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三岁小郡主 第175章

作者:吾彩 标签: 系统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到了外面,就发现,崇安宫外已经围满了手持弓箭的禁军,但是当时禁军不确定老皇帝的情况,也不敢朝着寝殿乱射箭,但凌兆平却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活着走出去了,于是便提刀冲了上去,不多时,他和几个手下,就都被乱□□死了。】

  想到她现在就在崇安宫,再想想那混乱的局面,沈知诺忍不住在心里叹气:【哎,又死了那么多人。】

  众人心中也都闷闷的。

  沈知诺又问:【对了,狗狗,你之前不是说,凌兆平以扶摇居士的身份跟着四皇子回过京城吗,那时候就没有人认出他像梁泉吗?】

  系统:【梁泉是老皇帝的暗卫,很少在人前现身,认识他的人并不算多,而且两人虽说五官像,可气质截然不同,就算有人见过他们两个,也基本上不会往一起联想。】

  沈知诺:【那后来,凌兆平死了之后,他娘和我四皇婶就没消息了吗?】

  系统:【凌兆平一心要为母亲,弟弟,姨母家几口人,还有建昌那些百姓讨回公道,进宫之前就没想着自己能够活着回去,所以留了人手和钱财给四皇子妃,说他万一回不来,托她照顾他母亲,凌兆平的死讯传出皇宫之后,四皇子妃就带着凌兆平的母亲离开了京城。】

  【到这,大孝子扶摇居士这条线的剧情就完了。】

  众人听完,全都沉默着,不知该说什么好,沈知诺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狗狗,你说,现在扶摇居士主动认罪,那他肯定不会掐死老皇帝,也当不成大孝子了,那我们应该就不用提醒老皇帝和我爹爹了吧。】

  系统:【那应该不用了。】

  沈知诺:【那我要怎么告诉老皇帝,宁扶摇就是凌兆平,就是他另外一个儿子呢?】

  系统出着主意:【要不还是像上回一样,你直接牵着他去老皇帝那里认爹?】

  沈知诺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于是一挪一挪往榻边挪,狄归鸿见状,先一步下地,将小姑娘的小鞋子捡起来,极其熟练地给她穿好,抱着她下了地。

  沈知诺便蹬蹬蹬跑到梁泉和凌兆平面前,先拽起梁泉叔叔的袖子,又拽起凌兆平的袖子,随后一左一右牵着两个人,走到老皇帝面前,奶声奶气却一本正经道:“皇爷爷,诺儿喜欢两个叔叔。”

  端着个空茶杯假装喝茶的承武帝放下茶杯,佯装好奇问:“诺儿为何喜欢他们?”

  沈知诺解释不了,也懒得绞尽脑汁想说辞,便伸着小手推着两人的腿,将他们往前一推:“叫爹爹。”

  梁泉早就认过爹了,从善如流,大声道:“爹爹。”

  承武帝笑着点了点头:“哎。”

  沈知诺又歪着小脑袋去看凌兆平,等着他也叫爹,承武帝也看向凌兆平,目光慈爱又满是愧疚。

  凌兆平和承武帝对视着,目光复杂,却死活开不了那个口。

  即便他此刻已经知道,当年的事并非承武帝授意,可那女人却是他的妾室,是他派过去的。

  他母亲为此遭受的苦难已经发生,这么多年饱受煎熬,这些都无法抹去,他可以不再恨他,可还是无法接受他这个父亲。

  梁泉的目光在承武帝和凌兆平之间转来转去,心中着急,他渴望哥哥和陛下和好,可也知道,并没有那么容易。

  他是被陛下亲手所救,被陛下养大,一直在陛下身边,和陛下的感情深厚。

  可哥哥不同,母亲受的那些苦,哥哥都看在眼里,所以即便哥哥不认父亲,他也理解。

  见凌兆平一直不动,沈知诺犯起愁来:【同是亲兄弟,怎么我梁泉叔叔那么听话,让喊爹爹就喊爹爹,可我扶摇叔叔就这么不听话呢。】

  说完灵机一动,扯着梁泉的袖子,“梁泉叔叔。”

  梁泉蹲在她面前,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憨憨地问:“咋了,诺儿?”

