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木架
刚出了凉水塘不远,他们就遇上了知青小队。
江静雨,张康明,孙维强,刘红霞,赵中华,还有王小薇。没回家探亲的一个不差,全部都在。
他们有提着水的,拎着小筐的,也有挎着竹篮的,都是自带吃食出门游玩的模样。
听到了脚步声,他们也纷纷回头,发现了两人。
这下避也避不开,不得不打招呼了,还好有个熟悉的。叶欣就笑着先开口:“小薇姐,你们也是去逛庙会?”
王小薇原本还担心昨天他俩闹了矛盾呢,现在看他们亲亲热热一起出门,就知道没事,她也放心了。这会儿笑道:“对啊,闲着也没事,我们现在往棘山庙会去逛逛呢。”
叶欣就装模作样地说:“我以为你们昨天去过了呢。”
王小薇也会意,笑着解释道:“昨天我没去,嫌人多。他们倒是去了,不过去的是更远些的沙江庙会,那边更大、更热闹。这周边好几个庙会呢,这几天都有,闲着没事一天去一个看过瘾也行。今天队里都走亲戚,咱们这些亲戚不在这边的反被衬得冷冷清清的,只能结伴去凑凑热闹了。”
叶欣就说:“我们也是去棘山庙会。”
王小薇知道她大概是不爱跟他们一起走的,就主动说了句:“我们走得慢,你们先走前面去吧。”
叶欣顿时觉得这大姐姐果然善解人意,几次友好交流没白费,正要说好,结果刘红霞先开口了。
刘红霞说:“咱们一起走呗。反正也是一个队的,目的地又相同,不必分开嘛!”
孙维强也说:“就是,这么生分,显得咱们不团结似的。”
剩下几个倒没说话,只是看着他们,好像觉得一起走不一起走都可以。
叶欣才不想和他们一起走,就说:“我昨天没出门,还没看过,急着去找个好位置呢!你们怕是没有我们走得快!”
说着,就快步越过了他们。沈卓自然紧随其后。
刘红霞在后面不服气地说:“你能走多快啊!我们身体素质比你好多了,你现在赶一时,等会儿还不是要慢下来?”
叶欣不管她,只当没听见,一阵快走顺利拉开了距离。这时候也庆幸山路十八弯了,马上一个转弯,彻底跟他们分开。
沈卓当然乐得她不跟知青们一起,心情愉快地跟上她的脚步。
等后面几个转过弯来,他们早就没影了。刘红霞忍不住叫道:“见鬼了,他们怎么走这么快的?”
孙维强皱眉道:“大年初一的,你嘴上别说不吉利的。不过叶欣也真是的,这么避我们不及的,是把我们当洪水猛兽吗??”
……
两人都是身体好,脚步轻盈,走快了也不觉得累。
再走出一段距离之后,渐渐看见别的一些去逛庙会的人,他们一边走一边聊天,路上热闹起来。
山区里,只要是大山脚下有大片平地的地方,基本就会有个村子,大小不同罢了。所以他们走一段路,就能看到一个村子,路上也会多几个人。
越走,人越多。棘山庙附近许多村子,都是叫什么塘的,比如凉水塘、黑水塘、禾塘、犁塘,就是说这里水系丰沛,水塘多的意思,随处可见开阔的大水塘,里面多半是养鱼的。也有种莲藕的,不过这个季节莲叶莲花都枯萎了。
叶欣这会儿脚步也慢下来了,带了点出门游玩的闲适,一边走路,一边转头看着周围景色。这是与去镇上不同的山路,第一次走,倒是有些新鲜。
七八十分钟后,他们就到了棘山脚下。
这里人就更多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山脚下的草地里都是人们踩踏的痕迹,可见昨天和今天人都来了不少。
棘山不高,走上半山腰的庙会不费什么功夫,这会儿倒是主要防着人挤了。
沈卓皱眉了一会儿,索性伸手牵着她,还正经地解释了一句:“免得被挤散了,找不着你。”
叶欣转头看了他一眼,也没甩开,继续兴致勃勃地看着这儿的庙会景象。
沈卓就心下一定,牢牢握着她的手。
在寺庙门前,也有不少人带了竹编、草编小玩意儿,或是一些自作的小零食出来售卖的,趁着人多生意好,也能赚些钱。许多小孩儿被这些东西吸引住,走不动腿,于是刚刚收到的红包钱就花出去了。
沈卓见她多看了两眼麦芽糖小摊,就掏钱给她买了。这些东西也不贵。
叶欣好奇地吃了一块,觉得不太好吃,还粘牙,就又塞给他了。
沈卓也不爱吃,无奈只好收到包里。
外面小摊只是路过一看,最吸引叶欣的,还是里面那高高的戏台上,正在表演的社戏。
本来她以为,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这个年代会被禁掉呢,没想到倒是唱得热热闹闹的。
台上几个表演者正在唱着,嗓音嘹亮,曲调抑扬顿挫,手上竹板时不时拍击伴奏。他们脸上涂得白白的,也刷了厚厚的腮红,衣服比较寻常不算戏服,但是头上和腰上系了鲜艳的布巾,也算是跟来看戏的区分开了。
戏台周边人很多,都是来看戏的,看得认真,有说话的也自觉低声,没外面那么吵闹。
他们两个已经算是来迟了,面前都占满了,挤不进去。叶欣也没想挤进去,在外围找了个能看到戏台的地方,以她现在的视力和听力,能看清台上演员的每一个动作,也能听清唱的声音,但是听不懂。
她就晃了晃手,问沈卓:“他们唱的是什么呀?”
