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65章

作者:古木架 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叶欣点头:“好,等我攒多一点,过几天再跟你说。”

  王小薇解道:“没事,你们也要吃。吃不完再卖给我们就好了。”

  叶欣听到她这个“我们”,就问了下:“那到时候你们怎么吃?人多,大家一起分的话,小薇姐你怕是吃不了几个的。”

  王小薇就叹气:“有什么办法,大家一起吃一起住,我也没法开小灶。不过也是大家一起出钱,我也不亏的。”

  叶欣就觉得,行吧。

  幸亏她没住宿舍,当初死皮赖脸留在沈卓家果然是正确选择,跟一个人分享总好过跟八个人分享……

  倒是王小薇又想起来,“我记得你家鸡是一公四母,那不是可以孵小鸡?”

  叶欣说:“可以倒是可以,不过生蛋了恨不得立刻捡出来吃,哪还有耐心让母鸡孵小鸡?再说也不能多养。”

  这个孵小鸡的事情,可不能让人知道,再好也不行。叶欣还是很清醒的。

  这事,她连沈卓都没说呢。

  王小薇道:“倒不是说你多养,孵出来可以拿去换给别人养啊,就跟吴奶奶一样。也是一个赚取粮食的办法。”

  叶欣就笑道:“那还是算了,没得抢吴奶奶生意,老人家有个活计不容易。”

  王小薇一愣,也点点头:“你考虑得对,到时候闹出矛盾来。只是我本来想找你要小鸡的,看来还是找吴奶奶好。”心下觉得她做事是真周到,自己有时候都不如。

  下工了,叶欣去跟林美华说一声,又砍了几根竹子,跟沈卓一起扛了回去。

  小池塘的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果然渗水的。

  前一天晚上倒的水,第二天早上就渗透得差不多了。

  叶欣在池子边上摇头叹气,一时也没空处,只能还是暂时拿水桶给小鸭子们戏水。

  初七,沈卓一早骑车去镇上了。

  这会儿活还不是很多,叶欣这天索性也没上工。

  鸡舍里,已经有小鸡破壳了,在母鸡底下暖着。可能是平时喂得好,有几只时间没到的,也提前破壳了。

  叶欣扒拉着母鸡,从底下拿出小鸡来观察,小鸡刚啄开蛋壳出来,身上湿漉漉的,有点丑丑的,不好看。

  还有啄到一半的,叶欣拿出来看看,帮着撕了一点蛋壳,又放回去。

  她不确定刚刚破壳的小鸡是不是就可以拿走了,看着那么弱……犹豫了一下,还是又都塞回母鸡底下。让鸡妈妈再孵一会儿带一会儿吧,也不用那么急。

  就是为这个事情,她一天没上工,守在家里看着鸡窝。

  当然,也没有干守着,顺便继续看书。

  叶欣原本以为,自己能够机缘巧合绑定空间,怎么也算天赋异禀,说不定拥有传说中的天灵根,是先天修炼圣体呢!

  看了书之后,她发现自己想多了。

  根本没有灵根这种说法,里面说,修仙首先要有传承,得有师傅带领,传道授业;其次要看个人悟性,能不能参透玄妙的修炼方法。而这本书里面只是泛泛说一些修仙界的事情,并没有修仙口诀。

  也就是说,她就没那个机会。

  修仙,想想就好。

  她合上书,很是惆怅地叹了口气,“唉,还是老老实实种田吧!”

第064章 新安排

  镇上培训班, 过了个年大家又齐聚教室,没有一个人缺席。

  早上,几位医生老师先是把年前的考卷发下来, 卷上已用红笔批改过, 去年年底学过的知识,掌握多少, 就在卷子上体现了。毕竟不是学生了, 没有必要按成绩张榜排名, 各人如何,自己心中有数,再与周围对比一下, 也就知道是什么水平了。

  当下便有人羞愧,有人骄傲,有人不骄不躁, 也有人一脸无所谓。

  黄志豪本来觉得自己考得挺不错的, 探头一看沈卓的, 惊呼:“你一道都没错??”