  沈知诺指着凌兆平说:“叫哥哥。”

  众人都忍不住偷笑,暗道小姑娘可真聪明。

  梁泉果然十分听话,起身朝着凌兆平就是一礼:“哥哥。”喊完疯狂朝他使眼色,示意他配合。

  凌兆平微微笑了,点了点头:“阿泉不必多礼。”

  见他们兄弟俩相亲相爱,沈知诺高兴地拍了拍小手,嘿嘿笑了。笑完又好奇起来:【狗狗,你说他们俩看着彼此,不会觉得亲切吗?】

  系统:【应该会吧。】

  沈知诺:【也是哦,刚才他们就是一起进来的呢,真想问问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系统:【应该是通过四皇子妃认识的吧。】

  沈知诺点了点小脑袋:【对哦,方才老皇帝说是听我四皇婶说的扶摇居士的事,然后有可能是派我梁泉叔叔去把他带来问话的。】

  系统附和:【应该就是这样。】

  见一娃一桶你一句我一句,自己将事情给圆回去了,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也忍不住想笑。

  找到大孝子,而且大孝子还自己主动认罪,算是解决一个大秘密,沈知诺很高兴,想着他们接下来可能要说事情,便牵着小将军的手咚咚咚往外跑。

  边跑边在心里说 :【狗狗,咱们再去看看我十八姑姑吧,也不知道老皇帝打算什么时候把当年建昌水患的真相告诉她们,哎,真愁人。】

  孩子们都走了,可诺儿方才那句话却留在了众人心里,是啊,建昌的事还瞒着十八公主和静贵人,总该给她们一个交代才是。

  众人齐齐看向承武帝,承武帝叹了口气:“静贵人和十八那里,晚些时候朕亲自去说。”

  众人皆应是。

  承武帝看向凌兆平,歉疚道:“兆平,是爹不好,是爹对不起你们母子三人,爹给你赔不是。”

  凌兆平沉默一瞬,拱手,不卑不亢,不冷不热:“草民不敢。”

  知道他心中有结,承武帝也不介意,又问:“这么多年,你娘可好?”

  凌兆平下颚紧绷,没有正面回答:“我娘不记得陛下了,也忘了那些过往,请陛下不要去打扰她。”

  承武帝沉默了。好一会儿,重重叹了口气:“好。”

  见凌兆平不欲多说家中之事,便决定给他一些时间,暂时转移了话题:“这阵子安儿就回家去住,多陪陪你娘和你哥哥。”

  梁泉点头说好。

  此话说完,承武帝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凌兆平也不开口,大家都陷入沉默,殿内寂静如声。

  过了一会儿,见无人说话,太子温声开口:“兆平,黔州流寇屠杀村民一事,你可知道内里详情?”

  此事事关陛下后面如何安排凌兆平,所以需得先弄清楚才好。

第126章

  随着太子的问话, 众人都看向凌兆平。

  梁泉看看凌兆平,又看看承武帝,心中紧张, 生怕屠杀百姓一事是自家哥哥干的。

  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凌兆平拍拍自家弟弟肩膀稍作安抚,这才开口:“当初我得知黎江水患是瑜王所做……”

  凌兆平收到四皇子妃的消息, 得知建昌水患真相,便带着母亲和心腹去了黔州,等他到了之后, 安顿好母亲, 又选好落脚的山头,这才通知其余人马扮成不同身份,分批次进入黔州地界,在他选好的山头驻扎,由他姨母家的表哥替他掌管。

  他以扶摇居士的身份出现在四皇子面前, 成功获得四皇子的信任,成为他的幕僚。

  凌兆平不光想找四皇子报仇,更想找承武帝替母亲和弟弟报仇, 所以即便他和四皇子有无数次近身相处的机会,却一直隐忍着,并未冲动杀他。

  凌兆平一直观察着大宣的局势变化, 从他多方收集起来的消息, 他推断, 以二皇子三皇子为首的几位藩王都有野心,所以他静观其变。

  可不知为何,承武帝突然下旨, 让在外就藩的皇子齐齐归京,这一举动有违大宣律法,凌兆平察觉到了不对劲,猜测京城定然是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大事,但他从四皇子那并未打探出什么消息。

