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木架
叶欣才想起来昨晚说的培训班的事情,赶紧点点头:“也对,这事不能耽误。先跟大队长说了,把名额确定下来。知青们都知道了,想来消息已经传开,未必没有争取名额的人,咱们先占一个。”这话她是压着声音说的。
周围的人看他们交头接耳的,都频频侧目。沈卓有点不好意思,说:“那走吧。”
林美华已经在等着叶欣了,见沈卓也过来了就道:“哎呀,你们真是一刻也分不开啊,去我家学做腌菜也一起!”
这婶子嗓门大,两人双双脸红。叶欣连忙小声解释:“婶子,沈卓他是要去找大队长的。”
林美华又爽朗笑道:“哎呀,误会了误会了。”
李兴国家也在她家那方向,她就带着两人走,路上也顺便问了一句:“沈卓是准备参加医生培训了?”
沈卓“嗯”了一声。
叶欣笑着多说了几句:“还早呢,要年底才培训。大队长昨天来了一趟,觉得沈卓认识草药,有基础,可以推荐上去,咱也不能辜负大队长的好意。”
林美华倒是没想多,主要是她家没有合适的人,利益无关,笑道:“挺好,学了也是门本事,总比种地强。”
叶欣道:“谁说不是呢。”
到了林美华家,沈卓就分开了,大队长家还要再过去一点。
叶欣叮嘱他说完了先回去做饭,自己可能慢点儿。他答应了。
叶欣跟着林美华进了她家。这里就没有什么院子了,从门口进去就是一间宽敞屋子,左边待客说话用,中间是垒起来的柴垛,也做分隔用,右边一头是锅灶一头是橱柜和饭桌,算是综合了堂屋、柴房、灶房的一个大屋子。
林美华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小儿子。十一岁的大女儿妮妹,已经在烧火做饭了,回头叫了声“妈”,然后看了眼叶欣,有些怯怯的没说话。那两个小的也挨在她身边,只是大睁着眼睛看人,不说话。
林美华立刻训道:“这是叶知青,怎么不喊人?没礼貌!”
几个孩子才小声道:“叶知青好。”
叶欣笑着点点头。
这几个小孩都瘦瘦的,尤其是那个大的孩子,头发枯黄,衣服也很破旧,一边烧火做饭还要一边带着更小的妹妹和弟弟,叶欣觉得她有点可怜。
倒不一定是林美华家虐待孩子,这个年代物资缺乏,没什么好吃的,大人小孩都鲜少有胖的。只不过,大的孩子明明也没多大,就要干很多活了,看起来格外让人心疼。
林美华回头说:“孩子不懂事,叶知青不要见怪。”
叶欣笑了笑说:“没事。”
林美华又对小女儿说:“幺妞,搬张凳子给叶知青坐!”
那第二个小女孩就乖巧地搬了凳子过来给叶欣。叶欣对她说了句谢谢,那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跑开,又搬了一张过来放在叶欣对面,是给林美华的。
柴垛上已经放了一笸箩的芥菜,是切好了的,看起来本来应该是要晾晒的,只是天气不好,只能这么摊开来晾着。不过水分也干了,有些软但是没有变色。
林美华洗了手,又拿了一个倒立着晾干的玻璃缸过来,把柴垛上的笸箩端下来,就开始腌菜了,一边腌一边跟她说着技术要点。
“这菜最好是芥菜,先洗干净了,有太阳晒一晒,没太阳就晾干水分也可以。有些人不切,整个腌,但我是觉得切了好点,到时候拿出来就能吃……装菜的缸或者罐子也要洗干净晾干,不能有油,不然会坏掉。现在就是用盐跟菜用力抓揉,抓匀了,抓软了,就可以装到罐里,一层一层压严实,然后密封好就行了。”
叶欣一边听一边点头,看下来还真是没什么难的。
她问:“什么时候可以吃?”
林美华道:“过两天就可以吃了。到时候拿出来直接拌粥吃就行,用油炒一炒更香。要是有肉就好了,再加点辣椒一起炒,那真是香得不得了,特别下饭!”
叶欣听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谢谢婶子了,等我家菜长起来了,我也腌一缸!”
林美华笑道:“有什么好谢的,这看一遍就会的事!”完了又说她家没有菜的话,就先到自己家菜园子里摘一点。
叶欣连忙说不用了,顺便问道:“林婶子,你知不知道谁家会做蓑衣的?我们家没有,想去订做两身,不然下雨要做点什么都不方便。”
林美华知无不言,十分热心:“村西边的荣大爷就是做这手艺的,他闲时就会上山找棕树剥叶子做蓑衣和帽子,攒多了还挑到集上卖呢!你要的话,直接找他买就行了!”
叶欣连忙又感谢一番,“多谢婶子了,我对这里都不熟悉,全靠问你们。”
“这有什么。”林美华觉得能被一个知青请教和亲近也是挺高兴的,突然她想起什么,看了看叶欣,语气变得古怪起来,“不过,这个荣大爷,就是那个……李光荣的爷爷。”
叶欣愣了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个李光荣,就是原主喜欢并且主动献殷勤的那位青年。
怪不得林美华脸色奇怪起来,她自己也尴尬了。
正不知道说什么,林美华的男人也回来了,叫李建业,明显是跟小队长李建邦一辈的。他回到家见到叶欣还有点意外,叶欣连忙站起来问好,然后就告辞了,不打扰人家晚饭时间。
出来后她心想,这蓑衣不要也罢,丢不起那个人!
