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6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仰着头左看右看,有时候还会不小心把自己绊一跤。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找得眼睛都快花了的时候,终于看到一棵树上结满了果子!

  那棵树的树干笔直笔直的,长出来的树枝横着伸出去,也是直直的,树枝下就长了许多巴掌大小圆圆的、绿绿的果子。

  她眼睛一亮,连忙叫住沈卓:“这是野果吗?能吃吗?”

  沈卓看了眼,告诉她:“这是野山竹,还没熟,不能吃。”

  好不容易找到的果子,叶欣不甘心:“真的没熟吗?万一有熟了的呢?这里太远了看不清楚,我们走近点看看吧!”

  说着她已经挥起柴刀砍挡路的树枝,直接莽到了树下。这树并不是很高,就三米左右,结了硕果累累,看着就喜人。

  更喜人的是,在这棵的不远处,她还发现两棵,上面同样结满了果子。

  沈卓无奈地跟过来道:“真没熟。”

  叶欣也觉得绿绿的看起来没有熟的样子,但是一个个圆润的又很喜人,她第一次见这种果子,很想摘一个尝尝。

  她在三棵树下转来转去,终于看到一个表皮稍微泛黄的,高兴地说:“这里有个好像熟了!”

  沈卓过去仰头看了看,说:“没熟,还是酸的。”

  这种果子本地山上挺多,土话也叫农忙果,因为一般是在夏季农忙时节长大,之后慢慢成熟。熟了之后表皮完全变黄,吃起来是甜的,小孩喜欢摘,但是没熟会非常酸,而且果汁粘牙。

  沈卓劝她先别摘。

  叶欣不听劝,非要用锄头把那个稍微泛黄的敲下来,然后后悔了。

  她扔了果子,捂着腮帮子皱着脸说:“我记住它的位置,熟了再来摘!”

  继续往回走,沈卓的背篓渐渐装满了草药,收获也算达到预期。

  回到来时砍树枝的地方,沈卓把锄头和背篓交给叶欣,自己则找了藤把剃干净的树枝拾捡捆起,扛下山。就放到菜园边上继续晾晒。

  昨天刚开辟的菜园,一片新鲜的土黄色,看着虽然不是多么肥沃,翻土翻得也不是很细,不过两人心中还是涌起一阵成就感。

  菜园有半亩大小,比规定的自留地大了点,不过他们住得远,地又贫瘠,大点也没什么。

  两人走过菜地,都纷纷仔细观察了一下地里。

  角落两行借来的葱蒜已经挺直腰杆了,正在茁壮生长;几天之前播种的那些更是密密麻麻的,有些长到一两寸高了;昨天刚洒下的种子,仔细看,已经有芽点破壳而出,顶松泥土。

  沈卓很惊讶:“发芽这么快?”

  叶欣开心地说:“那当然了,我那么努力浇水!”

  沈卓一愣,觉得她天真无知,自己是种过菜的知道情况,只能归结于种子:“看来买的种子不错。”

  叶欣又说:“那当然了,我买的!”

  沈卓不跟她计较,蹲下仔细查看地里,发现不管什么种子,都已经在发芽了。就连自己之前种的那些长势不怎么好的菜,也变绿了些似的

  这片土黄色的菜园,竟然也没有看起来那么贫瘠。

  他想象着菜园长满鲜嫩蔬菜、生机勃勃的样子,心中一时充满了希望。

  采药连着采了两个下午,之后晾晒。

  七月天气晴朗,太阳灼热,很快就把药材晒干了。也就可以卖了。

  晒干之后还是不多,不过家里已经好几天不见荤腥,叶欣觉得自己快要馋死了,迫不及待要去采购。于是沈卓又推出了二八大杠,再次载着她去镇上。

第016章 找黑市

  到了镇上, 朝阳才升起,但是已经很热了。

  今天是赶集日,早虽早, 镇口人已经不少了。尤其是早起卖货的老乡们, 更是早早来了占位置。

  叶欣等沈卓停稳车,从后座下来, 抓着背篓的绳子颠了颠, 药材晒干了倒是不重, 只不过背着一路颠过来也不好受就是了。

  她问:“药材铺在哪里?我们先去把药材卖了吧。不过这么早,会不会还没开门?”

