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161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刘盈摇了摇头,困惑道:“难道在士人眼中,真的只有自己算人,其他的父老乡亲都不算人,不能激起他们半分怜悯?还是说,这是纵横家一脉独有的道德水平?毕竟是连法家都骂的人。”

  韩信见蒯彻想反驳,让人把蒯彻压地上,堵住嘴。

  这人真不礼貌,等盈儿说完再说,插什么话?

  刘盈等蒯彻被堵上嘴后,又做了个鬼脸,才继续道:“齐人投降后,项羽为发泄愤怒,从平安县城一路烧屠,一直到了北海之滨。整个齐地生灵涂炭,齐人才复叛。难道项羽身边的齐人臣属真的一点触动都没有吗?”

  刘盈又摇了摇头:“可能他们真的一点触动都没有吧。这样的人也很多。唉。”

  无论是支持项羽,还是劝韩信攻打齐国,或据齐国自立,刘邦只是暂时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齐人付出的却是自己的命。

  齐人先降楚王,项羽烧屠他们;齐人又降汉王,韩信乘虚出兵。

  或许站在宏观叙事上,旁观者会说什么齐王本就有反心巴拉巴拉,但齐人呢?齐人何其无辜?

  当时大汉面临的齐国乱象,不是齐王多得人心,而是汉军被齐人憎恨,是齐国的庶民厌恶出尔反尔,又给他们带来兵灾的大汉。

  或许他们很蠢,不知道田横可能还会再叛,就算他们投降,后来或许也免不了一次兵乱。

  但短视的齐人当时就是以为和平已经来临了,宽厚的汉王已经接纳他们,总不可能还和当初他们投降项羽一样,齐人投降了还烧屠吧?

  齐地叛乱一直连绵不断,曹参连杀项羽都没来得及参与。这并非田横的本事,实在是齐人连续被骗两次,不信任汉军会好好对待他们。

  蒯彻出此毒计,可想过齐地会遭遇的灾难?

  你说他没把齐地当回事,但他退隐的时候却又在齐地。曹参为齐国国相辅佐刘肥的时候召集齐儒,他还混在了齐儒中为曹参出谋划策。

  这次他倒是出的休养生息的好计策。

  能出休养生息计策的蒯彻,显然不是不懂何为民生,也不是真的对齐地毫无感情。

  所以刘盈就纳闷了,为何蒯彻此刻就没想过齐地,没想过自家老乡?

  “你可想过,齐地刚遭遇烧屠,所有齐人都期盼稳定和和平。你让阿兄割据齐地,不提齐人愿不愿意跟随阿兄叛乱,就说他们被裹挟在三分天下中,多少齐人会枉死?”

  “再说天下。战国七分天下战乱不休,统一乃大势所趋,只是选取何种重整天下的方式,诸子百家各有意见。难道纵横家一脉是冲着把天下分得更细,让大争之世永不停息,才去钻研纵横的学问?”

  “战国虽结束,秦国却不停止暴政。统一不过十几年,庶民群起反秦,天下再入战火。特别是楚汉纷争,不知道会有多少生灵涂炭。”

  “怎么会有人想着把快要结束的战火点得更大,将已经快结束战乱的庶民再次卷入战乱?”

  “你或许是无妻无子,所以不在乎别人妻离子散。但你难道无父无母吗?看到别人的父母惨死,你真的半点触动都没有?”

  “有治世之才,却偏冲着扰乱大世而去。这样的人,你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刘盈这一路,亲眼见到了何为生灵涂炭。

  比起带兵乱跑,他以一个流浪孩童的身份,一路上接触的都是被乱世迫害的最凄惨的人。

  华夏人自古安土重迁,都成了流民了,自然是最凄惨了。

  那些想要吃他的流民,他愤怒,他也悲哀。

  如果有的吃,哪怕是最难以下咽的麦饭,又有哪个正常人会去吃小孩?

  又不是项羽。

  “别说了,不是人人都像你这样有理想。”韩信心疼道。

  他家幼弟一直嬉皮笑脸,很少有过正经的时候。哪怕是刚从项羽那里逃出来,他也没有哭诉痛苦,而是顽皮捣蛋一如往昔。

  现在的刘盈脸上没有半分笑意,更不见平日顽皮神情。

  瘦削的孩童一路上肯定吃过很多苦,流民绝对也是他受的苦中的一环。

  好不容易回到安全的地方,当幼弟见到一个想要把天下搅得更乱的人,说的却是庶民何苦。

  放马归南山。

  惟愿海波平。

  韩信突然想起了以前刘盈给他开的玩笑。

  或许弟弟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借开玩笑直抒胸臆。

  义父和盈儿在秦未灭的沛丰,就是这样的人。

  刘肥也常感慨战乱中的民生疾苦。刘家都是这样的人。

  自己是这样的人吗?

  韩信不知道。

  他以为他不是,但见刘盈困惑愤怒,他居然也有对蒯彻的愤怒不解之感。

  明明他理智上明白蒯彻要么是为了荣华富贵,要么单纯地是为了展现自己多有本事。理智上他没有不理解。

  但感情上,他居然是不解的。

  这矛盾的感受,让韩信困惑了。

  “让他说。”刘盈继续靠在韩信怀里,沉着脸道,“告诉我,三分天下之后,这天下会如何?齐人会如何?燕赵会如何?天下所有庶民会如何?!”

  蒯彻整了整衣襟,挺直脊背,端坐着看着刘盈。

  他讥笑道:“既然你担忧战乱会使庶民受苦,何不降了楚王?天下便统一了。”

  刘盈也讥笑:“你这话为何不问问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等人,不问问天下云集响应的秦国黔首?如果他们不反抗,岂不是就没有战乱了?”

