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木架
顺利采购完,回来经过邮局,见开门了,叶欣顺便进去看看。
也是巧了,又正好看到自己的信。还是熟悉的地址,家里寄来的。
叶欣当场就拆开看了。
仍然是大姐叶欢的口吻,先说了说家里情况,过年的情景,表示一切都好。也问问她这边怎么样,过年可还顺利?希望她在新的一年,也顺顺利利。
随后说到她年前寄了那么多菜干回去,家里人都很喜欢,过年不缺菜吃了,还拿了些送人。大家感激她,也想念她。不过上次寄太多了,以后她留着自己吃就行,别太辛苦。
之后又说到妈妈的预产期在四月,到时候生了,是弟弟还是妹妹,她会再写信来告知的。
叶欣看到最后这段就眉头紧皱,本来对原主的家人就没什么感觉,对还没出生的“弟弟妹妹”更是没感觉了。
要不要寄点孕妇吃的东西?预备点产后补血的,比如红糖、红枣之类?
叶欣略想了一下,摇头否定了。
她钱也不多呢。
日常开销就不少了,吃的用的,家里还是缺很多东西。何况还要攒钱建灶房、硬化院子地面,那要花不少钱的。
纠结了一会儿叶欣还是遵从内心,先不寄什么了,等下次吧,确认生了再寄。
不过信还是要回的,她决定现在就写,免得之后又忙忘记了。
叶欣就出去跟沈卓说一声,让他等等,然后回来熟练地写信。
首先当然是说自己在这里一切都好,过年也过得挺开心,吃好喝好,逛庙会,听社戏,赶集凑热闹;生产队里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基本已经融入本地生活了。开春了,已经重新上工,她相信自己今年日子会过得更好。
然后祝家里人身体健康,祝妈妈生产顺利。这里略微说明一下,自己过完年没钱了,下次等妈妈生了弟弟或者妹妹再寄些东西回去。
最后,叶欣写道,大姐自己也要注意休息,妈妈怀孕身子重了,家里做饭收拾的活想必都落在姐姐头上了,而姐姐白天还要上班,已经非常辛苦。姐姐也要为自己想想,不要一味劳累自己,一些活可以吩咐给弟弟做,弟弟也长大了,应该分担家务的。希望姐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写完寄掉,一件事就解决了。
叶欣一身轻松地走出邮局,对沈卓说:“走,咱们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水鞋卖。”
供销社总是很热闹,不过比起年前那会儿,现在已经好多了。
叶欣成功买到了一双绿色的橡胶水鞋,也买一些盐、酱油、醋等日常用品,还趁机买个玻璃缸——这些容器总是不够用,又很重,每次能带上就带一个。
买完了这些,她又说去农副产品市场看看,也许有需要的。
沈卓自然是听她的,推着车跟上就好。
到了那边,叶欣看了看人也不少,就转头对沈卓说:“要不你在这等我好了,推着车也难走。”
沈卓想想也是,就点点头,要把已经沉重起来的背篓接过来。
叶欣却不让,说自己买了东西好装,只是把那个玻璃缸先放下来给他。
沈卓只好就留在原地等她。
叶欣进了农副产品区一阵转悠,买了两双草鞋,扔进背篓里。又看了看菜苗树苗,可惜没有发现需要的。
便也不耽误,回到沈卓身边,把东西一下放进来玻璃缸,然后整个背篓交给他:“好了,咱们回去吧!”
沈卓熟练地把背篓倒背在胸前,载着她回家。
回到家一顿。
之前在供销社不好试鞋,叶欣回家了就拿橡胶水鞋出来试了试。
这水鞋她买的最小号,高度只有二十公分,到她小腿一半的样子。她也没想着下田的时候穿,水田里有时候都没过膝盖的;就是想着再跟之前那段时间那样,雨天泥泞穿这个,不用把脚弄脏。
试穿了发现还是有点大的,不过大点总比小点好,不伤脚,而且她还会长大的嘛,能多穿几年。
沈卓放好了车过来,看着她的脚,忍不住稀奇说道:“你的脚怎么这么小?”
叶欣缩回脚,瞪他一眼,“不许盯着看!”
沈卓就有些尴尬脸红地收回视线。
叶欣又从背篓里拿出一大一小两双草鞋,把大的那双扔给他,“试试吧。”
他有些意外地接住:“给我买的?”
叶欣哼一声。要不是那天发现他的草鞋已经磨损得厉害,她才不给他买呢。
她已经低头在试小的那双了,也有点大,而且磨脚。不过乡下人都这么穿,她也只能适应适应。
沈卓试了倒是挺合适的。
他心里有些高兴,叶欣买什么都想着他呢。
试完了鞋,继续把筐里东西拿出来,沈卓也帮忙一起。
当他发现筐底有两把青翠嫩绿的小苗时,有些奇怪:“这是什么菜苗?”
那其实是叶欣出发前就带上的,在集市上才塞进背篓里。这会儿她面不改色地道:“不是菜苗,是西瓜苗。我见有人卖,就买来试试。”
沈卓便很惊讶:“竟有人卖这个?不过咱们这里不好种,西瓜喜欢沙质土壤的。”
叶欣说:“试试嘛。反正也不贵,种活了咱们自己有瓜吃,种不活也没什么损失。”
沈卓就点点头。
说得对,试试也没什么损失。
她种菜那么厉害,万一西瓜也能种出来呢?
他觉得她这种什么都勇于尝试的精神,特别好,也特别能鼓舞人。
收拾好了东西,正说要拿西瓜苗去种了呢,院门被敲响了。叶欣让他去开门。沈卓去开了,发现来的是王小薇和郑文文两个女知青。
见是他开门,两人也有些惊讶,郑文文道:“我们来找叶欣,她在不?”