  沈卓说:“应该开了。”

  他推着车往镇子西边走,叶欣跟上。

  这边就是许多老乡卖农副产品的地方, 挤挤挨挨,东西大多摆在地上卖,或者就是放在竹筐里, 只让出中间一条弯弯曲曲的路, 也没人管, 一副散漫但是生机勃勃的乡下市集场面。

  走过农副产品市场,前面就是一些店铺,这里没人摆地摊, 就显得干净规整多了。一家“徐氏中药材铺”就在其中,迎着朝阳, 开着木门。

  沈卓推着车过去,叶欣跟上,还没进门, 就已经闻到了一股浓浓的中药材味道。

  他们进门的时候, 正好有一个面容黝黑的老乡背着空背篓出来,想来也是来卖药材的。叶欣这才明白, 药材铺既然开门收药材,那肯定是早早就开门的,起码赶集日要早,因为乡下人出门早。这年头开门做生意的人,就没有懒惰的。

  店里就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嘴上蓄着短须,戴着一副眼镜,身上穿着旧式的衣裳,袖子挽起来,正在拨弄查看着竹筐里刚收的药材。

  见有人来了他抬头要招呼,看见沈卓愣了下,随后认出来:“哎,你是凉水塘的小沈吧?”

  沈卓点头,“徐大夫,是我。我采了些药材来。”

  他平时说话都挺冷清的,这会儿倒是没有那股冷劲,反而带着点儿见到长辈的谦虚似的。

  这让叶欣感到有点意外。猜测他以前可能经常跟他爹来卖药,所以跟徐大夫挺熟,而徐大夫对他也确实是对晚辈的温和态度。

  徐大夫把手中的药筐先放一边,拿了个空的来,“你也进山采药了?拿来给我瞧瞧。”

  叶欣便把背篓取下来。

  徐大夫这才看向叶欣,好像有点奇怪似的,不过暂时没问,帮着把药材倒出来。

  药材倒在筐中,徐大夫用手拨了拨,查看一番,点点头:“不错,采的时候完整,晾晒得也干净,看来你把你父亲的本事学去了。”

  说着转身拿了个称,又说道:“不过你这太少,恐怕没多少钱。”

  沈卓说:“我第一次自己采药,不知道采得对不对,也不知道徐大夫这里还收不收,所以先采一点来试试。”

  徐大夫一边称药材一边说:“怎么不收?时时有人生病,就时时有人吃药,这药材自然是长久收的。”

  说着想到了什么,又不禁摇头叹气,“不过,现在世道乱,听说不少地方的中药铺都被打砸了,还有把人打伤了的。说什么反封建,连老祖宗的东西都反了,这些人啊,真是……咱们这里地处大山之间,穷苦偏僻,但也有偏僻的好,起码我这药材铺暂时还好好的。”

  叶欣知道这说的正是时局动荡的事情。

  这时候很多东西都被一棍子打死,何止是中药铺,许多宝贵的古建筑就是在这时候被砸了,书也是被收被烧,毁了很多古代典籍。

  有些人家里有书的,不舍得被毁了,又怕惹祸上门,就死死藏着,一直藏到时局平稳才敢拿出来。

  平时生活在山村,埋头于田间农活,叶欣倒是忘记了这还是个动荡的年代,现在乍然听到这些,心中沉重之余,也赞同徐大夫说的,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也隔绝了一些危险。

  当然,话不敢接就是了。

  沈卓也没说话。

  徐大夫也就是发几句感叹,接下来把每种药材一一称量,称完一样就在旁边的本子上记录下来。

  这称也是那种老式的称,前面是个装东西的圆盘,后面缀着秤砣,杆子上白色的星点代表着斤两。叶欣努力去看,也看不明白。

  全部称完了,徐大夫拿了个老算盘,手指在珠子间噼里啪啦拨了起来,看得叶欣更是眼花。

  算完了,徐大夫在本子上一记,说:“四块八毛五。”

