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木架
小学那边也是这样的。江静雨考走了,还需要一位女老师,朱玉羽迅速顶上。毕竟是能拿工资又轻松的岗位,还是许多人想要的。
就算明年后年,知青们都考走了,也还有村里的老师可以教呢!
再说了,小学重开以来也第六年了,今年李光明这批就毕业了,他们之后继续上初中、高中,要是不能脱离农村的话,回来当小学老师也是一个出路。
总之因为恢复高考的事情,丰水大队也出现了一些变故,但不是什么大事,能重新调整安排好。
见大队长如此通情达,叶欣和沈卓都连忙感谢。
李兴国摆摆手,又笑道:“加上你们,咱们丰水大队足足有五个人考上了大学的,而其他大队最多考上一个,有些一个都没有呢!这下别的大队都要羡慕咱们!”
还真是。高考本来就不是那么好考的,何况那么匆忙。
如今丰水大队的成绩可谓十分亮眼,遥遥领先,李兴国这大队长面上也有光啊!
更别说眼前这俩考上的还是首都的大学,不是别的大学能比的,太争气了!
李兴国老怀甚慰,怕他们不知道章程,还提醒他们赶紧去公社转移档案,买火车票,收拾行囊等等;还说沈卓今天开始不用去医疗站忙了,但是这个月的工资会给他,这些年他给乡亲们治病十分用心、效果明显,也是他该得的。
叶欣看着已经比前些年苍老一些的大队长,心中也很感慨,这位大队长虽然偶尔有些私心,但在大事上从不含糊,对老弱群体照顾,对优秀的年轻人也重视和鼓舞,大体上是一位非常好的大队长,把丰水大队管得很好。
从大队长家离开,他们还是先去了一趟医疗站。
虽说不用再去上岗,但也要去说一声,也是告别。
黄志豪和孟春兰知道他们考上了首都的大学,自然又是一番震惊。
“想不到啊,你俩真考上了!”
“还考了那么远,以后可是彻底跟咱么不一样咯!”
农村夫妇即将去首都念书落户,以后就是飞跃了阶层,怎么想怎么觉得惊奇。
但是看看他俩的人品模样,又觉得,确实是他们能去的。
这两人都不像是能长久待在乡下的人,就应该去繁华的首都大展宏图。
黄志豪和孟春兰感慨良多,倒也祝福,还有些不舍,拉着他们说了许久的话,都知道这一分别,往后难得见到了。
幺妞也在,等他们说完了,才小声地、有些失落地问叶欣:“叶知青,你们去念大学了,是不是就不回来了?”
叶欣看这个已经渐渐长大的女孩,笑道:“会回来的,只是可能时间不多。”
幺妞又问:“首都是不是很远?”
她从小到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县城都没有去过,首都一听就是个很远的地方,她很茫然:“首都有多远呢?”
叶欣微微叹了口气,只能告诉她:“等你长大了,赚钱了,有能力自己出门远行的时候,可以自己去看看。那里是跟咱们这儿很不一样的地方。”
幺妞还是不太懂。
看着叶知青和沈医生离开的背影,这个尚且年幼的女孩,心里感到一阵怅然。
以前给牛棚看牛的、耳聋又无儿无女、但是对她很好的华爷爷,在前两年年迈去世了,后来接替华爷爷看牛的两位老爷爷也离开了,接着姐姐出嫁了,现在就连叶知青也要离开了……
这些对她好的人,一个个都离开了。
幺妞心里特别喜欢叶知青,又特别羡慕叶知青。不管是她漂亮的长相、好看的衣裳,还是她脸上明亮的笑容,还有总是陪伴呵护在她身边的高大俊美的沈医生……她那轻松悠闲的生活姿态,是村子里独一份的,谁也比不上。
幺妞本来想着,她努力学习赚钱,以后也去县城买好看的衣裳,也去市里、去省城长见识,去叶知青去过的地方。
可是她连去县城这个小小的目标都还没有实现呢,叶知青就要去首都了。
根本追不上,只能远远看着她离开的背影。
不过没关系。
幺妞心道,总有一天她也会去到首都的,像叶知青那样过得好!
