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179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叶欣道:“不是,送人的。”

  顺便就告诉他了,“明天下午, 我跟郑文文、江静雨上山采药、打柴, 给她们都备一个。虽然天气凉快了,蛇不那么爱活动了, 但还是带上,以防万一。”

  沈卓微皱眉:“她们不是有伴了吗?怎么还要你陪?你别去了。”

  叶欣瞥他一眼,不他,继续忙自己的。

  沈卓坐下来,帮她一起弄,又说:“要不我明天陪你去吧。”不放心她上山,有别人也不行。

  叶欣终于忍不住给他一个白眼,“你明天不是有事情要做吗?”

  沈卓只好作罢。

  隔天早上还是都上工,下午沈卓推出自行车,要去买沙江大队买水泥沙子了。

  之所以下午去,是因为想早上和她一起上工。反正就是早上去买了,今天也来不及刷墙的。得等到他下一个不轮值的日子,才有空和水泥忙活了。

  叶欣给了他一百块钱,并叮嘱:“先多带点,多还少补。顺便也问问他们厂里有没有石灰,如果没有,知不知道哪里有。路上注意安全啊。”

  沈卓点头记下,接过钱妥善放进口袋,看着她说:“你上山也小心,陪她们就是了,不用那么费劲。我回来了找你。”

  叶欣拿了草帽给他扣到头上,微笑着跟他说:“你回来了就柴房,腾出放材料的地方。完了就去清小池塘,灌水,干了很久快没水了不知道吗?这个做完了,你就劈柴……需要你做的事情多着呢,找我干什么?”

  沈卓只好戴上草帽,出发了。

  叶欣也背上筐,装上柴刀、绳子、水杯以及昨晚做好的几个驱虫蛇的药包,出门。

  说好要去的山,也是他们院子后面的这座,因为村子几乎在这座山的山脚下,是最近的。不过人那么多,就不是从他们屋后小径上去了,那是他们家的专属小路。跟别人去,还是往大家常走的路去吧。

  锁了院门,往边上走了一段路,就看见郑文文和江静雨了,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张康明。他们几人也都是背着各自的装备。

  郑文文见了她,问道:“刚才我们上来的时候,看见沈卓骑自行车下去了,他这个时候出门去哪?”一般都是早上出门的,因为路偏路远,怕来不及。

  叶欣笑道:“他有车,去哪里都快些。”

  郑文文见她不说,也不多问。

  江静雨道:“康明说也去打些柴。之前没跟你说。”怕她介意。

  叶欣倒不介意,笑道:“没关系,大家一起去吧。”主要这次上山去的,又不是去她家。

  又把药包分给她们,“只是不知道康明哥也来,我只做了两个药包,这是驱蛇虫的。不过现在天气凉快了,其实也少了。”

  张康明道:“没关系。我皮糙肉厚,只要不是毒蛇,被咬了也不怕。”

  于是一行人沿着踩得很熟的一条小路上山。

  这次一开始是郑文文要来的,她的主要目的是采药,路上就在问叶欣关于草药的事情了,比如山上什么药草多、哪种好采、多少钱一斤。

  叶欣告诉她:“采药不是看价格,得看这儿有什么。你看,这个叫白芷,之前说过乡亲们被竹叶青毒蛇咬了,就是用它解毒的。你可以采这个,这个山上不少。”

  郑文文就记下了,挖了这株白芷好好观察记住。

  又走了会儿,叶欣看见丁公藤,割了一段下来跟她说:“这个叫丁公藤,山上也不少,可以做丁公藤风湿药酒的。咱们这里气候潮湿,许多人上了年纪都有腿疼的毛病,用得可不少。”

  郑文文就积极地接过去,又小心记住。

  叶欣笑着问她:“学两样了,行了不?”

  郑文文点头,“嗯,贪多嚼不烂,我懂!我就专采这两样!”

