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31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叶欣问孟春兰:“什么意外,怎么偏在办酒前去了?”

  孟春兰叹气:“真是意外,那年发大洪水,把姑娘家房子冲垮了,她被倒塌的房梁压死了。也就是因为那家人天灾人祸的,十分凄惨,孟华鹏才没有把几百块钱追究回来。他实在是个厚道人。”

  叶欣听了也很是同情,但是:“太厚道了也不好,自己日子都不好过呢。考虑别人太多,只能苦了自己。”

  滥好人可不是什么好选择。

  还是精明一些的,顾着自己和自家人的才好。

  孟春兰道:“确实,太过忠厚了,显得温吞,有时候还傻傻的,这就是第三个缺点了。所以他家才想着要找一个与众不同、聪慧清醒的媳妇提点他。这次他说亲,其他都好说,优先考虑人品性格。”

  这就是隐晦地夸王小薇了。

  叶欣听到这里就确定了,孟春兰早就知道同村孟华鹏说亲的事情了,说不定是孟华鹏家也托她打听王小薇,不然怎么现在净说好话呢?

  就如同王小薇不知道那边的具体情况,那边肯定也不知道王小薇是个什么样的,既然同村的孟春兰正好来这里医疗站上岗,现成的方便,自然要拜托她了。

  从以往的接触看,叶欣觉得孟春兰是个挺好的姑娘,既然她愿意帮忙说好话,也许那家人真不错,说不定还跟她挺熟悉的。

  说到这里,好的坏的都了解过了,也算是说完了。

  时间也不早了,两人就笑着告辞。

  临走前,孟春兰悄悄拉了一把叶欣的手,朝她眨了眨眼。叶欣会意,点点头。

  跟王小薇往回走的时候,叶欣就问:“小薇姐,你觉得怎么样?”

  王小薇叹了一口气,“综合听下来,不好不坏吧。我也知道人无完人,他之前说过亲这事,我虽然觉得意外,但是听了也觉得解释通了为什么听着人不错却还没结婚的。”

  叶欣就问:“那,要不要见一见人?”

  王小薇想了想,点头:“还是见一见吧。没见到人总不好下定论,当面看了,从他说话语气表情,才能看出一些。不过,再过几天吧。”

  叶欣笑道:“也是,看来看去,还是看人。也不用急,再考虑几天,见面的事情十二月再说不迟。”

  王小薇点点头,快到了知青宿舍要分开了,又衷心对她说:“还是多谢你陪我了,不然我都不好意思问的,也不会知道这些具体情况。”

  叶欣道:“顺路走一趟的事,咱们这么好,别说谢了。”

  两人就分开了。

  等王小薇书转身往那边走了,叶欣就又悄悄折回了医疗站,果然孟春兰已经锁了门挎着包再等她。

  孟春兰见她回来就松了口气,过来亲热地拉着她的手:“我还怕你没懂我意思,不知道回来找我。”

  叶欣笑道:“我那么笨吗?快从实招来,是不是孟华鹏家也叫你打听小薇姐了?”

  孟春兰点头:“你果然聪明,一听就知道了。他家和我家住不远,挺熟悉的,他家的情况我也没夸大隐瞒的,婶子和妹子都是好性格,真是个不错的人,就是家境不好,之前那段儿又是倒霉。”

  又正色道:“你快老实告诉我,这个王小薇怎么样?”

  叶欣也正色道:“小薇姐人是很好的,温和友善,人很本分。干活的话,比不上特别能干的,但也身体健康勤恳踏实,还能自己缝衣裳。我年纪小,她还经常照顾我,是个细心体贴的大姐姐。”

  孟春兰一边听一边点头,“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孟华鹏现在这个家庭条件,也只求找到一个品性好的,以后安生过日子。也不是说本地找不到了才来找知青,实在是有人提起过她,觉得可以,才托人来问,要是能成,那也是一件好事。”

  叶欣就问:“谁提起的?”

  孟春兰道:“我们本村一个嫁去黑水塘的姑姑辈。对了,她的女儿也是耽误了年纪最后找了个知青,结婚快半年了,看着还好。可能是因为这样,见孟华鹏说亲困难,才想到要给他介绍女知青。”

  叶欣露出笑容:“这就圆上了。”

  孟春兰又严肃地问:“因为她是知青,还有个重要的问题要问,就是她还有没有回城打算的?可不要到后面说好了,要办酒,或者结了婚了,又因为招工信息心思浮动,孟华鹏家可经不起再次折腾了。”

  叶欣道:“这个你回去告诉他们放心。要小薇姐不是放弃了回城的念头,就不会搭这次说亲了,更别说来找你打听。她来了多年,情况跟你那嫁去黑水塘姑姑辈的女婿差不多,都是想找个人安定下来过日子的。”

  孟春兰松了口气,“那真是没有问题了。”

  又接着问:“你刚探过她口风没有?她怎么个意思?能不能说下去?”

