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217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沈卓只好放下水,关门出去,让她自己来。

  叶欣起来自己收拾了,穿上衣服。

  觉得这个事情真的是,烦人……早上差点就忘记了吃药,要是一个不好弄怀孕了,就糟糕了。

  不过那个药啊,是真难吃!现在还觉得苦味停留在嘴里。

  她苦恼地想,要不以后还是自己算日子吧,安全期,危险期……虽然这个也不太准,但是,吃药也不是百分百安全啊。

  心里这么打算着,她一边去打开了衣柜,想再次看看那些药品。

  一打开,首先看到的衣服,不算多,但也有好几套,都是黑、白、青、蓝的寡淡男装,上衣、裤子、袄子,叠得整整齐齐,果然是沈卓的风格。他平时明明一股性冷淡风,一到床上就变了个人……难道男人就是这样的?

  她在衣柜角落找到了药片,仔细再看一遍。

  今天腊月二十了,分红的日子。

  沈卓说:“你去一起取了就好。我今天走诊,傍晚才回来,你在家好好的。”

  叶欣:“我什么时候不好好的了?”

  看着他脖子上的牙印,脸红了半晌,还是提醒他,让他围上围巾再出门。

  等他出门了,她才慢悠悠下去。

  这还是她婚后第一次下来,总感觉别人在看她,有些不好意思。

  村子里又洋溢着开心的氛围,毕竟是领钱的日子,一年就一回!

  可惜的是,今年工分不涨价了。这也在意料之中,今年旱灾又洪灾,能保持住就不错了。

  所以叶欣最后领到的分红跟去年差不多,沈卓跟她两个人加起来,六十八块多。

  往回走时,还看见李光明了。

  李光明跑过来,笑嘻嘻地瞅她。叶欣好笑:“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李光明说:“叶姐姐,你是不是也要有娃娃了?”

  叶欣板起脸来:“人小鬼大,这个也是你该说的!”

  李光明很懂的样子:“村里的婶子们都说,新媳妇一进门都会很快生娃娃的!光荣哥家的嫂子就有娃娃了,明年我就能当叔叔了!”

  叶欣倒是惊讶了一下:“啊,你嫂子都有身孕了?什么时候有的?”

  李光明高兴地告诉她:“前两个月就有了!其实伯母早就惦记,说大半年了怎么还没有,知道有了之后,就高兴了!光荣哥也高兴!”

  叶欣点点头,“这样啊。”

  看来结婚了的夫妇只要身体没毛病,很快就有孩子了。吴艳云这还算迟的了,大半年了才有,之前李秋兰、王小薇都是不到半年就有。毕竟现在大家的生育意愿还是很高涨的。

  所以,她觉得自己要是不避孕的话,也会有的,毕竟她和沈卓都很健康。

  这么一想,更应该小心避孕。

  她真不想怀上啊!

  腊月下旬,时间仿佛过得更快了些。

  分红、分肉,知青们回家探亲,人们纷纷出门采购年货,一天天很热闹地过去,眨眼之间就到了除夕。

  医疗站跟往年一样,放了四天假期,沈卓熟练地忙碌着年夜饭,准备过年。

  吃饭、洗漱、守岁之后,终于不用分开,沈卓直接抱着她就回了屋子。

  过年了,叶欣也不拒绝他了,任他闹了半宿。

  只是苦了自己,最后都浑身都没力气了,累得沉沉睡去。

  沈卓把她搂进怀里,看她那长长的如绸缎般的黑发缠绕在背上,映衬得一身玉肌雪肤更加动人,他简直着迷,爱不释手。

  ……

  七四年的春天,又是不一样的时光。

  这年年初没有传来任何招工或是招生的信息,让期待了一年也准备了一年的知青们很是失望,甚至有些灰心丧气。

  不过,这年洪泽公社“四管一教”的宣讲之后,新来了两个知青干部,据说是省里来的,接下来他们会加强对下乡知青的管和教育。这让大家都好奇起来。

第172章 两干部

  叶欣到知青宿舍去了解知青干部的事情。

  没办法, 住得远,每次都是最迟知道消息的,而且从别人嘴里三言两语的听说, 总是不全面, 要知道得详细,还是得到去问知青小队。

  下去正好看到江静雨在屋角那边喂鸡, 叶欣就过去找她。

  江静雨直起腰来, 看见叶欣俏生生地走来, 露出了笑容:“我就知道你要来的。是不是也听说了知青干部的事情?”

