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兰竹
但欢迎归欢迎,蒙毅向赵高夺权的行动却步履维艰。
赵高奉承胡亥,无所不用其极;蒙毅即使想要助纣为虐,也难以突破道德底线。
赵高能让胡亥用奴隶玩活体解剖;蒙毅即使可以为了取悦胡亥杀几个奴隶,但自己上手或者让胡亥上手这种事,他做不出来。
有了赵高提高胡亥的阈值,蒙毅在胡亥那里的宠爱程度直线下降。
幸亏他之前在胡亥心中留下了“帝王制衡”的种子,胡亥被赵高捧得开心,但也知道赵高需要其他大臣来制衡。
只要蒙毅不规劝胡亥停下徭役和享乐,胡亥暂时没有听信赵高谗言,杀掉蒙毅的打算。
赵高见胡亥暂时没有动蒙毅的想法,便想了另一个阴招。
他将平定叛乱之事悉数交给了蒙毅,并派人急召蒙恬带着百越兵团回来平叛。
但他又自己负责平叛将士所需要的钱粮发放,给百越军团的诏书中也没提赏赐。
赵高琢磨,有自己卡着钱粮,又让去百越兵团宣召的人态度差一点,蒙毅的工作一定不会顺利。
等叛乱的时间拖长一点,赵高就上奏胡亥,说蒙恬在百越不回来,恐有自立之心。蒙毅一直不能平定叛乱,一定是养寇为重,想要和蒙恬里应外合。
他就不信了,这样还扳不倒蒙毅。
蒙毅在已经知道赵高在和他政斗的前提下,很容易就看出赵高的小心思。
但他看出也没有用。
胡亥站在赵高这一边,除非他能换一个皇帝,否则只能被赵高卡住要害。
蒙毅一边暗地里积攒力量逼宫,一边艰难做出应对。
蒙恬那边很好办,他只要自己派出使臣,告知蒙恬真相即可。
钱粮那里也勉强有解决的方法。秦国在各地都有粮仓,秦军取用这些粮仓中的粮食时无需经由朝廷调配。
他又命令秦军就地取粮。特别是已经叛乱的原六国地区,既然黔首支持民贼,那么黔首也该为背叛大秦付出代价。
秦军自开始争霸起,因以斩首为军功,便以残暴著名。
只据有史可考的记载,自秦献公起,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秦朝斩首逾一百六十万。
秦始皇统一天下时,虽然打出了“义兵”的旗帜,考虑到了与六国仇恨太大,统一后不好管理六国的旧地盘。但秦国的军功制如此,一旦战事激烈,就难以避免屠杀。
在灭魏和灭赵时,秦军分别斩首三万和十万。
秦军的残暴在六国人心中留下了仇恨的种子,秦始皇又未休养生息,仇恨的种子发芽长大,终于在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基时开花结果。
但蒙毅相信,仇恨也是恐惧。
只要秦军拿出当年扫灭六国那所向披靡的势头,软弱的黔首们自会重新匍匐在地上。
秦国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虽然蒙毅没有在秦国开疆扩土中上战场,但他的祖父蒙骜曾夺取韩国、赵国、魏国近百座城池,父亲蒙武曾随王翦灭楚。家学渊源,让他对秦军深有信心,对黔首对秦国的恐惧也深有信心。
“只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那些草莽自会土崩瓦解。”蒙毅为章邯送行时道。
章邯也是如此相信。
在送别章邯后,蒙毅从最新的军报中看到了刘邦的名字。
他脑海里出现了刘邦和刘盈的模样。
那个戴着竹冠,愿意为黔首推磨的刘邦,和他手捧麦饭,期望他向君上进谏的儿子刘盈,居然也谋反了?
蒙毅摇了摇头,苦笑。
只是刘邦谋反。刘盈还年幼,谋反和他有什么关系?
“我曾以为,将你荐给君上后,你我或许能成为友人。未曾想……”
“未曾想,那人居然是蒙毅。”刘邦苦笑,“我对他还挺有好感。”
张苍和毛亨都曾是大秦的博士,见过不少大秦的贵人。
刘邦一时兴起,和张苍、毛亨说起那日来寻自己的秦朝官吏的模样。
张苍和毛亨仔细询问了刘邦,那人佩戴的剑和腰间的玉饰,猜测那人就是蒙毅。
“据说蒙毅中途离开了秦始皇,在秦始皇驾崩前一日才赶回秦始皇身边,奉秦始皇之命辅佐秦二世。当日来沛县者,说不定真的是蒙毅。”
两人讨论一番后,对刘邦道。
刘邦先惊讶来寻自己的人来头如此大,又感到有点荒谬。
如果来者真的是蒙毅,如果秦始皇没死,自己说不定真的能去咸阳当大官,哈哈哈哈。
刘邦对刘盈分享了这件趣事。
虽然张苍和毛亨也不能确定那人是不是蒙毅,刘邦向来自信,就确定自己被上卿蒙毅看重,原本即将飞黄腾达了。
刘盈鄙视刘邦:“阿父,是我受蒙上卿看重,你是顺带的。等等,当日我见到两位长者时,蒙毅是以仆从的身份跟随另一位长者。谁有资格让蒙毅当仆从?”