  叶欣就很赞赏。要真是一下午缠着她学习,恐怕她也教不了那么多。

  看郑文文睁大眼睛找药材去了,旁听了的江静雨对叶欣道:“你真厉害,懂得好多。”

  叶欣笑道:“我也是以前跟沈卓来采药,学了几样而已。”

  江静雨又感叹道:“他当医生,你也跟着学习了,长了见识。你们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怪不得日子过得那么好。”

  叶欣看一眼她旁边的张康明,笑道:“康明哥现在不是当老师了吗?你也跟他学习学习教学经验,说不定以后你也当老师。”

  说得两个人都不好意思,散开去打柴了。

  叶欣这次上来,也主要是打柴。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是柴火灶,自然要拾柴火烧的。平时大人们上工,小孩们多半就要干这个活,傍晚上山,大的重的木头扛不来,就拾些枯树枝,拿回家引火也好,多少帮家里干点活。勤快懂事的孩子不用家里叫,每天自觉上山了,放学后也上山拾柴火。

  不过小孩子拾柴火只够平时用用,到了冬天年底的时候,大人还要专门上山砍柴的,弄一些比较大的、耐烧的木头回去,慢慢晾干,过年时用柴火多,天冷了也能烤火。反正这儿那么多山,那么多树,按村民正常消耗是砍不完的,年年都长。

  沈卓每年到了冬天也会到坡上砍一些树木,拖下去到菜地边缘上慢慢晾。这个活他不让叶欣做,叶欣最多也就是捡些枯树枝。

  他们住在坡上也有这点好处,弄柴火容易。反正是不缺柴火烧,柴房里总是半满的。

  这回上山,叶欣除了拾柴火,还会采一些药,之后才能顺成章把空间的药材拿出来卖掉。

  几人散开各自忙碌,但也离得不远,喊一声就能听到。

  中途,叶欣发现了眼熟的野果——野山竹,还是熟了的,黄澄澄的挂在树上很喜人,就喊她们过来摘。

  他们以前倒是也听说过、见小孩子吃过,但是没有自己摘过,因为野山竹成熟的季节他们一般不会上山来,作为知青摘野果还是头一次。

  熟了的果子很好摘,用树枝捅一下就下来了,几人兴致勃勃地吃起野果来。

  江静雨吃了一个,很是惊喜:“真甜!”

  张康明也很是意外:“以前听他们说这个,还好奇什么样的,原来是这个,确实挺好吃。还很好剥,捏一下就开了。”

  叶欣提醒道:“当心不要让果汁沾到衣服上了,难洗。沾手上了也难洗的,得用刀刮、用沙子搓。”

  郑文文一边大口吃着熟透的甜果子,一边无所谓道:“脏了也没关系,反正穿上山来的衣服都是最脏最破的了!以前不知道山上还有这种好吃的,不然我早就上来了!”

  叶欣笑道:“平时小孩都来摘的。这棵就是小孩子摘过的,不然密密麻麻结很多呢。咱们也就是刚好碰到了。”

  郑文文又忍不住打趣她了:“看来你跟沈卓住在山坡上,多了许多咱们没有的乐趣嘛!一起上山采药、打柴、摘野果,真是神仙眷侣,哎哟,听得人好生羡慕……”

  叶欣赶紧给她塞了两个野果,堵住她嘴巴。

  张康明和江静雨都笑起来,笑着笑着,对视一眼,又纷纷低头。

  叶欣感觉被秀了一下,吃了口狗粮。

  几人说说笑笑地,在树下吃了会儿野果,把熟的都摘了先放在一个地方,准备带些回去吃。之后又散开继续忙各自的。

  在山上待了两三个小时这样,叶欣打好了一捆柴,用绳子绑得结结实实,药草也采了小半筐。郑文文两种药材采了些,因为比较难找,采得不多,但她挺高兴的,后面也顺便拾了一捆干树枝。江静雨和张康明专心打柴,就有了两捆大的,一捆小的,张康明身强体壮力气大,可以扛两捆。

  这会儿也夕阳西下了,他们就带了各自的收获下山。

  叶欣没要野山竹,让他们都带走了。跟他们分开后,她拖着柴火回家,在院门口先放下,准备拿钥匙开门,沈卓从里面打开了。

  她也乐得轻松,“你回来了啊。”

  沈卓说:“回来一个多小时了。”

  见她累得脸颊红扑扑,头发乱糟糟的,额头还有点汗湿,心疼也怜惜,赶紧给她擦了擦,还看见她长发里面有根细小的树枝,给她摘了。

  觉得她这副样子很可爱,忍不住亲一亲她红扑扑的脸颊。

  叶欣也不明白,自己一身狼狈刚从山里回来,他是怎么亲得下来的,皱着眉推开他:“真不讲究……快帮我把柴火弄进来。”说着先背着筐进去了。

  沈卓单手拎起她拾回来的柴火,直接拎到了灶房。

  叶欣放下筐后,打水洗过手脸,发现他把柴房过了,过去看了看,发现里面空空的很干净,倒是屋檐下堆得高高的、整整齐齐的。

  又到灶房看了看,果然这里柴堆也堆得整齐结实,她刚拾回来的那捆放到最上面,甚至有些拥挤了。

  沈卓解释道:“这次买的材料不少,要整个柴房才能放下的。”