  叶欣点点头,走上前问:“是怎么回事?听说跟咱们息息相关。”

  江静雨把知道的告诉她:“大队长说了,两位干部一来就展开了工作, 打算是把公社下每一个大队的知青点都走访一遍,每个知青当面谈心谈话,了解状况。不过, 咱们公社有二十几个大队呢, 一时还来不了咱们这。大队长就是提前跟咱们说一声, 有个心准备,等人真的到了,会通知你下来的。”

  叶欣恍然, “我说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落下我了, 原来人还没到咱们这。”

  江静雨笑道:“怎么可能落下你,你可是咱们大队最出色的知青了。落下谁也不能落下你。”

  两人正说着,刘红霞、赵中华、邱志云几个从自留地里回来, 听到了他们谈论这个, 也停下来加入话题。

  邱志云提到了一些上面的事情:“去年秋天,召开了全国知青会议, 统筹了一些下乡知青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等,这次两名干部估计就是后续了。”

  叶欣讶异,这是她不知道的,当下就问:“还有全国知青会议?”

  她不知道也是正常,因为去年只年底进县城了一次,还是匆匆忙忙的,采购、检查、办结婚证,根本没有时间去看报纸,了解时事。

  而其他知青回城探亲,多多少少从家里知道一些,家里有下乡知青都会关注这些。城里消息还是比下乡灵通得多。

  赵中华接话道:“去年全国知青会议之后,就有一些干部申请成为了知青带队干部,冬天接受了培训,就是等着今年春天分散到各公社做知青工作的。这边不知道有多少,我家那儿听说省里有五百人,市里、县里也有,规模挺大的。”

  刘红霞道:“城里知青一批批下乡的时候,也有干部带队,不过那时只是带过来,很快回去了。这次来的两个,听着好像是会常驻地方的知青办,以后会经常走访。”

  原来他们都对这个有所耳闻,只有叶欣完全不知道。

  所以回城探亲与城里亲人来往互通消息的人,确实能接触到更多信息。叶欣这样的,反倒是有些坐井观天了。

  这时候听他们一一说来,她大概分析了下,觉得可能是上山下乡活动久了,下乡知青多了,暴露出许多问题,才会引起上层注意,现在专门派了干部来解决。

  虽然丰水大队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总体上知青和当地队员和平相处,但其他地方可不一定这样。

  就之前从知青小队嘴里听到的,比如有些男知青品行不好,去勾搭本地的姑娘,搞大人家肚子,传出丑事;或者有些地方民风剽悍,欺软怕硬,见外来知青举目无亲,故意欺压。又或者,一些知青接受不了乡下的贫苦,又回城无门,心态崩溃,抑郁成疾的。

  说起这个,他们这儿的李英丽,还有崔时宇,就挺……好在最终没有闹出什么,两人还内部消化了。

  叶欣估计是有些地方的问题比较严重,爆发了,所以引起了重视。

  也有一些,是单纯知青性子懒惰,再教育失败的,这些也需要关注。“四管一教”里面,就包含了贫下中农对下乡知青的再教育。

  江静雨说:“听起来是给咱们解决问题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

  刘红霞道:“公社二十多个大队,一天一个,一个月内总会来的。等他们来了,能不能提些建议?比如,要是我提议扩建知青宿舍,这个归他们管吗?”她主要是讨厌李英丽,不想跟她住一个屋。她俩经常吵架的,其他人都知道,这个话就不好接。

  赵中华转了话题说:“我倒是希望知青干部能带来一些招工招生的信息,这才是对咱们最需要的。”