  此时的大宣虽暗潮涌动,但尚且未乱起来,若此时归京,时机不对,报仇大计难以实施,凌兆平便劝四皇子静观其变,先不要回京。

  但四皇子却不想抗旨,已经安排行程,不日即将启程。

  凌兆平回去和兄弟们商议此事,大家和凌兆平的想法一致,都认为此刻跟随四皇子一同进京,没法报仇。

  但若任由四皇子独自进京,他们此次不跟随,那么不知要到什么时候,要借助谁的力量,才能够顺利混入京城。

  众人众说纷纭,纷纷出谋划策,凌兆平安抚大家,说且让他再回去劝一劝四皇子。

  怎知第二日,他刚刚回城,尚未来得及找四皇子,他表哥就带着千余人骑马下山,在黔州境内数个县城,纵马扬鞭,耀武扬威跑了一圈,踢翻路边摊子,抢劫路人财物,抢砸临街商铺,遇到百姓反抗,就势屠杀,将事情故意闹大,想以此事阻拦四皇子进京。

  凌兆平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赶回山上,得知当真是自己表哥带着人干的,他气得将他打了一巴掌,说若是他真的有本事就直接打去瑜王的军营,何必拿百姓出气。

  他表哥骂凌兆平心慈手软,讥讽他跟在仇人身边这么多年一直不动手,是不是已经被瑜王府的富贵迷花了眼,又嘲讽凌兆平家又没死人,当然能忍得下,而他母亲妻子孩子全都死在瑜王手中,他忍了这么多年早已忍无可忍,杀他治下几个百姓又如何。

  得知他心中真实想法,凌兆平很是难受,但却无从劝说,也无从争吵。

  两人意见相左,他表哥便提出散伙,凌兆平劝说无果,只得由着他去。

  那一万多人,大部分都是凌兆平招来的,大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对大宣不满之人。

  另外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是凌兆平表哥后来招来的,其中一部分是建昌水患的受害者家属,他们的想法和凌兆平表哥一样,比较激进,想找四皇子赶紧报仇了事。

  凌兆平劝不住,也不强求,山寨便就此散伙。

  一伙跟着凌兆平表哥走了,也就是后来和四皇子对上并被剿杀殆尽的那伙,而他表哥也被四皇子亲手给杀了。

  继续追随凌兆平的,有七八千人,都是当初凌兆平精心选拔过才留下来的,这些人敢打敢杀,也服从他的命令,凌兆平让他们踏实在山上待着,他们便不下山。

  没过多久,四皇子收到荣贵妃的消息,说是京城出现神算子,知古通今,荣贵妃让四皇子一定不能归京。

  但很快,八皇子带着三万精兵赶到黔州剿匪,并且逼着四皇子回京。

  凌兆平从四皇子妃那里得知了更多关于神算子一事,他便知,先前的计划行不通了。

  且八皇子来势汹汹,更是扬言,一日不将他们清剿干净,一日不归京。

  凌兆平深思熟虑过后,决定暂时遣散众人,大家化整为零,先保住性命,其他事情待日后从长计议。

  可那些汉子聚集在一起,群情激昂,都说不想做那等怕死之辈,不肯离去。

  于是凌兆平就将人马分成几拨,让他们分批次,分不同路线进京。刚走了两千余人,八皇子的人就寻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地。

  当时他让身边随从给众人送了信,最后一次提醒他们八皇子是来真格的,让他们考虑解散,可那些人却宁死不肯,和八皇子的人马打了起来,最后全部死了。

  凌兆平语气平静地讲完,随即道:“事情就是如此,虽说屠杀百姓一事并非是我下令,但终归是我的人做下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承武帝问:“入京的那些人,如今身在何处?”

  凌兆平:“他们只是对大宣有些许不满,但从不曾伤害百姓,也不曾对抗过大宣军队,还请陛下饶他们一命。”

  承武帝没有说话,只静静望着他。

  凌兆平撩袍跪地:“草民愿用一己之命,换下那两千人的性命,恳请陛下恩准。”

  承武帝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说:“你约束好他们,如何发落,日后再说,你先带着梁泉回家,好好陪陪你娘。”

  梁泉熟悉承武帝,一听这话,就知陛下虽然仍旧会罚哥哥和他手下的人,但性命是一定保住了,他喜出望外,跪到自家哥哥身边,率先叩头:“多谢爹爹。”

  随即扯了扯凌兆平的袖子:“哥,快谢恩。”

  凌兆平看了眼自家弟弟,终是磕了头:“草民叩谢陛下隆恩。”

  承武帝点了点头:“去吧。”

  兄弟二人起身,后退几步,转身,出了殿门,直接出宫去了。

  ---