  韩信也讥笑了一声,笑得特别响亮。

  想对盈儿诡辩?盈儿是真的儒家都辩不过的人,除非儒家亮出他们粗壮的胳膊,否则盈儿在辩论上绝不会输。

  蒯彻没来得及说话,刘盈乘胜追击:“还是说,你向往的就是胡亥、项羽这样的人?也对,天下皆苦,全死了不就不苦了?你真的很有才华啊,这样的好主意也能想得出来。”

  蒯彻深呼吸了一下,道:“各自为主,没想太多。”

  他确实哑口无言了。和纵横家说什么道德理想大义,汉王世子也真是想得出来。

  可取得天下需要大义吗?

  需要。

  汉王有资格取得天下,所以他有资格以天下人的名义和别人辩论。

  汉王又站在大义这一边,就算自己再能言善辩,正面辩论也不可能赢过汉王。

  正面辩论都是儒家的事,他们纵横家向来都是搞阴谋诡计,他没打算和汉王世子正面辩论啊。

  蒯彻被刘盈指着鼻子骂没有道德,很是无奈。

  他仿佛回到了在齐地,被一群人儒家人围着辩论的时候。

  若扯什么堂皇大义,谁能辩论得过儒家人?

  可堂皇大义都是虚的。纵横纵横,都是利益为上。

  “纵横,是为了利益。”

  蒯彻眉头一颤,再次为刘盈惊讶。

  汉王世子是看穿了他的内心吗?

  “老师们都说,纵横一脉最不能信任,因为他们以利益为上。但我却想,这天下谁不是为了利益?若他们真的是为了利益,是可以信任的。”

  刘盈知道蒯彻不会回答自己。

  他扯着大义的旗帜,纵横家要怎么回答?自然是懒得回答,不屑为伍。

  “纵横很有用。我们现在站着的天下,说是天下,其实只是天下很小很小的一块。中原北边匈奴正虎视眈眈,南边的蛮人也很凶悍,更别提现在你们还不知道海外夷人。”

  “当然,现在说什么海外还很早。等车马船只能发展到海外作战的时候,你我的骨头都烂做泥了。”

  “天下真的很大。阿兄曾说,即使是他也不可能扫灭匈奴,不可能如攻城略地般一劳永逸。这时候该怎么维持和平?不就是纵横吗?”

  刘盈认真地看着蒯彻。

  蒯彻却毫无所动。

  刘盈也没想过蒯彻被自己说动,只是有感而发。

  “有的纵横者是为了高官厚禄,有的纵横者是为了保护家国,有的纵横者是怀抱能靠着说服就不起兵乱的高大理想……这都是利益。为了利益的纵横家是可以信任的。”

  “你却不能信任。因为你不是为了利益。”

  蒯彻的眼神终于有了波动。

  在韩信说要烹杀他的时候,他的眼神都没有太多波动。

  刘盈一字一顿:“因为你,不为利益,只是为了展现所学。滚吧,你曾帮陈胜麾下武信君武臣,兵不血刃拿下燕赵三十多城。哪怕你没有想过对天下有功,也是对天下有功之人。今天乃公高兴,不杀你。不过若你回项羽那里,我就让汉军在齐国宣扬,是你怂恿项羽屠灭齐地。”

  刘盈终于恢复了他顽劣的笑容:“你说世人是信名声极差的纵横家,还是信我这个孝义无双的小儒生?”

  蒯彻对刘盈叩首:“儒家可没资格拥有世子这样的人。世子真的要放我走?”

  刘盈点头:“滚,我今天刚回家,心情真的很好。”

  看在蒯彻虽然脸上很平静,但经验一直刷屏的份上,刘盈准许蒯彻滚了。

  他以为蒯彻这样的人,应该不会给他贡献经验值的。没想到系统却认为蒯彻推动了历史进程。

  也对,蒯彻曾帮助陈胜拿下燕赵之地,确实是有功之人。

  刘盈放蒯彻离开,蒯彻又不是儒家那群喜欢找死的人,自然准备立刻离开。

  离开之前,刘盈道:“不过你得先回答我的问题。不能我问了半日,你一个问题都不回答?我汉王世子的脸面往哪搁?快说,你真不心疼齐人吗?”

  蒯彻沉默良久,脸上浮现古怪笑意:“世子不是说了吗?我们纵横家没有道德。”

  “哦。”刘盈问道,“那天下已定,有人问你安抚齐地之策,你还会继续捣乱吗?”

  蒯彻道:“我没蠢到看不清成败。既然失败,自会当新王朝的顺民。怎么,世子还想重用我?”

  刘盈摇头:“不想。你别想出仕了,你那嘴皮子还不如我呢,要你何用?”

  这次蒯彻是真的生气了,经验值的掉落直接三连击。

  蒯彻闷声道:“我原本也打算离开项羽,此次只是为了报他知遇之恩。他烧屠齐地,我和安君子就不会再跟随他了。”

  刘盈鄙视:“哦?真的吗?那你出的计谋,不也是祸害齐地吗?”

  蒯彻再次道:“纵横家没有道德,世子不是知道吗?”

  刘盈点头:“知道啊。我已经让张苍准备好修史了,这一段对话也会记录在史书中。只要华夏文明不断,后世人都会知道,纵横家可能有道德,但你这个纵横家没有道德。开心不开心?”

  蒯彻面无表情地再次给刘盈贡献出经验值掉落暴击。

  刘盈笑眯眯地让人把他丢出城门。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