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208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收完了,棉纤维和棉籽分离晾晒,又是一项大工程。

  晒完后, 干净的棉花有几百斤,高高堆在仓库,远远超出了叶欣需要的量。

  现在可以拿去做棉被了!

  叶欣决定这个月就去找人加工成棉被芯。

  但是有一个问题, 得避着沈卓, 不然不好解释哪来的棉花。

  不过一直以来, 他们去镇上都是一起的,沈卓骑自行车载她去的,现在难道要她自己去?先不说怎么说服他, 自己似乎驾驭二八大杠还是蛮吃力的……

  想来想去,叶欣觉得还是让他载她去镇上先, 到时候再说。

  所以在赶集之前,叶欣先在空间把棉花处一下,压实压紧, 十斤十斤捆起来。

  出发的时候, 跟以往一样带上些菜去卖。

  让沈卓先卖菜,叶欣趁早就背了背篓去陈家院子。该买的买, 该卖的卖,回来的时候除了一些干肉,就多了两捆十斤的棉花,当然是包装严实的,外人看不出来。

  回去跟沈卓汇合,卖完了菜,去徐大夫家串门,寒暄寒暄。在沈卓和徐大夫说话的时候,叶欣拉着吴小洁到一边,悄悄打听镇上有没有弹棉花做棉被的人家。

  打听清楚了出来,叶欣让沈卓去肉场和供销社,自己背着棉花去找人做棉被芯了。

  今天第二次离开,她的借口是去邮局看看有没有信。沈卓不疑有他。

  镇上做这个手艺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早年是做这个手艺吃饭,后来计划经济,棉花少了,他们只能收旧棉被旧衣服来做被子,有简单的机器。叶欣跟他们聊了下,知道冬天的被子七八斤棉花就行,她带来的两捆十斤的棉花,足够做两张被子了。

  她想了想,准备按大尺寸给沈卓做两张被子,小尺寸给自己做两张。

  棉花不够,她还出去找个隐蔽的地方再拿出两捆来。

  一共给了四十斤棉花,商量好,按要求的尺寸做四张被子。余量有大约五六斤棉花,就当是酬劳。

  原本叶欣是想给工钱的,不过老夫妇俩见她拿出来的棉花那么白那么新,很是激动,主动问能不能给几斤棉花,因为外面难买到的。叶欣觉得也行,答应了,这样他们尽心一点,免得偷工减料。钱攒着也挺好的,反正她棉花多。

  工期的话,叶欣不急,反正天气还没冷,而且接下来还要农忙一段时间,让他们慢慢做,做好了先收着,等自己估计十一月底的时候来取。老夫妇自然答应着。

  这么暗中一通忙话,回去找到沈卓的时候,他已经买好东西了,在供销社边上等她。

  见她回来,沈卓问:“有没有找到信?”

  叶欣一笑,蒙混过关:“暂时没有。”

  今年确实还没有收到家里来的信,不过前头收过郑文文的。

  郑文文在市里师范学院念书,安顿好后就寄了信过来给叶欣说了说情况,信里很积极向上,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叫叶欣进城的时候一定要去看她。叶欣也回信祝福了,知道了她的通讯地址,往后说不定真去看看她。

  赶集回去不久,就开始忙碌了。

  先把玉米、红薯这些收了。之后到了十月,水稻也陆续可以收了。

  收割水稻的时候,明显感觉稻穗没有往年饱满,大家心情就沉重了,劳作的时候气氛沉闷闷的,感觉更累了。

  一天叶欣下工忙回来,忍不住叹气,“唉,乡亲们都担心年底分粮食不够吃。”

  沈卓知道今年是比不上往年的,看着她的小脸,心疼地摸了摸:“又瘦了。”

  叶欣说:“是吗?我怎么没感觉,我感觉长高了呢。”说着她从竹椅起来,在他面前转一圈,问:“你看我长高没有?”