  沈卓点点头。

  黄志豪又转头看看同大队的两人,发现都比自己考得好,顿时倍受打击。

  同个大队的不免相互看看, 比较一下。丰水大队四人都考得不差,能答对成, 不过还是沈卓考得最好,几乎每门课都是满分的,只有西医部分错了一点, 这个成绩是相当优秀了。

  这些卷子都是授课老师们自己出的, 就是针对性地检查学员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程度。整体来说其实不错,毕竟这些年轻人都是大队挑选出来的, 被寄予厚望,绝大部分认真刻苦。不认真的只有很少几个人,卷面自然也就惨不忍睹。

  今天不上课,老师们发了卷子快速讲一遍,算是帮学员们巩固知识。讲完后卷子就离开了。

  不过学员们还不能走,迟点周主任要来讲话,只能先在教室复习。

  今天各大队的队长也来了,到公社开会,会议内容就是赤脚医生培训班的事情。几位授课的医生老师也参加了,汇报第一期培训成果。汇报的时候,最高分、最低分、平均成绩、每个大队成绩全都明白直接地呈现出来,以分析总体效果如何。

  这时候,哪个大队学员考得好,大队长自然就高兴,腰杆也挺直;反之,学员表现差,大队长就面上无光,坐立不安。

  最年长的俞医生,是从县医院下来支援的,资历最老,作为本次培训班的小组长,正在发言:“第一期培训,表现最突出的有两位学员,丰水大队的沈卓,和长林大队的林秀婉。沈卓在中医中药方面表现尤为优秀,西医略有不足;林秀婉则是在西医西药方面掌握很好,中药方面有所欠缺。从总成绩上看,沈卓是最高分。这两人,我建议重点培养。”

  顿时,丰水大队李兴国和长林大队林贤德这两位大队长都抬头挺胸,受人注目。

  说完了好的,俞医生开始说不好的:“表现特别不好的,有三位,从测试结果来看,他们似乎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三人分别是长林大队的肖添宝……”

  林贤德顿时脸皮一烫,低下了头,这一荣一辱的,真让人大起大落。心里把那个肖添宝骂了一遍:小兔崽子!就知道你干不了好事,净给老子扯后腿!

  李兴国也有些忐忑,还好,听完了没有丰水大队的,他才松了口气,这荣誉感算是保住了。心道自家的学员都很不错,等会儿得夸奖夸奖。

  听完了汇报,周主任接过话头,先就着最后这个情况发言:“这几名学员所在大队的队长今天就去谈谈话,了解一下是怎么个情况,没有心思学习?还是被家里事情耽搁了?咱们这个培训班不是儿戏呀,要是真没有心思学,就趁早劝退,让他们回去该干活的干活,也省得在培训班浪费时间、浪费资源。”

  周主任这是从性客观的角度出发,并没有嘲笑批评的意思。毕竟培训班的目的就是培养乡村医生的,要是不想当医生,就不必来了。

  但已经足够几个被点名的大队长脸皮子火辣辣的了,心里都压着火气,就等着结束会议去把人训一顿。

  说完了上一期培训的结果,接着说下面一步的安排。

  显然医生培训不可能就那么一个月的时间,就算老师再努力讲,学员再努力学,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培养得出医生的。所以还需要第二期的培训。

  现在大家就商量第二期培训的时间。

  周主任提起,医生和各大队长就讨论起来,既要考虑到医生们的工作时间,又要考虑到各生产队的任务,而且后者是重中之重,粮食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源头。

  所以最后还是保生产优先,避开农忙,选在了二月和三月,为期二个月。到了四月就要忙起来了,五月更是“双抢”时期,会一直忙到六月。到七月农忙结束,上旬再来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的最后培训,就算结业了。

  周主任道:“暂时的安排就先这样。好了,现在咱们去看看那些年轻人吧,也把新的安排传达下去!”

  随后就散会,医生们暂时回去工作了,各大队长则以周主任为首,往培训班教室走去。

  路上,周主任问了问沈卓和林秀婉的情况,毕竟是好苗子,自然多倾注几分关注。主要是了解家庭情况。

  林贤德先说了:“林秀婉的父亲在新中国成立后离村进城闯荡,在城里自由恋爱、结婚,生了她。她母亲是一名留学归来的医生。在母亲的影响下,她也立志成为医生,从小学了不少看病治病的知识。她是去年回来的,知青下乡,正好回到本家来,那时就能给乡亲们看病了。不过毕竟经验浅,我就给她报到培训班来了。她中医西医都有学,但毕竟母亲是西医,所以在西医方面比较在行。”

  周国泽不禁有些惊讶:“哦?还是下乡的知青,怪不得这么优秀。”

  林贤德就又有点骄傲。不管怎么说,长林大队有了林秀婉这个人才,以后乡亲们看病的事情有保障了,这是最实际的。

  周国泽又看向李兴国:“那沈卓呢?他家里是个什么情况?”

  李兴国刚才听着林贤德说的,惊讶之余更骄傲了,那林秀婉家学渊源又如何,不还是比不上沈卓?现在就叹息着道:“沈卓家情况不好,他妈难产,生了他就去了。他爹去年进山采药摔断腿,没两月也去了,现在就他一个人,怪可怜的。”

  周国泽听得也唏嘘:“竟是这样的身世,难得他自己努力上进,可要好好栽培啊!”

