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348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赵云的兄长去世后,赵云便从公孙瓒处辞去官职回乡,护卫家乡七年多,才在与路过家乡的刘备抵足长眠后,跟随刘备离开。

  赵云的家乡正好就在黑山军的地盘上,此时距离赵云回乡不到两年。

  刘盈曾绕道常山真定,想见一见年轻的赵云。

  赵云在后世被塑造成白面小生,还有个可爱的称呼“云妹”。

  他实际上长得“身高八尺,姿颜雄伟”。古时的“伟”不是形容人长得很壮,而是“特别出众”的意思。“姿颜”则是描述英俊或美丽的人才会使用的特定词汇。

  根据这个描述,赵云是偏向英武、健壮的硬汉帅哥长相。

  刘盈自认也是个“姿颜雄伟”的型男。能不能拉拢赵云为他打工不重要,他就是想看看赵云和自己谁更英俊神武。

  之前当傀儡皇帝的时候,他都无缘得见年轻的赵云,很是遗憾。

  可惜刘盈去真定的时候,赵云入山猎虎,恰好路过。

  没想到自己快离开赵地,进入关中时,赵云竟追了上来。

  刘盈热情地接待了赵云,把看腻了的孙策踢出亲卫的行列,美滋滋地让赵云替上。

  孙策讪讪地摸了摸鼻子,对新结识的友人道:“张盈这狗脾气,你们居然还能和他成为朋友?”

  法正安慰孙策:“别担心,张盈很长情,他很快就会来讨好你。”

  孙策不久后收到不署名的兵书一卷,刘盈让他赶紧阅读写感想。

  刘盈道:“我让赵云替你,不是看腻了你的脸,是看不惯你整日无所事事,比我还闲。你一个将领,该和周瑜他们一同开会,跟在我身边摸鱼干什么?鱼有那么好摸?”

  孙策虽没听过“摸鱼”这词,也能从刘盈话中理解“摸鱼”一词的含义。

  他不敢置信地对周瑜道:“我屈尊给他当亲卫,他居然还嫌弃我无所事事?我不是担忧他的安全吗!”

  周瑜忍笑道:“他知道你担忧他的安全,所以有了新的亲卫后,就不让你无所事事了。”

  他也认为孙策实在是太闲了,看着不爽。

  孙策气得哼了两声,翻开兵书:“法正等人常手握书卷笃学不辍,我好奇地去看了几眼,他们的书卷上有很多批改之语,字迹全是张盈一人,但语气却大不相同。”

  周瑜道:“张盈有很多秘密,我很好奇。”

  孙策笑了笑,道:“我们只是他的友人,并非他的心腹下属,他掩饰秘密也漫不经心。他给你书卷了吗?”

  周瑜摇头:“没有单独给我,但让我可向法正等人借阅。”

  孙策得意扬扬:“我先有了。”

  周瑜看着孙策得意的神色,心中叹气。

  伯符可能自己都没察觉,他越发在意“张盈”的态度了。

  周瑜想起自己借阅的书卷,想着刘盈的神秘,也不由心痒。

  秘密就在眼前半遮半掩,想不去探究,实在是太难了。

  赵云回到家乡后,听闻乡亲对刘盈的夸赞,虽对刘盈印象很好,也没想过去跟随刘盈。

  直到黑山军的首领来寻他。

  “赵郎人如其名,乃人中之龙,何必困于浅滩?张使君乃心系苍生之人,正缺赵郎这样的英才相助。若赵郎担忧乡人,某愿以大贤良师之名起誓,绝不进犯赵郎家乡。若赵郎家乡有难,某定会暗中相助。”

  赵云不解:“你既然心向他,为何自己不去?”

  黑山军首领遗憾道:“若某只是军中一位普通将领,便跟随他了。黑山军多是当地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某若单独投奔张使君,黑山军恐怕会变成寻常匪徒。某在这里等张使君回来。”

  赵云惊讶:“你对他很有信心?”

  黑山军首领摇头:“某不是对张使君有信心,而是希望张使君回来。赵地之中,唯有子龙有匡扶社稷的本事。若子龙不信任某,可先护送张使君一途,观察张使君是何人。”

  赵云脑海里闪过公孙瓒、刘备等他结识过的英雄人物。他虽不认为年轻的张盈能与此等英雄相比,但想到张盈对乡亲的恩情,又担忧长安兵乱会伤到恩人,便提枪暂别家乡,前来寻张盈。

  没想到张盈竟然是如此洒脱的人,在对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竟然让他成为亲卫。

  赵云有些受宠若惊了。

  他想,黑山军首领所言确实无错,张盈虽年轻,也是当世英雄,任人不疑,心胸十分豁达。

  没几日,赵云就发现,张盈确实豁达,但是不是豁达得过分了?

  赵云为难道:“使君,我并非使君的下属,为使君领兵是不是不太好?”

  刘盈伸长手拍着赵云的肩膀道:“有什么不好?非常好!我相信你。另一位领兵的人也不是我的下属。对吧,策儿?”

  孙策用枪杆子去捅刘盈:“你嘴上干净点!”

  刘盈刚和他结识的时候亲亲切切叫他伯符,现在居然叫他“策儿”,还敢自称他阿父了!

  面对这么嚣张的朋友,孙策与刘盈打架的次数与日俱增。

  让孙策更生气的是,刘盈的成长也太快了,他们的胜率快到五五分了。

  难道以后自己在刘盈耍贱的时候,竟不能按着刘盈揍了?

