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兰竹
拥挤、推攘、践踏……楚国的骑兵的刀子还未砍钝,谷水和泗水上已经飘满了浮尸。
刘邦闭上了双眼,居然还能笑出来:“我想起曾经和章邯作战时,章邯的护卫也是这样的骑兵,与章邯一起瞬间跑得没了踪影。那时我就想,我也要这样的兵。”
可没有战马,没有骑将,他自己更是对骑兵一窍不通。
在亲眼看到项羽领着骑兵作战前,刘邦还以为骑兵的优点只是赶路快呢。
要怎么骑在马上作战?要怎么骑在马上保持阵型?要怎样的兵卒才能成为骑兵?
楚国步卒的质量还不如汉军兵卒。他们跟在项羽亲自率领的三万骑兵身后,收割溃兵却像是割草一样容易。
刘邦还未下令,只看见这战场的形势,就知道败局已定。
他又想起了章邯。
曾经他嘲笑章邯还未与自己兵锋接触,便带着护卫转头逃跑,胆子实在太小。
原来有的战斗,真的可以在主将还未下令之前,就已经看到了惨败的未来。
“撤退。”刘邦解开战车的缰绳,骑到马上。
他身边护卫皆解开战车的缰绳,成了一支骑兵小队。
这支骑兵小队只有不到百人。而这就是刘邦在看到章邯的护卫后,匆匆为自己培养的所有骑兵护卫数量。
他曾向蒙恬和章邯请教培养骑兵,蒙恬和章邯却摇头道,没有战马哪来的骑兵?
秦国的优良战马都被项羽所虏获。项羽杀降卒,可不会杀战马。
就算刘邦比原本历史中的汉高祖做了更多准备,溃败之势仍旧没有任何改变。甚至汉军被诸侯的逃兵裹挟,伤亡率也没有比原本历史中好到哪里去。
刘邦顶多撤退得从容一点,逃跑时没有太惊心动魄。
骑兵、骑兵、骑兵……
这两个字在刘邦心中生了根,仿佛梦魇。
……
“真是降维打击啊。”刘盈苦笑。
他长这么大,估计是第一次露出这样绝望的苦笑。
在大汉中,刘盈恐怕是对骑兵最熟悉的人。就连蒙毅和章邯对骑兵的熟悉程度,肯定都不如他。
宋太宗的时候,宋太祖留下的精锐骑兵仍在,追赶他的也是辽国的起兵。明军的精锐以骑兵为主。
哪怕率领的是方块人骑兵,骑的是卡通小马,刘盈至少对骑兵的理论知识非常深厚。
他也曾想给大汉培养骑兵,萧何已经在汉地征集战马,刘邦也对骑兵很重视。
可没用。他们的时间太仓促,底子太薄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盈原本很乐观。
此时骑兵还是个新鲜事,没有高桥马鞍和配套的马镫,骑兵很难在马背上作战。后世骑兵的冲击战术,更是几乎不能实现。
冲力是相对的。没有高桥马鞍对骑兵的身体进行固定,骑兵就只能靠双腿把自己固定在马上,使用长枪冲击敌人的时候,太容易落马。
这个时代,还是步卒的时代。
就算是战车,秦国的战车经过多场败仗后多残破,就算是项羽也没有太多战车。汉军和楚军军事实力,应该差不多。
齐国战场就没有出现太多战车。战车也不适合项羽突袭。
没想到,有的将领真的能超越时代。
没有高桥马鞍,没有马镫,项羽凭借自己的勇猛气势,居然能带出三万轻骑兵。
哈,三万轻骑兵,打个屁啊。
刘盈只能庆幸自己知道汉军凑不出骑兵后,没有透露高桥马鞍和马镫。
若是被楚军学了去,若是楚军还给骑兵和马匹披了甲,哪怕只是皮甲,项羽大概真的战无不胜了。
三万玄甲兵跨时空降临楚汉战场,带兵的从小秦王李世民变成西楚霸王项羽,就问你怎么打!
什么兵仙兵神都会被一力降十会,撞得稀巴烂。
刘盈捂住额头,头有点眩晕。
“盈儿?”吕台护住刘盈,“别怕,我们离战场远,很快就能逃入砀郡。”
“陈平呢?还没回来?”刘盈靠在吕台身上,声音低沉。
他的童音压低,声线十分古怪刺耳。
李由来报:“陈平恐怕被困丰邑了。”
“李由,你与蒙恬带着老臣和文弱之臣先走,我去丰邑探探路。”刘盈放下手,“这是命令。”
李由本想拒绝,刘盈说出“命令”二字后,这位曾经的秦臣只能无奈拱手听令。
蒙恬对刘盈道:“我可以留下。”
刘盈摇头:“去砀郡。阿父托付给我的臣子,一个都不能死。”
蒙恬厉声道:“你更不能死!”
