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面馆 第26章

作者:松雪酥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说完这句话,她便准备继续回过身子去挑狗,倒是湘姐儿躲在沈渺身后,突然探出头来,像个发怒呲牙的小猫怼了回去:“我阿兄也要考童子试 ,有什么了不起的!”

  谁知,这话让沈大伯听了哈哈大笑,丁氏也冷笑道:“哦?济哥儿也要去考?是了,合了年岁的都能去考,只是考归考,他没有夫子辅佐,又不思进取,要考取可不是这样容易的事儿。大姐儿啊,别嫌伯娘说话难听,你呀,别白费心思了!辟雍书院可是官学!官家虽开恩准许良家子考学,但你可知道汴京城中不知有几千童子趋之若鹜,每年考取的却仅有百人,便是海哥儿,在学有夫子督促,在家又有父亲提点,为这事儿预备了好长时间,我们都还不敢夸海口必定考中呢,你们济哥儿……”

  只怕连辟雍书院的童子试究竟考什么考题也不知晓!

  丁氏没说下去,矜持地用帕子抿了抿嘴,露出极尽的不屑之意。她家可是花了不少银钱买通了门路,提前获知了往年的辟雍书院都考些什么题的。

  辟雍书院对招收童子所考较的考题跟其他私塾的考较可大大不同。

  沈渺瞥了眼吃得满嘴油、满衣襟都是饼屑的海哥儿,并不生气,反倒笑道:“既然海哥儿这样的都能去考,济哥儿为何不行?济哥儿以往是没条件,但伯娘不应当总有旧眼光去瞧一个人。”

  丁氏皱了眉,什么叫海哥儿这样的?

  转头看向儿子,那腮帮子塞得鼓鼓囊囊,两只眼直勾勾地盯着湘姐儿手里的烤肉肠,的确显得满脸横肉又有些傻傻呆呆的,是不大像个读书人。

  一股怒火从心头起,正欲反唇相讥,但沈渺没有给她机会,已带着湘姐儿欠身离开。

  “大伯、伯娘慢走。”沈渺说着拉着湘姐儿绕到另一家卖小猫小狗的万家爱宠铺子面前,还敷衍地挥了挥手,“我们也忙得很,便不与大伯伯娘多言了,告辞。”

  丁氏一口气憋在胸口,气得转头拧了把儿子的肩头:“吃吃吃就知道吃!”

  海哥儿委屈得饼都快掉了:“娘,作甚打我?”

  “还不快走!遇着你那侄女儿都晦气!”丁氏气鼓鼓地嚷道。

  丁氏很生气,她生气的是她居然又在沈大姐儿身上吃了鳖,什么时候自个都说不过她了?

  沈大伯与海哥儿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耸耸肩跟上自家那总是莫名发怒的河东狮。

  走出了几步,丁氏还咬着牙回头看了看,沈渺已经挑中了一条毛色微黄的小狗,正跟那抱着小狗儿的专心致志地讲价,连一丁点眼神都没有分给他们。

  好似他们是极其不重要的人罢了。

  于是心里更加不悦,恨恨地想:都被休回了家,又没有父母,且看她们往后能过上什么日子!还指望济哥儿能考中,简直好笑,花了银钱供他读书都能逃学之人,能有什么指望!

  丁氏气她的,沈渺在转身那一霎就把沈大伯一家抛诸脑后了。

  人说宠辱不惊,沈大伯一家看不起她,那便看不起,她又不为他们活。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于是高高兴兴地挑狗。

  先前看的那几家猫狗铺子狗的精神瞧着都不大好,她往前走了两步,这第二家卖猫狗的摊主是个面容非常和善的女子,人称万五娘。

  这家只卖小奶狗。

  沈渺要买大狗,本不该停留,但她抱着自家胖乎乎的小奶狗,很疼爱地爱抚它。而且和其他摊主不同,仅有她家装狗的木片笼子里铺着缝制的粗布垫子,笼子里的狗也明显便是家养的,比头一家的狗数量少、品种也少,但狗儿都养得极为健康壮实,毛亮亮的,鼻头湿润。

  沈渺看重了一只黄背白腹毛色的长毛小狗,粉爪粉鼻粉舌头,骨架子大,比同窝小狗胖了不止一个号,拎着后脖颈提起来,四只脚自然弯曲垂落,不挣扎不害怕,一双眼睛大黑葡萄似的,湿漉漉地瞅着你。

  可爱呀。沈渺被这小狗狗眼一击必中,就要这只了!

