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兰竹
“哎呀,你真是太大度了!太谦让了!”
卢绾闭门养病了。
吕雉将一枚竹简丢进炉火,轻轻冷哼了一声。
看在卢绾的儿子都很忠诚的份上,等刘季死后,她宽恕卢绾。
第171章 高明的道德绑架
人都到齐了, 当京中的书信再次送达刘盈手中时,刘盈已经来到了北地郡的回中宫休憩。
回中宫,就是汉文帝在位时,被匈奴老上单于烧毁的行宫。
刘盈带着小弟们四处打卡, 顺便接收阿父送来的物资, 并对初次长途“出游”的小弟们进行培训。
曹窋已经在小弟们那里留下了笑面虎的诨号, 把这群纨绔子弟训得叫苦不迭。
刘盈嫌弃道:“曹窋已经留手了。要是阿兄在这里, 你们没力气嚎叫。”
嚎叫?那不说明你们还有力气吗?再练!
曹窋想起当初韩信怎么训的他, 面有愧色:“是我做得还不够。”
别啊!勋贵小弟们快哭了。
萧谨让人拖着刘盈特制刷漆黑板上场。
站不起来了?正好趴着听课。
哭?哭也算时间。
“完不成就滚回去。我会让阿父在城里和你家封地张贴告示, 告知城中所有人, 中途逃回去的人的名字。”刘盈笑眯眯道, “我又不是什么魔鬼,不会额外惩罚你们, 骂一句就够了。”
勋贵小弟们开始后悔,自己为何要来投奔太子。
明明家里已经帮自己婉拒了!
后悔归后悔, 他们没想过半途而废。
谁都知道, 这次若离开,以后就别想再跟随太子了。
是, 他们还是勋贵子弟, 还可能袭爵。但谁没有野心?
就算没有,但看见兄弟身居高位, 比自己落魄还难过。
陈买带着诏令和后勤车队到来时,看见勋贵子弟们焕然一新的面貌, 啧啧称奇。
刘盈把着陈买的肩膀道:“有没有想法跟随我啊?”
陈买乃陈平之子。他的年龄, 早就可以跟随刘盈。只是陈平认为自己早早离家,没有好好教育过陈买,陈买没本事为刘盈做事。
陈平为孙儿讨了个太学名额。孙儿还年幼, 现在教还来得及。
未来的皇帝是刘盈,陈平不用担心子孙出息。他可以尽力教导子孙。
不过刘盈对陈买的印象不错。若不是陈平拒绝,刘盈肯定会把陈买加入名单。
陈买他学识武功都平平无奇,但他的脸长得好看啊!
陈买苦笑:“父亲命臣来送诏令,便是同意臣追随太子了。”
刘盈惊讶:“陈平怎么松口了?他不是担心你拖我后腿吗?”
陈买是个没有城府的人。
他真的没接受过多少陈平的教导,纯良得仿佛不是陈平的儿子。太子问了,他就老实答了。
“绛侯每日都上门打扰阿父,阿父太过心烦。”陈买道,“这是父亲的信,让臣私下呈给太子。”
刘盈拆开信,失笑。
陈平没解释太多,只说以自己太子元从的身份,就算儿子平庸无能,太子或许也不会厌弃他的儿子。
言下之意,我儿子没用,不能帮太子,但周勃太烦,那我就任性一下,让周勃更加嫉妒。
陪太子出游的名额,自己想要就能要。
刘盈难得露出无奈的神情:“周叔父为何非和陈平过不去?”
他记得周勃和陈平是屠灭诸吕、杀光汉惠帝全家的好搭档。这两人和灌婴,是支持汉文帝继位的主要力量。
在天下安危和身家性命的重压下,这三人彼此信任,但平时……啧。
怪不得历史中的吕后都没想过防备这三人会联合起来。
“陈平既然生气,我得帮他。”刘盈将信丢给了身后的人,“给我记好,写进史书里,让后世人看看周勃嫉妒的嘴脸。”
刘盈身后的那个年轻人两眼放光:“是!太子!”
陈买不认识那人,疑惑地打量那人。
刘盈介绍道:“司马喜。太史令司马毋怿之子,将来我的太史令。”
陈买虽才能平庸,回到父亲身边这几年,父亲把官场常识都灌给了他。
他略一思考,想起了父亲的评价。
世代承袭太史令的司马家,是朝臣中与勋贵不同的“文吏世家”,即世代传承某一种有特殊职责的官吏的家族。
在太子“徙木立信”后,陛下有意识地招纳这些“文吏世家”的人入朝为官。司马家就是其一。
司马毋怿原本是长安市场上的市长,还是太子亲自从长安市场上抓……请来的。
被太子亲自请来的人!陈买忙作揖:“久仰。”
司马喜吓了一跳。
自己不过是太史令之子,怎么能让陈买行礼?