沈卓就点点头,让她们进来。
叶欣听到声音也有些意外,幸好刚把东西收起来了。她从屋里出来说道:“你们来了,快到堂屋坐。”
沈卓关了院门,默默去了灶房。
王小薇对叶欣说:“上次你说你这有菜种,这几天我们把自留地好了,现在厚着脸皮来你这儿讨种子来了。”
郑文文则是扬了扬手中的一个油纸包,道:“可不白要你的,这是我回家带来的糕点,给你拿些来,算是跟你换菜种了。”
叶欣笑道:“不过是一些菜种,我们自己又种不完,哪用得着换?不过你既然拿来了,我也不跟你客气的。”
又顺口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之前下雨,后又家里忙着,我都没下去,还不知道你已经回来了。”
郑文文就道:“我是二十之后才回来的,也是忙了几天,听小薇姐说可以来你这儿讨种子,我才想起来上来看看你。有为大哥倒是回来早几天,元宵后就回来了。”
叶欣了解地点点头,正好堂屋桌面还放着两把西瓜苗,她就先说道:“这是我们今天赶集买的西瓜苗,也不知道能不能种活,贪多买了两把,想着自己地也没那么多,不如给你们一把。”
王小薇道:“这怎么好意思,这西瓜苗不常见,怕是难得买到的。”
叶欣道:“难见,却不是很贵。你们拿一把去,看看谁种得活。”
郑文文接过话道:“我可不客气,你给我就要了!就是看见你们骑车回来了,想着你们到集上买了什么好东西呢,我们才眼巴巴跑来了。”
叶欣觉得她真是爽快,笑道:“好,你们坐一下,我去拿些菜种给你们。”
王小薇侧耳听了听灶房的动静,说了句:“你跟沈卓说,不要忙了。我们拿了菜种就回去,还要赶着种地呢,也不耽误你们。”
郑文文闻言奇道:“沈卓在忙什么?难道他要烧水泡茶招待我们?”
王小薇笑道:“还真是。过年那会儿,我来串门,就是他给端茶倒水的,你说稀奇不稀奇?”
郑文文果然一脸惊奇:“这可太稀奇了!这种男人上哪儿找?看来当初咱们都看走眼了,大大地看走眼了!沈卓不仅知道体贴人,还长得那么好看——刚才一开门看到他,我就想,这家伙怎么闷不吭声就越长越好看了?叶欣,你可是捡着便宜了!”
叶欣听得直摇头,叹道:“你们也太夸张了,真是的。好了,你们等会儿,我马上来。”
说着就往灶房去了。上次跟王小薇说了,她就提前把菜种准备好了,放在灶房,也是想着后面拿取方便。
到了灶房一看,沈卓果然坐在灶前烧火。见她过来,还看了看她的神色。
叶欣对他说:“别忙了,她们急着回去,没空喝茶呢。”
沈卓低声道:“我听到了。”说着拿铁钳伸进灶膛,把刚引燃的火搅熄了。
熄了火,又看她一眼。
他既然听到人家说急着回去种地不喝茶,那也听到了人家对他的一阵夸奖,还听到了她说人家夸张。
虽然他自己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也认为体贴叶欣是应该的,没什么稀奇。但是既然有人稀奇了,他就很想知道,叶欣有没有也因此觉得他做得不错?
可惜叶欣没空搭他的小心思,匆匆拿了菜籽,又走开了。
沈卓只能叹口气。
叶欣把几包用报纸包好的菜籽交给两人,并解释了:“这里有西红柿、黄瓜、苦瓜、南瓜、茄子……我都写好了,你们自己看着种吧。”
郑文文惊喜不已:“哎哟,竟有这么多!你这么大方,也不知道我这一包糕点够不够换来?”
叶欣没好气看她一眼:“我要是说不够,难道你能再拿一包来?”
郑文文笑嘻嘻道:“才没有!本来带的也不多,要不是见你不错,才舍不得给你吃呢!”熟悉之后,相处更加随意,说话也容易开玩笑了。
王小薇笑道:“叶欣,感激不尽了。你们估计也要种西瓜苗,就不多打扰了。”
说着两人就起身告辞。
叶欣把她们送出去。
到了院门边,看到鸡舍,郑文文又有话说了:“据说我还没回来的时候,你拿鸡蛋卖给他们,我都没吃上!你再攒攒,务必再下来一回,我可要多几个的!”
叶欣笑着点头:“好,下回我攒多几个,再去你们那转悠转悠。”
把人送走了,叶欣回来拆了郑文文送的糕点,发现是一盒马蹄糕,半透明的,看起来弹弹。
她吃了一块,口感甜蜜,觉得蛮好吃的,就顺手递了块给走过来的沈卓。
沈卓吃了,觉得太甜,就没再吃,让她收起来自己吃好了。
随后他们就去屋后种西瓜苗。
这么一把小苗,也不太多,叶欣就决定种在菜地的下斜坡边缘。正好之前挖池塘堆了不少泥,在那扩宽了一点,种在边上,让瓜苗顺着坡下长,结瓜也往坡下结,不占地方。
沈卓就按她说的,拿锄头在边上挖坑,等叶欣种上了,又提水来浇。
月底的几天,他们也是一半上工,一半采药,挣工分和挣钱两不误。
再上工的时候,叶欣也见到了王有为。可能是回家过了个不错的年,气色好了一点,没那么颓了。
不过王小薇私下里跟她透露:“那是因为他真的要说亲了。”
叶欣就八卦起来:“哦?说的哪家,有眉目了没有?”
上一篇:我是高手我怎么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