刘盈笑道:“相信我的灰兔。”
他拍了拍灰兔的脑袋:“我比你们跑得都快。我去王伯父军中看看情况,不会有事。”
蒙恬还想再劝,刘盈拿出了汉王的印玺和赐予的(这次不是偷的)兵符,蒙恬这位秦国老将军也只能拱手听令。
如果是汉将还会闹一闹,身为秦将,他们已经将听从命令刻进了骨子里。
刘盈对吕台道:“点两百骑兵,随我一同去丰邑。”
刘邦身边都只有一百轻骑兵护卫,但刘盈身边有两百。
刘盈曾经的勋二代护卫头子,都被刘邦要求学带骑兵。哪怕汉军还没有骑兵这个建制。
吕台领命。
刘盈穿上皮甲,只腿上是厚重的金属盔甲,站在了自己的小驴车上。
骑兵将小驴车围在中间,离开大部队而去。
蒙恬和李由站在青铜战车上,看着刘盈远去,眼神又担忧,又遗憾。
“如果世子再年长些就好了。”
“世子若是刘肥那个年龄,项羽何惧!”
众汉臣看着年少的汉王世子离去,却将重兵留下保护自己,心头酸胀,不能道出其中滋味。
他们只能祈祷汉王世子无事。
“若吕释之肯听世子的话……”
“唉,世子怎会有如此舅父?”
“世子定然无事!”
刘盈离开。李由、蒙恬不敢拖延,率领众人逃向砀郡。
蒙恬和李由万万没想到,他们到达砀郡的时候,居然看到了吕释之。
吕泽和吕释之前来迎接蒙恬和李由时,欢迎的话还未说出口,李由从车上跳下,一拳砸向吕释之的脸。
他按着茫然的吕释之,将吕释之挪倒在地,单膝压在吕释之胸口,咬牙切齿道:“你怎么在砀郡?你怎么能在砀郡!”
吕释之被李由那一拳砸出了鼻血,心中火气升腾:“你老母的干什么!”
蒙恬拦住想要劝架的吕泽,蒙恬身后的汉臣拦住了其余想要上前的吕泽、吕释之下属。
“汉王家人可在砀郡?”蒙恬问道。
吕泽嘴唇一泯。
他看了一眼试图反抗的吕释之,艰难地开口:“不在。”
蒙恬问道:“那护卫汉王家人的吕释之为何在砀郡?”
吕释之终于把李由推开,起身辩解:“楚人不肯放刘季家属离开,但愿意先放走一部分汉军家属。我先护送其余汉军家属离开丰邑。”
蒙恬道:“其余汉军家属被放出城后,大可入王陵军中。王陵就在丰邑附近驻扎。你为何不在王陵军中,而是在砀郡?”
吕释之语塞。
蒙恬又道:“就算汉军家属投奔砀郡更安全,也该其他人护送。你是汉王派去守卫家属的将领,为何擅离职守?”
吕释之还未想出如何回答,蒙恬接着厉声道:“再者,你为何直呼汉王名讳?!”
摔倒的李由从地上爬起来,掸了掸身上尘土:“你带了多少人离开?汉王家属身边还有多少护卫?陈平呢?”
吕释之不语。
吕泽捏了一下拳头,哑声道:“吕释之是为了护送父母离开丰邑,才擅离职守。他留下了一半护卫。”
李由气笑了:“你们还没解释,为何吕释之擅离职守!吕释之夺了王后护卫的统领权,怎么能擅离职守?!”
吕泽无法回答。
他看到吕释之护送父母来到砀郡的时候,心中竟然没有半点家人脱困的喜悦之情。
汉王的家属还未脱困,自己的家人全部全身而退。
吕释之你在做什么?!
吕释之大概也知道他做得“不厚道”,所以没有去投奔更近的王陵,而是前往砀郡。
吕释之的理由是,他从守城楚军口中听闻项羽回来,彭城大败,因此趁乱贿赂楚军,先送父母到安全地方。
等父母到达砀郡,他就立刻返回。
但吕泽知道,借口是假的。吕释之不蠢,不会不知道汉王得知此事的态度。
吕泽看到从彭城而来的汉臣们愤怒的神情,扫了一眼人群:“盈儿呢?”
李由冷笑:“汉王世子命我等护送老臣来砀郡,自己率一百骑兵救母而去。你的儿子吕台跟随汉王世子左右。”
吕泽紧握的拳头松开。
他拔出剑,插入地面:“若汉王后和汉王世子出事,我定亲手取吕释之性命。”
李由走到吕泽身边,声音细微几不可闻:“希望你说到做到。吕释之弃汉王家属独自逃亡,不就是得知汉王惨败,生死未知,就当汉王驾崩,以为吕家能自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