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41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大家一路过来也是口干舌燥了,纷纷谢过端了水,也不讲究,就坐在砖头上喝。

  叶欣回房拿了钱出来,想起刚才黄志高说他带的队,应该是小队长,就把钱交给他,“这是砖瓦尾款,这是你们跑一趟的辛苦费。你点点。”

第042章 分粮食

  事关货款, 黄志高可不敢跟叶欣一样说“不用点”,仔细地各点了两遍,没错才收好了。然后抬头看着她道:“那, 我们走了。”

  叶欣道:“歇歇脚再回去吧。一路辛苦了, 尤其我家在坡上,推上来费劲, 也真多亏了你们。”

  她这话说得可是诚心诚意。

  她本来以为砖瓦厂好歹也是个厂子, 怎么也应该有个货车好送货的, 没想到还是高估了这个年代,他们竟然是用板车人力拉来的,一路崎岖, 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劲。

  不过想想这边是山区,路都没有修起来,有货车也通不了的。

  只是五块钱辛苦费也太少了, 八个人分, 每个人才几毛钱的。但提前说好的事, 她也不能多给,不然显得人傻钱多。

  黄志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还要回去交差,不歇了, 回去空车倒不累。你给我们水喝就多谢了。”

  说着,其他汉子也纷纷起来收拾绳索, 一个个利落地推起板车。

  出了院门,黄志高忍不住转回头看一眼,只见那姑娘笑着朝自己挥挥手, 那模样是真好看啊……

  叶欣等他们走了, 准备关上院门的时候,才发现门外有几个小孩, 正好奇地对院子里面探头探脑。

  他们这里偏,一向没什么孩子来的,这倒是稀奇了。

  叶欣略微一想,也明白了,“是你们给他们带路的?”

  小孩子们约莫怕生,她不常在下面出现,一问话他们就跑开了。只有一个五六岁嗦着手指的小男孩没跑,回答道:“对,他们问沈卓家在哪儿,我说在坡上,他们又问坡上在哪儿,我就带他们来了。其他人也跟着来,现在都跑了。”

  叶欣见他虽然身上脏兮兮的,但是说话条清晰,就笑着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眨巴着眼睛回答:“我叫李光明。”

  叶欣于是知道他是小辈的,点点头:“好,李光明,你在这里等我一下,不要走开哦。我马上就来。”

  她转身回灶房,抓了一把番薯干出来,见他果然还乖乖站在门外,就笑着把番薯干给他,“谢谢你帮忙带路了,你是个好孩子,这个给你吃。你可不可以再帮我一个忙呢?去告诉建功大叔,下午来我家砌墙。”

  李光明终于不嗦手指了,接过番薯干,点点头,“可以。”

  叶欣怕他小孩忘事,或不当真,又说:“告诉建功大叔之后,你再上来告诉我一声。到时候我还给你吃的,好不好?”

  李光明说好,捧着番薯干,一边吃一边下坡了。

  叶欣这才关上门,把七八个碗收拾回灶房,放了个鸡蛋下锅煮,又出来把散乱的砖头大概收拢一下。

  大约半个小时后,院门被微弱地敲响了。

  叶欣把煮好的鸡蛋拿出来,开门一看,果然是去而复返的小男孩。

  李光明一句一句地说:“建功大叔说知道了,午饭后他就来,让你先给砖头浇水,要全部浇透。”

  叶欣奇怪:“为什么要给砖头浇水?”

  李光明就回答不上来了,两只眼睛盯着她手里,开始流口水。

  叶欣觉得他应该不是乱说的,就把鸡蛋给了他,笑道:“谢谢你,帮我大忙了。鸡蛋给你吃,你回家吧。”

  李光明接过鸡蛋,美滋滋地走了。

  叶欣看着他一蹦一跳地下坡,再次关上院门。

  小朋友确实给她帮大忙了。一队人热火朝天送砖来,肯定在村子里引起了注意,好奇探究的目光在所难免,只是这个时间大部分人刚好在上工,所以只有小孩子好奇跟来。要是她现在下去走一趟,说不定就被拉住问一顿了。

  现在她可不想应付,等砌好吧。

  不过为什么要给红砖浇水?

  叶欣虽然不明白,但是既然觉得小朋友没有说谎,那就自有建功大叔的道,还是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吧。

  她从水井取水,给一堆砖头浇水。

  午饭后李建功果然来了,也是用一辆独轮车推了水泥沙子和工具上来,见红砖湿润好了,点点头。

  叶欣趁机问了疑问。

  李建功说:“红砖用之前就是要浇水湿润的,不然太干了,和水泥粘不牢靠。”

  叶欣点点头,又学到了小知识。

  李建功拉开架势,开始和水泥砌墙。因为都是提前计划好的,位置划好了,槽也挖了,没有什么不确定的地方,就按部就班地干起来。

  砌了低矮的地方,跟叶欣商量了下,从堂屋搬了桌子过来充当脚手架。

  在冬日下午的阳光中,一间红砖小屋一点点建起来了。

  砖缝错层垂直对齐,形成一个个“工”字,水泥缝抹得光滑,砖体颜色鲜亮,看着就很醒目。

  叶欣看得暗暗点头,这李建功手艺真不错。

  屋顶留了斜面,从院内斜向院墙,最低处比院墙略高,这样盖瓦的时候就是一条直线,屋顶排水就顺利排到院外了。不过现在还不能盖瓦,李建功道:“水泥一天就能凝固,不过最好等个三天再盖瓦。房梁准备好没?我先看看。”

