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木架
商量一阵,他们决定去另一个镇上看看。
他们这属于洪泽镇,去年去了隔壁的阳溪镇,但其实还有一个隔壁呢,叫繁木镇。远是远了点,但有自行车,下午时间足够一个来回的。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也是该在周围多走走看看,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于是吃完之后,他们就骑上车往繁木镇去了。
路上,叶欣问沈卓:“你觉得肖添宝这个人怎么样?”
沈卓说:“很讨厌。”
叶欣顿时愣住:“你真是……你抛开成见啦!之前他是挺坏的,后来赔钱了,改过自新了,就不要跟他计较了。你从智客观的层面评价他一下?”
沈卓心道自己也不是对肖添宝有成见,而是就不喜欢。不管是之前,还是之后,都不乐意见到他。
不过既然她要求,好吧,让他想想。
然而他冷静地回想,最近几次见到,肖添宝都是一副愁眉苦脸、阴阳怪气、酸溜溜模样……真没法评价。
他只能实事求是地说:“一个讨人厌的人。”
叶欣一听不禁笑出了声,又很无语,真是拿他没办法,揪着他衣服问:“中途休息我跟林秀婉一起说话的时候,你俩不也在一起吗?就没有说说话,聊聊天?”
沈卓说:“跟他聊不来。”怨气冲天的。
叶欣吐槽:“你也是够无聊的。”
沈卓:“……”
叶欣索性直接问:“你觉得他俩能成吗?”
沈卓说:“成不了。”
叶欣追问:“为什么?”
沈卓说:“林秀婉不待见他。他也差劲。”
从培训班表现来看,林秀婉名列前茅很优秀,但肖添宝马马虎虎只是勉强结业。性格上,林秀婉开朗友善积极上进,肖添宝不管是之前的霸道阴狠还是现在的倒霉样子,都不好,他其实配不上人家。
最重要的是,林秀婉对他没意思,肖添宝一厢情愿、痴心妄想罢了。
沈卓觉得不能成。
叶欣却持乐观态度:“我觉得可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何况肖添宝其实也有在跟着林秀婉的脚步慢慢上进,是有可取之处的。”
沈卓一愣,从这话突然想到了她曾经说过的“要跟上她的脚步,不然会被她甩开”。
所以,其实那两人的情况跟他们类似?
不同的是,叶欣一开始由爹给他定亲订来的,他们有了近距离相处和了解的机会,所以就算是她在带着他往前走,也是以一种比较缓和而自然的方式,外人可能看不见。但那两人没有这种基础,就很外露,闹得也比较明显。
想明白这个之后,沈卓又想到,自己是不是其实和肖添宝差不多呢?
自己的狭隘、浅薄、自私、胡思乱想……总是惹她生气,其实也让她很烦吧。起码在她眼里,自己也是一样的满身毛病。
他突然很羞愧,也很感激她,竟然那么耐心地忍受他、点醒他,帮他改正,带他上进。
叶欣见他又闷不吭声了,不满地扯扯他衣服:“你觉得呢?”
沈卓嗯了一声,“你说得对,也许可以。”
叶欣满意了,“没错,我觉得他们可以走到一起!”
第127章 开小学
大过年的, 隔壁镇上也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两人也就随便地走走看看。巧合的是, 叶欣在这里也发现了小鸭子, 而且跟去年的灰毛鸭子不同,这次是黄色的毛绒绒, 加倍可爱。她立刻掏钱买了几只。
有了这几只小的, 家里后院剩下的两只鸭子就可以宰了。
新的一年, 重新养起来!
买了鸭子他们就不逛了,时间也不早了,回家还路途遥远的。
接下来的几天, 叶欣和沈卓就没有再出门,趁空闲安静地看书学习,开春很快又要上工干活的, 到时候又忙起来。
或是干点活, 清鸡棚鸭舍, 翻耕土地,上山坡看看之前种下的竹子活了没。
或者就一起在家做些好吃的。鸭子还剩两只,鸭蛋比较麻烦, 没有那么好卖,所以宰了也不可惜;鸡蛋好卖, 自己也吃,所以母鸡都养着,还是四只在下蛋。鱼还有两条呢, 准备这几天吃一条, 剩下一条留元宵吃。
初四医疗站重新上岗。
这天轮到沈卓走诊,不过过年这几天没人来请, 其实还是清闲的。他就继续看书学习,不浪费时间。
到了初七,年味就散得差不多了。
该开工的开工,该干活的干活,又恢复了忙碌的日常。
这时候,丰水大队有了一点重开小学的消息。
初七正好是沈卓在医疗站坐诊,中午他回来吃饭,跟叶欣说:“今天我听到坡上一些动静,观察了下,似乎是大队长带着几个人上去小学了,也许是去的。”
叶欣精神一振,“小学要重开了?”