  邱志云很赞同:“对。既然有了专门负责对接咱们的知青干部,以后如果再有招工招生信息,那筛选和推荐的工作是不是也会由他们负责安排?他们从省里来的,应该对这方面消息比较了解,就算现在没有,也许知道什么时候有?说实话,我想早点儿见见他们了。”

  刘红霞听到这里两眼一亮,“对啊!要是能带来这方面的消息再好不过了,前几年都有的,没道偏偏今年没有,也许只是迟一些。”

  叶欣听到这里,附和一句:“希望今年也有好消息吧。”

  听他们聊了聊,见时间不早了,也就回去了。

  慢悠悠回到上面,沈卓已经在灶房里做饭。

  叶欣就坐在灶前的小凳子上烧火,给他说了这事。末了好奇道:“不知道来的干部什么样的,是不是干实事的。”

  要是只做做样子的,那就没意思了。

  她知道一些假大空,一些形式主义,往往就是“干部”带来的。

  沈卓一边切着菜,一边说道:“等他们来了,就知道了。”

  叶欣瞥他一眼:“废话。”

  沈卓:“……”

  知青干部的事情,他也听说了,李光耀跟他说的,不过他没什么感觉。觉得知青干部无非是关心知青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叶欣在这儿过得好好的,不需要什么关怀;另外就是带来一些有关知青的政策措施,应该也跟叶欣没关系。

  他对这个话题没什么好说的,又不能不接她的话,只好随口那么一说了。

  他咳了下,转移话题:“咱们二十六去镇上赶集?”

  开年还没有去过镇上,这一晃,就到下旬了。

  油和肉都快吃完了,该去采购一些。新的一年,又有肉和油的份额,可以光明正大地买。

  叶欣也顺势说起来:“去吧。顺便带些菜去给徐大夫和吴婶子吃,咱们结婚的时候人家给了五块钱红包呢。不过现在没有什么新鲜蔬菜,或许可以拿点自己泡的酸菜去。反正他们不种菜,都是要买的。”

  沈卓说:“好。”

  叶欣又盘算着:“什么时候咱们去一趟县里吧,以前都是冬天去,今年咱们春天去?不冷不热,出门比冬天舒服,也没到农忙的时候。”

  她一说,沈卓倒是想起来,去年结婚前只去了县城,现在就道:“也可以,这时候进城也不像年底那么挤。不过不去县城了吧,咱们去市里或者省城逛逛?”

  叶欣道:“先去县里吧。”

  沈卓奇怪地看她:“为什么?”

  叶欣道:“赚钱啊。县城的河边市场东西好卖,价格也高。之前一直都没有攒下钱来,赚多少都花了,今年真的要努力一些赚钱。”

  说这个,沈卓倒也同意,“之前赚的钱都花在屋子院子和家具上了,确实攒不下钱,现在一切都做好了,咱们也结了婚,确实该攒一些钱。”

  叶欣却又说:“也不一定能攒下钱了,我还想进城玩玩呢!去年郑文文就叫我到市里找她,我想去的,结果没去成。我真想去看看她师范学院什么样子。”这个年代的大学呢。

  沈卓会错意,以为她想去念大学了,不由顿了下,才点头:“也好,咱们去看看。”

  叶欣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说:“哎?要不这样吧,我自个儿去县城赚钱算了,然后咱们再一起进城。反正你还要在医疗站上岗,不好请那么多假。”

  沈卓又是一愣,然后摇头否决了,“不行,咱们一起去。”

  叶欣却是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计划可以,见他否定,白了他一眼,“我是去县城赚钱,又不是去玩的。你木呆呆的,一起去根本没有必要,我自己卖东西都比你快,比你利落。等赚好了钱,再叫你一起到市里玩,你不用费劲光可以玩了,多占便宜的事,你有什么不行的?”

  沈卓皱起了眉头,虽然她说得很有道,但还是不赞同:“我陪你去。医疗站可以请假,没事。”

  外面还是潜藏着许多危险的,比如遇过几次的红袖章,路上的土匪,可能出现的人贩子,这些人都不是好惹的,乡亲们现在出门都还是结伴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