  还真准备了。

  沈卓前几天已经把鸡窝扩建好了,想到要砌洗澡间,昨天早上出门前就从屋后选了些均匀合适的长木头回来。

  那些木头是上个月进山采药的时候砍的,一来是每年冬季储存木头,二来是备着菜地用,三来也是适当清小径,免得夏天疯涨。每次砍一些拖回来,就放在菜地边上晾晒,攒了不少。大半个月过去,也快干了。

  李建功看了看这些手腕粗细的杆子,点点头,“不错,这样的就行,屋子小,十来根就够了。我先给锯好,过两天再上来盖瓦。”

  处好作房梁的木头,也到了夕阳西下时分。

  叶欣爽快地给了工钱,送走李建功后,回头看着这间崭新的、红色的三平米小屋,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很快就有洗澡的地方了!”

  她把用剩下的砖头了。剩得不多,几十块的样子,叠整齐了放在瓦片旁边备用。然后把地面扫了扫,把杂乱的痕迹清掉,忙着忙着就快天黑了。

  沈卓回来发现一间小屋已经建起来,十分惊讶:“这么快?”

  叶欣直起身,拄着铲子笑道:“快吗?我还觉着慢呢!”要是有电话,她当天问清楚价格就下单,第二天砖瓦到位就砌好了,哪像现在等了好几天。

  沈卓认真道:“很快了!”

  初四晚上她刚提起;

  初五他去找黄志豪打听;

  初六晚上才带回砖头信息;

  初七她找师傅算好材料和价格;

  初八他带着定金去跟黄志豪下单;

  今天初九,材料刚运过来,洗澡间立刻砌好了!

  这高效率对沈卓来说的确很新奇,一般人家建个什么,都要琢磨好久的,尤其是涉及一大笔钱的时候。

  而她真的是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

  沈卓再一次有种被她震惊的感觉,十分佩服她,又有些心疼和愧疚:“你累了一天吧?我不在,什么都要你忙活。”

  叶欣一脸轻松道:“我累什么呀,都是工人出力,我负责给钱就好了。最多再端碗水给人喝。”

  沈卓却知道没有她说得那么轻松的,不然她也不会现在还拿铲子在院子,饭也没来得及做。他赶紧把自行车推好,一边道:“你别忙了,歇着吧。我去做饭,吃了饭我来。”

  叶欣却说:“你先做饭,我也快好了。”

  等饭菜的香味从灶房飘出来,叶欣也已经把院子干净了,天也黑透了。她放好铲子,又忍不住欣赏了下夜幕下的红砖小屋。

  真是充实的一天呢!

  吃饭的时候,沈卓提起一件事来:“刚我回来的时候碰见队长,说明天分粮食,让我看早上还是晚上去领。”

  叶欣精神一振:“对了,明天初十!之前我也听说了的,忙忘记了!”

  沈卓商量道:“要不明天早上先领了吧,用车推省力多了。领了我再去镇上,时间来得及。”

  叶欣点点头:“咱们早点去,让队长通融一下先分我们,应该可以。”

  其实队长李建邦也是这个意思,沈卓要参加医生培训,队里都知道,这是关乎以后大家的看病问题,其他的事情当然要提醒一下照顾一下,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知道今天分粮食,整个生产队都激动不已。

  许多人家里粮缸已经空了,再不发粮可就要闹饥荒了!

  因此一大早的,天还蒙蒙亮,大伙儿就挑着箩筐等到了粮仓前,都想早点领到粮食。人人脸上带着期待,小孩子也欢快地跑来跑去,都在说着发了粮食以后要吃顿好的。

  冬闲后,可是难得这么热闹了。

  即便叶欣和沈卓赶了个早,却还不是最早的,前面还有两三户人家。不过就他们推着一辆自行车,倒是显眼。

  虽然时间早,但是队里也有经验了,大队长小队长都在。有他们组织秩序,大伙儿也不至于挤来挤去的,都老实地排着队。

  李兴国对前面几户人家协调着:“沈卓要赶着去参加培训班,时间比较紧,先让他们领了行不行?”

  其中有一户有意见,道:“我先来的,凭什么让他先?”

  其他人都是比较解的,道:“哎呀,他还要出门,让他先领嘛!咱们又不出门,迟一会儿也不耽误什么。”

  还有人笑道:“他们两个上半年可是缺了很多工,怕是全年加起来也没多少的,让他们先领,我倒要看看他们能领多久!”

  这话一出,队伍里哄然大笑。

  笑声中,两人双双涨红了脸——这简直是公开处刑!

  见沈卓默默低着头当鸵鸟,叶欣只好强撑着微笑说话:“……没事的大队长,我们就按队伍来吧,来得及。”

  李兴国点点头,让不愿意协调的那户人家第一个领,叶欣和沈卓第二个。

  就那么等待一会儿的工夫,之前忙着讨论分粮后怎么吃的大伙儿,突然把注意力放到了他们身上,纷纷打听:

  “听说昨天你们家买砖了?”

  “好几车红砖呢,看着就结实耐用,花了多少钱?”

  “你们要建新房子?两人不够住啊,怎么现在建……”

  叶欣只能囫囵回答着:“是买了些砖头,砌个洗澡间而已不算建新房子。平时洗澡的地方都没有,灶房也四处漏风,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又说黄家村买的砖头,那边扩建成砖瓦厂了。

  好在前面就一户,不用应付多久,不然叶欣都要招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