或者下次去镇上赶集买好了,又不是天天下雨,不急。
安抚好自己,她就直接往坡上走了。
回到院子门前,她左右看看没人,先进空间摘了一把青菜。空间的菜长起来了,有点多,又不好光明正大拿出来,她才要腌菜的。
拿了菜出来,她推门进去,沈卓果然已经在灶房做饭了,见她拿了一把青菜回来还有点惊讶。
叶欣说:“林婶子给的,咱们今晚继续炒肉吃!”
晚上,叶欣就进了空间,现学现用,先把一批芥菜摘了洗洗干净。
木屋仓库里倒是有晾晒工具,但是她找了找,没有找到菜刀。也不一定要用刀,空间里的菜都水嫩得不行,她徒手一阵撕扯,就摊开晾晒着。
想着沈卓家厨房就一把菜刀,又切肉又切菜的,不好,下次还要多买两把才行。
缺的东西真是有点多啊……
隔天早上,她把之前买的陶罐洗了晾在堂屋,晚上回来就默默腌了菜,仍然放在堂屋里。
阴雨天气继续了两天,又重新阳光明媚,热浪冲天。
这时候到了中元节,也就是俗称的鬼节。当地原本有拜山祭祖的习俗,但现在非常时期,这些习俗就免了。节也不过了,大家仍然跟平时一样上工干活。
每日来往田间地头,叶欣发现水田里的水稻已经在分蘖,长高了长茂盛了,一眼看去绿油油的非常喜人。
晚上回去对照了一下空间的,当初偷渡进来的那几把水稻已经进入抽穗期,即将灌浆了,对比不要太明显。
再看看旁边的红薯藤,也已经长得枝叶茂盛,开出了玫红、紫红色的花,很艳。
同时蔬菜也成熟更多了,一样又一样进入了采收期,叶欣只好一边晾晒,一边腌制,一边暗中拿些出来吃——好在屋后小菜地的菜也陆续生长起来,聊做掩饰。
餐桌上的青菜越来越丰富了。
沈卓说:“咱们种的菜真好,又脆又嫩。”
叶欣说:“好吃就多吃点,后面还有很多呢!”
就算顿顿吃,也根本吃不过来。
叶欣原本还想在空间继续种菜的,现在她觉得一块地的菜就够多了,其他地还是种点别的吧,最好是周期长、好打的。
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继续忙活,她真觉得自己有点忙不过来了。
空间的地块还是要好好规划一下才行,不然她得累死。
第022章 种粮食
眼看要月底了, 叶欣跟沈卓又开始往山里跑了。
“你戴上这个。”
进山之前,沈卓给叶欣一个驱蛇虫的药包,以防她像上次那样被蛇靠近。
叶欣接过来闻了闻, 一股刺鼻的味道, 显然是经过调配之后的,不单是雄黄粉。这味道别说蛇类避而远之了, 就她自己都觉得有点冲。
说起来, 上次买了驱蛇材料回来, 她就让沈卓赶紧在院子周围洒了一圈,大蒜一时用不完发芽了,还在菜园种了些。
倒是没想到他会缝制药包, 看样子是他自己剪的布料缝的,是日常常见的藏蓝色布料。
沈卓见她拿着仔细查看针脚,有些窘迫, “做得不好, 你别看了。”
叶欣抬头看他一眼, 笑着夸赞:“挺好的啊。你手真巧,我都不会缝东西呢。”
沈卓被她夸得脸庞有点红,“你不嫌弃就好。”
叶欣觉得他脸皮真薄, 明明平时很沉稳的,不知怎么这么容易脸红, 她忍不住多看他几眼。
沈卓被她看得不自在,赶紧转身,先走前面去了。
她暗自好笑, 把药包放进兜里, 也背着背篓上山。
这次进山一是采药,这多少是个进项, 草药卖了钱买吃的用的,另外时常采药也能巩固药草知识,久不接触怕忘了;二是摘野果,距离上次发现野山竹已经过去了十来天,也许可以采摘了。
叶欣赶上沈卓,跟他商量道:“以后咱们一个月去一次镇上吧。”
沈卓有点迟疑:“会不会太打眼了?许多人家一年也去不了几次镇上。”
叶欣沉吟了下,“要不还是一个月去两次吧?采购一回只够吃半个月的。”
沈卓以为自己听错了:“……?”
叶欣可没有说错。
本来一个月上一次街已经让她觉得太久了,他竟然觉得不行,她于是决定不要那么为难自己。
她在乡间天天种地,白天忙,晚上忙,被繁重的农活压得抬不起头,总得出去透透气。
虽然上辈子叶欣也不是多么喜欢逛街,但是上班下班,总是可以看到街上人流如织、商铺热闹的场景,多少也是种放松,现在她可不想在山村把自己憋傻了。
人在小地方太久,容易变得狭隘,还是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接触接触外面的消息。
沈卓回头看看她的神色,谨慎地说:“有事咱就去,没别的事的话,也不好往镇上跑得太频繁了……”这年头大家做事都讲究一个低调,老往镇上跑,就会被怀疑买什么好东西了,哪来的钱。
叶欣严肃地点点头:“那就一个月保底去一次。”
沈卓顿了会儿,“……嗯。”
算了,她开心就好。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往上走,渐渐发现一些药草,沈卓便专心采起药来。
叶欣心里正在规划空间土地,看着他挥舞锄头,突然心里冒出一个念头来——为什么不种一块药田呢?
中药材的经济效益高,起码比菜高。而且依靠空间灵泉和灵气的加持,不仅生长速度快,药效可能还更好。
对,就种一块地的草药!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叶欣就积极行动起来,想要挖点草药,找机会种进空间。
不过这个计划很快就破产了。
找到草药之后,合适的沈卓就会采到背篓里,见她要动手,他说:“我来就行。”
叶欣一想也是,这些是要卖钱的,草药本来就不好找,她要是还拿一部分,收获就更少了。
上一篇: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