  李兴国严肃地答应:“主任放心,平时他来参加培训,家里有什么事情,队里都给他一些方便和帮助,绝不让他有任何后顾之忧!”

  周国泽就点点头,“等会儿我也见见这两个年轻人。”

  说着已经走到了教室外。

  大队长们就停在教室外面了,周主任径直走进去。

  周主任走上讲台,看着底下这班年轻人,态度很是温和:“大家新年好啊!去年一个月天天来回奔波,也是辛苦了。不过这是响应国家政策、解决乡村看病问题的事情,想必大家心里也很明白,认真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才好为乡亲们看病啊!”

  见他们都认真听自己说话,周主任面带微笑,“第一期的培训结束了,测试成绩也出来了,不过这个不算什么,考好了不要骄傲,考差了也不必沮丧。做医生,就得长期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接下去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继续学习就是了。新的一年,新的努力,大家说是不是?”

  学员们纷纷点头应是。

  周主任笑着点点头,接下去说了第二期培训的安排。课程有所变化,但是时间不变,还是一天九节课,早九晚五,让他们做好心准备。

  关于这个安排,当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部分人觉得来参加培训比在家种地要轻松,自然是乐意的,就算是每天来回奔波有些辛苦,但对比起以后的出路都不算什么的。

  小部分人是因为家里太远,觉得也很累,甚至有些家里人会不满他们耽误时间太多,因此有些忧愁。

  也有觉得培训时间太长了,顾不上家里,比如沈卓。他就皱起了眉头。

  说完了安排,周主任语重心长道:“赤脚医生是半农半医的性质,给乡亲们行医看病之外,还要参与到生产任务当中的,不比光务农轻松呀。经过第一期的培训,如果有人觉得不能坚持的,不适合做这个的,或是遇到什么困难、阻碍的,就跟大队长说说,解决解决。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解散吧!”

  等周主任出去了,各学员收拾了东西,纷纷走出教室,自觉走到大队长面前,乖乖去听叮嘱或是教训。

  现场又是三五成群的。

  李兴国看着自己大队的四个年轻人,个个朝气蓬勃,精神饱满的,他很是欣慰:“刚才开会,我知道咱们大队考得不错,在大队里算是名列前茅的。尤其是沈卓,考了第一,被俞医生点名表扬了,很好!接下去第二期培训,大家都要保持这个势头,创先争优,不能给别的大队比过去了!”

  几人得到了夸奖,都很高兴。对沈卓的好成绩也是早有预料的,同一个大队的并没有什么嫉妒心,纷纷保证一定继续努力学习。

  李兴国也按照周主任的要求,问问他们第二期培训有没有什么问题。虽然自家队员都是好的,但也不能少了关心啊!

  孟春兰、李光耀和黄志豪都表示没问题。他们都是家里父母双全兄弟姐妹多的,少一个人干活并不妨碍什么,而且算起来离镇上都不算太远,能够坚持下来。

  只有沈卓皱着眉头。

  李兴国立刻问:“沈卓,有什么困难吗?”

  沈卓就迟疑地说了,“我家人少,年前一个月本来就缺了很多工,许多事情也顾不上,接下去一连两个月,恐怕……家里负担太重了。”

  大家现在都知道他家的情况了,其他三人听了,看着他的目光都带着几分同情和解。

  李兴国也连忙宽慰道:“你家确实比较艰苦,你来参加培训,家里就要靠叶知青一个人了,大队里都明白。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忧,去年是年底了,事情本来比较多,也比较繁杂。接下去的二月三月,没什么大事,就是日常上工。要是叶知青忙不过来,也可以休息休息的。”

  又小声提醒道:“下半年结业了,你们就可以上岗看病,每个月有补贴。所以你真的不用太担心,到了年底你们工分不够、粮食不够吃的话,队里会酌情考虑给你们拿钱兑换的。”

  这话一出,旁边三人都是精神一振。

  其实大家就是为了这个,每月有钱拿,不就跟工人拿工资差不多?再怎么说都比光种地轻松多了,种地一年到头的,只有年底分红,很难赚到钱的。

  得到了大队长的准话,大家都更坚定了好好参加培训当医生的信念。

  只有沈卓还是皱着眉头。因为赚钱的话,采药或者买菜也能赚,够自己花了。他主要还是觉得叶欣自己一个人在家太辛苦。

  李兴国只能继续鼓励他:“沈卓,你有这个天分,又刻苦,周主任都很赏识,可不能放弃啊!至于家里,有什么忙不过来的,只管说出来,大家帮忙!队里对你寄予厚望,你可要坚持下去!”

  大队长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沈卓只能点头:“大队长,我知道了,不会半途而废的。”

  李兴国这才放心,满意地点点头。这孩子性格安静倔强,真怕他说不学就不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