  这是有点少了,其他采药人一般攒起来一个月卖一次,或者两三个月卖一次也是有的,一次卖得十几块或二三十块。

  徐大夫拉开抽屉,一边拿钱,一边对沈卓说:“你要是有空,尽管采了来,我这药铺只要不是遭事了,就一直收。”

  沈卓点头说:“好。”

  又想起来说:“徐大夫,我要买二两雄黄粉。”

  “哦,驱蛇是吧?”徐大夫便停下拿钱,转头去找雄黄粉。

  称好了,除去雄黄粉的钱,才把剩下的钱和雄黄粉一起给沈卓。

  在药材铺的事情就办完了,叶欣把背篓重新背好,礼貌地说了句:“谢谢徐大夫,我们先走了。”

  徐大夫刚才就好奇她了,现在又看她一眼,忍不住问沈卓:“这是……”

  沈卓顿时有些尴尬,不知道怎么回答。

  叶欣倒是笑着回答了:“徐大夫,我是沈卓的未婚妻。他爹去之前把我订给他的。”

  徐大夫恍然,“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们一起来。我之前没有见过你,你也是丰水大队的?”

  叶欣笑道:“是。我叫叶欣,徐大夫以后可能会经常见到我了,我和沈卓一起上山采药,也一起来卖药。”

  徐大夫呵呵笑了笑,“挺好挺好,你们俩一起也有个伴。”

  出了药材铺,沈卓看了眼叶欣,欲言又止。

  叶欣正在左右张望,没发现他的异样,她说:“咱们要买点肉。好久没吃了,上次吃肉还是在……上次。”

  她说了句废话,不过自从来到这里,也就吃过一次肉而已。

  她回头问沈卓:“你有肉票吗?”

  沈卓摇头:“没有。”

  叶欣就叹了口气,“我也没有,看来是没有办法去肉场买肉了,只能去看看有没有老乡卖鸡蛋的。”这年头买肉光有钱还不行,还要票。

  沈卓便把手往她眼前一递,手里是刚刚卖药所得的所有钱,“你拿去买吧。”

  叶欣一愣:“都给我啦?你不留着点儿?”

  沈卓说:“也没多少。”

  叶欣这才发现他有些闷闷的,以为他是因为没有卖得多少钱而郁闷,就安慰道:“其实挺多了。鸡蛋三分钱一个,这都能买一百六十多个鸡蛋了;猪肉七毛五一斤,可以买六斤多猪肉呢。”

  沈卓听得一怔,以为她是要全部拿去买鸡蛋或者猪肉,那也太奢侈了,又想想不可能,起码没有肉票呢。就说:“那你拿着,要买什么就买。”

  怕她不要,紧接着又说:“之前一直花你的钱,买吃的、买种子、修车、买瓦片,这次可不能这样了。”

  叶欣笑了,“我可没说不要啊。既然你给我,我就不客气了,这就拿去买鸡蛋。”说着便接过了钱。

  沈卓长出了口气,推着车跟上她,往回走向老乡们集中卖农副产品的地方。

  这次的运气比上次还差一点,只买到了十五六个鸡蛋,再从头到尾看一遍也没有了,只好买了些蒜头。又转头去供销社买了二斤白酒。叶欣还想买保温杯的,但是看来看去没有,倒是有那种大的热水瓶,只是太大了,又没有票,只好作罢。

  “呐,还有一块多钱,先还给你吧。”从供销社出来,叶欣把花剩下的钱递给沈卓。

  “你拿着就是了。”沈卓不接。

  “东西都买得差不多了,都是花的你的钱,我还拿着干什么?”叶欣说,看了看他年少固执的脸,知道他的性子,又说:“你总不好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吧?万一你要买个什么,也不方便。”

  沈卓便想起了上次众目睽睽之下,在队长家交买瓦片的几毛几分钱,自己都拿不出,当时心中的确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