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兰竹
傍晚在家门口角抵的少年和孩童们都闭门不出;
原本黔首见到邻里街坊的秦吏时都会亲切打招呼,现在连刘邦都得不到一个好脸色;
就算农闲时也有人忙碌的田地,现在明明正值丰收,却很少看见收割的人……
时间接近年末,沉寂变得嘈杂。
刘盈在去上课的路上,总会听到有人指着太阳,指着河流,指着远处巍峨的高山痛骂。
韩信见到这一幕,或许是陪刘盈读书读多了,感慨道:“《春秋》中场景,居然在如今再现。怪不得上面要焚书。”
他说这句话时有唏嘘,还有一点点的自豪。
本来他也是看不到《春秋》的,现在已经读完半本了。
刘盈仰头问义兄:“阿兄,你说他们骂的是始皇帝还是秦二世?”
韩信先让刘盈谨言,小心被抓去修长城,然后回答:“当然是始皇帝。”
刘盈轻轻点头:“我想也是。”
天下黔首现在所痛骂的,当然是秦始皇。
这不仅仅是因为黔首对皇帝更替不敏感,也是因为秦始皇的存在感太强了。
世人对秦始皇的神化程度,恰似后世的始皇粉——秦始皇无所不能,大秦现在这么混乱,都是他不想让天下好,而不是做不到。
秦始皇巡游路上,连恶神都能斩杀,你说他病得起不了身,导致秦二世矫诏继位,谁会信?
显然,这个刚继位就显示出暴虐之相的秦二世,就是秦始皇专门给天下人选的。
在黔首看来,秦始皇别说病得起不了身,就算眼睛已经闭上了,他身边的人也一定战战兢兢,谨小慎微,不敢违背他的意愿。
在世人心中,惧他恨他也敬他。
所以不会有人相信,秦始皇病危时身边最信任的心腹全部背叛了他。
刘盈自言自语:“从平原津到沙丘足足一百五十公里,从秦始皇生病,到病得起不了身,尚且有好几日的时间。任谁都会想秦始皇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他们怎么会知道,‘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呢?”
韩信听清了刘盈的话,疑惑道:“什么沙丘?秦始皇不是死在平原津吗?”
刘盈抬起手臂,双手枕在脑后,仰头看天:“我什么都没说。”
韩信无奈:“我耳朵没聋。”
刘肥劝说:“阿兄,你就当盈儿什么都没说,追问也没用。”
韩信虽然心痒难耐,想着刘盈的性格,也只能道:“好。”
刘盈再次仰头看韩信:“阿兄,如果有人告诉你,让天下黔首活不下去和秦二世上位,不是秦始皇不想好好干,而是无能为力,你信吗?”
韩信斩钉截铁:“不信。”
刘肥也赞同:“始皇帝怎么可能无能为力?”
刘盈发出自闷在家中后,第一次畅快大笑。
“没错,后世人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想的。”刘盈笑弯了眼,“他只相信自己。这就是大秦灭亡的原因啊。”
寻什么长生不老药,不如相信后人的智慧。
汉高祖的继承人还不如扶苏呢,在晚年挣扎了那么久,拖着病躯也要再出关中重灭六国,最后他不也相信后人、相信吕后、相信自己的好伙计们,潇洒地死去?
洒脱点啊秦始皇,自己做不到就痛痛快快交给扶苏,扶苏不是觉得自己很能吗?天下人不都在夸赞扶苏很能吗?先试试呗。
就算不行,不过也是个二世而亡。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造就时势,但天下大势,不可能只由一个英雄缔造。说白了,还是天下人造就的天下大势。”刘盈对兄长道,“阿兄,兄长,我这句话帅不帅?你们要记住,以后记在回忆录里。”
刘肥和韩信听着刘盈这个小小孩童,居然敢高高在上点评如太阳般的秦始皇,都感到不可思议。
刘盈不可思议的狂妄太多了,如此狂妄还是让他们有点被吓到。
刘盈努嘴。
有什么好惊讶的?后世人就是这样随随便便点评皇帝。秦始皇不服?他从始皇陵里跳出来,给我五匹小马警告啊?
待我死后,不也任人评说?
