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55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现在一看,果然还没干透的竹节上都发芽了,眼看就要长出来

  第一个坑目前看着三个竹节都发芽了,只有一个没动静,好像是死了。又去另一个坑看看,四根竹节都活了。

  叶欣很高兴:“太好了!是不是这个春天就会长起来了?长竹笋!”

  沈卓点点头:“嗯。等再下几场春雨,它们长得很快的。”

  叶欣说:“我知道,雨后春笋,拔节生长嘛!”

  说起竹笋,沈卓想起来:“冬天跟李光辉拿竹笋的时候,我说去他家砍点竹子种的,他说冬天不好种。现在可以去了。”

  叶欣立刻催促他:“赶紧去!春天一起种了,让它们赶紧长起来,以后自己就可以挖笋吃了!”

  沈卓无奈:“他上工呢。等傍晚去吧。”今天他们没上工,专门打自留地。

  叶欣:“哦,也对,那先挖个坑吧!”

  沈卓就左右看看,然后再往上走了一点,与前面两丛大概形成等腰三角形的点,又挖一个坑。

  山上土层厚实,还有很多树根缠绕,不是那么好挖,挥锄头的时候,就要比较用力,幅度比较大。

  叶欣怕被砸到,趴在他背后都不敢抬头,忍不住又说他了,“你真的,有点毛病!”

  沈卓此时也有几分尴尬,之前没想到这个。

  不过她趴在他耳边说话的时候,声音脆生生的,气息温温软软,还有一股熟悉的花香,他又觉得这样很好,值得。

  挖好竹坑,就先下坡了。

  回到屋前,沈卓把叶欣放到屋前的小凳子坐下,还有些不舍得,挨着她亲了亲,才去清靴子。好在是刚刚第一场春雨,泥泞有限,只是靴底一层泥巴罢了,好清。弄好仍然放在檐下,跟她的挨在一起。转头去做午饭了。

  叶欣上午没累着,下午就跟沈卓一起上工去了。

  等到傍晚下工,叶欣先回去烧火做饭,沈卓则跟李光辉去砍竹子了。

  砍完回来,他又拿着锄头拎着一桶水上坡去,竹子插坑里,浇了水,就算种好了,下去炒菜吃饭。

  自家的春种就算完成了。

  此时已经是二月初,天气冷暖起伏的,总归是更暖了些。

  又一场雨下来,空气开始变得潮湿了。叶欣又发愁了,感觉到处都是潮气和霉气,许多东西又要霉坏了。

  这天,听说之前订的躺椅可以取了,叶欣很雀跃。

  因为躺椅很大一张,就算竹子做的不很重,但一个人也不好拿,就拉着沈卓一起去了。到了老师傅家,果然两张大大的竹椅已经做好了,竹青还没褪去,又是散发着好闻的竹子清香。

  老师傅说:“用老竹做的,干了也不会缩水,结实,放心坐。”

  叶欣很满意,笑着给钱:“多谢您了,您的手艺真好!”

  之后两人就一人一张搬回家,因为实在很大,还挺引人注目的。

  路上经过李光明家,看见李光荣和李光明一大一小正在屋前处木板。李光明看见叶欣,目光一亮,很想打招呼,但看到她身边个子很高、面色冷冷的沈卓,又不敢开口了。

  叶欣倒是笑着和他打招呼了:“李光明,又在刨木板啊?你现在真是个像模像样的小木匠了!”

  李光明就忍不住放下活,跑过来几步跟她说起话来:“嗯!离小学开学越来越近了,我要加紧做好我的课桌!”

  叶欣鼓励道:“加油哦!我相信到时候你的桌子肯定是最漂亮的!”

  李光明开心地点点头:“我在努力做得好看!昨天木板歪了,我又拆下来,今天光荣哥帮我做呢!”说着还回头看了一眼李光荣。

  李光荣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过去,目光落在叶欣那带笑的俏脸上。

  沈卓不动声色地走到叶欣左边,挡住了他的目光。

  叶欣只以为他是不想耽搁,就探头跟李光明告辞:“那你继续努力,我先搬竹椅回家啦!”