……
两人从医疗站回到家,收拾了些东西,又匆匆骑车去镇上了。
先拿着证明材料去公社办档案转移手续,顺便也在这里借用电话打给市里的郑文文,拜托她买两张一周后前往首都的火车票。
郑文文已经从市师范学院毕业,在市里一所初中当教师。她现在也谈对象了,倒也不一定要回家去。
接到叶欣的电话,她不禁感叹:“你们真厉害,竟然考去了首都!本来我还觉得自己当年选上工农兵大学生很厉害呢,结果还是你们赶上了好时代,这下是前途一片光明了!”
叶欣笑道:“你早进城早享受,不也挺好的吗?”
郑文文一想,笑了,“也是。”
火车票的事情郑文文一口答应下来,说到时候碰面再聊。
挂了电话,叶欣松口气。
也多亏有个熟人在市里可以帮忙,不然这年头没有网络订票,真不确保当天能买到票。买不到又要耽误时间,很麻烦。
然后两人去徐大夫家,告知消息、道别,还把家里一些菜送来。吴小洁知道之后自然也是震惊赞叹不已,然后连忙让孩子去卫生院把徐大夫叫回来,让他们先别走,怎么也要跟让徐大夫回来跟沈卓说说话。
趁他们说话的工夫,叶欣找了个借口离开,去拿棉被。
年前就找人做的四张厚重的冬被,早就做好了。
只是叶欣等不到录取通知书,没有心情来取;现在老师傅见她终于来取,也是松了口气。
叶欣谢过老师傅,看这些新棉被芯体积很大,一次性拿出去不好拿,就说自己先拿两张送给亲戚家,过会儿再来拿两张。分两次取走收好了。
然后回徐大夫家跟沈卓汇合,又去邮局写了封信。
给叶欢写的,主要是告知自己考上了首都的大学,让她等自己下一封信,到时候就是新的地址了。在那之前先别寄信来,收不到还要退回去的。
忙了一天,再回到家已经是傍晚了。
叶欣说:“先做饭吧,明天再收拾!”
沈卓自然没有意见,放好自行车,撸起袖子进灶房了。
第二天,该处家里了。
好在之前叶欣已经盘点过家里的物资,也收拾过一番,一切有数。
首先是粮食,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去年十二月领了,如今才过去两个多月,吃得不多,剩下的准备都卖掉了。这些都是普通的粮食,运去镇上费劲,他们打算就卖给村里人。
这个倒是好卖的。虽然这两年种上了产量高的杂交水稻,但是分下来的细粮还是有限的,队员们都是省着吃,平时想多买点粮食都还要看运气呢!现在只要放出消息想处掉,肯定是不愁卖的。
接下来是一些菜。地里是没有什么了,鸡鸭年后也没有再养,但是泡菜、腌菜、泡椒以及一些菜干、番薯干、辣椒干之类的,哪怕去年叶欣就有意识地在消耗,也还是没有吃完。
这些打算直接送人了,分了几部分:一部分昨天已经送给了徐大夫家,剩下准备送一部分送给大队长家,一部分送给李光明。
光是这些粮食和菜出来,就摆了院子一堆。
正好这时候李光明上来了。
他是昨天放学后听到的消息,忍了一晚上,今天忍不住就跑上来了。
一见叶欣开门,他就着急地问:“叶姐姐,你们要走了?”
