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三岁小郡主 第125章

作者:吾彩 标签: 系统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九公主拉着他的手,将他带出九溟卫的衙署,到了没人的地方,这才低声开口:“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二叔是怎么死的?”

  程远想了想:“不是醉酒夜骑,坠湖溺亡吗?”

  当年这件事闹得挺大,京城里的人都知道。虽然当年他只是一个寻常百姓,可皇帝陛下的弟弟可是大人物,又是那种死法,还是被人当众从湖里打捞上来的,那阵子京城之中大街小巷都在议论此事,所以他也有所耳闻。

  九公主:“这只是我们知道的。”

  说完,看了一眼四周,对程远招招手:“你头低下来一点。”

  见妻子神神秘秘的,程远也心生好奇,依言照做,俯耳过去,纳闷问:“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事,是别人不知道的?”

  九公主微微仰头,凑近程远耳朵说悄悄话:“当年我还小,具体什么情况不知道,但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我二哥和三哥说话,他们说我二叔,保不齐是被老头子弄死的。”

  这个老头子指谁,不言而喻。

  此事涉及皇家秘密,程远知之不多,而且身为仵作,习惯性拿证据说话,于是便问:“他们如此讲,可有什么证据?”

  九公主自觉发现了天大的秘密,正两眼放光,莫名兴奋,突然被这样一问,顿觉被泼了一盆冷水,心中不满,伸手在程远胳膊上拍了一巴掌,瞪他一眼:“你以为是你们仵作验尸查案呐,这种事情你想要什么证据?”

  程远知道自己扫兴了,忙收起仵作那一套,改口:“公主息怒,我是说,二皇兄和三皇兄既然这样说,那肯定是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或者有什么缘由才对。”

  九公主想到程远以前身份寻常,对他们皇家那些事可能还真不太清楚,于是便说:“我二叔的事我好像从来没跟你提过,那我现在说给你听?”

  程远拱手:“洗耳恭听。”

  九公主便兴致勃勃从头讲起:“当年,我父皇打天下的时候,我二叔三叔跟在我父皇身边都立了大功,后来我三叔战死,剩下我二叔一个,这些你应该知道吧。”

  程远点头:“我知道。”

  九公主接着讲:“我父皇登基之后,封我二叔为亲王,准他御前不跪,准他佩剑上殿,可谓风光无两。”

  “可我二叔这人,不知道怎么说他好,当年南征百战的时候,他陪在我父皇身边出生入死多少回,可谓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遭过。”

  “可等仗打完,天下大定,该享受荣华富贵,过上好日子了,他却有些不知分寸了。”

  程远:“如何不知分寸?”

  九公主:“我二叔嗜酒如命,闲来无事总是酗酒,每每喝得酩酊大醉,就要大放厥词,言语之中对我父皇多有不敬。”

  “不光在朝堂上对我父皇的政令指手画脚,多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顶撞我父皇,还把我父皇当年在山里做村民时候做过的那些事拿出来调侃。”

  程远听得蹙眉:“不管是亲兄弟,还是亲父子,敢如此行事,那就是对陛下的大不敬,哪个做皇帝的都会不悦。”

  九公主点头:“谁说不是呢。”

  “不过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过分的是,二叔在和人饮酒的席间信口雌黄,说我父皇不过仗着比他年长几岁,才当了皇帝,若是他早出生几年,那皇位就一定是他的,而且这话他可不止说过一次,很多人都亲耳听到了。”

  程远对这些旧事却是不知的,纳闷问:“那陛下对此如何反应?”

  九公主:“因为我二叔也实打实为沈家江山出过力,我父皇对他可谓十分纵容,很多大臣都上折子弹劾我二叔,可我父皇都是一笑了之,并未追究。”

  程远:“让我猜猜,是不是二叔被弹劾之后,仍旧没有收敛?”

  九公主:“正是,二叔不但没有收敛,反倒变本加厉,越发猖狂。”

  “可那之后没多久,好像不过半年吧,二叔就喝醉酒,骑马冲进湖里,淹死了。”

  程远:“如此这般,那两位皇兄说那样的话,便可以理解了。”

  九公主:“是吧,我也是这样觉得。不过当年大家心中虽有怀疑,却也没人敢当众说出来,都是背后悄悄议论罢了。”

  “再说了,我二叔那人,当真让人喜欢不起来,死了就死了,我们也都不在意。”

  听出妻子话里的不喜,程远追问:“他怎么不讨喜了?”

  九公主:“有好几回,他来宫里,见着我们姐妹几个,竟直接喊我们丫头,还说如果不是他帮我父皇打天下,我们这群丫头应该还在山里喂鸡挖菜呢,还说如果父皇没有当上皇帝,那就没有那么多妃子,说不定都没有我们。”

  这话程远不爱听,蹙眉说道:“此人实乃嘴贱。”当真该死。

  九公主:“是啊,所以我们所有人都不喜欢他。”

  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阿远你说,如果当真是父皇杀了二叔,那么这算不算恩怨?”

  程远:“当然算。”

  九公主皱眉:“如果算恩怨,那如果小和尚是我小堂兄的孩子,那他们是不是要来找我们家寻仇?”

  程远:“如果他们二人之间的确是父子关系,那么有这个可能。”

  九公主脸色一凛:“那我得告诉我父皇去。”说着,风风火火就要走。

  程远一把拉住妻子:“你要怎么说?咱们这番猜测,是基于陛下杀了二叔的推测而已,可问题是,二叔当真是陛下杀的吗?就算是陛下杀的,那陛下会承认吗?”

