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兰竹
现在虽然和刘邦打成了一场烂仗,项羽对自己仍旧很有信心。现在楚军只是没有缓过气,等重新征兵,今年冬他就能攻克荥阳,打进函谷关。
刘盈这个质子只是在彭城看书而已,与大局无关。
刘盈看书这件小事也确实与大局无关。他发现楚王后是一个会读书的人,借读书一事加深与楚王后的好感。
熟知《史记》,刘盈当然知道虞美人不是楚王后,楚王后另有其人。
陈平说过,项羽只信任宗族和妻族,而信任的非项氏者,只有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几人。
也就是说,楚王后的姓氏就是在范、钟离、龙、周四者中。
后世猜测,龙且是项羽的妻兄弟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龙且在记载中,一直在为项氏宗族的人当名义上的副将,实际上的主将。龙且也是这四人中唯一为项羽战死的人。
龙且战死后,《史记》中第一次描写项羽的“惧”。
历史中的楚王后究竟是姓范、姓钟离、姓龙还是姓周,已经不可考。刘盈这个世界,楚王后确实是姓龙,为龙且之妹。
刘盈打探后,楚王后乃是项梁为项羽所聘。
因项梁在这个时空死得较晚,刘盈也不知道这位龙后是不是历史中的楚王后。这位楚王后虽然挺得项羽尊重,但与项羽的夫妻之情很一般。
众所周知,体能很厉害的人,在女色方面也很看重。项羽年富力盛,不仅彭城中有众多美妾,连带兵打仗的时候,都要随身携带美人。
楚王后不把那些美人放在眼里。
被带在军中唱歌跳舞逗乐的美人,出身都不高。就算是项羽常幸之的虞美人,连个姓氏都没有,不会影响楚王后的地位。
楚王后的娘家实力强大,龙姓也是楚国贵族旧姓,为项梁起兵的盟友。
只是夫妻相处仿佛君臣,还是让楚王后颇为难过。
刘盈见楚王后的处境,莫名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好巧,妻兄在当心腹大将的王后,这不就是吕后吗?
更巧的是,项羽身边有个虞美人,汉高祖身边也有个能歌善舞的戚姬。
不过戚姬的出身比虞美人高多了。
戚姬乃临辕侯的女儿或者族人。刘如意出生后,就与戚姬留居长安,可没有在危险的军中给刘邦唱歌跳舞。
戚鳃是秦国降将,代表的是辅佐汉高祖平定天下的秦人势力。汉高祖在世时,他掌管汉宫禁军中的北军。
汉惠帝驾崩,吕后当政的时候,就算她深恨戚夫人,也没有动戚鳃。
临辕侯一系在汉武帝时才因酎金夺爵,并在汉宣帝时诏复家,并在汉平帝时重新封侯。
汉高祖嫌弃太子刘盈,试图立刘如意为太子,也不是光凭喜好。
刘盈身后是沛丰元从,刘如意身后是入秦后的关中旧贵。这才是张良旗帜鲜明站队的原因。
以张良脾气,吕释之拿剑威胁他,他就胆怯?
刘邦还活着,张良是开国留侯,刘邦最喜爱的臣子之一。给吕释之一万个胆子,他敢杀张良吗?他若是真的杀了张良,那吕家就提前完蛋了。
不会有人真的以为晚年带兵的刘邦是傀儡皇帝,带兵平叛是他被架空的表现吧?
《大风歌》就是汉高祖在平定英布叛乱后唱的。
汉高祖在这一场平叛中受了导致他驾崩的重伤,但这厮不想着回家养伤,跑沛丰召集老乡喝酒唱歌,聚众欢饮十几天,醉酒击筑唱出的《大风歌》。
他离开时,顺便大骂丰邑老乡背刺自己,然后给丰邑免了税赋。
这么潇洒,还傀儡皇帝呢。这年头手握兵权,带兵打仗的也能叫傀儡皇帝了。
同年四月,刘邦就在长安驾崩。
刘盈越品这件事,就越怀疑,汉高祖这纯粹是自己作死的吧?
身上伤口还渗血呢,跑去欢饮十几天,别说他年纪大了,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吧?
刘盈决定回家后,就拿这件事嘲笑阿父。
从楚王后的处境想到了原本历史中吕后的处境,刘盈就有话可聊了。
他侍奉楚王后就像是侍奉……呃,他从来没有像侍奉楚王后那样侍奉过母亲。
总之,他在楚王后面前装得像模像样。
楚王后十分疑惑,刘盈为何对自己如此亲近。
孝子刘盈泪盈盈道:“我见到王后,就想到了母亲。”
他抹了抹眼泪:“母亲陪阿父白手起家,舅父募兵支持阿父征战天下,正和楚王后一样。只是阿父喜好女色,性情凉薄,有了新欢就不理睬母亲。现在没了我在阿父身边为母亲说好话,我真担心母亲吃亏难过。”
楚王后想到项羽身边那群莺莺燕燕,心梗了。
她让刘盈坐到自己身边,为刘盈擦拭眼泪,好奇地询问刘邦身后有哪些新欢。
项羽不在,后宫无聊,汉王的奇闻趣事正好解闷。
刘盈便哽咽着,把现在不知道阿父还收不收的戚姬的事添油加醋,提前到了阿父入关中的时候。
连刘如意那个还没影的小孩,刘盈都让他提前出生了。
在刘盈口中,吕泽辛辛苦苦为刘邦打天下,吕后辛辛苦苦为刘邦管老家,但在刘邦眼中,都不如戚姬的美色。
而自己,若不是老师们苦劝刘邦“嫡庶有别”,恐怕也不会被刘邦重视。
刘盈一张口就是嫡嫡道道,搞得现在根本没时间建立后宫的刘邦,好像已经路过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宫斗剧片场。
在刘盈口中的后宫里,什么麝香打胎的神秘事件比比皆是,听得楚王后一愣一愣。
她不由狐疑,自己一直生不出儿子,是不是被哪个后宫侍妾下了“换女药”“无子丹”。
刘盈说的是汉王后宫的事,在楚王后耳中,句句都是自家的事。
特别是那个戚姬,不就是姓虞的小贱人吗?!