  叶欣笑道:“知道要回来跟你通气的,我能不打听了?小薇姐说愿意见一面,当面看看到底合不合眼缘。不过不要急,再多考虑几天,十二月里再说吧。”

  孟春兰也笑了:“明白,只要有意向,考虑多几天也是人之常。我回去告诉他家,稍安勿躁,静候佳音!”

  叶欣点点头,叹了句:“咱们不是媒婆,却跟媒婆差不多了,给他们操心的。”

  孟春兰笑道:“真是辛苦我们了!好了,你回去吃饭吧,我也该回家了!”

  叶欣就跟她挥手道别,这才回家了。

  回到上面,打开院子看见还没凝固的水泥,才想起来暂时不能走,只好又从旁边绕进去。先到屋后菜地看了看,查看暂时搬过来的鸡舍,又从鸭子那边捡了几个蛋,才回到前面。

  沈卓见了她就说:“刚我听见前面院门的声音,还以为大队长又来了。后来没听见喊,就知道是你回来了。”

  叶欣一边往筐里放鸡鸭蛋,一边有些意外地问:“刚大队长来过?说了什么事情?”

  沈卓道:“说是十二月里,公社要召集今年结业的医生开一个会,看看这半年在乡下实践成果如何,能不能有效解决乡村看病难问题,也从我们的实践中总结统计,了解乡村看病需求。”

  叶欣明白了,“又是一个工作总结会议。”

  沈卓点头:“不过这次是整个公社的,规模更大,而且是年底总结。”

  叶欣道:“估计你们的工作也会汇入公社的工作里面,成为公社年终报告的一部分。不过这么多人,应该不用你们一一发言的,可能会抽个代表……大队长应该也参加的吧?到时候说不定是由大队长总结发言,做大队工作汇报。”

  沈卓说:“大队长刚说了参加。那我是不是不用做发言准备了?”

  叶欣道:“有备无患吧。你在培训班可是尖子生,说不定到时候公社主任特别关注你,让你做代表发言。你就跟上次一样列个提纲,被抽到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这也是从公社层面看事情的好机会,别人想去还去不了呢。你到时候可要认真听,学习学习。”

  沈卓一一记下来。

  现在他才慢慢发现,当医生了真是不一样了,有这样去公社参加会议的机会,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人,这是埋头种地所不能的。

  怪不得说这是一个好出路,除了拿工资改善生活,这样走出去长见识的机会也是很难得的。

  叶欣洗了手,又想起来一事:“对了,这次可能也会见到送你书的俞医生,你抓紧时间先把那两本书看完。别到时候碰上了,人家问你看得怎么样,有没有看不懂的,有没有收获,你说一句没看完。”

  这个沈卓也想到了,见她这样细心为他着想,他很高兴,“估计是在十二月月中开,还有半个月的,我可以看完。”

  叶欣再想想,没别的了,就坐下烧火。

  沈卓这时候又跟她说:“到时候如果刚好碰上赶集,咱们就一起去,买买东西。”

  叶欣点点头:“嗯,快年底了,又到了买年货的时候。”

  说着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的,又快过年了。好像上次过年还是在不久前呢。”

  沈卓却说:“其实过得挺慢呢。每天都很忙,有很多事情做。”

  叶欣又点点头:“也是。这一年里咱们做的事情不少,过得充实,没有虚度光阴,这就是最好的了。”

  沈卓忙里偷闲,趁锅里正煮着汤,过来蹲在她身前,亲亲她,说:“最好的是和你一起。”

第114章 探亲假

  所幸接下来几天都没有下雨, 院子足足晾了三天,彻底地凝固结实了,两人出门终于不必从屋后绕路出去。叶欣穿着棉布鞋, 干干净净平平稳稳地踩在水泥地面上, 觉得特别舒服。

  她高兴地说:“太好了,以后走也好走, 扫也好扫!”

  沈卓同意地点头, 见她高兴, 自己也高兴。

  住半坡上院里难免落叶多,扫叶子的时候天晴冒灰、下雨带泥,容易把泥土都扫松了, 确实很麻烦。铺过以后,扫地就能放心大胆地扫了,甚至还能直接用水冲的。

  他们决定把鸡舍也安置在屋后了, 不再挪回来。这干干净净的, 实在不忍心弄脏。

  叶欣又去摸摸砌在院子左边的桌子, 也在石凳上坐了坐,都很结实稳固,冬日稍嫌冰冷, 但夏日肯定凉爽了。以后放东西也好放了,比如外面回来放一下筐, 平时晾晒辣椒也可以放这里,方便多了。

  又过去摸了摸站着刚好的洗菜台,以后打了水上来就不用蹲着或者弯腰了, 就在这上面洗, 放菜也好放了。

  她新奇地在新做好的院子里看看摸摸,沈卓做事情真的认真, 铺得很严整光滑。

  沈卓跟在她身边,见她高兴,就从身后搂着她,低头在她耳边说:“明年再攒攒钱,咱们把屋里也铺好了。”

  叶欣点点头,这正是她所想,“咱们要一年比一年好,才不辜负平日的辛苦汗水!”