  九公主着急:“那怎么办?我总不能什么都不说吧。”

  程远:“不如说给太子殿下,或者说给十一皇兄也好,毕竟此案如今是九溟卫在负责。”

  九公主点头:“那这样,我去找大哥大嫂,你去找十一皇兄。”

  程远点头说好,夫妻两人各自行动。

第84章

  崇安宫, 康元德宣读完传位诏书,诸位大臣皆是目露震惊。

  若不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怕是都会认为此为矫诏。

  也不知到底是何原因,最近这段时日, 发生在陛下身上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

  但不管此事突兀与否, 太子本就是在储君之位上待了十多年,日后传承帝位,也是名正言顺, 理所应当, 众人皆无异议。

  承武帝对着众位大臣叮嘱几句,让他们回去各自传达下去,算是将此事公之于众。

  众人应是,朝皇帝和太子行礼之后,依次告退。康元德将诏书收好, 也退了出去。

  待众人都离开,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跪到了承武帝面前,动容道:“父皇, 您无需如此,您只要好好将养,定能龙体安康。”

  承武帝拍拍太子的肩膀:“朕累了, 扶朕去躺着。”

  太子依言起身, 搀着承武帝走到床边, 扶着他躺到床上,给他盖好被子。

  承武帝指了指床边的椅子:“老大你坐。”

  太子坐下去,望着承武帝。

  承武帝:“你不要多想, 朕立下传位诏书,只不过是让自己心安一些罢了。”

  “这些日子,朕每每想起,若是没有诺儿和阿桶,咱们这个家将七零八散,朕就一阵阵后怕,夜半也时常惊醒。”

  太子红了眼眶,安慰道:“父皇,那些事都不会再发生了。”

  承武帝笑了笑:“是啊,如今不会再发生了。虽然咱们父子二人那回把话说开了,可朕知道,你心中还有芥蒂。”

  太子没有说话,静静听着。

  承武帝见太子没有再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颇感欣慰,接着说:“你心里可能在想,如果不解决了老二他们几个,光有传位诏书,其实并没什么大用,自古以来,谁手里有兵,谁就说了算。”

  这话还真说到太子心坎里了。沈家的江山就是打出来的,他们几个年长的皇子当年都跟随在陛下身边四处征战,都深谙拳头决定座位的道理。

  只有传位诏书,只不过是让他日后登基能够名正言顺罢了,但实际上若手里没有兵权,这皇位他也保不住。

  如今大宣的兵力,一部分在各地藩王手里,镇守边关和地方,其余的,就都在陛下手里。

  陛下只要不将兵权交给他,那么他这个太子就是个虚架子,别说陛下立了一份传位诏书,就是立个百八十份的,也没什么大用。

  等到哪一日,陛下把兵权全都交到他手里,才算是真正的传位了。

  承武帝从太子面上看不出任何波澜,但却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有些话他已经说过,就不会一而再地重复。

  其实他也累了,他亦想此刻就把一切交到太子手里,躲到一个无人打扰的地方,种种田,钓钓鱼,临死前再过上一段清净的日子。

  但现在他还不能,那些逆子他还得收拾。

  如果把兵权交给老大,让老大去处理那些糟心事,那世人会说,是老大心胸狭隘,容不下兄弟们。

  虽说名声这东西虚无缥缈,但世人就是在乎这个,他不能因为自己做下的孽而坏了老大的名声,否则,光是那些闲来无事只会耍嘴皮子的言官就够老大烦心的了。

  他已经够对不起老大了,不能再给他留下一堆麻烦。

  所以他要先留着兵权,亲自动手。当爹的清理门户,天经地义,任他是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这些话,承武帝没有说出口,但太子从他的眼神中看了出来,心中感动,却又五味杂陈。

  这个父亲,可以那么冷酷无情,可当他真的对你好的时候,却又处处帮你想得周到。

  父子俩静静坐了一会儿,承武帝是真的累了,挥了挥手:“你且去忙吧,朕睡会儿。”

  太子应是,起身,又给皇帝扯了扯被子,这才转身出门,到了殿外,叮嘱康元德:“进去好生服侍着。”

  康元德躬身应是,目送太子离开,转身进殿。

  ---

  凤仪宫。

  银蝶去小厨房重新装了一份汤羹,端进正殿,摆放在皇后面前的桌子上。

  皇后见换了个人,不禁纳闷问道:“彩娥呢?”

  银蝶便把方才院中发生的事情说了,皇后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无奈:“这么大个人了,走起路来冒冒失失,也不看人。”

  银蝶以为皇后在说彩娥,忙跪下帮她求情:“娘娘,彩娥一时疏忽,请娘娘恕罪。”

  皇后听得好笑,端起那碗黑米红豆莲子羹,喝了一口才说:“本宫不是说彩娥,起来吧,本宫说过,别动不动就跪。”

  银蝶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皇后说冒冒失失,指的是十一殿下,她心中不解,但也没有多问,从地上起身,立在一旁候着。

  皇后一碗莲子羹还没喝完,就见十一皇子一如既往顶着一张棺材脸从门口走了进来,身前衣摆打湿了一块。

  皇后仔细打量他的神色,没有看出任何端倪,让他先坐,喝完最后两勺莲子羹,把汤盅递给银蝶:“收了吧。”

  银蝶应是,端着汤盅退了出去。

  皇后这才问十一皇子:“方才是怎么回事儿,可是彩娥冲撞了你?”

  十一皇子:“不过脏了件衣服罢了,无妨。”

  皇后原本并不想再干涉小儿子感情上的事,可还是忍不住试探着问:“你觉得彩娥如何?”

  十一皇子端坐于椅子上:“什么如何?”

  面对这个不开窍的傻儿子,皇后叹气,觉得还是直来直去地好,免得太累:“本宫瞧着彩娥不错,要不,你娶了她?”

  十一皇子摇了摇头,毫不犹豫:“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