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木架
黄志豪起身让他进去,还随口说了一句:“你现在都踩点来了,一点儿也不像刚开始那样早早来学习。”
沈卓说:“年关将近,家里事情多。”
黄志豪想到他家里情况,也解地点点头。
沈卓坐下后,觉得有点不平,低头挪了下,果然凳子腿压着什么了,伸手捡起来打开一看,是二块钱。
顿时心下了然。
他也没转头看后面,收起来,然后投入学习中。
趁午间休息的时间,他匆匆跑出去,到徐大夫那儿取了车又送到修车铺,让师傅直接换两个新轮胎。
要过年了,明天二十六,要载叶欣过来,正好换两个新的!
沈卓一边等,一边吃午饭,也不嫌修车铺脏乱。
等轮胎换好了,他也把饭吃完了,付了钱把车子又推回徐大夫那儿,然后接着下午的课程。
放学后他一点儿也没耽搁,骑上车就回家。
他这自行车已经用了七八年,原本的车胎已经磨损,换了新轮胎果然好骑多了!
因为高兴,也因为新车胎,他骑得比平时还快。回到家天还没黑,叶欣也才刚刚生起火。
叶欣见他神色难掩高兴,就问:“发生什么好事了?”
沈卓说:“没什么好事,只是坏事没了。”
叶欣就明白了,“之前使坏的人揪出来了?”
沈卓立刻点头:“揪出来了!”
又忍不住拉她去看新换的轮胎,跟她说:“我还让他给我赔钱了,换了新轮胎,骑着轻松多了,明天载你去镇上。”
叶欣点点头,也不问他怎么解决的,反正这事解决了,有个好结果就行。
而且还是在年前解决了,没有拖泥带水。
她就赞赏地道:“干得不错。”
沈卓嘴角扬起,又自愧不如,拉着她的手说:“还是你聪明,什么事也瞒不住你,你一猜就猜出来了。我什么时候能有你这么聪明就好了。”
叶欣抽回手,白了他一下,“别在这说好听的了,做饭去。我今天打扫屋子累了一天,可不想动弹了。”
沈卓立刻说:“你歇着,我来做就行!”
第051章 挺累的
叶欣这几天确实挺累的。
她在家可不是光顾着分钱分肉的好事儿, 也勤勤恳恳地干了不少活呢。
首先是摸鱼之后,在空间连着挖了两天,把一条沟挖好了, 引水放鱼。
抓上来的小鱼小虾不可避免地死了一些, 死的被她捞起来埋地里当肥料了,活的就直接倒到沟里去, 又扔了些青菜叶下去, 暂且让它们自己生长。
然后忙着打扫屋子。
按本地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要在这天把屋子里外彻底打扫一遍,除去一年的灰尘污垢, 洗刷干净物件,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这是个隆重而且繁重的任务。
但是叶欣没能在那天打扫完屋子。
一来,沈卓要去参加培训班, 家里就她一个人, 工作量太大。说起来他家情况也是特殊, 别家都是四五口人、六七口人的,一个年轻人去参加培训根本不耽误事,家里还有父母兄弟姐妹呢, 齐心协力半天就能打扫完屋子。但他本就是家里壮劳力,他去参加培训了, 家里的事情就要叶欣自己来忙,当然慢些。
二来,就是那天叶欣忙着围观杀猪和排队分肉去了, 根本无心打扫。
其实沈卓也考虑到了这个情况, 不忍心让她一个人忙前忙后的,在分红之后就提前主动地打扫起来。