  李光明挥挥手:“嗯,姐姐再见!”

  两人一起走远了,一个娇小,一个修长,十分般配,就连背影都相依相偎的。少年侧头轻声说了句什么,似乎是担心少女太累,要一起拿了。

  李光荣看着他们渐行渐远,心中突然感到几分苦涩。

  耳边传来小堂弟天真好奇的声音:“光荣哥,你怎么又看着他们发呆啊?”

  他收回了目光,说:“没什么。鲁班尺拿过来,继续干活。”

  李光明:“哦!”

  ……

  虽然沈卓表示自己可以拿两张,但是体积太大了不好搬,叶欣还是坚持一人搬了一张回来。

  现在还是濛濛细雨,但是没关系,先放在檐下。

  叶欣指挥着,把两张躺椅先安置在堂屋门前两边,就在换鞋小凳子边上。然后拿了干净的布过来,仔细擦拭一遍。竹子表面还是有些脏的,如果不擦直接坐,就会蹭到衣服上。

  湿布擦了,又换干布擦,再晾晾就可以躺啦!

  那么大的竹椅,放这儿其实挺碍事的,以后从房间出来都不好走了。

  叶欣说:“只是暂时放放,天气好了就搬到院子里去!”

  沈卓说:“好。”

  还有半下午的工夫,叶欣就舒舒服服躺在竹椅上看书了。旁边小凳子正好放瓜子零食茶水,简直不要太悠哉。

  沈卓倒好像不太习惯似的,一开始学着她那样半躺,但很快就坐直起来,还是双脚着地、手肘支在膝盖上,正襟危坐的认真姿势。

  叶欣瞥过去一眼,哼了声,心道真不会享受!

  沈卓也转头看她一眼,突然放下书,回屋拿了一块崭新的折叠成长条状的布出来,蹲在她旁边,给她盖在她肚子上,说:“当心着凉。”

  叶欣肚子不凉,只是觉得有点脚凉,因为她把脚也缩上来了,整个窝在宽大的竹椅里面。

  她就动了动脚,想踢到下面,盖住脚。

  又觉得这布太硬,一点也不舒服,问他:“就没有小被子小毯子的吗?”

  沈卓见她这样,忍不住伸手握住她脚踝,细细的,白白的,连脚丫子都是小巧可爱的,越看越觉得稀罕,不过确实有些凉凉的。

  在她要踹他之前,赶紧放下,给她盖严实了,“现在没有,下次咱们买。”

  叶欣不满:“你家怎么什么都没有?”

  沈卓心中几分愧疚,“我太穷,委屈你了。”

  叶欣又哼一声,“算了,反正你现在多少也能赚钱了,这个月的工资就拿去买两张小毯子吧!”

  沈卓点头。见她那么可爱,又忍不住凑过去亲亲她,被她用书打了一下,才回去继续看书。

  傍晚,瘫了半天的叶欣终于起来,伸个懒腰。

  沈卓也放下书了,问:“饿了?也到晚饭时间了,今晚想吃什么?”

  叶欣点了菜,然后说:“你先做着,我下去散散步。”

  沈卓知道她又要去知青宿舍串门了,没法阻止,只好说:“不要耽搁太久了,雨天天黑很快的。”

  叶欣点点头,照例拎了一小筐鸡蛋,换了鞋子戴上帽子,出门。

  沈卓毕竟喜欢安静,就不老让别人上门来打扰了,她下去串门也是一样的。

  下去正看到王小薇坐在屋子前喝水呢,那杯子很眼熟。

  叶欣就上去笑道:“小薇姐你也买了这个。”

  王小薇放下杯子,说道:“年前你说好用,我也觉得不错,年后探亲回来就专门在县城耽搁了一天,买了这个杯子。当然也买了些其他用品。”

  叶欣觉得这很好,李英丽有,王小薇也有,就不用多想了。笑着问她:“好用吧?”