他忙避开陈买的作揖,躬身还礼。
“好了,作揖来作揖去,你们夫妻对拜吗?”刘盈出言阻止他们你拜我我拜你,给两人闹了个大红脸。
陈买虽才华一般,但帮忙记录点事还是轻轻松松。刘盈便让司马喜和陈买住一块儿,两人一同记录自己的伟大言行。
他一直遗憾以前自己的伟大行为没有史官第一时间记录。好不容易抓到了司马迁他曾祖父和祖父,当然要放在自己身边,随时记录自己的每一项伟大事迹。
此次西域之行,司马家的史书上不写个几千字,他躺进坟墓里都要揭棺而起,把司马家的后人全阉了,让他们真正绝后。
暴君刘盈抱着手臂,倨傲地下了决定。
司马喜原本很忐忑。当刘盈告诉他好生记录这次西域之行,为后人留下前人开拓边疆的真实记录时,司马喜感动得热泪盈眶。
司马家一直想写一本和《春秋》一般的通史。
不,他们想写一本比《春秋》更好的通史!《春秋》的着重点在教导君王,他们更想注重历史本身。
但他们只是区区文吏,写一本通史这样伟大的事,他们只敢藏在心底,悄悄地收集资料。
没想到他们从未说出口的妄想,居然被太子轻而易举地点了出来。太子要支持他们写通史!
司马喜决定,《通史》什么的可以暂时放在后面,等后人完善。汉初这段时间的历史记载,他必须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这才不辜负太子的信任!
在司马喜眼中,刘盈披上了厚厚的滤镜。
与陈买同住时,司马喜这个话痨向陈买分享自己详尽到仿佛有分身能力的记录。
陈买不寒而栗。
这么多“私下对话”,你是怎么听到的啊?你难道藏在太子的袍底吗!
陈买想起太子让司马喜好好记录周勃的嫉妒嘴脸,额头冷汗直冒。
他忙去请求太子,请太子收回命令。
虽然绛侯很烦,但真的不至于啊!看了司马喜的记录,陈买可不敢轻视司马喜将来会写的“史”。
“放心,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不会让周叔父遗臭万年。”刘盈安慰陈买,“他敢做,就不怕人说。要说荒诞的事,有谁比我和阿父更荒诞?”
陈买:“……”他终于知道父亲为何不让他跟随太子左右了。他真的不能在太子的话中保持镇定啊!
但陈买已经被陈平派来,陈平不肯再为儿子挡风遮雨,陈买就只能凄凄惨惨地接受刘盈的风吹雨打。
他为了与刘盈少相处,请求曹窋把自己也加入练兵中。
陈买宁愿吃点苦,也不愿意在刘盈那里听刘盈日日骂父骂母。
说好的太子是天下最为孝顺之人呢?这哪里孝顺了?
刘盈私下对萧谨嘲笑陈买:“怪不得陈平不肯把陈买放出来。”
萧谨道:“可见周勃有多令陈平厌恶了。陈平早早主动跟随太子,虽不是陛下元从,却是太子元从。他这样做,实在是不给太子脸面。”
刘盈道:“我那群长辈,都视我为孩提。但无所谓,视我为孩提,对我也有好处。”
萧谨道:“臣子就不该有这样的僭越的心态。”
刘盈大度道:“没关系,等我当皇帝,他们很快就老死了。他们的儿子不敢忤逆我就成。”
萧谨勉强被刘盈说服。
也对,等自己当皇后,能惩治这群人的时候,这群人恐怕老得连肉都咬不动了,不必花费心思。
萧谨便对勋贵小弟们更严格了。
勋贵小弟们必须把尊卑等级牢牢记在心底,不能像陛下的小弟那样。
陛下对小弟纵容,纵容的结果就是这群小弟不把陛下当回事。陛下在沛丰时,还是揍得少了。
刘盈见萧谨太严格,还劝说了一番,让萧谨稍稍宽和了一些。
刘盈背着手叹气。萧谨的脾气啊,怎么和阿母忙昏头时越来越像?将来萧谨不会也想搞什么坛子肉竹签串肉吧?这不兴搞啊。
“怎么匈奴人不来拦我?”刘盈问中途加入的老将道。
这位老将是蒙恬请求刘邦派来的。
得知刘盈偷跑,蒙恬实在是担忧极了。曹窋在他眼中不过一个小将,怎么能担好刘盈的护卫之责?
老秦人在朝中都急得上火。
在他们眼中,刘盈不仅是大汉的太子,也是他们秦人的太子。
那是被始皇帝认可的孩童,是曾经在项羽手中拯救了咸阳城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