“回家吧。”刘盈决定,今天爆评了秦始皇心情很好,一定要再次刷新副本纪录。
明年年末,天下就要大乱了。还有一年时间,他一定要把副本通关,并攒下一笔经验值存款。
不然阿父和叔伯们南征北战,自己恐怕没那么多机会刷经验值了。
路过街市的时候,刘盈居然又见到那位卖枣的阿姊。
刘盈脚步停顿,犹豫了一会儿,走向没有任何客人的阿姊。
枣阿姊面容凹陷,怀里绑着一个沉睡的婴儿。
刘盈走近时,还能闻到枣阿姊身上的异味。
推算时间,枣阿姊应该刚临盆不久,应该在坐月子。
“阿姊,你刚生完孩子,就出来摆摊?”刘盈摸出钱买枣。
枣阿姊面容疲惫憔悴,但仍旧对刘盈露出善意的笑容:“良人和阿公都去修皇帝的陵墓了,家里只有我和阿媪。阿媪要收地,我干不了重活,就来卖枣了。”
她给刘盈选了个最大的枣子,塞进刘盈怀里:“钱虽买不到粮,但给良人和阿公寄去,总会有用处。这个请你吃。”
刘盈买下了所有枣子,又把自己和两位兄长怀里的粟饼塞给枣阿姊。
枣阿姊很开心地用温水化开半张粟饼,说要喂给孩子吃。
刚出生的孩子本应该只喝母乳,但枣阿姊这么说,刘盈也没有自以为是地反驳。
现代人衣食无忧,如何指导衣食匮乏的古代人养孩子?
生活困苦,枣阿姊仍旧很乐观。
在刘盈离开时,枣阿姊笑着对刘盈道,上面说,骊山墓今年就能修完,所有工匠修完骊山墓就能归家。
“等良人和阿公归家,日子就好过了。就熬这一阵,日子就好过了。”
刘盈笑着和枣阿姊挥手离别。
转身之后,刘盈的笑容淡去,再次仰头看天。
他在心里想。
“九月,葬始皇郦山。”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第27章 沛县越来越安静
十月, 秦二世改元。
始皇帝的时代正式过去,如今便是秦二世元年了。
刚改元,秦二世就学秦始皇南巡,在秦始皇的功德碑旁另立了一块碑。
蒙毅替秦二世写下了歌功颂德的碑文, 回程时就病倒了。
他在病中对秦二世道歉, 说自己年老体衰, 又因先帝逝世伤心过度, 实在是撑不住了。现在看到秦二世改元, 他终于可以安心致仕了。
蒙毅在病中絮絮叨叨, 教导秦二世如何徐徐以施恩老臣的方式, 让老臣一一致仕, 换上秦二世自己的心腹。
他还对秦二世说,李斯、赵高等人与他同是始皇帝的心腹, 都是前朝老臣。这两人向来自傲,恐怕不会服秦二世。他让秦二世学习先帝, 像先帝对待吕不韦那样暂时忍耐, 待羽翼丰满,再将其驱离朝堂。
秦二世感动得涕泗横流。
赵高自诩从龙第一功, 对秦二世逐渐倨傲;李斯也越来越啰嗦, 视他为孩提。
还是蒙毅好啊,怪不得父皇最宠信蒙上卿!
“蒙上卿, 你不能致仕啊,你若致仕, 朕在朝堂就孤立无援了!”秦二世哭泣道。
蒙毅慈祥微笑:“君上乃先帝亲自挑选的继承人, 朝堂上下都会服从君上,何谈孤立无援?一朝君王一朝臣,臣若不先退, 朝中那些老臣怎会退?臣请为先帝结庐守陵,君上也以守陵为名义,让朝中那些倚老卖老的老臣来陪臣吧。”
蒙毅句句为秦二世着想,秦二世甚为感动。
虽然他很不想蒙毅离开朝堂,但蒙毅确实病得起不了身,为了物尽其用,确实让蒙毅成为打发朝堂老臣的借口最为合适,秦二世便允许了。
赵高试图在蒙毅离开时进谗言。秦二世事事听他,对此事则表现得颇为厌恶。
蒙毅手握重权却愿意把权力还给他;赵高总以自己年少为由不肯放权。
秦二世智商没问题,知道谁才是真的忠心。
赵高也发现秦二世逐渐不受控制,暗自警惕。
蒙毅趁此机会联络朝中已经被赵高剪除权力的旧臣,劝他们一一远离朝堂。
等他们回到封邑,哪怕秦二世想要杀他们,他们也能逃走。
章邯这时候才察觉,蒙毅似乎不是真的奉承秦二世。
他想再去找蒙毅询问。
沉思半宿后,章邯没有前往。
蒙毅有苦衷。自己假装与蒙毅决裂,才是帮他吧。
“君上,胡亥刚回咸阳,就生出屠戮宗室之心。但臣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连完全没有威胁的公主也不愿放过。此人就是畜生。”
“朝中忠直老臣不知道能救几个,臣无能,只能维持这个局面。”
“天下……天下恐怕很快就要大乱了。”
蒙毅身披麻衣,在草房中喃喃自语。
秦二世改元,按例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的消息传到沛县时,修建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殉葬的消息也传到了沛县。
沛县在六国故地中,算是离咸阳较近了。
中原故地的手工业比其他地方更发达,泗水郡出的工匠很多。
噩耗传来,沛县工匠聚集的那条街坊家家挂孝,哭声震天。
担忧哭声引来秦二世不满,县令派人挨家挨户警告,不准他们挂孝,否则就充为城旦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