只是他在的时间都是早晚, 毕竟光线暗淡,不好打扫,他也只能晚上收拾锅碗的时候多擦擦,早上把大件物品搬出去,好让叶欣省点力。比如早上早早做了饭,他会把桌椅这些重物先搬到院子里,烟囱也先拆下来,等叶欣白天打扫过,他晚上回来再搬好,让叶欣不那么费劲儿。
不过再怎么说,大部分打扫工作还是叶欣在做的。
他们这屋子还比别人家要大,虽然东西少,也不杂乱,但是各个角落清下来,也是费时劳力的。
而且,屋子地面是泥、墙面也是泥,虽然说免去了拖地的工作吧,但是看着脏脏的,导致叶欣有点消极怠工。
当然她自己一个人在家干活,没人干涉,总是比较随性自由的。
累了就歇着,饿了渴了就吃吃喝喝。
她把屋角的蜘蛛网扫了,地面清过,各种东西该洗的洗,该刷的刷,然后把所有东西归置一遍。
慢慢悠悠地,一天干一点,分着两三天她才算打扫完了屋子。
再加上日常的打屋后菜地、清鸡舍,空间菜地、粮地管,采摘清洗晾晒等等,其实也真是日日不得闲的。
今天腊月二十五,她终于空闲了些。
上午她在院子转了转,看到院子右边崭新的红砖小屋,突然眉头一皱。
虽然有这么个洗澡间是方便多了,但是洗澡工具只有盆,浅浅的,装不了多少水,其实每次洗得也不太痛快。
不说弄个淋浴,或者浴缸泡澡,但是弄个大点的桶总可以吧?每次多装点水,也能洗久一点,舒服一点。
事不宜迟,早买早享受。
叶欣立刻萌生了买两个木桶的念头。
村子里应该有做这方面手工的师傅,但她是突然想起来的,没有来得及问沈卓,又不想等了,于是她决定现在就下坡去,先往知青宿舍去打听打听。
为什么往知青宿舍去呢?
因为最近分别接触了王小薇和郑文文以及王有为,这三人性格都挺不错的,叶欣觉得已经找到了与知青小队缓和关系的契机。
知青算是这个时代比较先进的群体,他们受过教育,见识面广,又来自各个省份,能够带来各种消息,是这个偏僻山区的一股与外界沟通的力量,不可忽视,叶欣当然不想跟他们交恶。
毕竟她也是知青啊,怎么能脱离知青小队呢?
退一步讲,从与人为善、和睦亲邻的角度出发,叶欣也不想一直与丰水大队的知青队伍这么僵着。
为了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叶欣从地菜地里拔了两棵水萝卜,拿了把菜干,还抓了些番薯干,把这些都装在一个菜篮里。
然后她挎着菜篮,闲逛般地走到了知青宿舍。
刚刚走近,就闻到了一股咸辣的肉香。
知青宿舍是一排四间的屋子,地基上垒了半米石头,然后是黄泥砖,顶上木梁黑瓦,条件并不比一般队员们的好。不过毕竟是给知青们的宿舍,考虑到要住不少人,所以跟其他人家隔了一些距离,划在村子边缘,也就近在边上划了一块自留地给他们种菜吃,但这片空间也没有围起来,一眼就能看到屋门。
江静雨正在屋前晾晒一笸箩的麦子,这是打算晒好了去磨面粉,过年时做些好吃的。
突然见叶欣挎着个篮子走来,江静雨不禁有些奇怪。但也不好打招呼,毕竟上半年那会儿她老是针对自己,算是有仇,虽然自己不跟她计较。后来下半年她改了性子,两人却也没有交集,算是陌生了。
江静雨本以为她只是路过的,没想到她径直往屋前走来,就不好不说话了,“叶欣,你找谁?”
叶欣露出笑容,语气友好:“我找小薇姐,她在吗?”
江静雨就说了句:“在屋里。”
见她好声好气的,自己也不好冷脸,就打算转身进去帮忙喊人。
没想到刘红霞先听到了动静,从灶房里探出头来,看见是叶欣,当先走了出来,稀奇地问:“叶欣,你怎么来了?”