刘盈垂泪道:“戚夫人一直跟随阿父,阿母却在沛丰。汉军只知道有戚夫人,还以为戚夫人才是汉王后呢。”
楚王后端不住端庄的架子,破口大骂:“她算个屁的夫人!不过一舞姬尔!”
刘盈眨眨眼,继续低泣。
“大舅父在砀郡,离彭城只百余里,乃是最危险的地方。大舅父多次希望撤离,阿父却不同意。我真担心大舅父战死砀郡。”
别问刘盈身在彭城,怎么知道他大舅父多次希望撤离的。
反正在楚王后耳中,她听到的是龙且身陷齐地,项羽既不支援,也不准他撤离。
楚王后本来没想过龙且的处境。
项羽从不告诉她天下大事,楚王后只关心项羽这后宫一亩三分地。
她只知道龙且带着二十万大军,是楚国小半主力,应该很安全。
在刘盈哭泣刘邦带走了砀郡所有的马后,楚王后经过询问,才了解了骑兵和车骑兵在主力军队中的地位。
项羽带走了三万骑兵,就算龙且号称还有二十万军队又如何?军队不是人数多就厉害,不然诸侯六十万大军怎么死的?
楚王后坐不住了。
她第一次悄悄给龙且写信,哭诉自己的担忧。
自己不得项羽的宠,龙且又被项羽放弃(大误),楚王后想起项羽对不喜欢的人冷酷无情的模样,吓得彻夜难眠。
看到楚王后日益憔悴,刘盈暗地里吹了声口哨,又去寻其余人聊天。
项羽自己不爱读书,但项家其他人身为楚国旧贵,知道读书很有好处,子孙不能不读书。
刘盈这个小儒生劝服楚王后让他整理藏书后,彭城中不多的儒生也跟着刘盈抄书,项氏族人便把小孩也往刘盈这边赶。
刘盈很谨慎,从不和项氏同辈子弟多说话,在彭城留下了寡言少语的名声。
汉王世子对人恭敬,寡言少语,就算项氏子弟约他玩耍他也不去,每日就在藏书的地方和自己的小院间来回,唯一接触较多的人只有照顾他的楚王后。
留守彭城的相国项佗给项羽写信的时候,一边写一边感慨,刘盈这个质子当得很出色。
这么出色的孩子,刘邦居然因刘盈过于文弱,“不类己”,不喜欢这个汉王世子。所以汉王世子哭求许多次,希望刘邦派兵去接阿母,刘邦都拒绝了,只在彭城搂着戚夫人和刘如意一家三口纵情高歌。
难怪刘盈只能驾着小驴车,自己前来救母亲。
对了,大王,你知道那驴是何物吗?
汉王世子说,驴是秦地北疆贫苦百姓用来代替牛马的畜生。因在中原稀少,中原权贵将其养在家中当作观赏。
汉王将驴赐给汉王世子,含义是贫贱的畜生换了个地方,也能进宫苑,以驴自比呢!
项佗把最近时间听来的事都写进了信里,写了许多,意犹未尽。
至于刘盈沉默寡言,汉王这些事怎么传出来的,谁都没多想。
“相国,汉王世子求见。”
项佗让人把信送出去,亲切地接待了刘盈。
不知道为何,一见到刘盈,他就觉得心里欢喜,很是亲近。
可能这样乖巧的孝顺孩子,很难让人不喜欢吧。
刘邦究竟何等眼瞎,居然因为刘盈性格不像他就不喜欢刘盈?就刘邦那性格,刘盈不像他才叫优秀。
项佗看着刘盈,有点担心项羽的子嗣了。
项羽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他将来的世子,不会也不读书吧?
打天下可以不读书,治天下就不行了。
现在彭城一团乱麻,就是因为没有任用读过书的人为官。
项佗多次向项羽请求重用文吏,项羽都置之不理。
项羽最看不起的就是不能打的人。哪怕脸再好看,嘴再能说,他也不会给其高官厚禄。
“相国,仆是来还书的。”刘盈恭恭敬敬将书简双手奉上,“相国收藏的楚国典籍让仆受益匪浅。”
项佗接过书,让人端来饮水饮食,留刘盈共同用饭。
因看见刘盈心情就好,项佗吃饭都吃得香。
蛮夷和小孩都不讲究食不语,项佗和刘盈一边吃饭一边闲聊,刘盈说起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叔父大儒刘交。
刘盈羡慕道:“楚王对宗室真是太好了,项氏族人都在宗室为将,手握重兵。我阿父对宗室极差,只给宗室封了侯,给他们高官厚禄,从不让他们领兵。阿父总说伯父和叔父不会领兵,现在封个侯,以后封个王就够了。”
项佗吃在嘴里的肉不香了。
他放下筷子,惊讶道:“汉王把他的兄弟都封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