他现在长到了十三四岁,因为前几年跟叶欣走近得到了一些空间灵气的滋养,又一直吃饱没饿过肚子,营养跟上,身体抽条长高,已经快要一米七了,在同龄人里简直一枝独秀。
长得也好看,浓眉大眼,脸庞端正,是个很亮眼的少年了。
叶欣看见他就跟看见一棵生机勃勃挺拔向上的树苗似的,笑道:“对啊。姐姐考上大学了,你是来恭喜我的吗?”说着让他进来。
李光明走进院子,又转头看着她,“姐姐考上了大学,我也很为你高兴,但是,又有点舍不得你离开。”
说完见沈卓从堂屋抱了东西出来,顿时站直了喊人:“沈医生!”
虽然李光明这几年长高了,可以傲视同龄人,甚至傲视一些已经成年的哥哥,但在超过一米九的沈卓面前就不够看了。
何况,这两年他跟着沈卓辨认草药、学习中医,沈卓算他半个老师,他自然是非常敬重的。
沈卓一惯冷清寡言,教学时也是毫不废话,不经意之间就显得严肃,搞得本就有些害怕他的李光明不仅没有在学习中亲近一些,反而更拘谨了,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即便沈卓从来没有骂过他,最多就是皱皱眉。
就像现在,沈卓见了他只是看过来一眼,嗯了声。
李光明倒是机灵,连忙上前:“你们在收拾东西了吗?我帮你们吧,我能做什么?”
叶欣好笑地开口:“我们收拾倒是好收拾的,不用你帮什么。不过你来得正好,有些东西送给你。”
说着叶欣让他先在凉亭那坐着等会儿,跟沈卓进了屋。
沈卓的衣服之前也收拾过了,不合身的挑了出来准备送人。虽然他的衣服大,别人穿不合身,但是衣服大总比小好,总归是没有补丁的好衣服呢。
叶欣就拿了一部分打包好的给李光明,也给了一些菜。
也是考虑到他一个人生活,多给他一些帮助。
李光明捧着那么多东西,很是感动,眼眶都有些红了,“谢谢叶姐姐,谢谢沈医生……”
他本来是有许多话要说的,很不舍得他们离开,但是也知道他们是去念大学的,这是好事,自己不舍得也没用。
他们还惦记着自己,送了那么多东西给自己呢,那么好。
叶欣笑道:“不用谢,反正我们也吃不完,带不走。还有这些衣服,你不嫌弃就好了。”
李光明连忙说:“怎么会嫌弃呢?我自己都没有几件好衣裳呢。你们给我,我就不用买了。”
叶欣又说:“可不是白给你的,还要你帮忙呢——我们离开之后,劳烦你常上来看看,万一有小偷爬墙做坏,或者院墙哪里倒塌了,你可要记得写信通知我们。还有门前这些果子,熟了你记得摘了吃,别浪费了。”
李光明听到有自己可以帮忙的地方,立刻眼睛一亮答应:“姐姐放心,我一定帮你们看好家!”
叶欣笑着点点头,才让他回去了。
接着两人继续。
除了吃的、穿的,还有一类东西——复习材料,包括初高中教材、辅导书、习题册、笔记等等。
他们考完用不着了,但还是珍贵的复习材料呢,扔了可惜,准备也送人。
稍微了下,两人就下去先把要送人的东西送了。
沈卓把一套复习材料和一些衣服、鞋子,送给了李光辉。
李光辉去年也参加高考了,没有考上,收到沈卓的一些衣服已然欣喜,收到复习材料更是惊喜不已:“太感谢你了,沈卓,我正需要这个!去年我想找材料,根本找不到,你一下子送来了那么齐全的,真是及时雨!”
沈卓知道他的水平,给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大学不好考,你试试中专,考上的概率比较大。”
李光辉点头:“我知道!我也不求跟你们那么优秀,考出去就算混出头了!”
他才一米六几,身材矮壮,一米九挺拔修长的沈卓站他面前就跟个巨人似的,真是不可逾越的高山。
沈卓拍拍他肩膀:“祝你成功。”
叶欣则拿着另一套材料送给朱玉羽了。
上一篇: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