  赵云更加震惊。

  什么?孙将军居然不是张使君的下属?可张使君几乎把军权全部交给孙将军了啊!

  孙策安抚吓坏的赵云:“他就是这样的人,你要习惯,不辜负他的信任便好。”

  赵云头皮发麻地接下领军的事,与张翼一同成为孙策的副将。

  周瑜终于能从领兵中解放出来,和法正、庞统、诸葛亮一同在后方偷懒。

  进入关中后,刘盈不再乱逛,以免引起西凉军的猜忌,空闲时间又多了不少。

  他便抽出一卷兵书,教导赵云兵法军略。

  赵云天赋很好,虽学识稍差,但很有远见,有抚民之能。

  会抚民的将军,定能独当一面。赵云缺少的部分,自己有的是书本为赵云补全。

  刘盈心里嘀咕,还是阿父和曹伯父的兵书更适合赵云和张翼。可惜这两人都是懒蛋,曹伯父的兵书还是没几页纸,阿父的兵书更是就写了个名字。

  阿父甚至想让自己替他总结兵书,人怎么能懒成这样!

  还好有章邯,蒙恬也从北疆回来参加自己的登基典礼,不然他还真的只能绞尽脑汁自己总结兵法经验。

  他也很懒好吗?抄书不费脑,总结兵法太费脑,费脑比费体力更难受!

  “这都是传家之学,我可以学?”赵云再次震惊。

  刘盈大方道:“这些都是传国之学,不是一家一户之学。我不仅会教给你,也会教给天下人。等回益州,我就建官学,天下人皆可学!”

  孙策道:“你不怕天下人学了你的本事,成为你的劲敌?”

  刘盈自傲道:“儒家经典就那么多字,记忆力稍好的人通读几遍便能背诵,但能成为大儒的能有几人?学我者,也不可能超过我。若能超过我,那是我自己没本事,认输便是。啊,我忘记了,要帮老师推广他们的儒经注释。”

  刘盈一拍脑袋,又放下了手:“算了,还是等回益州再说,免得一群儒生恼羞成怒,提剑砍我。”

  孙策还想说什么,被周瑜挤开:“新的儒经注释?”

  刘盈点头:“你想看?等等,我回去翻翻。”

  因现在用不上,刘盈就没把儒经拿出来。

  啧啧,老师们骂人真狠。

  刘盈把老师们逼他抄写的儒经注释和骂人文章拿出来,赵云见书本都是刘盈的字迹,还在那继续惊讶,小伙伴们已经争相阅读。

  诸葛亮抱怨:“你怎么不早拿出来?”

  刘盈道:“现在用不上,之前懒得抄。这次回去和老师说了说董仲舒和放任黄河决堤的事,老师气病了,才逼我抄写……喂,你自己问的,怎么又来捂我的嘴!”

  诸葛亮跳到刘盈身上挂着,不准刘盈再说话:“闭嘴,闭嘴,闭嘴!你是想把底子都透露光吗!”

  “透露了也没什么,我相信伯符、公瑾和子龙。”刘盈接住诸葛亮,把将来会长得很高,但现在不如他的小诸葛亮放地上。

  自家这位诸葛武侯,是不是活泼过头了?简直像个初中生……呃,好像诸葛亮现在确实是初中生,还是初二生。

  传说中的“沙雕中二男生”。

  诸葛亮双脚落地后,又活泼地扑向其他友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眉眼间全是快乐。

  刘盈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年轻的兄长们。

  他的亲卫队刚成立的时候,气氛便是如此快乐。一转眼,兄长们都到了叔伯当初的年龄。

  时间过得真快啊。

  “你的表情怎么突然变老气了?像个老伯。”被挤出去的孙策终于回到了刘盈身边。

  刘盈回过神:“老个屁,乃公还不到而立。”

  孙策骂道:“乃公个屁!你能不能改一改你的口癖?你一开口,形象就从贤士变成草莽了!你不是还未到弱冠吗?离而立还早呢。”

  刘盈瞥了孙策一眼:“我说的是精神年龄。你在这干什么?赶紧过去一同学习啊。”

  孙策露出头疼的神色。

  刘盈推着孙策的背,把孙策强硬地拍进了儒学讨论小组。

  “你也别愣着,多学些有好处。我相信你听得懂。”刘盈又去推赵云。

  赵云很不好意思,但有机会瞻仰大儒的经书注释,他还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加入进去。

  “张盈你在一旁晃悠什么?过来!”

  刘盈磨蹭:“我都抄了一遍了,不想再看见它。”

  “过来!”

  小伙伴们冲上来架住了刘盈。

  刘盈垂头丧气,感觉自己砸了自己的脚。

  赵云看着刘盈一脸不耐,却又竭力忍耐的神情,不由眼神柔和。

  ……

  刘盈径直朝着长安奔去,路上提前给占据长安的西凉军阀打了声招呼,问他们能不能见一面,交换一下各自藏书。

  西凉军阀面面相觑。

  藏书,我们有什么藏书?

  “还是有的。”西凉军阀中的凉州豪强和关中豪强,嘴角抽搐。

  虽然领兵的兵头子如匪徒一般无知,但西凉军中还有许多文士策士,他们虽说没有家传经书,普通书籍可不少。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