叶欣心中不禁默默叹口气。
这位刘红霞其实是最好认的一位,也是一开始给叶欣留下了不好惹、多话印象的一位。
刘红霞其实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非常勤快,大约是嫌弃长头发碍事,她下乡不久就率先把两条长辫子剪了,是所有女知青里面唯一短头发的,显得比较利落。身材矮壮,脸蛋儿有点胖,带着两团高原红,大约是从高原地区来的。
其实不论形象还是干农活的利索程度,刘红霞都更像是农村妇女而不是知青。不过她那喜欢八卦、刨根问底的性格,让叶欣有点避而远之。
只是叶欣现在带着缓和关系的目的而来,当然不能不她,就仍笑着说:“今天没什么事,我在上面闲着也是闲着,就下来走走,晒晒太阳,也找个人说说话。”
刘红霞顿时就挑起了眉毛,有点得意似的,“哟,你终于知道没人说话寂寞了?我就说嘛,沈卓去参加培训了,平时你一个人在家,怎么忍得住的!”
叶欣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家其实也还好,挺自在的。
不等她说话,刘红霞又继续道:“不过,沈卓天天去镇上,又有自行车,你们要买什么真方便。不像我们,每次要走两个小时,还不一定买得到。就说想买点肉吧,每次去不是卖完了就是没什么好肉了,这都到年底了,肉票都没用完呢!”
说着眼睛一转,“哎?能不能,让沈卓帮忙买买啊?反正对他来说也不费什么事嘛!”
叶欣听她说完,无奈道:“这可不好说。家里一堆活要干呢,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干,他早上都要忙会儿才出门的,赶着时间去上课,哪有空在街上逛?到了中午休息,街上该卖的东西也早就卖完了,并不比你们自己去方便的。”
刘红霞就皱起眉头来,觉得她在推脱,不肯帮忙。但是她说得有有据,一时找不到话来反驳。
这时郑文文拿着锅铲也从灶房走出来,对叶欣说:“别她,咱们谁不知道沈卓是家里镇上两头忙,时间紧着呢。就她好意思说这话。”
刘红霞就哼了一声,却也没话说。
叶欣就顺便迎上郑文文,鼻子嗅了嗅,笑道:“你做什么好吃的了?我老远就闻着香了,看样子是你在灶房忙活呢。”
郑文文也笑了:“我不是要回家过年吗?已经跟大队长请好探亲假了,正好前两天分了猪肉,虽然就一斤,却还舍不得一下子吃完呢。就打算做成咸肉酱,带回家吃。”
叶欣恍然,又问:“你什么时候动身?”
郑文文道:“明天。这次就我和王有为大哥回家探亲,今天上午我把肉酱做了,下午他做。明天早上我们一起出发,先去镇上,再坐车去县里,再转车到市里火车站,也算有个伴。”
叶欣听着,觉得知青回趟家真是不轻松。
要先走两个小时,再转两趟车,那车自己是坐过的,可颠簸了。
而且他们估计要带些行李,更辛苦了。
这会儿王小薇也已经从屋里出来了,等她们说完了,才过来跟叶欣说:“我刚才在屋里缝件衣裳呢,你就来了。有什么事吗?”
叶欣就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想做两个木桶,放在洗澡间用,脸盆太小了,不好用。但是不知道咱们生产队有没有这样的木工师傅,之前忘记问沈卓了,想着小薇姐你来得早,估计知道,就先来问问你。”
王小薇听了,就告诉她:“有,队里的盛三爷是做这个的,是祖传的箍桶手艺了,我来的第二年就去让他做过一个,用到现在还结实呢。盛三爷住在村西边,你要就早点过去说,运气好的话,也许年前就能用上呢。”
说完王小薇顿了下,看着她的神色,补充了一句:“盛三爷的屋子挨着荣大爷的,他们是亲兄弟。嗯,要不要我带你过去?”
叶欣立刻就明白了。
那荣大爷就是李光荣的爷爷,李光荣就是之前原主看上了的男人,差点为他闹得跟沈卓解除婚约。
她顿时又开始尴尬起来,又不禁叹口气。
唉,原主的事迹总是突然跳出来攻击她一下……
第052章 箍桶匠
上一篇: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