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兰竹
光是看刘盈列出的资料提纲,众人就花了半日时间。
剩下半日,他们要干本职工作。大汉的政务不能停啊。
因神仙的功课不能让他人得知(虽然刘盈说无所谓),萧何等人是自己亲手誊抄了刘盈记录下的资料。
回家后,他们各拿着一部分资料,冥思苦想如何辅导刘盈的功课。
同时,萧何等人还要思考,这些数据对现在大汉的作用。
萧何已经猜到,这大隋,可能是大汉之后千百年的一个新朝代,不仅制度上有大汉的影子,新都城的建造图纸,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大隋的都城“大兴”是在“长安”附近另起一城。刘盈记录下的“大兴城”建造者所写的文书,有建造者对曾经的长安城规划不合理之处的描述。
从文书中三言两语,萧何便知道长安这个“古都”所代表的含义。
见文书中说那长安当了几百年的都城,萧何最近心中的烦躁不安便平息了。
几百年,比他预想的好太多了。
再细看大隋的户籍制度和疆域规划,萧何再次肯定了他曾经从刘盈梦中窥见的信息——这天下,终究是“统一”的,他和陛下的选择没有错。
大隋仍旧给宗室子弟封王,但封王者并不是真正的“王”,其疆域内地方官仍旧是由中央任免。
萧何对后世政治制度的猜测,从那个名为“大明”的副本就开始了。
只是“大明副本”多描述兵制和北疆,刘盈无法得知大明其他信息。萧何又担心问得过细,让刘盈泄露天机。刘盈不说,他便不问。
而且根据大明那些神奇的武器,以及衰败的关中之地,大明或许是大汉极远的未来。
那样遥远的未来,刘邦对萧何道,得知过多的信息,恐怕也不是好事。
对刘邦的远见,萧何一向是极其信任的。
大隋似乎离大汉不是太遥远,才会继续选择在长安定都,其一些官职、爵位的称谓也才会和大汉相似。
大隋是可以借鉴的。
“根据大隋的城池、道路规划,就知道在大汉建造哪些新城池,新道路了。”萧何抚摸着自己复制的舆图,眼神温柔得就像是看着没调皮捣蛋的刘盈。
吕泽此时,也抚摸着舆图中关于南方疆域的部分,眼神炙热。
大汉是一定要收回大秦曾经所有的疆土的。承认赵佗为南越王,不过是权宜之计。
吕泽对身后两个儿子道:“收复南越,定是盈儿当皇帝时会做的事。我恐怕活不到那一日,你们一定要好好研究这张舆图,辅佐盈儿。”
吕台和吕产仰头看着那张详细到可怕的舆图,眼神也十分炙热。
因吕台已经在军中为将,吕产选择向萧何学习。
但官吏向来文武不分家。如果刘盈将来要亲征,吕产掌管后勤,当然也会随驾。
希望到那个时候,自己已经能独当一面,替太子守好后勤。吕产在心里发誓。
吕产因喜欢安静,自以为与刘盈的关系算不上太亲近。
但得知刘盈独自进入彭城时,吕产才发现,就算自己不肯亲近,也要胡闹着逼迫自己亲近的表弟,原来在自己心中分量极重。
当刘盈不断给吕产写信,骂吕产的父亲太令人头疼,非要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吕产就更喜欢刘盈了。
嗯,虽然骂父亲不孝,但盈儿说得对!
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兄长那样,成为盈儿的左臂右膀。
咳,虽然盈儿的左臂右膀应当是齐王和淮阴侯,别人抢不过。
看到这一张舆图,吕产想到了自己能做的事。
南越对大汉而言,就是一片迷雾笼罩的神秘地域。听闻南越多山,他们甚至不知道大军能从哪条路进入南越。
看到这张舆图,大汉或许知道往南越的路,要从哪里开始修了。
自己或许能提前去南方,为盈儿摸清通往南越国的门户。
吕产在心底埋下一颗种子,直待他学到更多的知识,才会发芽开花,结出果实。
他自信自己或许不是什么大才,但勤能补拙,当一名能吏,应当没问题。
吕台悄悄看了吕产一眼,又将视线移回舆图。
他期望兄弟二人,有并肩作战的一日。
……
刘盈起夜的时候,发现张良那间屋的烛火还亮着。
他回宫后,强硬地把张良从家里又接到了太子宫。
听说张良又茹素了,这怎么行?难道阿父驾崩的时候,要把厉害的大臣一并带走吗?