沈卓就握着她的手,低头凑在她耳边,给她小声解说起来。
这些社戏都是本地人唱的,是用本地的方言,她当然听不懂。沈卓从小也来看过几回,都是些老戏目了,无非是打倒地主解放百姓的故事。
前面有个青年,无意之间一转头,看见了沈卓的身影,先是眼神一亮要过来打招呼,后看见他正俯首在一个姑娘耳边说着什么,两人亲亲密密的,又顿住了脚步。
台上一曲唱罢,底下众人纷纷鼓掌,大声欢呼叫好,场面便沸腾起来。
那青年也趁这会儿从人群中挤过来,拍了下沈卓的肩膀:“你也来看社戏了?”
沈卓转头一看,原来是黄志豪,也有些意外:“你怎么也在?”自己是没亲戚要走,但黄志豪没道不走亲戚啊。
黄志豪哈哈一笑道:“我都这么大了,还去外婆家领红包,实在不好意思,索性今年不去了。这里离我家也不远,就过来凑热闹了。”
说着,好奇的目光已经忍不住投向了沈卓旁边的姑娘。
从刚才两人交头接耳,以及现在也还牵着手的亲密姿态看,这应该就是沈卓的未婚妻了。
上培训班的时候,黄志豪就对沈卓的未婚妻好奇得不得了,真想亲眼看看沈卓口中那位“又贴心、又聪明、又漂亮,还是知青”的未婚妻。现在好巧碰上了,怎么能不认识认识?
当下黄志豪就兴奋地问:“沈卓,这位是谁,你不介绍介绍?”
沈卓不是很想介绍,真不想让叶欣被他看见,但既然碰上了,只好硬邦邦地说一句:“这是我未婚妻。”
又转头轻声跟叶欣说:“这就是我在培训班的同桌,黄志豪。”
叶欣就拉下围巾露出脸来,看着这位身材矮壮、一脸憨厚的黄志豪,笑道:“你好,我叫叶欣。之前买砖瓦的事情,多谢你帮忙了。沈卓也经常提起你,说你对他很照顾。”
黄志豪终于看见沈卓这位未婚妻的庐山真面目,顿时眼睛一亮很是惊艳,真的好漂亮!
皮肤白白的,脸颊儿透着红润,一双大眼睛格外清澈明亮,头发乌黑顺滑,声音还带点儿娇娇的,整个人透着一股水灵劲儿。
跟平常的农家女孩很不一样,看着就是城里长大的,不愧是知青呢!
个子还小小的,站在高高瘦瘦的沈卓旁边,显得娇小可爱,特别惹人喜欢。
黄志豪惊讶之后,就是忍不住羡慕了。
之前以为沈卓情人眼里出西施,多少夸大了他未婚妻的好,现在一看,真是毫不夸张啊。怪不得他一说起未婚妻就骄傲,要是自己有个这样的未婚妻,也天天高兴得合不拢嘴!
随后他也有点儿受宠若惊,“哈哈,是吗?其实我也没帮上什么忙,倒是沈卓,总是带好吃的来跟我分,也是托了你的福。哈哈,我才要谢谢你们呢!”