  沈卓把她拉到跟前,仔细看看,点头:“长高了。”

  叶欣立刻惊喜:“真的?长高了多少??”

  沈卓语塞:“这个……”看不出来,甚至他也不确定她究竟长高了没有。

  叶欣看他这样,顿时泄气,拍了他一下:“净知道敷衍我!”

  还以为真那么明显呢,害她白高兴一场!

  沈卓连忙说:“长不长高都一样可爱。”

  叶欣一点也没有被安慰到,甩开他的手:“哼,你不要小看人了!不想跟你说话!”

  沈卓只好去做饭了,心道给她做点好吃的,补补身体。

  本来就小小个,瘦了还得了。

  叶欣却是在原地看了看自己胳膊腿。她感觉自己长高了的,毕竟吃了碧云果呢,半年过去也该生效了。到时候去量吧,肯定不会原地踏步的!

  忙碌的时候,邮递员送来了家里的信。是叶欢的。

  叶欣拆开看了,信里大概说了说家里各人事情:爸爸叶顺利还没活动升职,妈妈黎美悦今年身体不太好了,大弟叶武今年十七,翻年就十八,这会儿还没有活动上工作,倒是谈起恋爱来了。他们几番想要叶欢让出工作岗位,叶欢毫不退步,也不愿意随便嫁人换彩礼给家里。

  家里商量着,过了年,黎美悦准备退下来休息,反正她也身体不太好,索性提前几年把岗位让给叶武,这样叶武就好说对象了。叶欢对此表示担忧,如果叶武很快成家生孩子,家里更拥挤了。

  还有,小弟叫叶文,现在长大一点儿了,倒是没有那么烦人了。

  今年,叶欢上班之余有在看书学习,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同时也觉得自己在家里越来越待不下去了。想要离开家出去住,嫁人是最顺成章的办法,她已经决定相亲,让厂里相熟的大婶大姐们帮忙介绍。

  此外,叶欢还表达了对叶欣的思念之情,问她这一年怎么样了。还有,她年纪也不小了,谈恋爱了没有?

  叶欣看下来,觉得一切还行。

  感觉叶欢沉淀下来了,更冷静了些。

  不过,她对叶欢为了出去住而相亲的做法不是很认可。也许可以租房子呢?不过,这个时候不知道好不好租,而且家里可能也会阻挠。

  她晚上抽个空,把回信写了,别人她是不在乎,只给叶欢提了一些建议。

  ……

  十一月,收割完了粮食,继续种小麦,生产队连轴转忙到了月底才算结束。现在雨水条件倒是适中。今年眼看是年景不好了,期望明年丰收吧。

  这时候天气已经冷下来了,人们都穿上了厚衣服。

  因为新棉被已经在做了,叶欣盖着又沉又硬的旧棉被更加无法忍受,用来垫都嫌不舒服,所以迫不及待要去取新被子。

  于是赶在二十九这天,让沈卓跟别人调班,催着他去镇上。

  这个季节正好医疗站不忙,沈卓也走得开,只是往年都进城的,就问她:“要不要找大队长开介绍信?”

  叶欣道:“要的,不过不急,先去一趟镇上,回来再说!”

  沈卓只好就载她去了。

  到了镇上,先跟以往一样忙了会儿,随后沈卓去买东西,叶欣去取被子。

  四张被子早已经做好了,老夫妇等她许久。叶欣检查一番,新的棉被雪白干净,用红色的线缝压好,柔软温暖,摸着就舒服。

  棉被芯只是棉被芯,没有被单,那是要另外买的。叶欣早知道这个情况,特意带了几个干净的布袋子来,把它们装进去。重倒不是很重,但是体积大,背篓里塞下一个是稳当的,塞两个就有些勉强,还得用绳子绑着。剩下两个她就拿手上了,准备绑在自行车头。

  这么大包小包地回去找到沈卓,沈卓都愣住了。

  连忙接过去,一边问:“这是什么?”