  沈卓在她侧脸亲亲,“嗯。咱们明年肯定比今年好。”

  又见她脚上棉布鞋已经很旧了,说道:“等下次赶集买双新的,暖和。”

  叶欣伸脚看了看鞋,点点头,确实也该淘汰了。其实上次就想买了,只是觉得都不太好看,想买靴子,一时没找着。

  再过两日,就进入十二月了。

  天气越发寒冷了些,虽不下雪,小溪小河的水面上了冻。

  也彻底进入了冬闲时节,大人们在家里忙些零活;小孩子则到处玩耍,好拿棍子去敲水面,“邦邦”两声沉闷的,再用力一下,就是“啪啦”一声清脆碎裂。小孩子们乐此不疲,还有比谁找的冰面厚,敲起来碎得更好听。

  李光明拿着一根棍子,和李光亮结伴,也在到处找冰敲着玩,忽看到一抹鲜亮的红色出现,立刻就跑过去打招呼:“叶姐姐,你上哪儿?天好冷呢!”

  叶欣说:“屋里坐久了,出来转转。”

  看看他冻得两团红通通的脸颊,还干燥起皮了,鼻子下竟然淌着亮亮的鼻水,拿着棍子的手也冻得红红的,就皱眉:“你也知道天好冷呢,怎么在外面挨冻?看你鼻涕都冻出来了,可别感冒了,还要吃很苦的药。”

  李光明就不好意思地用手背擦擦鼻子,小声说:“我没感冒,就是流鼻涕,不用吃药。”

  叶欣看得更是眉头大皱,“你这脏兮兮的,我不跟你玩了。你快回家洗手,烤火,下次见到你不流鼻涕了,我才给你瓜子吃。”

  李光明也记得她说过不跟脏小孩玩,自己也不好意思跟上去了,再跟李光亮玩了一会儿,就没意思地拎着棍子当柴火回家了。

  叶欣今天也是在家看书一天,傍晚了拎着小竹篮下来走走,散散步,顺便看看能不能赚点小钱钱。

  路上遇到一些熟悉的婶子、大叔的,听说她家前几天又买建筑材料的事情,不免叫住了打听几句。叶欣也只能笑脸迎人,把之前对王小薇说的那些话又说一遍,解释解释。大家满足了好奇心,自然也是羡慕感叹一番。

  之后叶欣到了知青宿舍,发现那边挺热闹的,原来是王有为和李秋兰两口子过来了。

  她就上前打招呼:“有为大哥,秋兰嫂子,你们来串门了?”

  王有为看着比九月那会儿滋润了点儿,看来这段时间过得不错,人也显得乐呵呵的,“最近不是地里没活吗?家里也比较闲,就过来看看,也联络联络感情。”

  叶欣笑道:“多走动走动好,也不至于生疏了。”

  李秋兰过来亲亲热热地拉着她的手,还是跟之前那样喜欢她,小声说:“也是来看看王小薇,探探口风。我外婆家在孟庄,我娘之前回去一趟,见那边有个合适的大小伙子,就给牵线搭桥了。”

  叶欣笑着点点头:“这个知道了,嫂子果然把这事放在心上的。我真是替小薇姐谢谢你。”

  李秋兰笑道:“现在谢还早了。他们有意愿,等过几天见一面,要是真看对眼成了,到时候去喝一杯喜酒,我也高兴。”

  叶欣道:“最好跟嫂子与有为大哥一样顺遂,到时候咱们都去喝喜酒。”

  有他们热心的两口子在,相当于王小薇这边的亲友了,已经帮忙去看过孟庄那个孟华鹏,都觉得人还行,也建议王小薇去见见的。这次过来其实也是为了这件事情,刚私下跟王小薇说了,商量好初五见一面。

  宿舍里的知青也多多少少知道是这件事情,大多都抱着友好祝福的态度,要么就是事不关己的,气氛倒也和谐。

  其实他们都是乐见其成。宿舍就那么点大,住那么多人,屋子挤,洗澡用水都要排队。之前王有为“嫁”出去了,少一个轻松一点,要是王小薇再嫁出去,就更轻松一点了。所以这件事情对剩下的人来说是利好的,没人搞破坏。

  就连李英丽,也只是跟叶欣私下说:“听说那男的条件不好,她竟然还愿意去见面,真是想不通,那么恨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