阿父可以早崩,贤臣给我长命百岁啊!
刘邦见张良拿刘盈无可奈何,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让刘盈把张良绑走。
不过他在太子宫给张良单独划了个偏院,以免张良太拘束。
刘盈起夜就起夜,居然还跑到院子里散步。这一散步,就逮住了熬夜的张良。
刘盈悄悄打开窗户,大喊一声:“哇!”
披着衣服的张良目光幽幽地盯着刘盈。
刘盈的影子早就倒映在窗户上了。除了刘盈,谁还能在大半夜乱晃?张良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果然,这孩子就是顽皮。
“唉,没吓到。”刘盈从窗户翻进来,“快睡觉,你不睡觉,我就要唱安眠曲了。”
张良捏了捏眉间:“这是什么奇怪的威胁方式?好,我睡。”
刘盈凑到桌前:“子房在愁什么?”
子房?你连伯父都不叫了吗?张良没好气道:“我没愁,只是……”
刘盈仰头:“嗯?”
张良道:“没什么。我睡了,你也赶紧睡。”
张良把刘盈推出门。
他吹灭蜡烛,躺在了床榻上,静静地看着床幔。
他只是想,不支持韩国复国,不支持分封,是正确的。
大隋这个未来告诉他,他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他无错,无愧。
张良闭上双目,黑暗中浮现出一些人扭曲的面容。
那些谩骂和愤怒,渐渐消失无踪。
是的,无错,也无愧。
刘盈被赶出门后,在台阶上坐了一会儿。
直到悄悄出现的张不疑为他披上衣服,提醒他露重。
“露重,又是一年了。”
刘盈半睁着眼睛,眼中蕴着一丝愤怒。
“有的人,还是没习惯,现在已经是大汉啊。”
张不疑不语。
刘盈起身,往自己的卧室走去。
“骂过你父亲的人,给我一份名单。阿父无用,我来替伯父出口气。”
张不疑答道:“唯。”
他没意识到,自己这声“唯”,把汉帝无用这句话也应了。
第132章 大汉户籍六百万
刘盈醒来, 让人把吕释之叫来。
吕释之原本掌管城防。待韩信回来,韩信虽为丞相,刘邦还是让韩信练了练京城的兵,吕释之暂时闲了下来。
谁都知道吕释之的爵位是怎么来的, 不过是汉帝千金买马骨, 为了安那一群和他有仇的将领的心。
毕竟大汉朝堂中曾和汉帝作对的将领太多, 降将也多, 这群人见吕释之都能被重用, 才会安心。
吕释之没了权力, 他们便以为, 吕释之的作用已经被榨干, 大概是要沉寂下去。
谁知道,吕释之没赋闲多久, 竟被召进宫。
召见他的,还是天下人都知道与其不合的太子刘盈。
吕释之也很忐忑。
以前他有多轻视刘盈, 现在他就有多重视刘盈。他以为刘盈一辈子不会召见他, 顶多看在皇后的脸面上,不会杀他。
“废话不多说了, 准备一下, 出京杀人。”一见到吕释之,刘盈就不客气道, “去三晋之地,把兵卒该分的地都分到位。谁阻拦, 就用你手中的刀告知他们, 魏赵韩在大秦就被灭了,现在连秦都覆灭了,天下是大汉的。”
吕释之惊诧:“我去?”
刘盈在椅子上盘着腿, 抱着手臂,不耐烦道:“不是你自己说的,你要为我和阿父手中的刀?怎么?要反悔?”
吕释之受宠若惊:“不,不是,我去!我今日就去!”
“今日来不及,你先去和萧相国交接一下,让他派人协助你。”刘盈道,“不用担心逼反三晋。赵国造反才有个苗头就被我掐灭,现在他们不敢反。”
吕释之沉着脸道:“他们若敢反,我能平。”
“虽然我很讨厌你,但压住那群废物还是绰绰有余。”刘盈冷着脸道,“好好干,希望你死的时候,我能真心叫你一声二舅父。”
吕释之竟哽咽了一声,跪下叩首,沉默离去。
吕释之离去后,张不疑不满道:“为何便宜他?我可以去。”
“这事非外戚不能办。”刘盈道,“谁都知道我有多厌恶吕释之,所以吕释之做这等得罪人的事,才无懈可击。他们连弹劾抹黑,都找不到借口。”
给吕释之泼污水?还有比逼太子去彭城换回皇后更污的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