  她先前本想买一条大狗回去的,但前面几家狗贩子的狗都被麻绳拴在木桩子上,一个笼子里能挤五六条,连站起来转身的空都没有,每一只狗狗都显得双眼无神,毛乱糟糟的。

  唯独这万五娘的摊位不同,她没有售卖成年大狗,面前只装了两三个笼子,卖的小狗也不多。

  沈渺问她,万五娘正拿晒好的田鼠肉干喂她笼子里的小狗,道:“好叫这位小娘子知晓,奴家原是在马行街开了一家猫狗铺子,今儿来赶集也不过是凑热闹,不论卖多卖少都无妨。奴家家里的狗儿各个都是自家精心照料长大的,可不是外头倒腾了好几手的,您看了便知道。故而奴家也想遇着能善待它们的人家。奴家能挣了银钱,您能买了爱犬,这小狗也能得个好家。世人爱财,取之有道,奴家只做这样的生意。”

  她话里意有所指,沈渺心头微动。怨不得之前看的那几家,卖的狗都蔫蔫的,看来极大可能是舟车劳顿,从其他地方运来的,尤其成犬,更不知来路。

  若是被偷来卖的,她可千万不能买。

  “阿姊……”湘姐儿忽然软软地呼唤她。

  沈渺扭头一看,湘姐儿也不知何时把烤肉肠都吃光了,已抱着那小胖狗不放了,搂在臂弯里,用自己的脸颊去蹭小狗那软乎乎的背毛。

  万五娘也摸了一把这小狗儿,语气里难掩喜爱与骄傲:“小娘子好眼力,这只是奴家这窝狗里顶好的,以后长大了一定威风凛凛,看家护院绝不在话下,便是贵人家买去做猎犬都使得。”

  “这一只要多少银钱?”沈渺下定了决心。

  “八十文,再送你一张狗窝棉垫子,一条狗绳,如何?”

  沈渺眯起眼,竖起五个手指:“五十文。”

  “这如何使得!”万五娘连连摆手。

  但沈渺是问过牵头好几家猫狗贩子才过来的,做足了功课。宋朝养狗之风盛行,在南边有些名贵的犬种甚至要好几贯,但万五娘所卖的既不是凶猛的獒犬,也非波斯来的波斯犬,更不是鼎鼎有名的狩猎犬细犬。这样看家护院用的幼年土犬正经来说只要几十文,沈渺砍价砍了半天,终于六十二文拿下,并附赠一袋狗粮。

  是的,大宋已有了宠物一条龙服务,卖猫狗的铺子里,也都会制备猫狗所需的“诸色杂货”,如养犬的铺子,会售卖饧糠(一种用粮食熬制出来的狗粮);养猫,则顺带售卖鱼鳅或是猪附肠;养鱼,也供虮虾儿。[注]此时甚至也有了猫狗洗浴美容等服务,称之为“改猫狗”。

  如沈渺如今买了这狗儿,万五娘还对沈渺叮嘱道:“奴家铺子在马行街往南走二十几丈,有一家翠绿色绣黄犬头的招子,便是奴家的铺子了。日后娘子若想买狗窝、洗狗、改狗样,也尽管来找奴家,奴家剪狗毛的手艺可好了!还有还有,这小狗日后若是喂养不当有什么不好,娘子尽管抱着狗来找奴家,万不要随意医治或是丢了了事。奴家识得一位厉害的猫狗医娘换做闻十七娘,她的兽医馆便开在奴家隔壁,所救狗命无数,小娘子切记,切记啊!”

  沈渺点点头,记在了心里。心想,这位万五娘倒是个难得的善心人。

  又逛了一会儿,也没什么好买的了,沈渺便抱着这小狗回家了。

  谁知家门口已经有两个人影在徘徊,沈渺快步上前,郑内知听见了脚步回过头来,笑着拱手:“沈娘子回来得巧,大娘子……”

  “请郑内知入内喝茶,慢慢说。”沈渺心知隔墙有耳,这么快便卖了食方的事儿她可不打算广而告之,于是连忙将郑内知请进家门。

  济哥儿还没回家,家里冷锅冷灶哪有什么茶?沈渺只能赶忙放下箩筐与手里的杂物,讪讪地进屋倒了一碗水来,但郑内知本就是来说事儿的,便摆摆手拒了,温和地说明了来意:“先前与沈娘子说好的事儿,大娘子已应允了。大娘子很喜爱那曲奇小饼,对加了那肉茸与土栗的蛋黄酥也赞不绝口,所以沈娘子说的价大娘子便很干脆地点了头。但大娘子也说了,让沈娘子不仅要写下食方,还需沈娘子务必教会方厨子,仔仔细细的,省得方厨子还要对着方子琢磨,耽搁了要事。”

  “这是自然,我每日早上出摊,午后皆是有空的。”杨老汉昨日刚让小徒弟来说小摊车明儿就能好了,沈渺便不太想耽搁每天早上出摊儿,自己这细水长流的小钱儿也要挣的呀!