  叶欣笑眯眯地告诉他:“棉被。”

  沈卓非常惊讶,“都是?”

  叶欣压低声音说:“都是。我特意拜托陈家院子帮买的,不然哪有那么容易买到。要是去城里买,这么大的又很难带,还要买别的东西呢!”

  反正遇事不决,推到陈家院子算了。

  那就是黑市,一切皆有可能。

  沈卓果然没怀疑,打开袋子看了看里面,也很高兴,“这么好的棉被,雪白雪白的,要多少钱?”

  叶欣笑道:“你别管多少钱了,反正我都买好了。钱在我手上,肯定合利用!”

  沈卓目光明亮地看看她,点头,“嗯,你买得好。”

  说着把剩下的两个袋子都捆在车头了,另外也把她的背篓接过来,还是有些沉的。

  随后他们就准备回家了,东西多,带着有些笨重,还是赶紧回家放好。

  他们一向来得早回得早,要回去的时候,也才八点多。

  在镇口的时候,没想到又碰上了两个熟人。

  是林秀婉和肖添宝。

  林秀婉很快地走过来,“正好碰见你们了!”

  叶欣笑着跟她说话:“真巧!”

  林秀婉也笑着,看了看沈卓车上绑的、身上背的,鼓囊囊的,好奇地问:“买了什么?看着不像衣裳!”

  叶欣也不隐瞒:“棉被。托人买的。以前的都旧得不能再旧了,冬天盖着都不暖和。”

  林秀婉点点头:“可不是,咱们这里太潮湿了,我们也得买新棉被呢。”说着看看他们,笑了下,“你们是不是也要办酒了?”

  叶欣笑着转移话题:“你们准备进城?”

  肖添宝也走过来了。这两人是从等班车的地方过来的,班车九点钟左右发,现在还没,他们明显是要坐车的。

  年底了,进城消费也正常。

  林秀婉点点头:“上次见面,我跟你们说了,我们是准备秋天办酒的,但那时候不是天气不好么,乡亲们有的受伤了,有的屋子塌了,事情有些严重,村里忙碌,我们也没心思办酒了。”说着叹了口气。

  叶欣恍然,就说看林秀婉跟上次看到的还是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看来七八月洪水灾害在他们大队也是一样的,估计也是有伤亡。那样的情况,自然不好办喜事了。

  林秀婉继续道:“所以推迟到了年底。现在好些了,地里也忙完了,什么什么都好办。今天我们就是要进城买些用品,比如刚才说的棉被。对了,我们办酒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六,你们来吧?”

  叶欣之前跟沈卓商量过了,不是很想去,此时面对林秀婉的盛情邀请,便婉拒了,“正好那几天我们有别的安排,走不开。真是对不住。”

  林秀婉很遗憾,但也不能强求,“没关系,我们日子定得也仓促。”本来日子在秋天定好的,现在是改了,没有提前说的话确实会冲突,毕竟也没有几天了。

  倒是林秀婉又笑着问了句:“你们什么时候办酒呢?还是已经办过了?”

  叶欣只能说:“还没确定呢,怎么也比你们迟了。”

  说着,那边班车的声音传来了,两人匆匆告别。

  叶欣也坐上沈卓自行车后座,被他载着回家。

  路上,叶欣感叹了句:“看来我当初猜测不错,他们果然会在一起!”

  沈卓嗯了声。

  刚刚她跟林秀婉说话的时候,肖添宝也跟他说了几句。

  他正想说什么,又听她说:“他们办酒的事情都受到影响了,看来今年受灾面积大。”

  沈卓只好打住心里的话,跟她说起:“其实每几年就有一些灾害,今年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往年还有人被洪水冲走的。粮食是歉收了,但还不至于饿死人,没有以前三年灾害的时候难过。”

  叶欣惊讶了下,这个情况竟然是经常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