沈卓说:“还不确定。”
只是因为医疗站和小学都在那边山坡,年初还没什么人走动,很安静,突然有人上去,他就听到了。
按照他的性格,对这些事情都不好奇的,听到了也是继续看书,更不要说上去打探了,之所以出去看了两眼,还是因为记得叶欣很关注这件事情。
叶欣不由得白了他一眼,“你也真是的,听到动静了也不知道上去问两句,你怎么这么静得下心?虽然说专注学习是好事,但你也别变成一个书呆子了。”
沈卓只好说:“下午还有动静的话,我就去问问。”
不过到了下午,根本不用他打听和转述了,大队长直接找了叶欣。
当然大队长没有直接找上来,而是吩咐了个小孩来喊人,这个小孩就是李光明。
当时叶欣正在空间里种地,听到外面拍门声忙不迭出来开门,看到李光明,还以为他跟以前一样是来找自己玩的呢。
但是李光明一脸兴奋地跟她说:“姐姐,兴国爷爷刚刚让人来喊你,我说我熟悉,就争取来了!”
叶欣就很惊讶,“大队长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喊我去哪里?”
李光明告诉她:“那边山坡,以前小学的地方。兴国爷爷说你有空的话,现在过去一趟。”
叶欣一听,心道还真是小学重开有望啊。她正好奇这事呢,自然答应:“好,你等我一下,我马上来。”
回去略微收拾,很快她就出门,跟李光明一起向下走。
路上,叶欣还问了问小朋友过年过得怎么样,收到多少压岁钱,开心不。
李光明自然是很开心,语气欢快地跟她说:“我今年一共收到了一块八毛钱的压岁钱!姐姐,我存起来,以后继续买你家鸡蛋吃!”
叶欣点点头,也高兴起来了。小朋友给她送小钱钱,能不高兴吗??
其实她也很愿意卖鸡蛋给他,这是双向的好处。刚认识李光明的时候,他还有些呆呆的,现在可是聪明机灵多了,整个人都很精神,尤其是他跟其他小孩一起的时候,对比很鲜明。也是因为常常上她那里,吃些空间出产的东西,包括鸡蛋,所以被灵气滋养了身体。
小孩子年纪小,正是生长的时候,哪怕是轻微的灵气,也有很好的固本培元滋养身体的效果。成年人已经定型,反而没有特别明显的作用了。
想到这里,她仔细打量了打量李光明,回想起刚刚认识他的时候,“你好像又长高了呀?”
李光明高兴地点点头:“嗯!大家都说我长高了,长得特别快,身体结实了,还比以前聪明伶俐,我有些衣服都不能穿了呢!”
叶欣很欣慰:“很好,多吃饭,长高高,健康有劲儿!”
李光明就喜滋滋的,脚步都欢快了几分。
突然他想到一事,压低了声音,用说悄悄话的语气跟她说:“对了,姐姐。大年初一的时候,大爷爷家又吵架了,说那个女知青身体不好,好端端的晕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身体有问题,不是个好对象,劝光荣哥赶紧跟她分开。但是光荣哥不愿意,年初二还偷偷宰了一只鸡给那个女知青送去,被伯母骂了好久!”
叶欣挑眉,不错啊,小朋友已经养成了自动跟她分享八卦的意识。
从小朋友分享出来的信息看,李英丽在继她年前买自行车的轰动事件之后,又因为大年初一晕倒的事情在凉水塘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可惜,这件不是什么好事情。现在她恐怕已经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谈人物了。
如果之前她有本事买自行车是大大加分行为,现在她晕倒所透露出来的身体不好,就是大大的减分项了。
乡下娶媳妇也是娶劳动力,身体不好不仅不能干活还得贴钱,一般人家都不愿意,也怪不得李光荣家里态度又变了。本来就有诸多不满的。
只是没想到李光荣还挺坚定?还挺体贴,偷偷宰他妈养的鸡给李英丽送去……也可能是李光荣把她气晕了而感到愧疚,所以才这么体贴。
她就很想知道,李光荣得知李英丽那可能的事情之后,他还能不能忍?