叶欣不禁低头笑了,觉得这位黄志豪真是有点儿憨憨的。
黄志豪见她这么低头一笑,更是娇俏可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同时又不禁想到了他哥,心道怪不得他哥看一眼就惦记上了,这么漂亮的女孩,谁不喜欢啊……
沈卓暗暗皱眉,往侧边一步挡住了叶欣,不让黄志豪看了,道:“我们要去吃些东西,先走了。”
黄志豪这才回神:“哦,好。我也饿了准备啃点干粮。下午你们还看不?一起啊。我和村里几个人在前面占了好位置呢,你们也来。”
沈卓直接拒绝:“不用了,我们怕挤,就在外面看看。”
黄志豪觉得有点可惜,只好道别回去了。一边往回走,还一边心里想着,幸好今天他哥跟爸妈去外婆家了没来,不然看到人家男女登对亲密无间的,岂不是空悲切?啧……
等黄志豪走了,叶欣才伸手巴拉了沈卓一下,没好气瞪他一眼。
沈卓赶紧退回去,不再挡着她,但他也不解释,伸手摸了摸身上沉甸甸鼓鼓的布包,若无其事地说:“饿了吧?咱们先吃点饼子。正好社戏唱了一早上,现在是中午休息时间。”
叶欣也没跟他计较,点头道:“饿了。”
早上就吃得囫囵,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又听了一个多点的戏,现在已经十二点了,正是午饭时间。
为了下午继续听戏,许多老乡都舍不得走开,原地吃饭喝水,都是自己带来的。
他们两人没占好位置,倒是可以随便走开。沈卓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拉着叶欣坐下,从布包里拿出吃的喝的,悠闲地吃起来。
期间叶欣发现知青小队的身影,但也当没看见。
下午一点,社戏重新开锣唱起,叶欣又兴致勃勃地拉着沈卓去听。
虽然听不懂,但是这种年代和地方特色艺术,真是挺有趣的,比单调的逛景点有意思多了。她得多听两场,也不枉走那么远。
沈卓就又挨着她,低头跟她说戏。
除了打倒地主、打倒军阀这类反抗压迫的戏目,也有一些歌颂红军英勇气概、展现农民勤劳努力的。曲调有愁肠百转的,也有轻快诙谐的。其实挺丰富,怪不得那么多人来看,还看得津津有味。
到了四点多,本来准备回去了,突然听说镇上广场晚上六点放电影,而这里离镇上又不远了,走过去只要一个小时,叶欣就说要去看电影。
沈卓却有些犹豫:“六点才开始放,看完都八点了。咱们今天没骑车呢,走回去很晚了。”
叶欣正是兴致上头,“没关系啊,反正咱们带了手电筒。走回去就走回去,那么多老乡呢,路上也不怕!过年就是玩嘛,晚回去一次又不妨碍什么!”
沈卓只好依她。
于是两人跟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往镇上去了。
到了镇上,天已经黑了。好在广场灯光明亮,循着光去就行,那儿已经竖起了白色的幕布,前面已经有乌泱泱的一二百人,正在翘首等待电影开始,有聊天的,有嗑瓜子的,不少人自带了板凳来。
这儿也遇到了熟人,是徐大夫,以及徐大夫的妻子和一对儿女。
经过去年半年的送菜往来,两家也算是熟悉了,徐大夫的妻子吴小洁拉着叶欣就笑道:“之前老徐拿了不少菜回来吃,说是你们送的,比街上卖的强多了。当时我就想,多心灵手巧的姑娘才种得出这样的好菜来啊!一直想见见你,当面谢谢,可惜没机会。现在见到了,真是让我大吃一惊,不仅心灵手巧,还长得这么俊!我在这镇上多少年,也没见过你这么俊俏的女孩儿,沈卓真是有福气!”
叶欣虽然平时交际能力还行,但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还是有点拘束,对方这一顿夸,夸得她脸都红了,“您过誉了。那些菜婶子喜欢吃就好,平时多有麻烦徐大夫,也很感谢。”
吴小洁道:“哎哟,不就是放一放自行车吗?有什么麻烦的!你们以后只管放,也别送什么菜了,已经白吃你们那么多了,怎么好意思!”
这热情的架势真让叶欣有点招架不住,而且不熟悉人家,她也不知道该聊什么。
好在不久之后电影开始了,才停下了寒暄。吴小洁又说他们没有凳子,要让孩子回家拿两张来。两人连忙拒绝,表示自己在外面看看就好,挤不到里面,不用坐。
电影开始了,是大名鼎鼎的《铁道游击队》,五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叶欣在后世听过这个电影名字,但其实还没看过呢,这会也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电影,热闹散场。
两人跟徐大夫一家告辞,便走在了回程。
果然一路上老乡不少,有拎着煤油灯的,也有拿手电筒的,人们仍然说说笑笑,成群结队的,夜晚的山路也没什么可怕了。
叶欣白天玩得尽兴,兴奋了大半天,这会儿精神疲惫了,走在路上不禁打了个哈欠。
沈卓的声音就在旁边响起:“困了?”
上一篇: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