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168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项羽得知攻打沛丰的楚军全军覆没,刘盈居然就在沛丰之时,他正和刘邦对峙。

  刘邦笑得十分得意。

  他带兵冒险出城门攻打楚军,逼项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时,彭越已经悄悄从齐地来到魏国,驻扎在荥阳和丰邑之间。

  荥阳和丰邑都在项羽的楚国范围内,楚国兵卒传递书信的时候,走的都是秦国修的驰道。

  彭越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和劫掠经验,隐藏自己军队的踪迹,抓住传令的楚国兵卒,再容易不过。

  他在齐国俘虏了许多楚国人,打着楚军的旗帜,传令的楚兵甚至是自己凑上来的。

  项羽猛攻刘邦的粮道,刘邦出城迎战项羽,刘盈在丰邑的城墙上唱歌嘲讽楚军的时候,彭越截断了沛丰、彭城与项羽传递信息的渠道。

  待彭城终于发现了这件事,绕道给项羽送信时,彭越向刘邦道喜的事先到了荥阳。

  刘邦裸露着绑着绑带的上半身,高声向项羽朗读彭越夸刘盈的书信。

  项羽十分冷静,黑着脸鸣金收兵,派人去打探沛丰的消息。

  如果韩信真的去了沛丰,攻打沛丰的楚军全军覆没,韩信下一步可能就要去打彭城了。

  彭城绕道送来的军报到达时,韩信的军报和刘盈炫耀的书信也到了荥阳。

  刘邦再次在城墙上高声朗读刘盈的信。

  刘盈似乎猜到阿父会嘲讽项羽,炫耀的书信有大半就是直接写给项羽的。

  刘邦声情并茂地模仿刘盈的语气,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居然学刘盈做鬼脸,作顽童状。

  楚军都头皮发麻。

  老疯子!

  “大王,我们该怎么办?”

  楚将都很为难。

  他们是继续与汉王纠缠,还是回去救彭城?

  还用想吗?

  项羽虽然确信自己只要坚持攻打,顶多一两月就能攻破荥阳;但彭城兵力空虚,韩信占领彭城说不定只需要一两日。

  他已经丢过一次彭城,若是再丢一次,那真是颜面扫地了。

  在带兵打仗上,项羽很理智。他虽然非常想把刘邦、刘盈父子二人同熬成一锅羹,也带领部分楚军先回彭城。

  在项羽撤兵的时候,韩信却没有攻打彭城。

  有刘邦吸引项羽注意力,在分出的兵已经全军覆没的前提下,项羽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再节外生枝。重整军势后,项羽必定全力攻打荥阳。

  沛丰的危机已经解除,韩信既没有攻打彭城,也没有去解荥阳之围。

  他领兵北上,与章邯、蒙恬合兵。

  项羽回到彭城,没发现韩信踪迹时就感觉要遭。

  得知韩信领兵北上时,项羽第一次在打仗上产生了挫败感。

  他连忙紧急回头,继续攻打荥阳。

  此时只有攻破荥阳,楚军才能重新占据主导权。

  陈平已经暗暗埋下的离间计,在项羽慌乱之时爆发。

  龙且因龙后被遣离彭城有意投奔汉军;范增因挂念项梁之恩故意送项襄入汉地;楚国非项氏将领因楚王只重用项氏族人而心生不满……

  一条又一条或真或假的消息传到项羽耳中。

  越人骚扰的江东的消息也同时传到了项羽耳中。

  一直躲在越人身后的番君吴芮,居然亲自出兵了。

第88章 同人同事不同命

  英布率兵参加了刘邦的彭城大宴会。

  彭城战败时, 英布的战略眼光比其余诸侯强许多,见势不妙,便带着主力溜了。

  他损失的主力比例,估计比刘邦还少。

  刘邦布置在彭城周围的汉军死伤惨重。英布自南而来, 就把军队驻守在彭城以南, 撤退容易许多。

  项羽是个非常情绪化的人。

  英布曾经是项羽所封中唯一对他忠心耿耿的人, 连杀义帝这样会被千夫所指的事, 吴芮和共敖得了命令也按兵不动, 只英布卖力帮他杀人。

  英布之前那么忠诚, 项羽发兵齐国的时候, 他却称病不从, 只派了几千人去帮忙,项羽就深深地怨恨他。

  只是看在英布是唯一应他要求出兵的诸侯, 项羽才暂时放过英布。

  之前放过了,现在项羽就要屠英布满门。

  回到彭城后, 项羽立刻发兵攻打九江国。

  与原本历史不同的是, 项羽回彭城后,齐国的政权已经被他击垮, 他只是被陷入齐国人自发的叛乱。

  剿灭一群没有组织的刁民, 不需要多厉害的将领。项羽便把龙且召回,辅佐项伯攻打九江王国。

  龙且当副将、裨将的时候, 就是实际上的主将。率兵的虽是项伯,攻下九江王国的其实是龙且。

  虽然龙且先被曹参打得抱头鼠窜, 后来又用自己生命为韩信“兵仙”雕像镀了一层金, 比起刘邦麾下第一等的大将差了不少,但他的带兵能力,确实是项羽麾下第一人。

  这个时空, 章邯和彭越跑到了齐国,项羽便不敢把龙且召回,名誉主将项伯,现在就变成了实际的主将了。

  项伯在项氏族人中还是有点本事,能和疏于防备的英布打得不堪伯仲。

  英布治理国家的本事,可能比至少有一套完整官职构架的项羽还不如。

  如原本时空中的西楚霸王项羽在楚国缺粮,九江王英布也因粮草匮乏逐渐陷入劣势。

  项伯以为,自己拿下英布只是时间问题,却忽视了一个谁都会忽视的人——九江王后。

  咳,九江王后身边的大汉使臣。

  英布身边有随何,随何却假装不认识九江王后身边的人。

  英布还以为九江王后新任命的家吏,是吴芮派来的人。

  楚军占据优势时,给九江王后当家吏的汉使道:“以九江王的本事,即使城破,他也能带亲卫逃走。可王后就危险了。汉王世子所说的性命攸关的危机,就是现在啊。”