应该不能的吧,这种事情一般男人都忍不了……
叶欣只能默默为他点个蜡,希望他能早点发现。
一边跟小朋友聊着天,一边穿过了村子,走过田埂,到了那边山坡。
叶欣看了看医疗站的大红砖房,也没进去跟沈卓打招呼,直接先往上去了。
到了曾经和沈卓来过的小学建筑前,那生锈的大锁果然已经开了,铁门大开,里面隐隐传出说话声。
叶欣站在门口,探头往里一看,只见四五个人在忙活。曾经看见的半人高的杂草,在寒冬季节枯萎了许多,剩下的被砍了堆在一边,现在两个队员正拿着铲子埋头清草根;屋前有个和起来的黄泥堆,一个老师傅用泥刀挑着粘稠的黄泥往墙上裂缝补;屋前架着梯子,有人正在屋顶上检修瓦片。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李兴国背着手,站在院中仰头看屋顶的情况,听到动静才转头,走过来:“叶知青,你来了。”
叶欣露出笑容走进去,一脸期待地问:“大队长,咱们这小学要重开了吗?”
李兴国本来一惯严肃地皱着眉,见她笑着也缓和了神色,“是准备开。不过这里荒废好几年了,面临重重问题呢。”
叶欣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精神振奋:“现在不是在修修补补了吗?大家齐心协力,相信很快就可以收拾出来了!您喊我来,是要我一起帮忙收拾吗?您尽管说,我愿意帮忙!”
李兴国一听她这么积极,也不禁笑了,却不急着回答。
而是先对着门口摆摆手,把探头探脑的包括李光明在内的几个小孩赶出去,免得他们进来调皮捣蛋,影响大人的工作。
简单带上门,才回头跟叶欣继续说:“是需要叶知青帮忙,不过不是让你来收拾,这乱七八糟的,都是一些重活,怎么能让你来?”
他说着又习惯性地背着手,仰头看看破败的屋顶,道:“年前赤脚医生大会,沈卓跟公社主任提了建议,说重新开放小学。原本周主任就在忧心教育问题,我们大队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见有人提了,更觉得该重视起来,教育问题刻不容缓,已经荒废了几年,再耽搁下去,咱们大队都成睁眼瞎了,这可不行。咱们大队生产任务完成了,扫盲运动也要跟上!”
叶欣赞同:“如果能重新开放小学,绝对是好事。大队这么多孩子,年纪小,也干不了什么活,天天到处瞎溜达,不如进课堂认字。”
李兴国道:“是这样。年前得到了公社的支持意见,我也跟小队长们研究了一下,决定年后就重开小学。不过毕竟荒废好几年了,要开起来不容易啊,场地的修整、设施的补齐还是小事,学生和老师才是重点。”
叶欣觉得问题不大啊,“学生的话,只要放开消息,大队那么多小孩,应该不愁啊?老师的话,只是教小学,队里有文化上过学的队员都能教,或者知青里面选也可以的。”
李兴国却摇摇头:“大家都习惯小孩不上学了,不一定愿意让孩子来上课,孩子们玩习惯了,可能也坐不住。这个可能到时候还要各个小队挨家挨户宣传一下,说服一下。我想着呢,不如先简单选出两个老师来,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这样宣传招生工作就可以交给老师去负责。”
说到这里,才算是说到找她来的目的,“叶知青,你想不想做老师?”
叶欣一愣,摇头:“不想。”
李兴国相当意外,不禁收回看向屋顶的目光,看着她:“为什么?我看你挺适合做老师的,你是知青,有文化,性格也好,跟小孩子能相处好。而且你长得细弱些,种地的体力活太辛苦,当老师轻松不少。”
叶欣想挠头,这听着好像是她不识好歹了,她只能诚实地说:“多谢大队长为我着想了,实在很感激您。不过我其实对小孩子有些不耐烦,怕应付不来。”
李兴国见她真不想当老师,有些惋惜地摇头,“哎,那就是我想岔了。之前沈卓提建议之后,我问过他,他说是你一开始提出来的。后来研究这事的时候,光荣也推荐你做老师,说你教光明教了许多知识,是很不错的教师人选。我就以为你也有这个想法的,才贸然把你喊来。”
上一篇: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