  郑内知想了想,家中如今正起头筹备宴会,来往的贵人不多,正好能让沈娘子上门来,便道:“那奴便烦请沈娘子走一趟,到谢家来教这两样糕点。一是沈娘子是女子,若让方厨子日日出入沈娘子家中,不免有碍娘子名声,二是学厨总要采买预备食材,方厨子也不好日日随身携带,因此奴以为沈娘子来谢家授课反倒便捷一些,沈娘子以为呢?还有一件事,这学厨时所需要的食材也都烦请沈娘子抽空列个单子来,奴会派遣人去提前采备,还请沈娘子一定尽心教方厨子。”

  “好,好,谢郑内知周全。”沈渺弯起眼睛笑。

  郑内知不亏是谢家这样人家的大管家,做事情果然很体贴齐全,从不拖泥带水,又能替旁人着想。让方厨子每天大包小裹来沈家教糕点自然也可以,正如郑内知所言,实在是太打眼了。

  既然谈妥了,郑内知便笑着让跟随过来的小僮仆奉上了一个沉甸甸的木盒:“请沈娘子点一点。”

  跟来的僮仆便连忙去外头车上取来一个大大的木盒,他两手抱着,仍走得脚步沉重、满头大汗。进了沈家门,才喘着气放在了院子里的小方桌上。

  沈渺心头一动,心想不会吧。

  下意识伸手打开一看,里头果然是满满的铜钱!一颗颗黄亮黄亮的铜钱被红绳串着。郑内知体贴地帮她一起数,这一共有八十串,层层叠叠地垒在里头。

  数完,郑内知又帮着装了回去,连这漂亮的木盒子也一并给了她。

  “八十贯整,一文不少。 ”

  “哎呦……”沈渺挪不开眼了,忙伸手去接,又忽然想起来还要客气一下,于是嘿笑道,“郑内知真是,哎呀,教会了方厨子再付也无妨嘛,您主家也不是头一回光顾我这小店儿,哪里有信不过的道理。您家大娘子太客气了,这……这……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先笑纳了。”

  话音没落就捧在怀里了。

  郑内知忍笑:“这是应当的,沈娘子尽心,谢家自然不会毁约。”

  箱子好沉,沉得令人心里笑开花。

  沈渺喜滋滋地又跟郑内知一顿花言巧语,将谢家的大娘子、谢家太夫人、谢九哥儿、砚书、赶车的周大、外院掌勺方厨子、看门的门子闫七以及在外联络跑腿的他都狠狠夸了一遍。

  这样一个貌美的小娘子如此温言软语极尽溢美之词,是容易令人听得飘飘欲仙的,哪怕郑内知孙子都有了,也觉得有些面红了,忙和沈渺结了字据,要告辞回去复命。

  “我送送您!”沈渺左看右看,最后连忙把这钱盒塞进了鸡窝里,她看也不看被吓得飞起来的小鸡,赶忙提着裙子出去相送。

  她自个一边送客一边这脚步也要飞起来了!

  没想到谢家还是这样令人喜欢的豪气作风,又一次性付清了所有的酬金!那簇新的铜钱把沈渺晃得眼花缭乱,面上的喜色根本遮掩不住,方才她真是克制再克制,急忙用帕子掩住了嘴才面前没把大牙露在郑内知的面前。

  照例送到了巷子口,郑内知便拱手还礼登车而归了。

  送走郑内知后,沈渺回去后又忙把箱子从鸡窝里拖出来,看了眼刚买回来才断奶不久的小狗,再看无知无觉坐在台阶上揉捏小狗耳朵的湘姐儿,她心里好生不安。

  这么多钱,怎么能放在家里呢!

  傍晚时分,沈济一路走回家中,他怀里揣着十八个铜板,脸颊也激动得红扑扑的。

  他今儿在兰心书局遇到了一个辟雍书院的学子,当时他与周阿爷两人惬意地坐在柜台后头吃那肉茸土栗蜜豆蛋黄酥,正沉醉在美味之间,便见柜台前头探出了一个束着发髻的脑袋。

  险些将沈济手里的蛋黄酥吓掉了。

  谁知,那人竟软磨硬泡,要跟他买一个尝尝。

  周阿爷认得这人,哈哈大笑:“宁奕啊宁奕,你不在书院里好生读书,又溜出来作甚?”

