因为我会让无辜的人受牵连。”
这副软心肠,真的同先皇后太像了。
弘历叹了一口气,“朕知道了。”
两人不再说话,静静看潮起潮落。
次日,皇帝赋新诗一首,《与皇后夜观钱塘潮信》。
第249章 皇帝的诗就别讲究文采……
皇帝的诗就别讲究文采了,情感表达到位了就行。这首《与皇后夜观钱塘潮信》同样如此,文笔一般,重点是在劝慰皇后,让她淡看世事,心里更开怀些。
陆薇拿到这首诗时,怔怔地看了好一会儿,百感交集。
最后她把写诗的纸笺折成方块放进了贴身带着的一个荷包里,无论如何,她该珍惜皇帝的一片心意。
苏州常熟的那一场闹剧,皇后以及陆家处在其中最尴尬,他们虽然没有参与这些肮脏事,但被一些官吏以及士绅拿来当作恶的幌子。皇帝的态度尤其重要,除了那些公开的处置手段外,他私下特意写诗安慰皇后,现在人人都知道皇帝对皇后的态度了。
陆薇平时主要打交道的就是后宫与内务府。皇帝的态度摆在那里,内务府最会察觉风向,福隆安尤其如此,陆薇让他做啥就做啥;至于嫔妃们,原本还存着吃瓜的心思,这下子全部都熄灭了。
像永贵人、林贵人、兰贵人等低位嫔妃就是普通人看个热闹,陆皇后好或者不好,与她们的干系也不大;唯有令贵妃与容嫔二人非常失望。
这两人彼此都知道对方心思多,但不妨碍她们面上依旧走动。
容嫔对令贵妃道:“我近来读书,有一古话叫做‘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皇后娘娘虽然无辜,但常熟百姓确实因她遭罪。这是我们真主安拉也不忍看到的事。”
上一篇:团宠学霸小姑姑躺赢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