  叶欣点点头:“没关系,这样也行。”

  这次改造工作量大很多,也更精细,一天时间肯定是忙不完的,沈卓空闲时间还少了,材料一时没法用完,需要好好存放。虽然秋季少雨,但就怕万一,还是要放室内保险些。倒是柴火没关系,湿了还可以晒干,灶房多堆一点也行,烧得快。

  沈卓又把剩下的钱给她,说:“方主任表示明天安排工人送来,大约是下午三四点到。另外问过方主任了,他们那厂子没有石灰,石灰厂在的另外的一个大队,跟这边隔得就很远了。”

  叶欣道:“行吧,明天下午我在家接收。石灰反正是后面用的,不急,先铺上水泥再说。”

  这次买的材料,是要铺四间房间的墙壁和地面的,还要加一个灶房的地面,比上次光铺院子的多了很多。上次才花四五十,这次需要一百二,不过今天只给了一半钱,剩下一半货到才给。

  总之为了改造房间,存款一下子就少了一半。这还是自己铺,省了请师傅的钱。

  沈卓今天快去快回,回来不仅把柴房好了,也把后面小池塘清过重新灌水了,还把菜地也浇了一遍。

  现在就可以做饭吃了。

  吃饭的时候,他们讨论起来先刷哪个房间。

  叶欣说:“先刷你的呗。”

  沈卓觉得当然是以她舒服为先:“先弄好你的吧。”

  叶欣知道他的想法,顿了下:“不是,还是先弄好你房间,你找找感觉,万一手生……”

  沈卓:“……好吧。”

  接下去三天,沈卓坐诊、走诊、收药制药,得等到第四天才能动手。

  其实叶欣觉得自己也能做,尝试一下,毕竟是先弄沈卓房间嘛,万一弄不好了,他也能补救补救。后面熟练了,就可以一起了呀。

  不过沈卓觉得还是自己来的好,这活又脏又累,抹墙还要一直仰头,她做太辛苦。而且自己在家的时候,她还是能帮忙打下手的,速度也会快些。要是她自己一个人在家,会比较慢,水泥和开了没有及时用掉,会凝固了。

  叶欣想想也是,就打消了自己瞎忙活的念头。万一浪费了材料不好,都是钱呢。

  而且自己也没有他的强迫症,估计弄不平的。

  第二天下午工人送材料来,叶欣以清凉甘甜的西瓜款待,请求他们帮忙放进柴房,工人们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就把所有材料整整齐齐堆在了里面。

  叶欣真诚感谢,给了货款和辛苦费,客气把人送走。

  接下去两天,她也不闲着,做一些刷墙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刷高墙需要的架子,先简单做一个。以及几间屋子提前收拾一下,到时候东西搬哪儿放哪儿,提前规划一下。

  沈卓房间最先弄,就先去他房间看看。

  这天晚饭后,叶欣就第二次踏进了他的房间。上一次还是穿越过来第一年,遇上大暴雨,屋顶瓦片很多坏了,漏水,她进去看过。

  现在再进来看,感觉还是跟上次差不多,东西很少、很简陋,就是一床一柜,但是很整洁,床上的薄被都是叠整齐的,床头上放着书本纸笔。窗户是向后开的,窗台上还有一本摊开的书,墨水盒,以及煤油灯,想必平时他就是在这看书的。

  叶欣这才想到,他竟然连张桌子都没有。

  其实她自己也没有。不过她一般不在房间看书,要么在灶房看、在凉棚底下看,要么晚上进空间木屋的书房看,其实还是方便的。

  他这房间十分简朴,清清冷冷的,也空空荡荡,没人气似的。

  叶欣说:“等弄好了,找师傅打一套桌椅吧。”

  沈卓点头,“到时你也打一套。”

  上回她来他房间,他很别扭,觉得房间是自己的私人空间,不想让别人闯进来。现在她再来,沈卓就很喜欢,愿意把自己的私人空间向她敞开,巴不得她不要离开了……

  咳,不过现在还是不太像样,等弄好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