  那学子生得挺拔,却有张娃娃脸,笑眯眯回答道:“听闻南熏门新开了一家羊肉烧饼铺子,晚生便想着要去品鉴品鉴,原本是打算顺路过来买几沓薛涛笺……”他指了指沈济手里的蛋黄酥,“这是何糕饼,我竟从未见过,瞧着不错,可否告知是哪家铺子买的?”

  沈济便告诉他,是自家做了吃的,不卖。

  那宁奕却不肯,说什么也要吃上。沈济只好从自己的份里卖了一颗蛋黄酥给他。先前他听阿姊包蛋黄酥时嘀咕了一句,说这加了肉茸与土栗泥的蛋黄酥本钱都快十文里,若是在外头卖怎么也得卖十八文一个,于是他便照价说了。

  那学子竟一点儿也不讲价,掏出铜子便取走了沈济手里的蛋黄酥。

  轻轻咬一口下去,他便眯起了眼。

  层层叠叠、酥松无比的酥皮瞬间在他齿间碎裂成细小的碎片,“簌簌” 地掉落下来,每一片都饱含着浓郁的麦香。他迫不及待又咬一口,紧接着,咸香绵密的蛋黄带着格外细腻的沙质感在他口腔中缓缓散开,独特的咸香味道与酥皮的香甜相互中和下,竟然变得十分醇厚而悠长。

  “好好好,好极了!”宁奕吞下去以后实在惊艳不已,不仅追问了沈济家在何处,还说不日便上门来预定这蛋黄酥,“咸与甜本是对立的味道,没成想你阿姊的手艺竟将这两种味道中和的如此美妙。还有那豆沙也做得好!我是个无美食不欢之人,吃过不少豆沙馅的食物,还是头一回吃到这样如丝般柔滑细腻的豆沙,不仅中和了这蛋黄的咸腻,又增加了一层温润的甜香。真是绝妙,绝妙啊!”

  沈济也瞪大了眼,他也是头一回看到有人吃一口糕点便能几乎脱口而出一篇文章的人。

  那宁奕吃完蛋黄酥,竟也不去买他的羊肉烧饼了,反而两眼发亮地缠起周掌柜来了——沈济今儿带了五颗蛋黄酥,本打算自个吃两个的,剩下三个都给了周掌柜。

  方才他卖了一颗给宁奕,自个吃了一个,便没有了,但周阿爷还剩一颗没吃。

  这剩下一颗是周掌柜特意留下来晚食时享用的,自然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转身死死地捂住了糕饼盒子:“不成不成,不给不给!”

  便为了这一颗蛋黄酥宁奕与周阿爷你逃我追,最后周阿爷插翅难飞,甚至都被追进了后堂里。

  沈济看得目瞪口呆。他成日里吃阿姊的饭食习惯了,竟然没想到宁奕会为了一颗蛋黄酥如此激动。

  不过,想想也不惊讶,阿姊的手艺的确是无人能及啊!有时沈济都觉着阿姊脑子里有层出不穷的好主意,才能想出这样好的点心来。

  但总归,他也为阿姊拉到了一个食客呢!

  他本想与阿姊分享今儿这一件趣事,没想到阿姊一见他回来便道:“济哥儿你可算回来了,晚食在锅里一会儿自个吃啊,你看着湘姐儿、小狗、小鸡,阿姊要出去一趟,去去就来!”

  “啊?”

  沈济呆呆地站在家门口,这后脚都还没踏进去,阿姊便在他身边跑出了一道残影,眨眼便消失不见了,他只恍惚看见她怀里似乎还捧着个沉甸甸的木盒子。

  沈渺一路小跑过了金梁桥,又如一阵旋风般冲进了杨老汉的家门。

  “老丈,我履约来寻你盖屋子了!”

  这一声来得太突然,吓得蹲在地上刨花的杨老汉险些把手指刨了,几个徒弟也呆若木鸡。

  沈渺拉着他,又找上砖瓦匠贺待诏师徒,拉上他们一群人,由他们俩举荐,又去寻了些会打桩的匠人、石匠、搬运打杂的劳工。

  把人集齐了之后,她目光灼灼地看着眼前有些呆滞的匠人们,气势汹汹、口出狂言:“一个月,五十贯,三间大瓦房!”

  杨老汉与贺待诏等人齐齐呆住,半晌,转身就走:“……告辞。”

  “哎哎哎,别走,钱可以商量!还可以商量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