刘盈和刘邦父子二人面面相觑。
刘邦干咳一声:“我想张苍和毛亨一定猜错了。”
刘盈给刘邦鼓劲:“阿父,你自信一点!说不定当日请我吃肉的就是秦始皇!”
刘邦连连摆手:“怎么可能?那秦始皇不是坐在马车上吗?”
刘盈抓住刘邦摆来摆去的手:“就不能是秦始皇逛了集市后,再爬上马车炫耀权势吗!”
刘邦给了刘盈脑门一下:“你以为秦始皇是你啊?还人前显圣?你以为秦始皇是我啊?还跑集市与民同乐?”
刘盈捂着脑门:“说不定呢?”
刘邦不信。
当刘邦和毛亨、张苍说,疑似蒙毅的人在另一人身后做侍从状,毛亨和张苍也坚信自己想错了。
或许那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咸阳秦吏吧。
只有刘盈宁愿相信秦始皇会逛集市,也要坚称自己才华横溢,得秦始皇和蒙毅前来市集拜访自己,还请自己吃好吃的。
“阿父能当仓吏,也全是靠我!”
刘盈把自己的胸脯拍得啪嗒啪嗒响。
韩信敷衍地“嗯嗯嗯”,转移话题:“你的近卫选好了?”
刘盈放下手,不满嘟囔:“阿父真小气,我的近卫居然只有五十人。”
韩信道:“义父担心给你一百人,你就敢去攻城略地。”
刘盈歪头:“为何不可呢?”
韩信看见弟弟装乖,说的却不是乖巧的话,不由失笑:“不无不可。”
刘盈扑到韩信怀里撒娇:“阿兄阿兄,你也觉得很无聊对不对?曹伯父和王伯父等人明明不一定比你厉害,只因为他们是你的长辈,你就只能为副,这不公平!若我是阿父,我一定会让阿兄当大将军,什么曹伯父王伯父,都让阿兄来管!”
韩信揉了揉弟弟的脑袋:“义父说了,等他有十万兵,再分我一半。”
韩信能理解刘邦现在的做法。
等义父有十万兵,已经为一方强大诸侯,那时自家子弟领兵理所当然,其余叔伯不会不服。
现在义父势力还很微弱,所领的兵几乎都是沛丰的子弟。兵卒中强壮者,又多是几个家境较好的叔伯家的壮仆。
再者,王陵就罢了,曹参却是难得的将帅之才。
当然,自己肯定比曹伯父强,但曹伯父就足以应对周围这群无能之徒,自己较为年轻,辈分较低,实在是没理由和曹伯父抢。
何况曹伯父也只是义父的副将。自己总不能跃居义父之上吧?
韩信将刘邦的安排细致地讲解给刘盈听。
刘盈却“我不听我不听”。
他撒娇:“我就不一样!我若有一支雄兵,定拜阿兄为大将军,我为副。我带兵不如阿兄,愿为阿兄手中兵刃。阿父就是好脸面,明明带兵不如阿兄,却要自己当主将。”
韩信哭笑不得。但他明知刘盈是在胡搅蛮缠,心里仍旧很开心。
刘盈撒完娇后,开始求教。
他将梦境中瓦剌的局势告诉韩信,询问韩信有没有破局之法。
虽然刘盈馅儿的明堡宗手中没有兵,但他传出什么消息,能让京城里的人做出更正确的决策,韩信这位成长期兵仙还是给刘盈一点建议的。
因为韩信知道刘盈有神仙梦里授课,刘盈能描述详细的场景,所说的却是什么大明、瓦剌等没听过的朝代和蛮夷,韩信也不惊讶,很认真地为刘盈解答疑问。
刘盈又去寻曹参和萧何,让他们以各自的角度出发,帮自己解答疑惑。
刘邦闻言不满:“你怎么不问乃公?”
刘盈嫌弃道:“乃公不相信你。”
吕娥姁夹菜的筷子一抖,肉片掉了。
你们父子俩互为乃公是吧?!
见刘邦和刘盈居然都自称乃公,还非常自在地聊了起来,吕娥姁心在滴血。
她忍无可忍,把碗筷往桌子上一放:“刘季!你就是这么教孩子?!刘盈!你怎么能自称你阿父的阿父?”
刘盈撇嘴:“阿父都不在意,阿母你好烦。”
刘邦站在了吕娥姁这边:“对!你如此不孝,该揍!”
刘盈迅速啃完手中的鸡架,把手上的油往父母身上各擦了一下,然后做鬼脸逃跑:“不给你们揍!略略略!”
吕娥姁提起裙角:“良人!你还愣着干什么?!”
刘邦继续慢悠悠吃肉:“只是几句口头顽皮,你难道还真的要揍他?坐下继续用膳,别理睬他,理睬不完。”
吕娥姁被父子二人气饱了。
敢情儿子的品德教育只有我一个人着急?!
但刘盈已经逃跑,当吕娥姁再找到刘盈时,刘盈已经呼呼大睡。
担忧刘盈在梦里上课,吕娥姁不能把刘盈叫醒,只能放过刘盈。
她越想越生气,去寻刘邦吵了一架。
刘邦掏了掏耳朵,一句“妇人懂什么”,大摇大摆离去。
吕娥姁气得眼眶发红,发誓她也再也不管刘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