  九江王后哭着道:“请天使救我!若我能得救,必与我儿恭敬地为汉王和汉王世子捧衣执戟!”

  九江王后的孩子,和她照顾的那群庶子庶女,皆跟着九江王后跪拜汉使。

  英布现在已经准备逃走了。他安排九江王后留守,就是放弃妻儿了。

  幸亏九江王后遵从了刘盈的建议,早早向英布讨来一支护卫。吴芮也送了一百越人来。有这支护卫,可能还有逃生的可能。

  “如果王后相信我,请将护卫给予我。我带着护卫杀出重围,向番君求援。”汉使向九江王后讨要她所有的护卫,“王后留着这些护卫,也难以在城破时护卫你安然无恙;我等只要有一人能出城求援,就可能说服番君出兵。”

  九江王后悲泣道:“会给父亲带来麻烦吗?”

  汉使微笑道:“我刚得到消息,世子已经从彭城离开,且是在楚王面前堂堂正正离开彭城,楚王率领楚军追击,也未能拦住世子。不知道是世子比楚王更勇武,还是有神灵相助?”

  九江王后惊大过喜:“真的?盈儿……汉王世子是如何做到的?”

  汉使自豪地笑道:“谁也不知道啊。恐怕连楚王本人都不知道。汉王有这样的继承人,就证明天命在汉。现在楚王与汉王缠斗,无暇顾及南方。此刻番君不出兵,将来有何功绩在大汉为诸侯?恐怕真的又只能当一小小番君了。”

  九江王后犹豫了一会儿,对死亡的恐惧战胜了她对父亲的惧怕,同意将护卫全部交给汉使。

  她还跪求英布,请求英布也派兵相助。

  “若父亲能出兵,大王之危立解!”九江王后第一次在军政大事上向英布提要求。

  英布本想反驳,吴芮乃怯懦之人,项羽抢他地盘,降他爵位,他都一味退让,恐怕不敢出兵与项羽为敌。

  他还未出口,随何踩了他的脚一下。

  英布闭上嘴,让九江王后暂时退下,询问随何。

  随何温和道:“汉王被阻在荥阳,难以出兵援救九江王。现在能出兵援助九江王的,只有番君了。番君乃王后之父。楚王残暴,番君未曾得罪他,他也多次出兵攻打番君。现在楚王视九江王为贼寇,肯定更不会放过番君。九江王何不以唇亡齿寒之由,试着说服番君?即使不能说服,也没有什么损失。”

  英布认为随何言之有理,但疑惑随何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

  随何无奈:“大王,你怎么能当着王后的面说番君不是?”

  英布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但随何都这么说了,他还是照着随何说的去做。

  除了打仗,英布一思考复杂的事,就感到头昏脑涨。

  随何身为汉臣,与他的安危休戚相关,他很信任随何。

  英布点了五百人,与九江王后的护卫一同杀出重围,去向番君求助。

  正在等彭越烤刚抓的野味给自己吃的刘盈,在汉使到达番县时,得到九江王后顺从自己的计划,将护卫全部交出一事,心中略有些唏嘘。

  九江王后此举,和阿母有些相似。

  阿母信任的是自己的兄长和大汉自己的将军,吕释之却背叛了阿母的信任;九江王后信任的是对她毫无忠诚的汉臣,汉臣却一定会去救她。

  他留在九江王后身边的人,甚至会为了九江王后战死。

  汉使的命,换一个将来兵不血刃削掉外姓诸侯国的机会,汉使认为很划算。

  刘盈下令,不准他们乱来。但他下这道命令时,就知道命令无用。

  将在外,君命必须遵从;汉使在外,那真的就是自由发挥了。

  “希望吴芮识相一点。”刘盈把信递给彭越。

  彭越讪讪地看着刘盈。字有点多,非必要的书信不想看。

  刘盈失笑,把自己收到的书信念给彭越听。

  彭越不明白为何刘盈非要让他也读信,这和他应该没有关系。但刘盈不瞒着自己,还为他读信,他心里十分开心。

  “阿父本来想让你援救英布,给项羽带来压力。但如果番君和越人肯出兵,我们不去九江国,就能做更多的事。”刘盈道,“驺无诸和驺越有野心,项羽不在意他们,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协助我等。吴芮却过于谨慎……”

  刘盈笑了笑,道:“他想当大汉的诸侯王,不出点力怎么行?我可没有那么大气。”

  野味还没烤好,彭越先把烤鱼递给刘盈,不断颔首赞同:“就是,想拿我们大汉的好处,怎么可能不出力?”

  刘盈吹了吹烤鱼:“我给他和驺无诸、驺越的信上便是这么说的。天命在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请他们小心了。”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