  王小薇点头:“好用。这些天天天在外面奔波的,渴死了,好在有它。张康明都想买一个了。”

  叶欣觉得更好了:“到时候人手一个,可不要弄混了,写上名字才好!”

  又有些惊讶:“下雨也出门了?”

  王小薇叹气:“招生的事情不好耽搁啊,就剩下一半时间了。好在也不是什么大雨,带上草帽就行。我都怕不能按时做好这事,着急上火呢!对了,现在我跟张康明和江静雨一起搭伙吃饭,反正我跟张康明一起出门的,时间对得上,也不会打扰他们太久。”

  叶欣觉得挺好,“他们俩好相处,确实可以。不过你们这也太辛苦了。对了,之前你说我那菊花茶好喝,我给你送些。”

  王小薇道:“好喝是好喝,但我怎么好老占你便宜?你也是花钱买的。”

  叶欣道:“不值什么的,现在又到了潮湿的春天,我害怕一时喝不完放坏了。就这样,我明天这个时候还给你送来。”

  说完了这个,又问她亲事:“这段时间可走到孟庄了?他家怎么样?商量下来没有?”

  王小薇道:“还行吧。他家毕竟孤儿寡母的,屋子没有多宽敞,好在跟其他人家不是挨得很近,以后有钱了可以另起屋子。我们也商量了结婚的日期,这月底才开学,肯定有些手忙脚乱的,打算到了三月中旬找一个周末把酒办了,也不耽误我上课。”

  叶欣立刻期待起来:“三月挺好!不冷不热,花红柳绿的,是个好时节!那我就把鸡鸭蛋攒起来,到时候跟你换喜酒吃了!”

  王小薇见她这样,也不禁笑起来。

  她年纪大了,又是相亲的,对结婚这件事情没有感到多少羞涩,只是想找个好人搭伙过日子,以后顺心一点罢了。现在一切都算顺利,心情也好。

  叶欣跟她聊了会儿,想去看看李英丽怎么样了。

  王小薇看了眼灶房,低声说:“她现在好些了,不再是之前消沉的样子了。正弄饭吃呢,她自己吃,费老长时间,不过我们也不催她,知道她身体不好的。”

  叶欣点点头:“我瞧瞧她去。”

  到了灶房,果然见李英丽在做饭。

  而且不是简单的煮鸡蛋了,她竟然在煎蛋,虽然看起来手忙脚乱的。

  叶欣过去一看,锅里鸡蛋也是煎得乱七八糟的,不过油还挺多。

  李英丽转头看见她,又见她还拎着鸡蛋鸭蛋,说了句:“别又来推销了,我还没吃完呢。”

  叶欣笑道:“我只是来看看你。见你振作了,就好了。”

  李英丽呵一声,一边把煎得零碎的鸡蛋舀起来,一边说:“我当然要振作了,我还年轻,又有钱,能不好吗?我还有自行车,之前借给邱志云去镇上了,让他帮我带了些东西,肉、油、碗等等,我也能自己过好日子!”

  说着瞥她一眼,“以后我也不用找你们借车了,自己有车就是腰杆子直,直接借给别人!”

  叶欣立刻夸赞:“还是你大方!我们比不上你的!”

  李英丽很高傲地接受了:“那是自然,可不跟你们小肚鸡肠似的!”

  叶欣见她这样,就知道她已经重拾生活的信心了,也很欣慰,毕竟跟她也没有大仇大怨的,还是一个潜在客户。就说:“那你好好的,按时吃饭吃药,养好身体啊。我就回去了。”

  李英丽又感动了一把。觉得她虽然有时候小肚鸡肠、很多时间见钱眼开,但偶尔还是挺好的,总是叮嘱她吃饭注意身体,以前只有父母会这样的。

  叶欣就拎着小篮子回去了。

  一时卖不出去没关系,又不是每次都能那么顺利的。卖不出就攒着,反正每个月会去镇上,到时候就可以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